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海水养殖水体的海参饵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8733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参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净化海水养殖水体的海参饵料。

(二)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捕捞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水产养殖业已由传统的粗放型经营、资源依赖型水产养殖方式转化为现在的集约化养殖方式。然而,随着高密度高集约化人工养殖的快速发展和养殖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使得水产养殖水体的污染程度远远超过了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残存饵料以及排泄物在水体中沉积,造成水体自身污染乃至水质恶化,表现为: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水体中悬浮物增多,化学需氧量、氨氮、亚硝酸盐氮、硫化氢的含量增加,有害重金属含量累积,溶解氧下降,水体酸化和臭底。由于水体内部产生积累的有害物质而引起水体环境恶化,轻者对水生经济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则会导致疫病频发和死亡率增高,最终引起水产品质量下降和产量减少;因此,需要对海水进行净化处理。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净化海水养殖水体的海参饵料。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净化海水养殖水体的海参饵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矿石粉60-100份,海带15-50份,海草10-40份,粘土20-40,复合生物菌50-80份。

进一步,所述矿石粉包括麦饭石,沸石,蛭石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进一步,所述复合生物菌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菌剂:酵母菌10-50份,植物乳杆菌10-50份,枯草芽孢杆菌20-60份,地衣芽孢杆菌10-30份,光合菌30-50份,硝化菌20-60份,反硝化菌20-60份。

进一步,所述复合生物菌所含菌种的活菌含量均为2—10亿/ml。

其中,净化海水养殖水体的海参饵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麦饭石通过粉碎机粉碎后备用;

(2)将海带、海草通过粉碎机粉碎后,通过高温杀菌处理后备用;

(3)将复合生物菌加入微生物发酵罐,于微生物发酵罐中加入粉碎后的矿石粉,海带,海草,在微生物发酵罐内加入植物营养液培养,恒温30摄氏度发酵6天;

(4)发酵后复合生物菌附着于矿石粉上,将矿石粉加入粘土压制成矩形后分割成小块;将矿石粉恒温30摄氏度,湿度25%条件下避光发酵,直到矿石粉表面生成白色菌丝。

经过符合生物菌与处理后的海带、海草、矿石粉、粘土共同作用有机的形成适合海参的饵料,并且可以保证养殖海参水体一直保持符合海参的水质。

本发明优点:本发明饵料适合海参养殖,海参苗存活率高,同时本发明复合生物菌依附于矿物石上,依靠菌剂具有高效去除海水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态氮的作用,对环境耐受性强、保质期长,同时对海水中的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包括以下步骤:

(1)将麦饭石60份通过粉碎机粉碎后备用;

(2)将海带50份、海草40份通过粉碎机粉碎后,通过高温杀菌处理后备用;

(3)将复合生物菌50份加入微生物发酵罐,于微生物发酵罐中加入粉碎后的矿石粉,海带,海草,在微生物发酵罐内加入植物营养液培养,恒温30摄氏度发酵6天;其中复合生物菌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菌剂:酵母菌10-50份,植物乳杆菌10-50份,枯草芽孢杆菌20-60份,地衣芽孢杆菌10-30份,光合菌30-50份,硝化菌20-60份,反硝化菌20-60份;每种菌种的活菌含量均为。

(4)发酵后复合生物菌附着于麦饭石上,将麦饭石加入粘土压制成矩形后分割成小块;将矿石粉恒温30摄氏度,湿度25%条件下避光发酵,直到麦饭石表面生成白色菌丝。

实施例2:

包括以下步骤:

(1)将麦饭石90份通过粉碎机粉碎后备用;

(2)将海带15份、海草15份通过粉碎机粉碎后,通过高温杀菌处理后备用;

(3)将复合生物菌70份加入微生物发酵罐,于微生物发酵罐中加入粉碎后的矿石粉,海带,海草,在微生物发酵罐内加入植物营养液培养,恒温30摄氏度发酵6天;其中复合生物菌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菌剂:酵母菌10-50份,植物乳杆菌10-50份,枯草芽孢杆菌20-60份,地衣芽孢杆菌10-30份,光合菌30-50份,硝化菌20-60份,反硝化菌20-60份;每种菌种的活菌含量均为2—10亿/ml。

(4)发酵后复合生物菌附着于麦饭石上,将麦饭石加入粘土压制成矩形后分割成小块;将矿石粉恒温30摄氏度,湿度25%条件下避光发酵,直到麦饭石表面生成白色菌丝。

实施例3:

包括以下步骤:

(1)将麦饭石100份通过粉碎机粉碎后备用;

(2)将海带20份、海草20份通过粉碎机粉碎后,通过高温杀菌处理后备用;

(3)将复合生物菌80份加入微生物发酵罐,于微生物发酵罐中加入粉碎后的矿石粉,海带,海草,在微生物发酵罐内加入植物营养液培养,恒温30摄氏度发酵6天;其中复合生物菌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菌剂:酵母菌10-50份,植物乳杆菌10-50份,枯草芽孢杆菌20-60份,地衣芽孢杆菌10-30份,光合菌30-50份,硝化菌20-60份,反硝化菌20-60份;每种菌种的活菌含量均为2—10亿/ml。

(4)发酵后复合生物菌附着于麦饭石上,将麦饭石加入粘土压制成矩形后分割成小块;将矿石粉恒温30摄氏度,湿度25%条件下避光发酵,直到麦饭石表面生成白色菌丝。

对比例1:

将海泥100份与海带40份复配成海参饲养饵料,投放于海参饲养池中。

对比例2:

将麦饭石100份通过粉碎机粉碎后备用;将海带20份、海草20份通过粉碎机粉碎后,通过高分杀菌处理后备用;将麦饭石、海带、海草压制成块投放于海参饲养池中。

将实施例3所得到的饵料,对比例1所得到的饵料,对比例2所得到的饵料,分别投放到水质相同的海参饲养池1-3中,投放质量相同的饵料,并且投放相同数量的海参苗,分别记录海参饲养池1-3中,海参的生长情况以及水体的水质,结果如下:

海参饲养池2和海参饲养池3中,海参池中的水质逐渐变差,每饲养5-7天后需要将海参苗从海参池内取出,更换海参池水体,以维持海参的正常生长;

海参饲养池1中,海参池中的水质基本保持不变,不需要将海参苗从海参池内取出;

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海参饲养池2和海参饲养池3中海参苗的损伤较大,存活率仅为50%左右,而海参饲养池1中,海参苗的损伤较小,存活率为90%左右,并且海参饲养池1中饲养海参的个头明显较海参饲养池2和海参饲养池3中的海参个头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净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净化海水养殖水体的海参饵料。该净化海水养殖水体的海参饵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矿石粉60‑100份,海带15‑50份,海草10‑40份,粘土20‑40,复合生物菌50‑80份。本发明饵料适合海参养殖,海参苗存活率高,同时本发明复合生物菌依附于矿物石上,依靠菌剂具有高效去除海水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态氮的作用,对环境耐受性强、保质期长,同时对海水中的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宋瑞平;修湖;鲍伟;李万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科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07
技术公布日:2017.11.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