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枸杞果粒糖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18205阅读:10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糖果制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枸杞果粒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枸杞,又称枸杞子、红耳坠,是茄科小灌木枸杞的成熟果实。枸杞子药食同源的历史悠久,是驰名中外的名贵中药材,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为上品,称其为“久服轻身不老、耐寒暑”;有延衰抗老的功效,又名“却老子”。枸杞子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并含有甜菜碱、玉蜀黍黄素、酸浆果红素等特殊营养成分,使其具有非常好的保健功效。其适合所有人食用,用眼过度者及老人更加适合。

枸杞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可以对身体进行保健,是人们所喜爱的果实。为了能够长时间的保存和便于食用,传统的方法是将新鲜的枸杞子凉晒成果干,但这种传统方法所生产出来的果干口感差,适口度不好,因而人们往往不习惯于直接嚼服。目前,已提出将枸杞子加工为果脯或蜜饯产品。这样虽然改善了口感,但是获得的产品往往保质期短,易变质,食用起来也不十分方便。

对此,本发明结合糖果工艺,开发了一种枸杞果粒糖果,让人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实现枸杞的保健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枸杞果粒糖,其为枸杞的食用提供了一种可口的新方式,让人们在保健的同时还享受美味。

一种枸杞果粒糖,按所述果粒糖的总重计,由30-60%的糖渍果粒和40-70%的糖体构成;所述糖渍果粒按其总重计,包括:30-100%的枸杞颗粒和0-70%的选自以下的一种或多种的果粒:菠萝、龙眼肉、葡萄干、蓝莓、杨梅、乌梅、话梅、酸梅、山楂、红枣;所述糖体按其总重计,包括:麦芽糖醇40-60%、木糖醇5-9%、麦芽糖浆12-18%、明胶15-19%、奶粉3-8%、无水奶油2.5-7.5%、香兰素0.05-0.15%、三氯蔗糖0.01-0.1%;其中,所述果粒分散在所述糖体中,或者所述糖体包裹所述果粒。

除上述组分外,本发明枸杞果粒糖中还可以掺入其他保健成分,例如在糖体中掺入决明子粉、金银花或菊花的提取液,或者将金银花或菊花的颗粒糖渍后分散或包裹在糖体中。

进一步,所述糖渍果粒为枸杞颗粒或果粒用糖渍液浸渍至少2次得到的果粒,所述糖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蔗糖40-50份、甘油2-3份、乳酸1.5-2.5份、50度枸杞发酵酒1-2份、柠檬酸0.2-0.5份。通过该糖渍液浸渍后的果粒,具有适宜的酸甜口感,与糖体一同食用,甜而不腻。并且,糖渍液中使用枸杞发酵酒,更使得到的糖果有淡淡的酒香,回味悠长。

进一步,所述糖渍果粒为枸杞颗粒或果粒经膨化后再进行糖渍得到的果粒。经过膨化的果粒内部会形成疏松结构,更利于糖浸时糖渍液的渗入,使果粒风味更浓,并减少后续果粒在压缩中过分的板结,避免果粒可能出现的磕牙或粘牙想象。

进一步,所述枸杞为红枸杞或黑枸杞。

进一步,所述枸杞颗粒为去籽的枸杞皮颗粒。

进一步,所述糖体中还含有其总重量3-8%的茶粉。所述茶粉为速溶茶粉,其掺入糖体可带来茶香味,同时又增加一定的功效,例如去除口臭或为人体供给茶中的营养成分。

本发明的枸杞果粒糖样式新颖,味道酸甜适宜,不腻人,有嚼劲,果粒和糖体不磕牙也不粘牙,口感细腻而富有弹性,回味悠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上述枸杞果粒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糖渍果粒;

2)任选地将糖渍果粒混合均匀并压制成块;

3)将糖体成分熔融混匀,注入含有糖渍果粒的模具中,成型,即得。

进一步,所述糖渍果粒为枸杞颗粒或果粒用糖渍液浸渍至少2次得到的果粒,每次浸渍0.5-5h,所述糖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蔗糖40-50份、甘油2-3份、乳酸1.5-2.5份、50度枸杞发酵酒1-2份、柠檬酸0.2-0.5份。

