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魔芋湿面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44451发布日期:2018-12-05 15:53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魔芋的加工方法,具体涉及到将新鲜魔芋加工成湿面的方法。



背景技术:

魔芋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我国古代医学典籍《本草纲目》、《三元延寿》、《开宝本草》等均有所记载。现代医学则对魔芋有了更多更新的认识:首先,魔芋中含量最大的葡萄甘露聚糖具有强大的膨胀力,有超过任何一种植物胶的粘韧度,即可填充胃肠,消除饥饿感,又因所含热量微乎其微,故可控制体重,达到减肥健美的目的。

其二,有降脂的作用;其三,魔芋中含有一种凝胶样的化学物质,具有防癌抗癌的神奇魔力。只要将成熟的魔芋经过简单提取分离,制成魔芋精粉,再把精粉加水加热,就可产生魔芋凝胶。这种凝胶被人吃入体内后,能形成半透明膜衣,附着在肠壁上,阻碍各种有害物质,特别是致癌物质的吸收,所以魔芋又被称为“防癌魔衣”;

其四,魔芋能使小肠酶分泌增加,加快清除肠壁上沉积物,使其尽快排出体外。所以魔芋既能开胃化食,又能清除肠道垃圾;

其五,魔芋还含有对人体有利的果胶、生物碱、17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对于现代富贵病也具有明显的疗效。另外,魔芋还含有一种天然的抗菌素,以魔芋精粉为主要原料,配上其它原料制成食品后,魔芋能在食品表面形成抗菌膜,可防治细菌侵袭,延长贮存时间,起到保鲜防菌的作用。

现市面上有多种魔芋食品,但是大部分均是在面粉中加入微量的魔芋精粉。虽然加入微量魔芋精粉能够使面条膨化程度高,口感较好,但是由于魔芋精粉含量少,面条中魔芋的kgm含量更好,体现不出魔芋的功效。

新鲜魔域采集后,大多数干燥后制成粉末。现有的以魔芋为主原料制作的食品为魔芋豆腐,魔芋豆腐必须经过烹饪才能够使用,不便于携带和快速食用。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新鲜魔芋制作魔芋方便湿面的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魔芋湿面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新鲜魔芋,将其表面污渍清洗干净,在氮气流的保护下使用去皮机对新鲜魔芋去皮,去皮后的魔芋在清水中进行人工去虫眼;

b)去除虫眼的魔芋在真空环境下切片,切片厚度为0.2mm~0.4mm,然后将魔芋切片依次在60℃的烘箱内烘干1h,在70℃的烘箱内烘干2~3小时,使魔芋切片的含水量低于12%;

c)将干燥后的魔芋切片粉碎后风选,去除淀粉和纤维素,风选后的魔芋粉研磨成超细粉,其粒度为110~120目;

d)在魔芋超细粉中加入30倍重量的无水乙醇,搅拌20分钟后过滤,滤饼使用清水洗涤,使魔芋超细粉中的乙醇含量低于2%;然后加入魔芋超细粉干重的20~40倍重量的水,膨化1h;

e)膨化完毕后加入氢氧化钙,调节ph10~12,再使其成型,成型后进行蒸煮、冷却、切条、包装和灭菌工序。

优选的,步骤e中,在冷却过后的魔芋湿面里加入魔芋湿面重量1%~3%的柠檬酸。

优选的,灭菌工序采用的灭菌方法为巴氏灭菌。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新鲜魔芋在制备过程中,容易产生美德拉反应,新鲜魔芋内的酶接触氧气后,使魔芋的颜色加深,影响产品外观和质量;本发明在烘干工序前去除虫眼,避免新鲜魔芋与空气接触,并在烘干过程中灭活反应酶,使成品魔芋湿面的颜色变浅;

2、魔芋切片在粉碎后使用风选的方法,去除了部分淀粉和纤维素,使得成品中kgm和凝胶素的纯度更高,降脂、防癌以及对肠道的保护效果更佳,同时具有良好的口感;

3、新鲜魔芋粉末中含有2%左右的生物碱和其他杂质,生物碱大多具有苦涩味,有机杂质不溶于水,本发明在粉末中加入乙醇进行浸提,去除生物碱,使得湿面的口感更好;

4、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将新鲜魔芋制成即食的魔芋湿面,产率高、方便食用。

具体实施方式

取新鲜魔芋,在清水中清洗掉表面的污渍,将100kg清洗过的新鲜魔芋投入去皮机中去皮,在去皮过程中保持一定流速的氮气流,使新鲜魔芋在去皮过程中避免与空气接触。去皮后的新鲜魔芋立即没入清水中,进行人工去除虫眼的工序。

去除虫眼的新鲜魔芋在真空环境下进行切片,并保持切片厚度为0.2mm~0.4mm。然后置入烘箱内进行干燥。烘干工序中,先让魔芋切片在60℃的烘箱内干燥1h,然后升高烘箱温度,使魔芋切片在70℃的烘箱内干燥2小时,在烘干过程中实时检测切片的含水量,在烘干完毕后,使切片的含水量低于12%。干燥后的切片进行初级粉碎,初级粉碎的魔芋粉末包括了多种混合粉末,其中主要有包含淀粉较多的淀粉粒粉末,包含纤维素较多的纤维素残渣,包含kgm较多的粒度较大的粉末。

由于粉碎后kgm的质量和淀粉与其他杂志的密度不一样,使用风选除去粗粉,得到kgm精粉。风选后的魔芋粉末粒径较大,将其研磨成超细粉,过110目细筛,得到魔芋超细粉。

魔芋超细粉具有较大的表面比,加入乙醇后搅拌20分钟,其中的生物碱和有机杂质能够溶于乙醇,过滤后被去除。乙醇含量过高影响魔芋湿面成品的质量,因此使用水将魔芋超细粉中残留的乙醇去除,直至乙醇的含量低于2%。去除杂质后的魔芋粉中加入魔芋超细粉重量20~40倍的水,膨化1h,使水被完全吸收。膨化后的魔芋超细粉加入固化剂氢氧化钙,使魔芋粉的ph值保持10~12,再将炼和后的莫与超细粉做成面条的形状。成型后的魔芋湿面需要经过蒸煮才能够食用,蒸煮后自然冷却,然后切条、包装和巴氏灭菌后制成成品。

为了使魔芋湿面的酸度合适,口感更好,冷却过后的魔芋湿面中加入1%~3%的柠檬酸。

对经过上述工艺步骤生产出来的魔芋湿面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如下:湿面中kgm的含量为10.2%,生物碱的含量为0.4%,乙醇残留量为1.2%。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使用新鲜魔芋制备魔芋湿面的生产方法,新鲜魔芋经过清洗、去虫眼、切片、干燥、粉碎、除杂、膨化、成型和灭菌工序后制成,蒸煮后采用灭菌包装。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将新鲜魔芋制成方便食用的湿面,湿面中KGM和凝胶含量高,增强了魔芋湿面的保健效果,同时降低了生物碱和杂质的含量,也具有良好的外观色泽。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花;邓会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秀花
技术研发日:2017.05.27
技术公布日:2018.12.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