一种双锅曲毫炒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3999阅读:26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锅曲毫炒干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茶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锅曲毫炒干机。



背景技术:

双锅曲毫炒干机在制茶工艺中是一种常见的制茶机械设备,双锅曲毫炒干机主要由机架、半球形锅体、弧形炒板、曲轴、曲柄摇杆机构、拨叉换挡机构、花键套、双向离合器、加热盘、加热电阻丝、鼓风机、风管等部分组成,采用皮带传动机构,将动力从电机传递到皮带轮然后带动一曲柄摇杆机构从而带动曲轴上的弧形炒板完成推炒茶叶的动作,风管上设置有通风孔,带走茶叶蒸发的水汽。

但是现有的双锅曲毫炒干机存在以下缺点:弧形炒板推炒茶叶时,茶叶随弧形炒板一起运动,风管多固定在半球形锅体内,弧形炒板上的茶叶运动到通风孔下方时才能接触到通风孔喷出的气流,茶叶与通风孔喷出的气流接触时间短,容易导致双锅曲毫炒干机的炒干速度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锅曲毫炒干机,具有炒干速度快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锅曲毫炒干机,包括机架、曲轴、固定在所述曲轴上的弧形炒板、鼓风机,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且连通于所述鼓风机的风管、设置于所述风管侧壁且对准所述弧形炒板的通风孔,所述风管通过传动机构联动于所述曲轴,所述风管转动方向与所述曲轴转动方向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锅曲毫炒干机工作时,曲轴在曲柄摇杆机构的带动下往复转动,带动曲轴上的弧形炒板作往复运动,对半球形锅体内茶叶进行炒干。鼓风机吹出的气流通过风管上的通风孔后吹到炒板上的茶叶上,将茶叶蒸发的水汽带走。在弧形炒板往复运动过程中,风管通过传动机构随曲轴一起转动,使得风管的通风孔喷出的气流能始终吹到弧形炒板上的茶叶上,提高茶叶的炒干速度,达到了双锅曲毫炒干机的炒干速度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管一端通过橡胶管连通于所述鼓风机且另一端封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管具有一定的柔韧性,风管在转动时,橡胶管发生弹性形变,提供一定的缓冲。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曲轴上的第一链轮、套设在所述风管上的第二链轮、啮合于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的环形链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曲轴转动时通过第一链轮、环形链条、第二链轮带动风管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套设在曲轴上的驱动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且啮合于所述驱动齿轮的传动齿轮、套设于所述风管一端且啮合于所述传动齿轮的从动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曲轴转动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再带动从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风管转动,并且风管转动方向与曲轴转动方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传动齿轮套设于所述转轴且周向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齿轮周向固定于转轴上,能相对于机架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有覆盖所述传动机构的外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杂物进入到传动机构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风孔处设置匀风板,所述匀风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导风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管内的风通过通风孔处的匀风板后,在导风孔的导向下均匀喷出,使从通风孔喷出的气流均匀而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风孔由内而外包括第一段气孔和第二段气孔,第一段气孔孔径由内而外依次依次变小,所述第二段气孔孔径大小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段气孔孔径由内而外依次变小,是指由风管内部到风管外部。第一段气孔靠近风管内部的一端内径最大,使风管内的气流在压强下进入到导气孔内,再通过孔径大小一致的第二段气孔均匀喷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管两端套设有轴承,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轴承的轴承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管两端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实现将风管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弧形炒板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曲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炒板连接在曲轴上,连接牢固,拆卸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将风管联动于曲轴上,风管上的通风孔喷出的气流始终吹到弧形炒板,带走弧形炒板上茶叶蒸发的水汽,其次,通过在通风孔处设置匀风板,使通风孔吹出的气流均匀,达到了茶叶干燥速度快、炒干效率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机架与传动机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位放大图;

图4是匀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B部位放大图;

图7是实施例2的机架、转轴、传动齿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外罩;2、半球形锅体;3、曲轴;4、弧形炒板;5、鼓风机;51、橡胶管;6、风管;61、通风孔;62、匀风板;63、导风孔;631、第一段气孔;632、第二段气孔;7、传动机构;71、第一链轮;72、第二链轮;73、环形链条;74、驱动齿轮;75、传动齿轮;751、转轴;76、从动齿轮;8、轴承座;81、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双锅曲毫炒干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焊接在机架1上的半球形锅体2和穿过半球形锅体2的曲轴3,曲轴3两端套设有轴承,机架1上设置有两个轴承座,曲轴3上的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内,使曲轴3能相对于机架1转动。曲轴3上设置有弧形炒板4,弧形炒板4上设置有依次穿过弧形炒板4、曲轴3的螺栓、螺纹连接在螺栓上的螺母。机架1上还设置有电机和连接在曲轴3上的曲柄摇杆机构,电机通过皮带轮带动曲柄摇杆机构运动,曲柄摇杆机构带动曲轴3作往复转动,往复转动的曲轴3带动弧形炒板4往复运动,对茶叶进行推炒。

如图1所示,结合图4,机架1上还设置有鼓风机5、连通鼓风机5的橡胶管51、连通橡胶管51的风管6,风管6管壁设置有对准弧形炒板4的多个通风孔61,通风孔61沿风管6轴向均匀分布。通风孔61处还焊接有匀风板62,匀风板62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导风孔63,导风孔63由风管6内到风管6外依次包括第一段气孔631和第二段气孔632,第一段气孔631孔径由风管6内到风管6外逐渐变小,第二气孔的孔径大小一致,并且匀风板62上的第二段气孔632相互平行,使从匀风板62吹出的气流均匀稳定。

如图2到图3所示,风管6的两端套设有轴承81,机架1上设置有两个轴承座8,风管6上的轴承81安装在轴承座8内,使风管6能相对机架1转动。机架1上设置有传动机构7,风管6通过传动机构7联动于曲轴3。机架1上还焊接有罩住传动机构7的外罩11(参见图1)。传动机构7包括套设在曲轴3上的第一链轮71、套设在风管6上的第二链轮72,第一链轮71通过平键周向固定于曲轴3,第二链轮72通过平键周向固定于风管6,传动机构7还包括啮合于第一链轮71和第二链轮72的环形链条73。

双锅曲毫炒干机工作时,电机带动曲柄摇杆机构运动,曲柄摇杆机构带动曲轴3作往复转动,曲轴3带动弧形炒板4对半球形锅体2内的茶叶进行推炒。曲轴3在转动过程中,通过第一链轮71、环形链条73、第二链轮72带动风管6转动,风管6转动方向与曲轴3转动方向相同,使得弧形炒板4在运动过程中风管6上的通风孔61能始终对准弧形炒板4上,吹出的气流带走茶叶的水汽。

实施例2:一种双锅曲毫炒干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到图7所示,传动机构7包括套设在曲轴3上的驱动齿轮74、套设在风管6上的从动齿轮76,驱动齿轮74通过平键周向固定于曲轴3上,从动齿轮76通过平键周向固定于风管6上。机架1上还安装有轴承座8、位于轴承座8内的轴承81、插接于轴承81内且过盈配合的转轴751,转轴751上套设有传动齿轮75,传动齿轮75通过平键周向固定于转轴751上,传动齿轮75啮合于驱动齿轮74,从动齿轮76啮合于传动齿轮75。

传动机构7工作时,曲轴3转动时,带动驱动齿轮74转动,驱动齿轮74带动传动齿轮75转动,传动齿轮75带动从动齿轮76转动,进而带动风管6转动,并且风管6转动的方向和曲轴3转动的方向相同,将风管6联动于曲轴3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