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笋复合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66154发布日期:2019-01-02 22:4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饮用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以芦笋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天然植物混合制备芦笋复合茶的技术工艺,特别是一种芦笋复合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芦笋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被称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国际市场上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芦笋在我国有大面积的种植,主要作为生鲜蔬菜,或加工成食品罐头等,芦笋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其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蔬菜,特别是芦笋中的天冬酰胺和微量元素硒、钼、铬、锰等,具有调节机体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芦笋对人体的健康有三大功效,一是祛燥养生又防癌,芦笋中的甾体皂甙是其生物活性的主要表现形式,现从芦笋中分离出的皂甙单体有19种,其中的几种皂甙单体在肿瘤预防和治疗方面有显著的作用;二是保护血管又降脂,芦笋具有低糖、低脂肪、高纤维素的特点,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其蛋白质含量虽然不高,但是氨基酸组成比例适当,所以经常食用可以预防高血脂症和心脑血管疾病;三是清口解腻又减肥;芦笋还具有暖胃、宽肠、润肺、止咳、利尿诸多功能,在我国医学史上早有芦笋治疗疾患的记载,明代李时珍的《本早纲目》记载芦笋能瘿解热气,利小便,根称为小百部,早在两千年前《神农百草经》上已将芦笋列为上品之上,称久服轻身益寿延年;近年来芦笋制品也有所增加,将芦笋通过添加制备做成既美味又保健的饮用品,既营养丰富,又养生保健并携带方便,不但解决了鲜蔬菜不易储存的麻烦,而且还可以保存营养元素长时间存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一种以崂山参为主体原料,通过添加酸枣叶、榆树叶和马齿苋,制备一种芦笋复合茶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芦笋复合茶各成份的重量百分比配方为:芦笋为50—60%,酸枣叶为30—40%;榆树叶为10—20%;马齿苋为10—15%,均以干品计量,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本发明涉及的崂山参复合茶的制备包括以下工艺:芦笋原料制备、酸枣叶原料制备、榆树叶原料制备、马齿苋原料制备和混合包装五个步骤;

(1)芦笋原料制备:选取新鲜的芦笋先用清水洗净,再将芦笋切制成直径长度为1~5cm的条块状,放入温度为80~95℃的热水中浸烫2~3分钟,捞出沥干水分后,放入烘干箱内控制温度调为90~120℃烘烤30~45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再切制成粒径为0.5~2mm的粉状颗粒,得芦笋原材料;

(2)酸枣叶原料制备:将采摘的新鲜酸枣叶用清水洗净后沥干水分,将酸枣叶放入常规的炒茶机控温50~80℃翻炒20~30分钟,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切制成粒径为0.5~2mm的粉状颗粒,得酸枣叶原料;

(3)榆树叶原料制备:将采摘的新鲜榆树叶用清水洗净灰尘后沥干水分,然后控制温度为80~100℃烘烤20~30分钟,再放入常规的炒茶机中控温40~60℃翻炒5~1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再切制成粒径为0.5~2mm的粉状颗粒,得榆树叶原料;

(4)马齿苋原料制备:采摘收集新鲜带根马齿苋,用清水洗净后放入温度为90~100℃的热水中浸烫3~5分钟,捞出沥干水分,再用脱水机脱水处理5~10分钟后放入温度为80~100℃的烘箱内烘烤30~40分钟,然后用常规的炒茶机控温40~50℃翻炒5~1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最后切制成粒径为0.5~2mm的粉状颗粒,得马齿苋原料;

(5)混合包装:将上述所得各原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分别为芦笋50—60%,酸枣叶为30—40%,榆树叶为10—20%,马齿苋为10—15%称取,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再将称取的各原料搅拌均匀后,分装在方便冲泡的渗透袋中,即得芦笋复合茶成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工艺制备简单,设备易得,生产成本低,所制备的芦笋复合茶营养丰富,冲泡方便,保健功效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制备的的芦笋茶各成份的重量百分比配方为:崂山参为50—60%,酸枣叶为30—40%;榆树叶为10—20%;马齿苋为10—15%,均以干品计量,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本发明涉及的芦笋复合茶的制备包括以下工艺:芦笋原料制备、酸枣叶原料制备、榆树叶原料制备、马齿苋原料制备和混合包装五个步骤;

(1)芦笋原料制备:选取新鲜的芦笋先用清水洗净,再将芦笋切制成直径长度为1~5cm的条块状,放入温度为80~95℃的热水中浸烫2~3分钟,捞出沥干水分后,放入烘干箱内控制温度调为90~120℃烘烤30~45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再切制成粒径为0.5~2mm的粉状颗粒,得芦笋原材料;

(2)酸枣叶原料制备:将采摘的新鲜酸枣叶用清水洗净后沥干水分,将酸枣叶放入常规的炒茶机控温50~80℃翻炒20~30分钟,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切制成粒径为0.5~2mm的粉状颗粒,得酸枣叶原料;

(3)榆树叶原料制备:将采摘的新鲜榆树叶用清水洗净灰尘后沥干水分,然后控制温度为80~100℃烘烤20~30分钟,再放入常规的炒茶机中控温40~60℃翻炒5~1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再切制成粒径为0.5~2mm的粉状颗粒,得榆树叶原料;

(4)马齿苋原料制备:采摘收集新鲜带根马齿苋,用清水洗净后放入温度为90~100℃的热水中浸烫3~5分钟,捞出沥干水分,再用脱水机脱水处理5~10分钟后放入温度为80~100℃的烘箱内烘烤30~40分钟,然后用常规的炒茶机控温40~50℃翻炒5~1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最后切制成粒径为0.5~2mm的粉状颗粒,得马齿苋原料;

(5)混合包装:将上述所得各原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分别为芦笋50—60%,酸枣叶为30—40%,榆树叶为10—20%,马齿苋为10—15%称取,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再将称取的各原料搅拌均匀后,分装在方便冲泡的渗透袋中,即得芦笋复合茶成品。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饮用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芦笋复合茶的制备方法,其中各成份的重量百分比配方为:芦笋为50—60%,酸枣叶为30—40%;榆树叶为10—20%;马齿苋为10—15%,均以干品计量,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其制备工艺包括:芦笋原料制备、酸枣叶原料制备、榆树叶原料制备、马齿苋原料制备和混合包装五个步骤;先将各原料准备好后,再通过混合包装制成复合茶成品,其工艺制备简单,设备易得,生产成本低,所制备的芦笋复合茶营养丰富,冲泡方便,保健功效好。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明明
技术研发日:2017.06.24
技术公布日:2019.01.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