进一步,枸杞颗粒或果粒经膨化后再进行糖渍得到糖渍果粒。

进一步,所述枸杞颗粒或果粒的膨化包括以下步骤:将干燥后的果粒用0.2-0.5%的碳酸氢钠溶液浸泡过夜,沥干;然后于-22—-26℃冷冻1-3min,接着置微波干燥机中于1500w、65℃干燥1-3min,摊凉,剔除过湿、结块及细屑;将占果粒0.5-1重量%的调味液均匀喷至果粒表面,立即放于塑料袋中或堆在一起密封好,均湿1-3天;将均湿好的果粒进行膨化,膨化条件为:膨化温度90-100℃、停滞时间8-10min、压力差0.15-0.25mpa;将膨化后的果粒置空气中冷却,即得;其中,所述调味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枸杞发酵米酒40-50份、蔗糖40-50份、甘油2-3份、乳酸1.5-2.5份、柠檬酸0.2-0.5份。特别地,所述调味液中采用枸杞发酵米酒作为润湿果粒的基础用水,可带给果粒发酵米酒的香气,并在膨化中进一步升华。

进一步,所述枸杞发酵米酒的制备包括:将枸杞和糯米按质量比1:2混合,用5-10倍重量的水浸泡过夜后磨成果浆,再加入白砂糖至果浆糖度为30-35%,加入柠檬酸至果浆ph值为4.5;然后在100℃下灭菌5分钟,再冷却到18-25℃;将占果浆0.05-0.1重量%的干酵母加入果浆,在20-25℃下发酵10-15天。

进一步,所述枸杞果粒糖制备中的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操作:

1)取麦芽糖醇、木糖醇、三氯蔗糖和任选的茶粉混匀,加水使溶解;

2)再向步骤1)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麦芽糖浆,搅拌均匀;

3)在步骤2)搅拌同时缓慢加入明胶,待明胶均匀分散于溶液中后,静置10-30min;

4)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液加热至50-80℃,加热时间40-80min,使明胶和剩余原料完全溶解;

5)停止加热后,将步骤4)的混合液静置1-5min,待混合液内的气泡上浮后,弃除表层的气泡或泡沫,再将无气泡的均一混合液注入含有果粒的模具;

6)将步骤5)的混合液连同模具转移至干燥室静置4-48h,其间保持室内温度20-30℃,相对湿度10-50%,待物料胶凝成型,水分散失率为15-17%时脱模,即制得枸杞果粒糖。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获得了一种样式新颖的枸杞果粒糖,并且,通过糖渍液浸渍后的果粒,具有适宜的酸甜口感,与糖体一同食用,甜而不腻;而糖渍液中使用枸杞发酵酒,使得到的糖果有淡淡的酒香,回味悠长;果粒膨化使用的调味液中采用枸杞发酵米酒,可带给果粒发酵米酒的香气,并在膨化中进一步升华;膨化果粒内部的疏松结构更利于糖浸时糖渍液的渗入,使果粒风味更浓,并减少后续果粒在压缩中过分的板结,避免果粒可能出现的磕牙或粘牙想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一

1.按枸杞果粒糖的总重计,采用45%的糖渍果粒和55%的糖体制作枸杞果粒糖:

其中,糖渍果粒按其总重计,包括:

70%的枸杞颗粒

各10%以下的果粒:菠萝、龙眼肉、葡萄干;

糖体按其总重计,包括:

麦芽糖醇49.85%

木糖醇7%

麦芽糖浆16%

明胶17%

奶粉5%

无水奶油5%

香兰素0.1%

三氯蔗糖0.05%

2.糖渍果粒的制作

1)枸杞发酵米酒的制作:将枸杞和糯米按质量比1:2混合,用8倍重量的水浸泡过夜后磨成果浆,再加入白砂糖至果浆糖度为35%,加入柠檬酸至果浆ph值为4.5;然后在100℃下灭菌5分钟,再冷却到22℃;将占果浆0.08重量%的干酵母加入果浆,在22℃下发酵12天。

