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喷涂维生素预混料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8269阅读:12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产饲料用后喷涂维生素预混料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维生素是维持动物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所必需的微量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其主要作用是作为辅酶参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调控、作为生理活性物质直接参与生理活动、作为生物体内的抗氧化剂保护细胞和器官组织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还有部分维生素作为细胞和组织的结构成分。常规维生素营养需要是动物健康生长、发育的重要保障,而个别维生素在机体免疫方面的营养需要还具有特殊的作用。维生素的缺乏通常会引起动物机体代谢紊乱,从而对动物健康及生产性能造成不利影响。对于多数维生素,动物本身没有全程合成的能力,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营养需要,而饲料中维生素的天然含量不足,因此矿物质维生素复合预混料在现今饲料生产中广为使用。

然而动物维生素缺乏症仍时有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首先,混合加工使得维生素损失。混合机在不断搅拌的过程中发生强烈的摩擦,不断冲蚀保护维生素的包被,使维生素晶体周围的保护层破裂,并破碎成较小粒度,裸露的晶体和微量元素进行充分接触,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同时摩擦还产生一定的摩擦热,这无疑会加剧氧化还原反应,使维生素失活率升高。其次,制粒时调质蒸气、高温以及挤压所造成的摩擦都是破坏维生素的主要因素。水产饲料制粒时的温度可达90~110℃,因此对各种维生素都有一定的破坏性。而膨化过程温度可达120~150℃,水分达25%~30%,这些水分、温度、压力、摩擦等加工条件对对维生素的破坏性更大,维生素的损失率是显著的。再次,饲料贮藏、运输、使用过程中往往可能经历摩擦、挤压、光、热、高温和高湿等环境,使维生素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现在水产饲料中普遍使用传统粉状复合维生素预混料,其优点是包装简单,运输和应用方便,但也存在严重的缺点,主要体现在:(1)应用过程中,尤其在与其它原料混合过程中易造成粉尘损失;(2)在饲料中的混合均匀度受产品颗粒大小、形状和比重的影响较大;(3)在粉状饲料中,由于添加剂颗粒的大小、形状和比重等与其它原料的差异,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分级;(4)颗粒饲料高温高湿高压的加工过程造成较高的活性损失。

基于以上问题,结合目前饲料加工工艺现状,液体维生素后喷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在饲料制粒后待饲料温度降低到对维生素损失很少的温度时,用喷涂设备将混合好的维生素预混料定量喷涂到饲料颗粒上。液体维生素后喷雾添加方式,能有效地避免维生素在高温、高热、高压环境中的损失,不仅可以降低维生素的生产成本,还可以减少在饲料中的补偿性添加量,从而降低了饲料的维生素成本。随着水产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液态维生素后喷涂工艺、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与应用势在必行。

液态维生素后喷涂是解决饲料加工对维生素损失的有效途径,但技术上仍存在障碍: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两大类,其结构性质各不相同,使全部维生素完全溶解于溶液中较为困难,并且维生素在液体环境中分布均匀性较差;另外,单纯维生素溶液缺乏防护措施;同时,单纯维生素后喷涂只能包敷于饲料颗粒表面,易受环境、运输及储存等影响而造成活性损失。因此,高效的水产动物专用液态复合维生素保护剂开发迫在眉睫,保护剂能够维持液态复合维生素的均一稳定,降低后喷涂维生素在运输中的损失;同时,可以使后喷涂复合维生素粘附及渗透于颗粒饲料,减少其在饲料投喂后的溶失,提高饲料效率,促进水产动物健康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水产饲料专用后喷涂维生素预混料。所述维生素预混料中通过添加复合保护剂,能有效减少后喷涂饲料中维生素的损失,提高维生素的利用率。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水产饲料专用后喷涂维生素预混料,所述预混料的组分及其含量包括:维生素a400万-1425万iu/kg,维生素d3100万-300万iu/kg,维生素e20-100g/kkg,维生素k35-20g/kg,维生素b15-15g/kg,维生素b26-18g/kg,维生素b65-15g/kg,维生素b120.02-0.08g/kg,d-生物素0.04-0.40g/kg,烟酸25-75g/kg,叶酸1.5-5.0g/kg,泛酸钙17-51g/kg,肌醇60-200g/kg,维生素c100-300g/kg,复合保护剂15-30g/kg,可溶性载体200-600g/kg。

