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作效率高的花茶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4000阅读:1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作效率高的花茶加工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作效率高的花茶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花茶,又名香片,利用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将有香味的鲜花和新茶一起闷,茶将香味吸收后再把干花筛除,制成的花茶香味浓郁,茶汤色深,深得偏好重口味的中国北方人喜爱。

花茶在生产技术中通常需要先进行烘干处理,再通过人工对茶叶进行筛选处理,最后对筛选后留下的茶渣进行分类处理,用于制取花茶饼或农作物肥料,这种处理方法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花茶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花茶处理时浪费时间而且生产成本高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工作效率高的花茶加工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作效率高的花茶加工设备,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罐体的两端均对称连接有驱动机构,两个转动杆分别与两个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中央处设有水平设置的球型的置物通道,所述置物通内转动连接有球型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中心处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转动杆的外壁与第一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壁与活动块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分别位于固定块的两侧,所述活动块远离罐体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上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套设于转动杆的外壁上,所述罐体的外壁上设有连接通道,所述罐体的内部通过连接通道与罐体的外部相连通,所述连接通道的内壁上螺纹连接有集料盒,所述集料盒的顶部外壁上设有集料孔,所述集料盒的内部设有螺旋形的集料通道,所述集料盒的外壁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集料通道通过第二通孔与集料盒的外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集料盒的数量八至三十个,所述集料盒均匀分布在罐体的外壁上,沿罐体一端至另一端方向不同集料盒上的第二通孔直径依次增大。

优选的,所述罐体内壁上设有电加热层,所述电加热层包括电阻丝,所述电阻丝与电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集料盒的外壁上设有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玻璃。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内卡接有堵帽,所述堵帽由塑料材质或橡胶材质构成。

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外壁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罐体外壁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分别铰接有顶盖和底盖。

优选的,多个集料通道的旋向相同,且集料通道的旋向与罐体的转动反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为T240型电动推杆,所述驱动电机为 DV-62C1型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中,电加热层的设计便于花茶的烘干,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得罐体内花茶受热均匀,烘干效果好,提高了花茶的口感,降低了人工成本,通过集料盒的设计便于花茶残渣的收集,提高了花茶的质量,使得花茶在同行业中有更高的竞争力,而且茶渣还可以统一回收,进行二次加工处理,节约资源,伸缩杆能够升降的设计使得茶叶在罐体内筛选的过程中茶渣分类更细致,便于茶渣的分类利用,观察窗口的设计便于人们对罐体内花茶颜色的观察,避免花茶因变色而导致花茶质量下降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工作效率高的花茶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工作效率高的花茶加工设备集料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转动杆、3活动块、4驱动电机、5第一齿轮、 6第二齿轮、7伸缩杆、8集料盒、9集料通道、10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工作效率高的花茶加工设备,包括罐体1,罐体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罐体1的两端均对称连接有驱动机构,两个转动杆2分别与两个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包括伸缩杆 7,伸缩杆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中央处设有水平设置的球型的置物通道,置物通内转动连接有球型的活动块3,活动块3的中心处设有第一通孔,转动杆2的外壁与第一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转动杆2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的外壁与活动块3 的外壁滑动连接,限位块分别位于固定块的两侧,活动块3远离罐体 1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第一齿轮5上啮合有第二齿轮6,第二齿轮6套设于转动杆2的外壁上,罐体1的外壁上设有连接通道,罐体1的内部通过连接通道与罐体1的外部相连通,连接通道的内壁上螺纹连接有集料盒8,集料盒8的顶部外壁上设有集料孔,集料盒8的内部设有螺旋形的集料通道9,集料盒8的外壁上设有第二通孔10,集料通道9 通过第二通孔10与集料盒8的外部相连通,电加热层的设计便于花茶的烘干,通过驱动电机4带动转动杆3转动,使得罐体1内花茶受热均匀,烘干效果好,提高了花茶的口感,降低了人工成本,通过集料盒8的设计便于花茶残渣的收集,提高了花茶的质量,使得花茶在同行业中有更高的竞争力,而且茶渣还可以统一回收,进行二次加工处理,节约资源,集料盒8的数量八至三十个,集料盒8均匀分布在罐体1的外壁上,沿罐体1一端至另一端方向不同集料盒8上的第二通孔10直径依次增大,罐体1内壁上设有电加热层,电加热层包括电阻丝,电阻丝与电源连接,集料盒8的外壁上设有观察窗口,观察窗口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玻璃,第二通孔10内卡接有堵帽,堵帽由塑料材质或橡胶材质构成,罐体1的外壁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罐体 1外壁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分别铰接有顶盖和底盖,多个集料通道 9的旋向相同,且集料通道9的旋向与罐体1的转动反向相反,伸缩杆7为T240型电动推杆,驱动电机4为DV-62C1型驱动电机,伸缩杆7能够升降的设计使得茶叶在罐体1内筛选的过程中茶渣分类更细致,便于茶渣的分类利用,观察窗口的设计便于人们对罐体1内花茶颜色的观察,避免花茶因变色而导致花茶质量下降现象的发生,通过罐体1内的电加热层工作,使得花茶的能够罐体内进行烘干处理,再通过驱动电机4带动转动杆2转动,使得罐体1转动,罐体内的茶渣通过集料孔进入集料盒8内螺旋形的集料通道9内,茶叶和茶渣初步分离,通过伸缩杆7工作,使得罐体1内的花茶用罐体1的一端朝向罐体1的另一端移动,使得不同直径大小的滤渣能够得到分离,提高了花茶的质量。

工作原理:通过罐体1内的电加热层工作,使得花茶的能够罐体内进行烘干处理,再通过驱动电机4带动转动杆2转动,使得罐体1 转动,罐体内的茶渣通过集料孔进入集料盒8内螺旋形的集料通道9 内,茶叶和茶渣初步分离,通过伸缩杆7工作,使得罐体1内的花茶用罐体1的一端朝向罐体1的另一端移动,使得不同直径大小的滤渣能够得到分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