2)膨化:将干燥后的果粒用0.35%的碳酸氢钠溶液浸泡过夜,沥干;然后于-24℃冷冻2min,接着置微波干燥机中于1500w、65℃干燥2min,摊凉,剔除过湿、结块及细屑;将占果粒0.8重量%的调味液均匀喷至果粒表面,立即放于塑料袋中密封好,均湿2天;将均湿好的果粒进行膨化,膨化条件为:膨化温度95℃、停滞时间9min、压力差0.2mpa;将膨化后的果粒置空气中冷却,即得。其中,所述调味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枸杞发酵米酒45份、蔗糖45份、甘油2.5份、乳酸2份、柠檬酸0.35份。

3)糖渍:将上述膨化后的果粒用糖渍液浸渍3次得到的果粒,每次浸渍2.5h。该糖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蔗糖45份、甘油2.5份、乳酸2份、50度枸杞发酵酒1.5份、柠檬酸0.35份。其中,50度枸杞发酵酒市售获得。

3.枸杞果粒糖的制作

首先将上述制作的糖渍果粒混合均匀并压制成块,备用。然后,进行以下操作:

1)取麦芽糖醇、木糖醇、三氯蔗糖和任选的茶粉混匀,加水使溶解;

2)再向步骤1)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麦芽糖浆,搅拌均匀;

3)在步骤2)搅拌同时缓慢加入明胶,待明胶均匀分散于溶液中后,静置20min;

4)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液加热至65℃,加热时间60min,使明胶和剩余原料完全溶解;

5)停止加热后,将步骤4)的混合液静置3min,待混合液内的气泡上浮后,弃除表层的气泡或泡沫,再将无气泡的均一混合液注入含有果粒块的模具;

6)将步骤5)的混合液连同模具转移至干燥室静置30h,其间保持室内温度25℃,相对湿度35%,待物料胶凝成型,水分散失率为16%时脱模,即制得枸杞果粒糖。

实施例二

1.按枸杞果粒糖的总重计,采用35%的糖渍果粒和65%的糖体制作枸杞果粒糖:

其中,糖渍果粒按其总重计,包括:

76%的枸杞颗粒

各8%以下的果粒:菠萝、龙眼肉、葡萄干;

糖体按其总重计,包括:

麦芽糖醇60%

木糖醇5%

麦芽糖浆12.34%

明胶16%

奶粉4%

无水奶油2.5%

香兰素0.15%

三氯蔗糖0.01%

2.糖渍果粒的制作

1)枸杞发酵米酒的制作:将枸杞和糯米按质量比1:2混合,用8倍重量的水浸泡过夜后磨成果浆,再加入白砂糖至果浆糖度为35%,加入柠檬酸至果浆ph值为4.5;然后在100℃下灭菌5分钟,再冷却到20℃;将占果浆0.08重量%的干酵母加入果浆,在20℃下发酵14天。

2)膨化:将干燥后的果粒用0.4%的碳酸氢钠溶液浸泡过夜,沥干;然后于-22℃冷冻3min,接着置微波干燥机中于1500w、65℃干燥3min,摊凉,剔除过湿、结块及细屑;将占果粒0.6重量%的调味液均匀喷至果粒表面,立即放于塑料袋中密封好,均湿2天;将均湿好的果粒进行膨化,膨化条件为:膨化温度95℃、停滞时间10min、压力差0.15mpa;将膨化后的果粒置空气中冷却,即得。其中,所述调味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枸杞发酵米酒45份、蔗糖45份、甘油2.5份、乳酸2份、柠檬酸0.4份。

3)糖渍:将上述膨化后的果粒用糖渍液浸渍2次得到的果粒,每次浸渍4h。该糖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蔗糖45份、甘油2.5份、乳酸2份、50度枸杞发酵酒2份、柠檬酸1.3份。其中,50度枸杞发酵酒市售获得。

3.枸杞果粒糖的制作

首先将上述制作的糖渍果粒混合均匀并压制成块,备用。然后,进行以下操作:

1)取麦芽糖醇、木糖醇、三氯蔗糖和任选的茶粉混匀,加水使溶解;

2)再向步骤1)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麦芽糖浆,搅拌均匀;

3)在步骤2)搅拌同时缓慢加入明胶,待明胶均匀分散于溶液中后,静置10min;

4)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液加热至80℃,加热时间50min,使明胶和剩余原料完全溶解;