上述维生素预混料中所述维生素a优选维生素a乙酸酯水分散型,具有较好的水溶性,5g溶解于100ml水中形成乳状液,液体较稳定,静置4小时仅有少量沉淀;而一般维生素a乙酸酯剂型水溶后大部分均沉淀于底部。

上述维生素预混料中所述维生素e优选维生素e乙酸酯水分散型,具有较好的水溶性,10g溶解于100ml水中形成乳状液,液体较稳定,不能分离出现较多的油状物;普通维生素e乙酸酯粉剂进行水溶后极易出现油状分离物,而维生素e乙酸酯包膜微粒很难均匀分散于水中。

上述维生素预混料中所述维生素b2优选核黄素粉末,比核黄素微粒具有更好的分散效果,水溶后能很好的均匀分散到整个混合液中。

上述维生素预混料中所述维生素c优选l-抗坏血酸钠或l-抗坏血酸钙,溶解性很好,且水溶液ph为7.0-8.0或6.8-7.8;而结晶维生素c水溶液的ph达到2.0,酸性较强,严重影响某些维生素的稳定;维生素c磷酸酯溶水后ph7.5—9.5,溶水时极易形成团块,不利后期喷涂使用;包膜维生素c水溶性太差不能满足使用条件;因此优选l-抗坏血酸钠或l-抗坏血酸钙作为维生素c原料,保证维生素预混料溶于水中形成近中性弱酸性的溶液,避免了过酸、过碱环境对敏感维生素的破坏。

上述维生素预混料中所述的复合保护剂,包括海藻粉、海藻酸钠和卡拉胶。

所述复合保护剂中海藻粉、海藻酸钠和卡拉胶的质量比为60:10~20:20-30。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保护剂中海藻粉、海藻酸钠和卡拉胶的质量比为60:15:25。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维生素预混料在水产饲料后喷涂中的应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维生素预混料水溶后的ph为近中性偏酸,给各种维生素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避免强酸强碱极致环境对维生素的破坏。所述维生素预混料应用于饲料后喷涂工艺中,维生素的保留率高达97.65%~99.10%%;且养殖动物的终末重、增重率和成活率分别提高了4.7%-7.6%,6.1%-16.3%,3.6%-4.9%,饲料系数降低了4.7%-16%,显著提高了养殖效益,取得了显著进步。

所述维生素预混料中添加的复合保护剂分散性好,能有效维持复合维生素溶液均匀分布的稳定状态,静置不分层,复合维生素溶液12h后的沉降率低于0.8%,从而保证了后喷涂饲料中复合维生素的含量均一稳定;所述复合保护剂能将维生素有效地粘合在饲料表面,大大减少饲料投喂过程中维生素的溶出损失,维生素a和维生素c在复合保护剂的作用下溶失率比对照组分别下降了66%和75%;还能有效减少复合维生素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因摩擦造成的损失,提高维生素的保留量。所述复合保护剂的三种组分中,海藻粉对复合保护剂的整体性能影响最为显著。当海藻粉的含量为60%时,复合保护剂的水溶性最好,低于或高于60%时,复合保护剂的水溶性均变差。而且,在复合保护剂添加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保护剂中海藻粉的含量从40%增加到60%,制备得到的复合维生素溶液的沉降率从15.3%迅速下降至0.4%;而后随着海藻粉的含量继续增加,制备得到的复合维生素的沉降率又开始缓慢上升,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针对不同粘合剂材料开展了大量的筛选工作,发现很多已知的饲料用粘合剂并不适用于后喷涂液体保护剂。例如,淀粉类粘合剂,包括预糊化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及木薯淀粉等单体均溶解缓慢,需要经过高温加热其溶液方能达到均一状态,这与通过后喷涂技术保护热敏性饲料添加剂的目的相矛盾,且这类粘合剂水溶液的粘度较低(30-45mpa.s);羧甲基纤维素和麦芽糊精单体水溶性均好,粘度适中(1400-1600mpa.s),但是其溶液的助悬浮作用差,不利于热敏性饲料添加剂的均匀分布,沉降速度快;聚丙烯酸钠水溶性好,粘度高(6000mpa.s),但静置后在水中呈一种团状胶体而非完全均一分布于水相。因此,基于水中溶解性、粘度值及沉降率等指标,申请人最终筛选到一种适用于热敏性饲料添加剂后喷涂的液体保护剂,由海藻粉、海藻酸钠和卡拉胶组成。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描述,但不局限于此。下述实施例中以复合维生素为例,阐述了本发明提供的保护剂对热敏性饲料添加剂的保护作用。

