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玫瑰茄红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80801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玫瑰茄红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新型玫瑰茄红茶,经玫瑰茄浓缩液提取、速溶红茶粉制作、茶增香、混合、包装等步骤所制取。该法能充分利用了传统茶和速溶茶两者相结合的优点,特别提高第一泡的溶出速度,提高了袋泡茶的品质;并通过喷洒玫瑰茄浓缩液的方式,能提高玫瑰茄的利用率,更能利于红茶对玫瑰茄香气的吸收。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玫瑰茄红茶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茶加工领域,涉及了一种新型红茶的制作工艺,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了 一种玫瑰茄香料提取、红茶及其提取物制作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茶叶成为越来越多的追求生活品质人士的重要选 择。红茶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 A、钙、磷、镁、钾、咖啡碱、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谷氨酸、 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多种营养元素。红茶在发酵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化学反应使鲜叶中 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会产生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其香气比鲜叶明显增加,使红茶具有 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特别是红茶具有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 除水肿,并强壮心脏之功能,受到广泛的青睐。
[0003] 红茶饮用方式较多,如工夫饮法、清饮法或煮饮法对于品茶人士是一种较好的享 受,但操作麻烦,且更适于原生态的品质红茶;快速冲饮,更适合于速溶红茶而非原生态的 品质红茶。速溶茶粉是一种用纯天然茶叶原料,通过现代生物科技,将茶叶中的精华成分萃 取浓缩,再经干燥喷雾而成的纳米级颗粒状固体,能迅速溶解于水中的固体饮品。
[0004] 玫瑰茄又名洛神花、洛神葵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机酸、Vc多种氨基酸、大量的 天然色素及多种矿物质,鲜萼含VcO . 93%、VbO .21%、蛋白质0.45%、灰分1.34 %、果胶 1.39%、水分87.86%、胡萝卜素0.01 %、淀粉1.76%、糖分(按葡萄糖计)2.55 %,干花萼含总 花青甙(色素)1 %~1.5 %、柠檬酸和木槿酸等有机酸10 %~15 %、还原糖16 %、蛋白质 3.5 %~7.9%其它非含氮物质25 %、纤维11 %、灰分12%及约1 %的17种氨基酸。对治疗心 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有一定疗效。玫瑰茄提取物还含有还原糖类、甙类、酚类,少量 生物碱和树脂类等,对肠道、子宫肌肉有解痉作用,同时还有驱虫作用,对肠道中的细菌有 抑菌作用,并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血液浓度和刺激肠壁蠕动,很适合于作清凉饮料。其次,玫 瑰茄是新兴的食品和食品工业原料,它的花萼不仅可制成多种食品,且花萼的艳丽玫瑰茄 色素,是食品中的着色剂。
