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农产品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板栗脱壳工艺。
背景技术:
在1986年10月15日发明公报上公开了一名称为《脱去板栗皮及板栗内衣的设备》的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85103396,申请日是1985年4月20日。该专利公开的是蒸汽加压加热后突然减压破壳的技术设备,此发明实施工艺是:板栗经浸泡水洗后进入能量法脱壳设备中脱壳,工艺参数为蒸汽压力0.05—0.8mpa,受热时间10—300秒,脱壳后栗仁和壳进入接料箱中,接料箱充满流动清水,板栗壳漂浮在水面,通过输送带送走,栗仁沉入水中,通过提料口沉入水中的栗仁送出,实现壳、仁分离。此工艺脱壳率高,但脱壳后的栗仁表面破损严重,影响后续加工产品的品质,降低了经济效益。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板栗脱壳的栗仁表面破损严重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提出一种板栗脱壳工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栗脱壳工艺,所述脱壳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在清理后的板栗壳表面划一道长口;
(2):将外壳划口的板栗放在设备中炒制,以板栗仁的熟化程度为准;
(3):炒后的板栗在温度为-4℃-5℃的环境中静置2—48小时;
(4):将静置后的带壳板栗送入脱壳设备中,采用蒸汽加压加热后突然减压破壳的能量法剥壳;
(5):将壳仁分离;
(6):栗仁经分选后进行速冻包装或再加工。
在板栗外壳上划口时,划口长度至少为板栗中间部分外围长的1/4,划口深度为板栗壳厚度的±0.2mm。
炒制的板栗,其成熟度达到栗仁表面熟化层厚度为0.5-2mm。
所述的能量法剥壳,采用的脱壳设备为螺旋推进加热脱壳装置,该加热器中的蒸汽压力为0.35-0.5mpa,板栗受热时间为20-45秒。
本发明所公开的这种板栗脱壳工艺,在板栗表皮划一道口,长度大于栗子中间外围长的1/4以上,再经过炒制,大大提高了板栗的易剥开程度,这样使板栗在进行能量法剥壳时所需的能量减少,即所需的蒸汽压力降低,板栗受热时间缩短,这样在剥开的过程中对栗仁表面的熟化损伤小,脱壳时的碰撞力减小,栗仁表面碰撞损伤减小;炒制后的板栗在温度为-4℃—5℃的空间内放置2—48小时,使栗仁表面熟化层中的淀粉回生,栗仁表面变硬,提高栗仁表面强度,脱壳时栗仁表面不易破损,这就使采用此工艺脱壳的栗仁表面完好率高,达到90%以上,提高了产品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栗脱壳工艺,该工艺能够保证脱壳时板栗仁表面不易破损。本工艺是在现有的利用蒸汽加压加热后突然减压破壳的技术设备和工艺的基础上,对板栗进行了预处理,提高板栗的易剥开程度,使板栗在进行能量法剥壳时所需的能量减少。
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预处理阶段:
1:在清理好的板栗壳的外表面划一道口,既可以使用专业的坚果划口设备划口,也可人工划口。划口的长度大于板栗中间外围长的1/4以上,划口深度在板栗壳厚度的±0.2mm以内。
2:将划口后的板栗进行炒制,以板栗仁的熟化程度为准,作为优选,炒制的板栗成熟度达到栗仁表面熟化层厚度为0.5-1mm。
3:将炒制后的板栗放置在温度为-4℃-5℃的空间内,静置2-48小时,根据炒制时间长短、温度高低来控制静置时间。
实施例一:将炒制后的板栗防止在温度为-4℃-0℃的冷冻室内,平铺摊放在大面积的静置盘上,静置2-3小时即可。
实施例二:将炒制后的板栗防止在温度为0℃-5℃的冷冻室内,平铺摊放在多个小面积的静置盘上,,摊放层数有叠加,静置5-10小时即可。
实施例三:将炒制后的板栗防止在温度为0℃-5℃的冷冻室内,将板栗堆积在若干个静置筐内,堆积层数较厚,静置20-48小时即可。
若板栗摊放面积较大、层数较薄,静置时间较短;若板栗摊放面积较小,堆积层数较厚,静置时间较长,以保证栗仁表面熟化层中的淀粉回生,一般情况下,静置时间最长不超过48小时,防止细菌滋生。
脱皮阶段:
4:采用蒸汽加压加热后突然减压破壳的能量法剥壳;将炒制完成的板栗放置在高压脱皮设备中,作为优选,采用蒸汽加压加热后突然减压破壳的能量法剥壳的脱壳设备采用螺旋推进加热脱壳装置,其内部蒸汽压力为0.35-0.5mpa,板栗在其内部的受热时间为20-45s,然后将加热器内蒸汽压力迅速减至为0mpa。
但不局限于此值,在剥壳过程中,要根据栗仁的表面完好率和板栗的剥开率来调节蒸汽压力和受热时间大小:蒸汽压力加大,栗仁表面破损加大,剥开率提高,蒸汽压力减小,栗仁表面破损减小,剥开率降低;板栗受热时间加大,栗仁表面破损加大,剥开率提高,板栗受热时间减小,栗仁表面破损减小,剥开率降低。
5:将壳仁分离,用现有的板栗专用壳仁分离设备即能完成。
6:栗仁经过分选后进行速冻包装或再加工。
在其他实施例中,炒制的成熟度是栗仁表面熟化层厚度为1-2mm,炒制的成熟度影响板栗的易剥开程度和栗仁的整仁率,成熟度越大,栗仁越易碎,成熟度太小,板栗的易剥开程度低,炒制的成熟度达到栗仁表面熟化层厚度为0.5-2mm为宜,可由监工人员通过板栗仁的熟化程度判断炒制工序是否完成。炒制后的板栗放置在温度为-4℃—5℃的空间内,放置时间为2—48小时范围内任何一个时间,使栗仁表面熟化层中的淀粉回生,栗仁表面变硬,增加栗仁表面强度。能量法剥壳的蒸汽压力0.35mp-0.5mpa和受热时间20—45s,具体参数值根据栗仁的表面完好率和板栗的剥开率来进行调整,使栗仁的表面完好率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