下述实施例1-4中所述的复合维生素的主要组分及含量分别为:

实施例1复合保护剂的筛选及其对复合维生素沉降率的影响

复合保护剂所用原料为海藻粉、海藻酸钠、卡拉胶,按不同比例配方混合均匀然后添加到复合维生素中。采用下述方法评价其性能:水溶性,取复合保护剂12.5g置于1000ml水中,100转/分搅拌20min使混合,平行比较其混合的均匀程度与溶解的难易程度。粘度,取复合保护剂25g,分别加复合维生素200g与水2000g,100转/分搅拌20min混合均匀,ndj数显粘度计测定粘度。沉降率,搅拌均匀后的0.5h开始计时,观察复合维生素溶液沉降速度及12h后的沉降率,稳定性好的沉降慢,沉积物少;稳定性差的沉降快,沉积物多。

沉降率=h2/h1×100%式中:h1-悬浮液高度,mm

h2-沉降层高度,mm

实施例1.1

将海藻粉:海藻酸钠:卡拉胶按照40:15:45(配方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取复合保护剂12.5g置于1000ml水中,100转/分搅拌,溶解缓慢,水溶性较差,搅拌20min后有明显不溶物,呈结块状;取复合保护剂25g,加入复合维生素200g与水2000g,100转/分搅拌20min后测定粘度为796mpa.s,粘度过低,结块影响喷涂雾化效果;搅拌均匀后,30min复合维生素溶液开始缓慢沉降,12h后的沉降率为15.3%。

实施例1.2

海藻粉:海藻酸钠:卡拉胶按照50:12.5:37.5(配方2)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取复合保护剂12.5g置于1000ml水中,100转/分搅拌,溶解缓慢,水溶性较好,搅拌20min后有微量不溶物,呈悬浮小结块状;取复合保护剂25g,加入复合维生素200g与水2000g,100转/分搅拌20min后测定粘度为1075mpaf.s,粘度较低,不影响喷涂雾化效果;搅拌均匀后,40min复合维生素溶液开始缓慢沉降,12h后的沉降率为11.5%。

实施例1.3

海藻粉:海藻酸钠:卡拉胶按照60:10:30(配方3)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取复合保护剂12.5g置于1000ml水中,100转/分搅拌,溶解较快,水溶性好,搅拌20min后无明显不溶物,溶液均匀分布;取复合保护剂25g,加入复合维生素200g与水2000g,100转/分搅拌20min后测定粘度为2608mpa.s,粘度适中,不影响喷涂雾化效果;搅拌均匀后,110min复合维生素溶液开始缓慢沉降,12h后的沉降率为0.7%。

实施例1.4

海藻粉:海藻酸钠:卡拉胶按照60:15:25(配方4)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取复合保护剂12.5g置于1000ml水中,100转/分搅拌,溶解较快,水溶性好,搅拌20min后无明显不溶物,溶液均匀分布;取复合保护剂25g,加入复合维生素200g与水2000g,100转/分搅拌20min后测定粘度为2867mpa.s,粘度适中,不影响喷涂雾化效果;搅拌均匀后,120min复合维生素溶液开始缓慢沉降,12h后的沉降率为0.4%。

实施例1.5

海藻粉:海藻酸钠:卡拉胶按照60:20:20(配方5)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取复合保护剂12.5g置于1000ml水中,100转/分搅拌,溶解较快,水溶性好,搅拌20min后无明显不溶物,溶液均匀分布;取复合保护剂25g,加入复合维生素200g与水2000g,100转/分搅拌20min后测定粘度为2746mpa.s,粘度适中,不影响喷涂雾化效果;搅拌均匀后,120min复合维生素溶液开始缓慢沉降,12h后的沉降率为0.8%。