[0005] 袋泡茶横跨茶饮料、保健品、药茶三大黄金行业,既可品茗,又能保健养生。据统 计,2009年我国袋泡茶年销售额为3亿,2010年我国袋泡茶年销售额为已破10亿元。袋泡茶 已成为现阶段人们养生的一个趋势,但目前市场仍是以传统的袋泡红茶、袋泡绿茶、袋泡花 茶等为主要的产品。传统袋泡茶类型单一,口感单调,不能有效满足市场经济下人们对茶饮 料产品多元化的需求,不能真正意义达到高效快捷,天然健康的要求。
[0006] 在公开号为CN104336200A的中国专利中,详细介绍了一种栀子花红茶的制备方 法,采用冻干工艺将采摘的开放栀子花制成栀子干花;将栀子干花与红茶茶坯按照一定的 比例混合,进行至少两次窨制,再将栀子干花与红茶茶坯分离,制得栀子花红茶。本发明将 栀子干花与红茶茶坯采用特定的比例及特定的窨制工艺进行窨制,制得水分含量为6~7% 的栀子花红茶。在公开号为CN104322764A的中国专利中,详细介绍了一种茉莉花红茶的制 备工艺,采用冻干工艺将采摘的开放茉莉花制成茉莉干花;将茉莉干花与红茶茶坯按照一 定的比例混合,进行至少两次窨制,再将茉莉干花与红茶茶坯分离,制得茉莉花红茶。但以 上两个专利中存在一定的局限:第一,窨制增香的方式,虽然能使茶叶附以花香,但不能有 效保持香气的持久性;第二,二者均采用了 _45°C -下的冻干工艺,在此低温条件下,对设备 要求较高,耗能较大,操作性不强,不利于环保。
[0007] 本发明是为了提供一种新型的,具有原茶口感和天然花香风味的新型红茶,为提 升传统茶产品的多元化,提出了一种天然新型玫瑰茄红茶产品,必将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0008]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利用现代香精提取技术,解决传统红茶产品单一及风味单 调等问题的困扰,提供一种能提高汤色品质,方便冲泡,天然健康的新型玫瑰茄红茶产品。
[0009]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玫瑰茄红茶的制作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 骤:
[0010] a、提取玫瑰茄浓缩液:以玫瑰茄花萼为原料,进行粉碎,采用常规超临界CO2流体 萃取法,获得玫瑰茄的挥发性物质,即为玫瑰茄浓缩液。
[0011 ] b、制作速溶红茶粉:以红茶粉末为原料,添加 β-环状糊精2%~5%,以1:10~15的 比例添加水于80°C~90°C条件下,搅拌浸提60~90min后,2~3层纱布过滤,除去茶渣,得到 浸提液,经喷雾干燥,得到速溶红茶粉。
[0012] c、增香:将一定量的红茶放置在一密闭容器上层,均匀摊开,将玫瑰茄浓缩液均匀 的喷洒在红茶中,翻动红茶2~5次,边翻动边喷洒,在密闭容器内,加压干燥,控制茶叶水分 含量在15 %~25 %以内,使上层的红茶充分吸收天然的玫瑰茄花香,得到玫瑰茄花茶。
[0013] d、混合:取一定量的玫瑰茄花茶与速溶红茶粉,充分混合使速溶红茶粉粘在花茶 上,调节空气湿度为80~90 %,放置10~20min,再将混合物放入干燥箱进行干燥,控制其水 分含量控制在5%以内。
[0014] e、包装:将混合后的茶装袋至袋泡茶包装中,即得新型玫瑰茄红茶产品。
[0015] 上述a步骤中超临界W2流体萃取法具体是指:将500.00~600 . OOg玫瑰茄花萼粉 碎后,置于2~3L的料筒中,并装入萃取釜,装好压环及密封圈,旋紧上堵头,然后开启制冷 冻机,将萃取釜、分离釜I、分离釜Π 控温仪分别调整到所需设定的温度;在冷冻机温度降到 0°C左右,萃取釜和分离釜I达到55°C,分离釜Π 温度达到40°C后,开启气瓶,打开阀门2(CO2 在冷循环中进行液化),然后打开高压栗进行加压,当萃取釜的萃取压力达到20MPa,调节截 流阀门使萃取釜压力平衡,然后调节阀门控制萃取釜分离釜I、分离釜Π 的压力,等分离斧I 压力达到9MPa、分离斧Π 压力达到5Mpa,调节好CO2的流速后启动夹带剂栗,栗入夹带剂甲 醇(固液比5:3)进行回流萃取,萃取120min后,关闭夹带剂栗,再关闭高压栗及萃取釜分离 釜加热开关,开启阀门2回收C0 2,从分离釜出料口出料,收集萃取物,即为得到天然的玫瑰 前花香浓缩液。
[0016] 上述b步骤中所述喷雾干燥的条件为:进风温度165°C~185°C,出风温度65°C~85 °C;进样栗的转速450~700转/分,进样压力范围在1~2MPa。
