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花果干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90057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花果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无花果(ficuscaricalinn.)是桑科榕属植物,主要生长在热带和温带,属亚热带落叶小乔木。无花果树势优雅,是庭院、公园的观赏树木,一般不用农药,是一种纯天然无公害树木。无花果还是目前世界上投产最快的果树之一,而且产量高,没有大小年,病虫害少,栽培管理容易。无花果的种植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无花果是多年生果树,在土层深厚的泥土中能长成高大的乔木树体,树高可达18米,树干周长3米,树龄100年以上。

无花果的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蔗糖、柠檬酸以及少量苹果酸、琥珀酸等。它的干果、未成熟果实和植物的乳汁中均含抗肿瘤的成分,乳汁中还含有淀粉糖化本酶、酯酶、脂肪酶、蛋白酶等。现代研究的结果表明,无花果有一定的轻泻作用,在便秘时,可以用作食物性的轻泻剂;干果的水提取物经处理后有抗肿瘤作用;动物试验无花果尚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现有技术中的无花果干均是没有去除果皮的,较硬,口感不好。且其制备过程采用热风干燥,所得成品营养损失严重。因此提供一种无花果干的制备方法,无果皮,口感好,营养成分损失小,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花果干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无花果干没有去除果皮,口感不好,营养成分损失严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无花果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采摘无花果,清洗干净,晾干表面水分后,置于-20℃~-10℃条件下冷冻2~3小时,得冷冻后的无花果;

b:去除所述冷冻后的无花果的外皮;

c:将去皮后的无花果冷冻干燥,使其含水量为10~12%;

d:将冷冻干燥后的无花果包装,即得。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所述冷冻干燥的温度为-20℃~-5℃,冷冻干燥的时间为3~6小时,然后升温至45℃~55℃,干燥1~2小时。

优选地,所述步骤d中的包装为防潮包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方法简单,操作简便,制得的无花果干无果皮,口感好,营养成分损失小。

(2)本发明采用冷冻后去除无花果果皮的方法,方便操作,能使外皮轻易地与果实分离开来,同时不会操作果实,保证果实的形态完整。

(3)本发明采用冷冻干燥的方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无花果的营养成分。同时采用冷冻干燥制香的无花果干,质地松脆,口感好,特别适合老人和儿童食用。

(4)本发明采用防潮包装,避免无花果干受潮,并感染细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无花果干的制备

a:采摘无花果,清洗干净,晾干表面水分后,置于-20℃条件下冷冻2小时,得冷冻后的无花果;

b:将冷冻后的无花果置于水果削皮机中,去除无花果的外皮;

c:将去皮后的无花果冷冻干燥,冷冻干燥的温度为-20℃,冷冻干燥的时间为3小时,然后升温至45℃,干燥1小时,使其含水量为10%;

d:将冷冻干燥后的无花果防潮包装,即得。

本实施例制得的无花果干外形完整,质地松脆,气味芬芳,香甜可口。

实施例2

无花果干的制备

a:采摘无花果,清洗干净,晾干表面水分后,置于-10℃条件下冷冻3小时,得冷冻后的无花果;

b:将冷冻后的无花果置于水果削皮机中,去除无花果的外皮;

c:将去皮后的无花果冷冻干燥,冷冻干燥的温度为-5℃,冷冻干燥的时间为6小时,然后升温至55℃,干燥1小时,使其含水量为12%;

d:将冷冻干燥后的无花果防潮包装,即得。

本实施例制得的无花果干外形完整,质地松脆,气味芬芳,香甜可口。

实施例3

对比例

无花果干的制备

采摘无花果,清洗干净,晾干表面水分后,置于70℃条件下干燥20小时,使其含水量为11%;将干燥后的无花果防潮包装,即得。

本实施例制得的无花果干外形不完整,外壳坚硬,不易咬碎,黏牙,略涩口。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发明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发明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花果干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花果干没有去除果皮,口感不好,营养成分损失严重的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摘无花果,清洗干净,晾干表面水分后,置于‑20℃~‑10℃条件下冷冻2~3小时,得冷冻后的无花果;去除所述冷冻后的无花果的外皮;将去皮后的无花果冷冻干燥,使其含水量为10~12%;将冷冻干燥后的无花果包装,即得。本发明方法简单,操作简便,制得的无花果干无果皮,口感好,营养成分损失小。

技术研发人员:孔利文;杨志良;赵思源;伍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森迪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3.10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