实施例1.6

海藻粉:海藻酸钠:卡拉胶按照70:7.5:22.5(配方6)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取复合保护剂12.5g置于1000ml水中,100转/分搅拌,溶解缓慢,水溶性较好,搅拌20min后有少量不溶物,呈悬浮小结块状;取复合保护剂25g,加入复合维生素200g与水2000g,100转/分搅拌20min后测定粘度为3484mpa.s,粘度较高,影响喷涂雾化效果;搅拌均匀后,60min复合维生素溶液开始缓慢沉降,12h后的沉降率为1.8%。

实施例1.7

海藻粉:海藻酸钠:卡拉胶按照80:5:15(配方7)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取复合保护剂12.5g置于1000ml水中,100转/分搅拌,溶解缓慢,水溶性差,搅拌20min后有明显不溶物,呈悬浮结块状;取复合保护剂25g,加入复合维生素200g与水2000g,100转/分搅拌20min后测定粘度为5234mpa.s,粘度过高,影响喷涂雾化效果;搅拌均匀后,40min复合维生素溶液开始缓慢沉降,12h后的沉降率为3.1%。

上述7种配方的复合保护剂的水溶性、粘度及其对复合维生素沉降率的影响详见表1。

表1复合保护剂的水溶性及其对复合维生素粘度和沉降率的影响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复合保护剂的三种组分中,海藻粉对复合保护剂的整体性能影响最为显著。当海藻粉的含量为60%时,复合保护剂的水溶性最好,低于或高于60%时,复合保护剂的水溶性均变差。而且,在复合保护剂添加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保护剂中海藻粉的含量从40%增加到60%,制备得到的复合维生素溶液的沉降率从15.3%迅速下降至0.4%;而后随着海藻粉的含量继续增加,制备得到的复合维生素的沉降率又开始缓慢上升;当海藻粉的含量增加到80%时,复合维生素的沉降率仅上升为3.1%,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效果。

但是,当复合保护剂中海藻粉的含量超过60%时,制备得到的复合维生素溶液粘度增幅变大,而粘度过高会影响喷涂雾化效果。因此,综合各项指标,本发明配方3,4,5所述的三种复合保护剂更适合应用于水产饲料后喷涂。所述三种复合保护剂水溶性好,加入复合维生素后,粘度适中,不影响喷涂雾化效果;搅拌均匀后110-120min,复合维生素溶液才开始缓慢沉降,12h后的沉降率仅为0.4-0.8%,从而说明本发明配方3,4,5所述复合保护剂分散性能好,能在喷涂前以及喷涂过程中有效维持复合维生素分布的均一稳定,从而保证了喷涂后饲料中复合维生素的含量均一稳定。

实施例2复合保护剂的添加量对于维生素沉降率的影响

分别称取1g、3g、5g、9g、12g、15g、20g、25g和30g实施例1配方4所述的复合保护剂,分别加入复合维生素200g与水2000g,100转/分搅拌20min后,分别测定各组复合维生素的水溶性、粘度和沉降率,沉降率在搅拌均匀后的0.5h开始计时,观察复合维生素溶液沉降速度及12h后的沉降率。具体的检测结果见表2。

表2复合保护剂在复合维生素中的最适添加比例

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随着上述复合保护剂添加量的增加,所得液体复合维生素的水溶性没有明显变化,但是其粘度随着复合保护剂添加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需要注意的是,当上述复合保护剂的含量从0.45‰增加到6.77‰时,所得液体复合维生素的沉降率从8.1%下降到0,但随着复合保护剂含量的继续增加,液体复合维生素的沉降率又开始缓慢升高。

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复合保护剂能有效提高液体复合维生素的粘度,粘度增加有利于复合维生素溶液的均一稳定,但粘度不宜过高,粘度过高会提高复合维生素的沉降率。因此,在实际后喷涂应用中,本发明所述复合保护剂、复合维生素和水的最适比例为12-30:200:2000,其中复合保护剂的含量为5.4‰-13.5‰。

