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桂花红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76102阅读:9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桂花红茶的制作方法的改进,特别是涉及一种品质更好,口感更佳,香气鲜灵持久、口感清香,饮用时有茶香味,桂花香十分浓郁,适合所有人群饮用的桂花红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桂花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属于花茶,由桂花和茶叶窨制而成,香味馥郁持久,汤色绿而明亮,在采集、配置、生产、包装等各流程中,严格经过茶胚制备、新鲜桂花采收、茶胚窨花、通花散热、筛除花渣、复烘干燥、虑网包装、保质贮藏等工序;桂花茶具有温补阳气、美白肌肤、排解体内毒素、止咳化痰、养生润肺的功效;但现有的桂花红茶味苦,酸涩,桂花香味不足,很多人因此不喜欢饮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品质更好,口感更佳,香气鲜灵持久、口感清香,饮用时有茶香味,桂花香十分浓郁,适合所有人群饮用的桂花红茶的制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桂花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桂花采摘:9月中下旬,中午天气晴朗,将香气浓郁的桂花采回,挑选后洗净存放;

步骤二:红茶制作:茶叶鲜叶经过萎凋、人工揉捻、发酵制成红茶;经过萎凋的茶叶揉捻,将揉捻后的茶叶均匀、松散堆放于竹匾内,覆盖上湿棉布放置在发酵架上发酵,待叶色黄红、有愉悦的香味出现即可停止发酵;在发酵过程中,为使发酵均匀,须翻拌2-3次;

步骤三:茶坯处理:为保证红茶的口感,将发酵好的红茶茶叶用烘干箱进行烘干,每40斤红茶茶叶需要1-2小时,烘干箱温度设置为温度110℃;

步骤四:茶花拌和:把步骤一中的桂花和步骤三中的红茶茶叶以一层鲜花一层茶叶的方式堆放,使红茶茶叶更好的吸收桂花的香味,放入冷库124小时,冷库温度控制在2-4℃;

步骤五:起花复火:经过茶花拌和后,将桂花的花碎渣从红茶茶叶中分离,分离后将桂花红茶进行复火,使红茶茶叶的含水量为6.5%-7%,口感最佳;

步骤六:提花:在步骤四中复火后的桂花红茶内再次放入桂花进行提花,然后在提花后的桂花红茶中的捡出桂花碎渣即完成。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的人工揉捻过程的加压原则为轻-重-轻。

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复火后的茉莉花茶与再次放入的茉莉花的比例是47: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桂花红茶的制作方法,按照该方法制作出来的桂花红茶比现有制作方法生产出来的桂花红茶,品质更好,口感更佳,香气鲜灵持久、口感清香,饮用时有茶香味,桂花香十分浓郁,适合所有人群饮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桂花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桂花采摘:9月中下旬,中午天气晴朗,将香气浓郁的桂花采回,挑选后洗净存放;

步骤二:红茶制作:茶叶鲜叶经过萎凋、人工揉捻、发酵制成红茶;经过萎凋的茶叶揉捻,人工揉捻过程的加压原则为轻-重-轻,将揉捻后的茶叶均匀、松散堆放于竹匾内,覆盖上湿棉布放置在发酵架上发酵,待叶色黄红、有愉悦的香味出现即可停止发酵;在发酵过程中,为使发酵均匀,须翻拌2-3次;

步骤三:茶坯处理:为保证红茶的口感,将发酵好的红茶茶叶用烘干箱进行烘干,每40斤红茶茶叶需要1-2小时,烘干箱温度设置为温度110℃;

步骤四:茶花拌和:把步骤一中的桂花和步骤三中的红茶茶叶以一层鲜花一层茶叶的方式堆放,使红茶茶叶更好的吸收桂花的香味,放入冷库124小时,冷库温度控制在2-4℃;

步骤五:起花复火:经过茶花拌和后,红茶茶叶吸收了鲜花的花香的同时也吸收了鲜花中的水分,这样的茶叶口感比较涩、比较苦,而鲜花经过拌和后,花会枯萎,会影响茶叶的外观,将桂花的花碎渣从红茶茶叶中分离,分离后将桂花红茶进行复火,使红茶茶叶的含水量为6.5%-7%,口感最佳;

步骤六:提花:为以提高茶叶香气的鲜灵度,在步骤四中复火后的桂花红茶内再次放入桂花进行提花,然后在提花后的桂花红茶中的捡出桂花碎渣即完成;复火后的茉莉花茶与再次放入的茉莉花的比例是47: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桂花红茶的制作方法,按照该方法制作出来的桂花红茶比现有制作方法生产出来的桂花红茶,品质更好,口感更佳,香气鲜灵持久、口感清香,饮用时有茶香味,桂花香十分浓郁,适合所有人群饮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