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坚果类农作物分级、破壳、壳仁分选方法及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橄榄核破壳取仁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橄榄核,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核,果核呈梭形,两头钝尖,红棕色,上有6条棱线,质坚硬,不易碎;剖开内有3室,其中各有种子1粒。种子细长梭形。种皮棕红色,内为白色种仁(橄榄核仁),油润而有香气,味涩微酸,含油率较高。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润燥,醒酒,解毒之功效,用于口唇燥痛,醉酒,鱼、蟹中毒。橄榄核仁中各营养成分含量非常丰富,尤其是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之和高达82.3%。橄榄核仁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达8.9%,占氨基酸总量的34.2%,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蛋白。橄榄核仁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含量为50.04%、油酸含量20.75%;另外,还含有具有抗癌活性奇数碳的脂肪酸十七烷酸。橄榄核仁中矿物质含量丰富,钾、钙、铁、镁含量较高,尤其是钙、铁含量比食物成分表中列出的干豆硬果类制品都高,钙含量是杏仁、花生仁的2~3倍,铁含量是它们的2~5倍。表明橄榄核仁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目前多用天添加到食品中。
橄榄核破壳取仁比较困难,壳坚硬而且厚(3-5mm),仁与壳紧密接触,仁室有细孔与外界相通,仁有一处生长点与壳相连接。目前主要采用人工破壳取仁,没有较好整仁破壳的机械方法。
坚果破壳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1)机械式破壳法:撞击法破壳、碾搓法破壳、剪切法破壳、挤压法破壳、搓撕法破壳、摩擦法破壳等;
(2)物理破壳法:压力膨胀法、能量法、真空法、激光法、超声波法、微波法等;
现有的壳与仁分离方法主要有:气流分离法、尺寸分离法、形状分离法、重力分离法、撞击分离法、光电分离法、还有利用筛选和风选二者配合使用的综合分离法。
目前针对橄榄核尚无高效地完整地取仁的机械。而且包括其它坚果破壳的方法也都集中在短轴方向,有个别的较圆的坚果四个方向加力,但都是非定向,并非有意在长轴方向加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橄榄核破壳取仁方法及设备,本研究发现的坚果外壳在长轴方向具有弓弹力(长轴方向受力后,产生类似弓一样的外弹力);在长轴施加外力使壳开裂并弹开,与仁分开,从而分离;为了降低能量消耗,在破壳之前,先在长轴平行方向,用压刀压劈壳,在壳长轴方向产生纵向裂纹,降低壳的强度,之后再破壳;破壳后的壳与仁用筛选和风选进一步分离,达到破壳率、碎仁率、破壳速度、分离效果的综合最优化。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橄榄核破壳取仁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将干燥的橄榄核送入喂料仓中,进行暂存,通过喂料槽行滑道的纵向沟槽调整核的方向,在其底部通过仅容一粒核通过的间隙,并顺喂料槽形滑道向下输送核,当它通过圆形带齿刀辊和可调圆形带齿刀棍时被割出深1毫米左右的裂隙,该裂缝的深度可通过可调圆形刀棍调整,以保证即不破壳又不太浅;再由喂料槽形通道输送到破壳机构,核落到带钩形动锤的辊钩槽中,随辊转动到定锤处,间距缩小,被挤压剪切,利用在长轴方向受力后,产生类似弓一样的外弹力,使壳开裂并弹开,壳仁分开,从而分离;达到破壳率、碎仁率、破壳速度、分离效果的综合最优化。
该设备主要由喂料仓、喂料槽形滑道、可调圆形带齿刀辊、圆形带齿刀棍、破壳机构和振动筛组成,破壳机构由动锤轮和可调破碎锤的辊组成,这些设备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可实现橄榄核的分级破壳,所述喂料槽形滑道具有纵向沟槽;所述纵向沟槽的底部收缩为仅容一粒核通过的间隙。
对于一次破壳不完全的橄榄核,本发明采用了二次破壳,将一次破壳不完全的橄榄核送入震动筛中,用筛选和风选出的破壳不完全及未破壳的橄榄核再次送入槽型喂料滑道中,进一步分离,进行再次破壳,如此循环。
可通过增加橄榄核槽形喂料滑道及旋转的带钩形动锤的通道数目来增加产量。
所述可调破碎锤可上下调节,即动锤轮和可调破碎锤辊的间距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大小和物料品种。
所述破壳机构还可以包括动锤和定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破壳速度大大提高,由橄榄核输送及破壳槽辊通道数目决定;破壳率提高,通过分级处理,壳破但残壳与仁未分离,可以进一步与小核一起破壳再分离;碎仁率降低,碎仁是由于少量残壳与仁未分离进一步加压破壳造成,但是如果分级破壳,这样机会就更少;分离效果的综合最优化;品种适应性强;减少能量消耗;减少设备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橄榄核破壳取仁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橄榄核破壳取仁设备中破壳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将干燥的橄榄核送入喂料仓1中,进行暂存和调整核的方向(纵向沟槽),在其底部收缩为仅容一粒核通过的间隙,并顺槽形喂料通道2向下输送核,当它通过圆形带齿刀辊3和可调圆形带齿刀辊4时被割出深1毫米左右的裂隙(深度可调以保证即不破壳又不太浅);再由槽形喂料滑道2输送到破壳机构,破壳机构由动锤轮6和可调破碎锤5的辊组成,核落到旋转的带钩形动锤轮6的钩槽中,随其转动到可调破碎锤5处,其过程由图1中a、b所示;由于间距缩小(可调整),被挤压剪切,利用在长轴方向具有弓弹力(长轴方向受力后,产生类似弓一样的外弹力)。在长轴施加外力使壳开裂并弹开,与仁分开,从而分离。破壳后的壳与仁通过振动筛7筛选和风选机8进一步分离,达到破壳率、碎仁率、破壳速度、分离效果的综合最优化。此外,在可调破碎锤5和旋转的带钩形动锤轮的辊6的间距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大小和物料品种。
对于一次破壳不完全的橄榄核,本发明采用了二次破壳,将进入震动筛7中用筛选和风选机筛选出的破壳不完全以及未破壳的橄榄核,再次送入槽型喂料滑道2中,进一步分离,进行再次破壳,如此循环。
采用二次分级进行破壳,提高破壳率及仁分离效率;增加橄榄核输送通道及破壳槽辊通道数目可以增加产量,破壳率可达到接近100%,碎仁率接近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