实施例3复合保护剂对维生素溶失率的影响

将复合维生素和实施例1配方4所述的复合保护剂按比例混合均匀,加入喷涂设备预混合装置内,按比例加入冷却水,100转/分搅拌20min,制备得到维生素预混料溶液,所述预混料溶液中复合保护剂、复合维生素和水的最适比例为30:200:2000;膨化、制粒、冷却工序后在颗粒料上喷施所述制备得到的维生素预混料溶液,喷涂设备采用压力喷嘴,使液体雾化后喷出,雾化后的液体粒子细小,均匀分散在饲料颗粒表面;未添加复合保护剂的复合维生素按照相同操作喷在膨化颗粒料上,作为对照组。

取上述喷涂后的饲料浸入水中,在浸泡时间达30min、60min、90min、120min时分别取出,烘干后测定饲料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保留量及其溶失率,具体结果见表3。表3喷涂复合维生素饲料溶失实验的饲料维生素保留量和溶失率

从表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和处理组饲料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溶失率都不断增加,其中,处理组饲料中由于添加了本发明所述的复合保护剂,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溶失率明显降低。鱼类摄食一般在30min内结束,从表3的数据可知,在此时间段内,处理组饲料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c在复合保护剂的作用下溶失率比对照组分别下降了66%和75%,从而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复合保护剂能将维生素有效地粘合在膨化颗粒饲料表面,能大大饲料减少投喂过程中维生素的溶出损失,提高了水产饲料中维生素的利用率,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效果。

实施例4复合保护剂对维生素在运输过程中的保护作用

饲料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由于颗粒间摩擦造成损失,本实验通过检测运输距离和装卸次数对饲料含粉率的影响,以及经运输后的饲料维生素保留量,来确定复合保护剂对维生素在运输过程中的保护作用。

实验操作:复合维生素组成成分及喷涂量同实施例3,将复合维生素溶液(处理组添加复合保护剂,对照组未添加)喷涂于颗粒饲料表面,用复合编织袋包装;选择公司日常物流运料车,装载质量3t,选择4个距离不同(0、31.8、62.3、101.5、134.2km)的具有代表性的目的地运输饲料,每个距离抽测4个车次作为重复。到达目的地后,按照几何法取样20kg,混合均匀,四分法缩分至5kg,进行饲料含粉率和维生素含量的测定。采用叉车装卸颗粒饲料(饲料处理同上),每装1次车,再卸车放回原处,一装一卸表示装卸次数2次。对颗粒饲料分别装卸不同次数(0、2、4和6次)。按照几何法取样20kg,混合均匀,四分法缩分至5kg,进行饲料含粉率和维生素保留量的测定,每次测定重复4次。含粉率按照国标gb/t16765-1997方法测定。复合保护剂对饲料在运输过程中的保护作用见下表4、表5和表6。

含粉率=m2/m1×100%式中:m2-2.0mm筛下物质量,g

m1-样品质量,g

表4不同运输距离和装卸次数对饲料含粉率(%)的影响

表5不同运输距离对饲料后喷涂维生素保留量的影响

表6不同装卸次数对饲料后喷涂维生素保留量的影响

从表4-6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与不添加复合保护剂的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后喷涂饲料的含粉率得到明显降低;而且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处理组饲料表面维生素的保留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从而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复合保护剂能有效减少复合维生素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因摩擦造成的损失,提高维生素的保留量,进而提高维生素的利用率。

实施例5应用于乌鳢饲料的维生素预混料

应用于乌鳢饲料,维生素预混料用量1kg/吨饲料,每kg维生素预混料主要成分如下表:维生素a800万iu;维生素d3180万iu;维生素e60g;维生素k310g;维生素b19g;维生素b211g;维生素b68g;维生素b120.06g;d-生物素0.12g;烟酸50g;叶酸2.5g;泛酸钙30g;肌醇100g;维生素c160g;复合保护剂21g;可溶性载体370g。

制备好的维生素预混料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加3.5kg水形成稳定均匀的液体状态;液体近中性,ph5.8;混匀后液体总体呈现悬浊液状态,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24小时内未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粉末状维生素预混料和后喷涂处理饲料分别进行了贮存并检测贮存期间维生素的保留率,检测时间点预混料设定在0、30、60、90、120、180day检测,饲料设定在0、30、45、60、90day,维生素保留率检测结果见表7和表8:

