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蜂胶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71951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蜂胶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调节血脂的蜂胶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是造成世界人群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高脂血症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血脂水平成为防止和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重要措施。因此,高血脂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不容忽视。然而,目前治疗高血脂症的降脂药物大多具有潜在的副作用和极大的药物依赖性。所以,开发出副作用小、功效众多、效果显著的新降血脂药物具有重大意义。

蜂胶是来源于植物分泌的树胶及树脂类物质,并经密封采集后,加入蜂蜡及蜜蜂上颚分泌物所形成的一种胶状物。成分极为复杂,含有黄酮类、萜烯类、酮类、酯类、醇类、酚类、醚类、有机酸和大量的氨基酸、酶类、vc、ve以及矿物质等300多种化合物。作为一种天然健康食品,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有关其功能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胡福良等使用高脂血症小鼠测定和比较了蜂胶水提液、醇提液降血脂作用。结果表明,蜂胶提取液能有效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蜂胶醇提液还能有效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具有显著的降脂功能具有良好的降血脂功效(胡福良等,不同方法提取的蜂胶液调节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蜂业,2006,57(5),13.)。目前,传统调节血糖的蜂胶软胶囊产品组方主要为蜂胶,再辅以聚乙二醇、菜籽油或者色拉油等溶剂而制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蜂胶软胶囊,该蜂胶软胶囊内容物配方采用蜂胶为主料,橄榄油代替聚乙二醇、菜籽油或者色拉油等溶剂为辅料制成内容物。通过蜂胶和橄榄油之间的协同作用,大大增强了蜂胶的辅助调节血脂的效果。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蜂胶软胶囊,由软胶囊胶皮和包裹在胶皮中的内容物组成,所述内容物的组分为:橄榄油:60~65kg;蜂胶膏:31~35kg。

优选地,所述内容物的组分配方为:橄榄油:63kg;蜂胶膏:35kg。

优选地,所述橄榄油为特级橄榄油。

优选地,所述蜂胶膏中总黄酮含量≥15%。

橄榄油因其极佳的天然保健功效被誉为“液体黄金”、“植物油皇后”。橄榄油能提高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功能,世界卫生组织曾有调查表明:以橄榄油为食用油的地中海沿岸国家,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病的发病率极低,这些都得益于橄榄油的保健功效。在所有的植物油中,橄榄油对心脏最有益处,它能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调节血脂、降低血压、降低血黏度、预防血栓的形成、保护心脏免受冠心病的危害,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由于橄榄油含有丰富的油酸,能降低人体内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防止人体内胆固醇过量,而且油酸在人体内血浆中的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平衡浓度,以保持人体对胆固醇的需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型蜂胶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蜂胶膏提取:挑检天然蜂胶并去除杂质后,-15~-20℃下冷冻24~72h,取出低温粉碎成40~60目的粉末,采用乙醇浸提法进行提取,检查重金属指标并去除超标的重金属,再回收乙醇冷却后得蜂胶膏;

蜂胶膏检查黄酮含量、重金属和醇不容物杂质;

2)胶液制备:将尼泊金乙酯溶解于乙醇中,食用色素溶解于水中;将明胶、甘油及剩余水加入化胶罐中,加热温度至65~70℃溶解,搅拌并混合均匀,加入尼泊金乙酯溶液和食用色素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减压抽真空将胶液内的气泡抽出,50~60℃保温桶内备用;

3)内容物制备:将蜂胶膏冷冻24~48h后取出低温粉碎成90~110目的粉末;加入橄榄油中,加热升温至70~80℃使其完全溶解;真空减压脱去物料中的气泡,50-60℃保温备用。

4)压丸:压丸温度控制在18~26℃,将胶液和内容物经自动旋转式软胶囊压丸机压出合格的软胶囊;

5)定型:温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为30~40%,将软胶囊定型;

6)洗丸:用95%乙醇清洗软胶囊表面的油;

7)晾丸干燥:温度控制在24~28℃,相对湿度为20~30%,进行晾丸干燥;

8)选丸、抛光、包装,经检验合格后入库;

优选地,所述蜂胶膏提取,天然蜂胶为优质天然的蜂胶。

优选地,所述蜂胶膏的黄酮含量≥15%。

优选地,胶液粘度为26000~34000毫泊。

优选地,减压真空的真空度为-0.06~0.08mpa。

本发明在原有蜂胶软胶囊生产技术基础上,组分中采用橄榄油代替聚乙二醇、菜籽油或者色拉油等溶剂,能够产生很好的协同作用,强化了蜂胶软胶囊营养保健的功效。同时,提供了一种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新型蜂胶软胶囊,内容物组分为:

橄榄油:60kg;蜂胶膏:35kg。

上述新型蜂胶软胶囊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蜂胶膏提取:挑检天然蜂胶并去除杂质后,-15℃下冷冻72h,取出低温粉碎成40目的粉末,采用乙醇浸提法进行提取,其乙醇提取物含量45%,再回收乙醇冷却后得蜂胶膏;

经检测,蜂胶膏的黄酮含量为15.8%;

