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湿粕脱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9249阅读:8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粕蒸脱机,具体涉及一种可生产磷脂豆粕的真空湿粕脱溶系统。



背景技术:

大豆在制油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油脚,其主要成分为大豆磷脂,除此之外,还含有部分油脂和水分。磷脂的主要成分为卵磷脂(约含34.2%)、脑磷脂(约含19.7%)、肌醇磷脂(约含16.0%)、磷酯酸丝氨酸(约含15.8%)、磷脂酸(约含3.6%)及其他磷脂(约含10.7%),其中最主要的3种磷脂为:(1)卵磷脂: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和胆碱组成;(2)脑磷脂:与卵磷脂的结构相似,它含的氨基醇是乙醇胺而不是胆碱;(3)肌醇磷脂: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和肌醇构成。大豆磷脂在畜禽体内脂肪代谢、肌肉生长、神经系统发育和体内抗氧化损伤等方面发挥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大豆磷脂作为饲料添加剂代替部分脂肪已初步应用于饲料工业。

目前大型油脂浸出厂一般将原油水化脱胶、离心分离、薄膜蒸发浓缩后得到的浓缩磷脂进行单独灌装,而后进行售卖;进入蒸脱机的湿粕经过脱溶、烤粕、烘干、冷却等处理后,经刮板引出即得到大豆饲料粕。由于浓缩磷脂和大豆饲料粕产品为分别加工后得到的产品,如后期应用于饲料行业有互混的必要,一方面,后续互混过程中使用的大豆饲料粕和浓缩磷脂来源鱼龙混杂,无法保证磷脂饲料的品质,此外,二者按比例互混时将进一步增大磷脂饲料加工成本,混合过程中若温度和湿度达不到要求,则浓缩磷脂和大豆饲料粕混合不充分,影响磷脂饲料营养效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在加工制备饲料用磷脂豆粕过程中存在质量不稳定、后期制作过程增加磷脂饲料成本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原有蒸脱机的基础上,在蒸脱机的蒸脱层引入油脚管路,将油脚打进蒸脱机内与湿粕进行互混,保证了油脚涂抹和分布于大豆饲料粕表面的均匀性,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真空湿粕脱溶系统,包括塔体、自动下料旋转阀、旋风湿式捕集器、密封出粕绞龙和打油脚管路,其中:

所述自动下料旋转阀与塔体的上端连通;

所述旋风湿式捕集器的下端与塔体的上端连通;

所述密封出粕绞龙与塔体的下端连通;

所述打油脚管路与塔体的第五层和第六层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塔体分为预脱层、蒸脱层、干燥层等,共九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原有蒸脱机脱溶系统基础之上,对油脚管路进行改变,通过油脚泵将油脂水化脱胶后得到的油脚打入蒸脱机塔体的蒸脱层第五层和第六层,由于蒸脱层内较为适宜的温度,提高了油脚的流动性,通过塔内蒸汽和搅拌翅的搅拌作用,使打入的油脚均匀地涂抹和混合于豆粕中,既保证了磷脂豆粕的质量,又有效降低了后续的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真空湿粕脱溶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真空湿粕脱溶系统由塔体1、自动下料旋转阀2、旋风湿式捕集器3、密封出粕绞龙4和油脚管路5构成,所述自动下料旋转阀2的下端与塔体1的上端连通,所述旋风湿式捕集器3的下端与塔体1的上端连通,所述密封出粕绞龙4与塔体1的下端连通,所述油脚管路5与塔体1的第五层和第六层连通。本实施方式在保证了湿粕脱溶的脱溶效果的同时,通过油脚管路5向塔体1的蒸脱层第五层和第六层打入磷脂,既保证了磷脂豆粕的质量,又有效降低了后续的加工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油脚管路5通过油脚泵向塔体1的第五层和第六层打入油脚。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所述油脚管路5通过油脚泵向塔体1的第五层和第六层打入油脚时,自动下料旋转阀2和密封出粕绞龙5关闭。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不同的是:所述油脚管路5通过油脚泵向塔体1的第五层和第六层打入油脚时,料位传感器感受料位达到70~80cm时,自动下料旋转阀和密封出粕绞龙打开。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不同的是:所述油脚泵打入油脚的混合时间为10min,温度为100~10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