表7维生素预混料贮存期间的维生素保留率

表8后喷涂饲料贮存期间维生素的保留率

从表7和8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维生素预混料在贮存期间稳定性较好,能满足一般饲料厂的贮存需要。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维生素预混料后喷涂生产出的饲料,在贮存期间,其中维生素的保留率相近,没有明显差异,能够满足实际养殖需要。

实施例6应用于凡纳滨对虾饲料的维生素预混料

应用于凡纳滨对虾饲料,维生素预混料用量1kg/吨饲料,每kg维生素预混料主要成分如下表:维生素a:600万iu;维生素d3:200万iu;维生素e:58g;维生素k3:7g;维生素b1:8g;维生素b2:11g;维生素b6:9g;维生素b12:0.04g;d-生物素:0.08g;烟酸:40g;叶酸:2.0g;泛酸钙:26g;肌醇:100g;维生素c:140g;复合保护粘合剂22g;可溶性载体420g。

制备好的维生素预混料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加3.5kg水溶解形成稳定均匀的液体状态,ph5.7;混匀后液体呈现悬浊液状态,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24小时内未出现明显分层现象。

在山东某水产饲料厂应用该后喷涂维生素预混料生产对虾饲料,并与饲料厂原来先添加相同配方的维生素预混料后制粒生产出的饲料比较,两种方式生产饲料的维生素保留率见表9。

表9两种方式生产的饲料中维生素的保留率

从表9中可以看出,后喷涂工艺饲料维生素的保留率明显高于普通制粒工艺饲料,后喷涂工艺维生素k3、维生素b1、维生素c的添加分别可节约46.58%、15.24%、44.68%。

进一步,利用两种饲料进行养殖比实验。养殖实验在实验基地循环水系统中进行,实验对象为同批孵化养成的体长4.5公分左右的凡纳滨对虾,每个实验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实验对虾分别投喂前添加维生素预混料的对照饲料和后喷涂实验饲料,每天投喂两次;养殖实验持续6周。实验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投喂不同饲料对虾的生长性能

从表10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饲喂后喷涂饲料的实验组对虾的生长性能显著优于饲喂普通制粒工艺饲料的对照组,实验组对虾终末重、增重率和成活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7%,6.1%和3.6%,饲料系数降低了4.7%,效果显著。

实施例7应用于鲤鱼饲料的维生素预混料

应用于鲤鱼饲料,维生素预混料用量1kg/吨饲料,每kg维生素预混料主要成分如下表:维生素a:560万iu;维生素d3:160万iu;维生素e:50g;维生素k3:9g;维生素b1:7g;维生素b2:10g;维生素b6:8g;维生素b12:0.04g;生物素:0.09g;烟酸:56g;叶酸:2.5g;泛酸钙:30g;肌醇:100g;维生素c:140g;复合保护粘合剂22g;可溶性载体450g。实验选用鲤鱼体重范围为2.50-3.00克鱼苗,平均体重为2.80±0.20克,饲养周期为30天,

基础饲料原料按如下成分以重量百分比配制:豆粕32%,花生粕4%,棉粕26%,菜粕4%,鸡肉粉3%,高筋面粉25%,豆油3%,磷酸二氢钙1.8%,氯化胆碱0.2%,此外饲料中还添加了矿物质预混料;对照组采用维生素预混料前置混合添加,进行常规制粒,按相同含量添加到原料中后再制粒;实验组维生素预混料在基础料生产出来后进行后喷涂添加。实验结果如表11和12所示。

表11不同处理饲料中维生素的保留率

表12不同组别养殖动物的生长性能

从表11和12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相比对照组饲料,实验组的后喷涂饲料中维生素的保留率得到明显提高,高达97.65%~99.10%%;饲喂后喷涂饲料的实验组鲤鱼,其终末重、增重率和成活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7.6%,16.3%和4.9%,饲料系数降低了16%。上述结果表明后喷涂避免了饲料生产过程中湿热高压等苛刻条件对热敏性维生素的破坏,能有效提高维生素的利用率,有利于降低养殖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