5)停止加热后,将步骤4)的混合液静置4min,待混合液内的气泡上浮后,弃除表层的气泡或泡沫,再将无气泡的均一混合液注入含有果粒块的模具;

6)将步骤5)的混合液连同模具转移至干燥室静置20h,其间保持室内温度30℃,相对湿度20%,待物料胶凝成型,水分散失率为17%时脱模,即制得枸杞果粒糖。

实施例三

1.按枸杞果粒糖的总重计,采用60%的糖渍果粒和40%的糖体制作枸杞果粒糖:

其中,糖渍果粒按其总重计,包括:

40%的枸杞颗粒

各20%以下的果粒:菠萝、龙眼肉、葡萄干;

糖体按其总重计,包括:

麦芽糖醇50%

木糖醇8%

麦芽糖浆14.34%

明胶17%

奶粉8%

无水奶油2.5%

香兰素0.15%

三氯蔗糖0.01%

2.糖渍果粒的制作

1)枸杞发酵米酒的制作:将枸杞和糯米按质量比1:2混合,用6倍重量的水浸泡过夜后磨成果浆,再加入白砂糖至果浆糖度为35%,加入柠檬酸至果浆ph值为4.5;然后在100℃下灭菌5分钟,再冷却到24℃;将占果浆0.1重量%的干酵母加入果浆,在24℃下发酵10天。

2)膨化:将干燥后的果粒用0.4%的碳酸氢钠溶液浸泡过夜,沥干;然后于-26℃冷冻1min,接着置微波干燥机中于1500w、65℃干燥1min,摊凉,剔除过湿、结块及细屑;将占果粒0.8重量%的调味液均匀喷至果粒表面,立即放于塑料袋中密封好,均湿1-3天;将均湿好的果粒进行膨化,膨化条件为:膨化温度95℃、停滞时间9min、压力差0.2mpa;将膨化后的果粒置空气中冷却,即得。其中,所述调味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枸杞发酵米酒45份、蔗糖45份、甘油2.5份、乳酸2份、柠檬酸0.4份。

3)糖渍:将上述膨化后的果粒用糖渍液浸渍4次得到的果粒,每次浸渍2h。该糖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蔗糖40份、甘油3份、乳酸2.5份、50度枸杞发酵酒1份、柠檬酸0.2份。其中,50度枸杞发酵酒市售获得。

3.枸杞果粒糖的制作

首先将上述制作的糖渍果粒混合均匀并压制成块,备用。然后,进行以下操作:

1)取麦芽糖醇、木糖醇、三氯蔗糖和任选的茶粉混匀,加水使溶解;

2)再向步骤1)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麦芽糖浆,搅拌均匀;

3)在步骤2)搅拌同时缓慢加入明胶,待明胶均匀分散于溶液中后,静置30min;

4)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液加热至60℃,加热时间70min,使明胶和剩余原料完全溶解;

5)停止加热后,将步骤4)的混合液静置2min,待混合液内的气泡上浮后,弃除表层的气泡或泡沫,再将无气泡的均一混合液注入含有果粒块的模具;

6)将步骤5)的混合液连同模具转移至干燥室静置40h,其间保持室内温度20℃,相对湿度45%,待物料胶凝成型,水分散失率为17%时脱模,即制得枸杞果粒糖。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1的组分组成和操作步骤制备枸杞果粒糖,所不同的是将糖渍果粒直接换成干燥后的果粒。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1的组分组成和操作步骤制备枸杞果粒糖,所不同的是在糖渍操作时,将糖渍液中使用的50度枸杞发酵酒省去。

对比例3

按照实施例1的组分组成和操作步骤制备枸杞果粒糖,所不同的是省去膨化操作和对应的枸杞发酵米酒的制作,直接对干燥的果粒进行糖渍。

产品品质评价:

(1)感官评价

方法:随机邀请50人进行枸杞羊肉杂酱糖的试吃,取试吃评分的平均值进行统计。评价标准及结果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感官评价标准

表2感官评价结果

(2)保质期考察

将实施例1制备的枸杞果粒糖密封后,于室温下放置90天,未见产品霉变、包装袋胀气等情况。于60天时进行感官评价,与表2所示结果基本一致。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