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豉酱菜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67417发布日期:2018-08-28 21:59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人们生活需要的一种食品,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豆豉酱菜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市场上出售的各种酱菜,有的是由各种蔬菜腌制而成,有的是在腌制蔬菜中加入浸泡过的豆类混合而成,有的是由豆类制作的豆豉,均制作时间较短,有甜的、咸的,味道不够清香、鲜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新的豆豉酱菜,不仅味道好,而且爽口。

本发明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豆豉酱菜由以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所制作的酱菜:鲜姜2~6份,鲜花椒3~7份,花生米3~7份,核桃仁1~5份,大黄豆30~70份,鲜西瓜皮1~5份,莲藕3~7份,江豆角8~12份,佛手瓜8~12份,白面粉3~7份。制备方法是在鲜花椒下季的时候开始制作,把大蚕豆先泡开,用水煮熟,捞入白面粉中,放在簸箕中摇动,将面粉粘均在黄豆上,放至筐箩发酵,二、三天后凉干,用手撮簸去毛粉,将花生米泡开,把鲜花椒拆成小撮,核桃仁掰小,鲜姜切成小片,把佛手瓜和鲜西瓜皮切成寸长小条,藕切成小片,及江豆角切成小段,将上述所有原料全部混在一起称重,以重量计每10份原料用1份盐,搅匀后,放入坛中,用盖将口盖好,用灰泥搪好盖口,放至阳光下暴晒1~2个月,打开食用、或拌面、煮白豆腐等。

老秧瓜属于瓜类,外形如青萝卜或西葫芦,表层为青色皮,内有瓜子,市上有售。

本发明豆豉酱菜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由于大蚕豆经发酵及制作时间长,本产品与咸菜味不一样,味道清香、独特、鲜美、爽口,一年只能制作一次,保证质量,特别好吃,保质期较长,为15个月。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把大蚕豆3斤先泡开,用水煮熟,捞入白面粉3两中,放在簸箕中摇动,把面粉粘均在蚕豆上,放至筐箩发酵,二、三天后凉干,用手撮簸去毛粉,将花生米3两泡开,把鲜花椒3两拆成小撮,核桃仁1两掰小,鲜姜2两切成小片,把佛手瓜8两和鲜西瓜皮1两切成寸长小条,莲藕3两切成小片,及江豆角8两切成小段,将上述所有原料混在一起称重,混合物重量与盐的比例为10∶1,加入盐搅匀后,入坛,用盖将口盖好,用灰泥搪好盖口,放在阳光下暴晒1~2个月,即可食用。

实施例2:

用大蚕豆7斤,白面粉7两,花生米7两,鲜花椒7两,核桃仁5两,鲜姜6两,佛手瓜1斤2两,鲜西瓜皮5两,莲藕7两,江豆角1斤2两,代替实施例1的原料,制作同实施例1。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人们生活所需的一种食品,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豆豉酱菜及其制作方法,它是由鲜姜、鲜花椒、花生米、核桃仁、大蚕豆、鲜西瓜皮、藕、江豆角、佛手瓜和白面粉所制成,在鲜花椒下季的时候开始制作,把大黄豆泡开、煮熟、粘上白面粉、发酵、去毛粉,把花生米泡开,其余原料弄小,合起来加盐混匀、入坛、封口、在阳光下暴晒1~2个月供食用,可拌面、煮白豆腐等。本产品与咸菜味不一样,味道清香、独特、鲜美、爽口。

技术研发人员:蒋寿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蒋寿悟
技术研发日:2017.02.20
技术公布日:2018.08.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