[0017] 上述c步骤中所述一定量的红茶,其红茶的重量(Kg)与玫瑰茄浓缩液体积(L)比为 1~2:0.02;干燥温度为60~80°C ;干燥时间为20~80min;加压大小为1个大气压~5个大气 压。
[0018]上述d步骤中所述一定量是指增香后的玫瑰茄花茶的质量(Kg)与速溶红茶粉的质 量(Kg)比为100:8~15。
[0019] 上述d步骤中所述干燥,设置干燥温度为30~40°C,时间为10~20min。
[0020] 上述e步骤中所述混合后的茶包装规格为4~6g。
[0021] 技术效果:
[0022] 1、通过加热增香的方式,能扩大花茶的使用范围,有利于玫瑰茄和茶业产业相结 合,健康发展。
[0023] 2、改善红茶的汤色,与传统红茶茶相比,汤色更红亮、滋味更甘爽、香气更协调持 久,说明玫瑰茄与红茶相结合,具有改善传统红茶品质的作用。
[0024] 3、充分利用了传统茶和速溶茶两者相结合的优点,特别提高第一泡的溶出速度, 提高了袋泡茶的品质。
[0025] 4、采用特别的增香工艺提香,通过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玫瑰茄,提高玫瑰茄花瓣的 利用率,充分利用玫瑰茄的香气成分。
[0026] 5、通过喷洒玫瑰茄浓缩液的方式,能提高玫瑰茄的利用率,更能利于红茶对玫瑰 茄香气的吸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用本发明的实施实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制本 发明。
[0028]实施例1:玫瑰茄香气的提取方法
[0029]将500.0 Og玫瑰茄花萼粉碎后,置于2L的料筒中,并装入萃取釜,装好压环及密封 圈,旋紧上堵头,然后开启制冷冻机,将萃取釜、分离釜I、分离釜Π 控温仪分别调整到所需 设定的温度;在冷冻机温度降到〇°C左右,萃取釜和分离釜I达到55°C,分离釜Π 温度达到40 °(:后,开启气瓶,打开阀门2(C02在冷循环中进行液化),然后打开高压栗进行加压,当萃取 釜的萃取压力达到20MPa,调节截流阀门使萃取釜压力平衡,然后调节阀门控制萃取釜分离 釜I、分离釜Π 的压力,等分离斧I压力达至lj9MPa、分离斧Π 压力达至lj5Mpa,调节好CO2的流速 后启动夹带剂栗,栗入夹带剂甲醇(固液比5:3)进行回流萃取,萃取120min后,关闭夹带剂 栗,再关闭高压栗及萃取釜分离釜加热开关,开启阀门2回收C0 2,从分离釜出料口出料,收 集萃取物,即为得到天然的玫瑰茄香料浓缩液。
[0030] 实施例2:玫瑰茄红茶的制作方法
[0031] 将IOKg的玫瑰茄花萼粉碎后,采用常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获得玫瑰茄的挥发 性物质一玫瑰茄浓缩液,备用;取IOKg红茶粉末为原料,添加 β-环状糊精0.2Kg,150Kg水混 合,置于80Γ条件下,搅拌浸提60min,2层纱布过滤,除去茶渣,得到浸提液,进行喷雾干燥, 进风温度为165°C~185°C,出风温度为65°C~85°C;进样栗的转速450~700转/分,进样压 力范围在1~2MPa,得到速溶红茶粉,备用;取IOKg红茶放置在一密闭容器上层,均匀摊开, 将0.2L玫瑰茄浓缩液在红茶中均匀喷洒,翻动红茶2~5次,边翻动边喷洒,然后在密闭容器 内,于2个大气压条件下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80°C,干燥时间为45min,控制茶叶水分含量 在18~20%,使红茶充分吸收天然的玫瑰茄花香。取增香后的IOKg玫瑰茄红茶,与1.2Kg速 溶红茶粉,充分混合均匀,调节空气湿度为80~90%,放置lOmin,再将混合物放入干燥箱 中,设置干燥温度为30~40°C,时间为15~20min,控制茶叶水分含量在5%以内,以5g/包的 量装入袋泡茶包装袋中,经过质检、包装、入库,得到新型玫瑰茄红茶产品。
[0032] 对照实施例1:
