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水日铸茶的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3994阅读:7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水日铸茶的生产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平水日铸茶的生产线,属于炒茶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制茶工艺将茶青依次经过相应独立设备辅助加工,各台设备之间的茶青传输是通过人工搬移实现,且各个加工工序的处理参数多是依靠操作人员的个人经验设定,因此制作方式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设备占用的空间大,生产车间空间利用率低,这是因为各台设备之间需要具备一定的空间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转移茶叶;二是,生产效率低下,现有的制茶方式不能实现持续连续的茶叶生产,各设备之间的茶叶转移需要耗费较多时间;三是,不同批次产品质量差异大,茶青不能流水线处理,在不同批次的同一工序中,茶叶转移时放置的时间不同,茶叶内部发生反应的效果不同,所生产的茶叶品质不稳定;四是,卫生隐患,在各工序之间的茶青转移是通过人工转移,这就限制了消毒装置的配置,而工作人员以及生产车间等都可能污染茶青。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平水日铸茶的生产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平水日铸茶的生产线,属于炒茶设备领域,包括摊青机、杀青机、炒制机、揉捻机、炒干机、提香机、筛分机以及输送机构,所述杀青机包括第一杀青机和第二杀青机,所述炒干机包括大锅炒干机和小锅炒干机,所述输送机构依次连接摊青机、第一杀青机、炒制机、第二杀青机、揉捻机、大锅炒干机、小锅炒干机、提香机和筛分机。

作为优选:所述杀青机为滚筒杀青机。

作为优选:所述在第一杀青机和炒制机之间及第二杀青机和揉捻机之间的输送机构的上方均设有冷风机通风管道。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机构为输送带或输送链带。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机构倾斜安装,进料端高于出料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将茶叶所需的各个自动化设备连接构成茶叶生产线,实现了茶叶生产的全自动化的目的,省去了人工分配和运送茶叶的过程,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能程序化地对不同批次的茶叶进行加工生产,所制得的不同批次的产品质量稳定,而在加工生产过程中,没有人为的接触茶叶,茶叶也不会长时间的停滞待处理,减少了茶叶的污染,保证了茶叶产品的质量,使茶叶产品更为洁净,也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平水日铸茶的生产线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平水日铸茶的生产线摊青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平水日铸茶的生产线揉捻机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平水日铸茶的生产线筛分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摊青机;2、杀青机;21、第一杀青机;22、第二杀青机;3、炒制机;4、揉捻机;5、炒干机;51、大锅炒干机;52、小锅炒干机;6、提香机;7、筛分机;8、输送机构;9、冷风机通风管道;10、摊青机箱体;11、带轮;12、输送网带;13、进风口;14、揉捻机箱体;15、揉捻转筒;16、揉筒单臂立柱支架;17、揉捻杆;18、揉捏盘;19、揉捻机电机;20、控制器;21、筛分机电机;22、偏心轮;23、转动轴;24、筛网;25、出料口;26、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平水日铸茶的生产线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平水日铸茶的生产线,属于炒茶设备领域,包括摊青机1、杀青机2、炒制机3、揉捻机4、炒干机5、提香机6、筛分机7以及输送机构8,所述杀青机包括第一杀青机21和第二杀青机22,所述杀青机2为滚筒杀青机,所述炒干机5包括大锅炒干机51和小锅炒干机52,所述在第一杀青机21和炒制机3之间及第二杀青机22和揉捻机4之间的输送机构8的上方均设有冷风机通风管道9,所述输送机构8依次连接摊青机1、第一杀青机21、炒制机3、第二杀青机22、揉捻机4、大锅炒干机51、小锅炒干机52、提香机6和筛分机7。

摊青机1包括箱体10,箱体10内有带轮11和输送网带12,输送网带12为多层网带,箱体10的一侧设有进风口13,进风口13朝外侧安装有冷风机通风管道9,每层的进风口13与冷风机通风管道9连接。输送机构8将茶叶输送到摊青机1上,茶叶在摊青机上进行摊青这一工序,顶层的输送网带12向尾部运动,下一层的网带则向反方向运动,每层网带12的长度一致,但上一层终止端端头比下一层初始端端头错开一定的空隙,这样上层的茶叶便能从终止端落到下层的初始端,这样茶叶从进入摊青机1到出摊青机共往复运动五次,使摊青的面积大大增加,而且冷风机通风管道9连接进风口向每层网带12吹送冷风。摊青的主要目的是破坏它里面的叶绿素,这样生产出来的茶叶才会显得更加翠绿,而且泡茶时也会带有香味,上述摊青机1能有效控制茶叶摊青时的温度和湿度,使茶叶摊青结果更加彻底。

将摊青结束的茶叶通过输送机构8输送到8第一杀青机21中,第一杀青机21是滚筒杀青机,能有效利用高温破坏和钝化了鲜叶中的活性氧化酶,抑制了鲜叶中的茶多酚等酶促氧化,防止在后续烘干过程中发生色泽严重改变的情况,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了良好香气的形成。

当第一杀青机21内的茶叶通过输送机构8时,冷风机通风管道9就会吹出冷风,使茶叶迅速冷却,并且输送到炒制机3内进行回炒。

将炒制机3内的茶叶通过输送机构8输送到第二杀青机内,进行二次杀青,使茶叶内的水分进一步挥发。

将二次杀青结束的茶叶在通过输送机构8时,冷风机通风管道9会再次吹出冷风,使其快速冷却,并且输送到揉捻机4内,通过揉捻机箱体14内的控制器20控制电机19转动,揉捻转筒15和与揉筒单臂立柱支架16相连的揉捻杆17开始对揉捏盘18上的茶叶揉捏,能蒸发水分,适度破坏叶细胞,使茶叶揉得卷曲成颗粒状。

将揉捻好的茶叶通过输送机构8输送到炒干机5内,炒干机5分为大锅炒干机51和小锅炒干机52,茶叶现在大锅炒干机51内翻炒,直至茶叶因水分蒸发而变细、变小,然后将茶叶转移到小锅炒干机52内进行二次翻炒,直到茶叶卷曲显毫,栗香持久,颗粒重实,色泽翠绿,即整形炒干,完成定型。

将炒干的茶叶通过输送机构8输送到提香机6内进行提香,提香机6内部温度高,短时间内将茶叶进行翻炒,使茶叶的香气挥发处理。

最后将茶叶通过输送机构8输送到茶叶筛分机7的进料口26内,筛分机7内电机21通过皮带带动偏心轮22,偏心轮22又带动传动轴23在竖直方向往复远动,筛网与传动轴固定连接,即传动轴22带动筛网24在竖直方向往复远动,而筛分机7内设置的斜置筛网24的网孔为上层最大,后三层筛网24的网孔依次变小,传动轴22带动筛网24筛选茶叶,最上层筛网24的网孔较大筛选出体型较大的茶叶,后三层筛网24网格较前一层变小,筛选出不同长短、粗细和大小的茶叶,实现茶叶品质规格化,提高了筛选精度,同时,茶叶筛分机7也能筛出枝梗长茎和茶团杂物,茶叶筛选完以后就可以从出料口25出去进行分箱包装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