2)胶液制备:将尼泊金乙酯溶解于乙醇中,食用色素溶解于水中;将明胶、甘油及剩余水加入化胶罐中,加热温度至65℃溶解,搅拌并混合均匀,加入尼泊金乙酯溶液和食用色素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减压抽真空将胶液内的气泡抽出,50℃保温桶内备用,胶液粘度为32000毫泊;

3)内容物制备:将蜂胶膏冷冻24h后取出低温粉碎成90目的粉末;加入橄榄油中,加热升温至70~80℃使其完全溶解;真空减压脱去物料中的气泡,50-60℃保温备用。

4)压丸:压丸温度控制在18℃,将胶液和内容物经自动旋转式软胶囊压丸机压出合格的软胶囊。

5)定型:温度控制在18℃,相对湿度为30%,将软胶囊定型。

6)洗丸:用95%乙醇清洗软胶囊表面的油。

7)晾丸干燥:温度控制在24℃,相对湿度为20%,进行晾丸干燥。

8)选丸、抛光、包装,经检验合格后入库。

实施例2

一种新型蜂胶软胶囊,内容物组分为:

橄榄油:65kg;蜂胶膏:31kg。

上述新型蜂胶软胶囊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蜂胶膏提取:挑检天然蜂胶并去除杂质后,-20℃下冷冻24h,取出低温粉碎成60目的粉末,采用乙醇浸提法进行提取,其乙醇提取物含量40.5%,再回收乙醇冷却后得蜂胶膏;

经检测,蜂胶膏的黄酮含量为15.2%;

2)胶液制备:将尼泊金乙酯溶解于乙醇中,食用色素溶解于水中;将明胶、甘油及剩余水加入化胶罐中,加热温度至70℃溶解,搅拌并混合均匀,加入尼泊金乙酯溶液和食用色素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减压抽真空将胶液内的气泡抽出,60℃保温桶内备用,胶液粘度为28000毫泊;

3)内容物制备:将蜂胶膏冷冻48h后取出低温粉碎成110目的粉末;加入橄榄油中,加热升温至70~80℃使其完全溶解;真空减压脱去物料中的气泡,50-60℃保温保存备用。

4)压丸:压丸温度控制在26℃,将胶液和内容物经自动旋转式软胶囊压丸机压出合格的软胶囊。

5)定型:温度控制在26℃,相对湿度为40%,将软胶囊定型。

6)洗丸:用95%乙醇清洗软胶囊表面的油。

7)晾丸干燥:温度控制在28℃,相对湿度为30%,进行晾丸干燥。

8)选丸、抛光、包装,经检验合格后入库。

实施例3

一种新型蜂胶软胶囊,内容物组分为:

橄榄油:63kg;蜂胶膏:35kg。

上述新型蜂胶软胶囊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中新型蜂胶软胶囊的制备步骤相似,区别在于:

步骤1)蜂胶膏提取:挑检天然蜂胶并去除杂质后,-20℃下冷冻48h,取出低温粉碎成50目的粉末,经检测,蜂胶膏的黄酮含量为17.4%;

步骤3)内容物制备:将蜂胶膏冷冻36h后取出低温粉碎成100目的粉末;加入橄榄油中,加热升温至70~80℃使其完全溶解;真空减压脱去物料中的气泡,50-60℃保温保存备用。

实施例4

一种新型蜂胶软胶囊,内容物组分为:

橄榄油:63kg;蜂胶膏:35kg。橄榄油为特级橄榄油,蜂胶膏中总黄酮含量16.3%。

上述新型蜂胶软胶囊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2中新型的蜂胶软胶囊的制备步骤相似,其中,橄榄油为特级橄榄油,蜂胶膏中总黄酮含量16.3%。

实施例5

鼠脂质代谢紊乱模型的建立和给药方法

动物适应性饲养5d后,空腹12h称质量,采尾血,测血清tc和tg,根据血脂水平,参考体质量,分为6组(每组10只);阴性对照组(普通饲料组)、阳性对照组(高脂饲料组)、溶剂对照组及3个新型蜂胶软胶囊(实施例1)剂量组;3蜂胶软胶囊剂量组分别按动物体质量给予受试物蜂胶软胶囊灌胃,阴性及阳性对照组给予相应容量的蒸馏水灌胃,溶剂对照组给予同样容量的植物油灌胃;阴性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阳性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3蜂胶软胶囊剂量组均给予高脂饲料饲喂。各组动物自由进食和饮水,为期30d,每周称体质量1次,于实验第30d采尾血测定血清tc、tg、hdl-c水平。

指标测定方法

血清甘油三酯(tg):tg酶比色法(chod-pap法);血清总胆固醇(tc):tc酶比色法(gpo-pap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磷钨酸镁(pta-mg)沉淀法。

实验数据统计方法

全部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进行多个样本均数间的比较。tc、tg、hdl-c数据见表1。

表1蜂胶软胶囊对实验大鼠血脂的影响(x±s)

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1;**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0.01。

从表1可明显看出,蜂胶软胶囊对血脂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具有营养保健的功效。

本发明并不限于前面的描述的实施例。相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这些描述连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特征一起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