[0033] 按公开号为CN104336200A的中国专利详细介绍了 一种栀子花红茶的制备方法,其 步骤如下:(1)将采摘的吐香旺盛的栀子花,置于_50°C下预冻8小时,至栀子花结冰、硬化; 再在温度为_30°C,真空度为SOpa的条件下,将预冻后的栀子花冷冻干燥10小时,制得水分 含量为5%的栀子干花,留待备用;(2)将上述制得的部分栀子干花与红茶茶坯按重量比为 1:5的比例均匀混合,进行第一次窨制,在(TC下密封存储窨制48小时后,将红茶茶坯和栀子 干花分尚,筛出一次窨制栀子花红茶;(3)将步骤(1)中制得的部分未使用的栀子干花与一 次窨制栀子花红茶按重量比为1:10的比例均匀混合,进行第二次窨制,在(TC下密封存储窨 制48小时后,将栀子干花与一次窨制栀子花红茶分尚,制得栀子花红茶。
[0034] 对照实施例2:
[0035]按公开号为CN104322764A的中国专利详细介绍了一种茉莉花红茶的制备工艺, (1)将采摘的吐香旺盛的茉莉花,置于_45°C下预冻10小时,至茉莉花结冰、硬化;再在温度 为-20°C,真空度为120pa的条件下,将预冻后的茉莉花冷冻干燥15小时,制得水分含量为 5%的茉莉干花,留待备用;(2)将上述制得的部分茉莉干花与红茶茶坯按重量比为1:5的比 例均匀混合,进行第一次窨制,在0 °C下密封存储窨制48小时后,将红茶茶坯和茉莉干花分 离,筛出一次窨制茉莉花红茶;(3)将步骤(1)中制得的部分未使用的茉莉干花与一次窨制 茉莉花红茶按重量比为1:10的比例均匀混合,进行第二次窨制,在(TC下密封存储窨制48小 时后,将茉莉干花与一次窨制茉莉花红茶分离,制得茉莉花红茶。
[0036]附表1:各种花香型茶产品用95°C左右的水进行浸泡后效果比较表 [0037]表1各种花香型茶产品用95°C左右的水进行浸泡后效果比较表
[0039]注:"+"的数量代表花香气浓郁程度,
代表无花香气。
【主权项】
1. 一种新型玫瑰前红茶的制作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a、 提取玫瑰茄浓缩液:以玫瑰茄花萼为原料,进行粉碎,采用常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法,获得玫瑰茄的挥发性物质,即为玫瑰茄浓缩液; b、 制作速溶红茶粉:以红茶粉末为原料,添加 β_环状糊精2%~5%,以1:10~15的比例 添加水于80°C~90°C条件下,搅拌浸提60~90min后,2~3层纱布过滤,除去茶渣,得到浸提 液,经喷雾干燥,得到速溶红茶粉; c、 增香:将一定量的红茶放置在一密闭容器上层,均匀摊开,将玫瑰茄浓缩液均匀的喷 洒在红茶中,翻动红茶2~5次,边翻动边喷洒,在密闭容器内,加压干燥,控制茶叶水分含量 在15 %~25 %以内,使上层的红茶充分吸收天然的玫瑰茄花香,得到玫瑰茄花茶; d、 混合:取玫瑰茄花茶80~100份,与速溶红茶粉8~15份,充分混合使速溶红茶粉粘在 花茶上,调节空气湿度为80~90%,放置10~20min,再将混合物放入干燥箱进行干燥,控制 其水分含量控制在5%以内; e、 包装:将混合后的茶装袋至袋泡茶包装中,即得新型玫瑰茄红茶产品。2.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b步骤中所述喷雾干燥的条件为:进风温度165 °C~185 。(:,出风温度65°C~85°C ;进样栗的转速450~700转/分,进样压力范围在1~2MPa。3.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c步骤中所述一定量的红茶,其红茶的重量Kg与玫瑰茄 浓缩液体积L比为1~2:0.02;干燥温度为60~80°C ;干燥时间为20~80min;加压大小为1个 大气压~5个大气压。4.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d步骤中所述一定量是指增香后的玫瑰茄花茶的质量Kg 与速溶红茶粉的质量Kg比为100:8~15。5.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d步骤中所述干燥,设置干燥温度为30~40°C,时间为10 ~20min〇6.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e步骤中所述混合后的茶包装规格为4~6g。
【文档编号】A23F3/18GK105941725SQ201610273842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8日
【发明人】姚蓉
【申请人】姚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