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峰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1766阅读:27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毛峰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茶叶是人们喜爱的传统饮品,而且也是一种文化,其中遵义毛峰茶是解放后创制的名茶。其主要特点是:茶片紧细圆直翠润,白毫显露,嫩香持久,汤色浅绿明净,味清醇爽口。遵义毛峰为绿茶类新创名茶,于1974年为纪念著名的遵义会议而创制。遵义毛峰已进入全国名茶行列,多次荣获省优和部优产品称号。

毛峰茶炒制技术精巧。工艺的要点是“三保一高”,即一保色泽翠绿,二保茸毫显露且不离体,三保锋苗挺秀完整,一高就是香高持久。具体的工艺分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随着工业的发展,茶叶的加工工艺多采用机械化加工,提高了茶叶的生产效率,但是也出现了另外的问题,问题之一即是杀青工序中采用滚筒杀青机时,由于嫩叶中酶活性较强,因此杀青时间需要长一些,如此一来,在杀青的时候,则会出现,老叶经常焦边、焦叶等现象,导致杀青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毛峰的加工工艺,以解决现有工艺中,老叶在杀青时容易经常出现焦边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一种毛峰的加工工艺,依次包括摊晾工序、杀青工序、揉捻工序、烘焙工序和提香工序:

所述摊晾工序为:将采摘的茶叶放在竹篾上进行摊晾,在22~25℃的条件下摊放2.5~3个小时,并且每隔20~30分钟对茶叶进行搅动,摊晾完成后,将茶叶的老叶和嫩叶分选出来;

所述杀青工序为:先将嫩叶送入杀青机进行杀青,温度为先高后低,即150~120℃的条件下使茶叶的失水约23%~25%,然后再将老叶送入到降低温度的杀青机中进行杀青,使茶叶的失水约23%~25%;

所述揉捻工序为:将杀青完成的茶叶的取出,并均匀摊放到竹篾上,摊放厚度为1~2cm,摊放时间为10~15分钟,待热气散失后,将茶叶放到揉捻机中,揉捻时间为10~12分钟,并且揉捻机的转速时快时慢;

所述烘焙工序:包括初烘和足烘,将茶叶放到烘干机中进行初烘,烘干机的温度为90~110℃,初烘时间15~20分钟使茶叶的含水量为15%~18%;初烘完成后,再将茶叶放在竹篾上摊放30~40分钟,然后将茶叶再次放入烘干机中进行足烘,烘干机的温度为60~80℃,足烘时间为10~15分钟;

所述提香工序为:经过足烘后的茶叶放入提香机中,在温度50℃~70℃的条件下,提香40~70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工艺相比,通过分选工序将茶叶中的嫩叶和老叶分离开来,然后在杀青时,根据“嫩叶老杀、老叶嫩杀”的原则进行不同批次的杀青,从而克服了老叶由于杀青时间长出现焦叶的问题,提高了茶叶的杀青质量;再有,利用杀青机的热惯性对老叶进行杀青,充分利用了杀青机的热能;通过杀青后进行揉捻和烘焙工序,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初烘和足烘,避免了茶叶偏暗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烘焙工序中,初烘完成后,茶叶在竹篾上摊放厚度为2~3cm。2~3cm的高度避免了茶叶大量堆积,造成不能够及时的散热,进而影响茶叶的品质。

进一步,所述烘焙工序中,初烘完成后,茶叶摊放在竹篾上后,每隔5~10分钟对茶叶进行翻动。茶叶在摊放的过程中,及时的进行翻动,就能保证及时的散热,而且还能够均匀的散热。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毛峰的加工工艺,包括摊晾工序、杀青工序、揉捻工序、烘焙工序、提香工序:

摊晾工序为:将采摘的茶叶放在竹篾上进行摊晾,在22℃的条件下摊放2.5个小时,并且每隔20分钟对茶叶进行搅动,摊晾完成后,将茶叶的老叶和嫩叶分选出来;

杀青工序为:先将嫩叶送入杀青机进行杀青,温度为先高后低,即135℃的条件下使茶叶的失水约23%,然后再将老叶送入到降低温度的杀青机中进行杀青,使茶叶的失水约23%;

揉捻工序为:将杀青完成的茶叶的取出,并均匀摊放到竹篾上,摊放厚度为1cm,摊放时间为10分钟,待热气散失后,将茶叶放到揉捻机中,揉捻时间为10分钟,并且揉捻机的转速时快时慢;

烘焙工序:包括初烘和足烘,将茶叶放到烘干机中进行初烘,烘干机的温度为90℃,初烘时间15分钟使茶叶的含水量为15%;初烘完成后,再将茶叶放在竹篾上摊放30分钟,然后将茶叶再次放入烘干机中进行足烘,烘干机的温度为60℃,足烘时间为10分钟;

提香工序为:经过足烘后的茶叶放入提香机中,在温度50℃的条件下,提香40分钟。

实施例2:

一种毛峰的加工工艺,包括摊晾工序、杀青工序、揉捻工序、烘焙工序、提香工序:

摊晾工序为:将采摘的茶叶放在竹篾上进行摊晾,在23℃的条件下摊放2.7个小时,并且每隔25分钟对茶叶进行搅动,摊晾完成后,将茶叶的老叶和嫩叶分选出来;

杀青工序为:先将嫩叶送入杀青机进行杀青,温度为先高后低,即130℃的条件下使茶叶的失水约24%,然后再将老叶送入到降低温度的杀青机中进行杀青,使茶叶的失水约24%;

揉捻工序为:将杀青完成的茶叶的取出,并均匀摊放到竹篾上,摊放厚度为1.5cm,摊放时间为13分钟,待热气散失后,将茶叶放到揉捻机中,揉捻时间为11分钟,并且揉捻机的转速时快时慢;

烘焙工序:包括初烘和足烘,将茶叶放到烘干机中进行初烘,烘干机的温度为90~110℃,初烘时间18分钟使茶叶的含水量为16%;初烘完成后,再将茶叶放在竹篾上摊放35分钟,然后将茶叶再次放入烘干机中进行足烘,烘干机的温度为70℃,足烘时间为13分钟;

提香工序为:经过足烘后的茶叶放入提香机中,在温度60℃的条件下,提香55分钟。

实施例3:

一种毛峰的加工工艺,包括摊晾工序、杀青工序、揉捻工序、烘焙工序、提香工序:

摊晾工序为:将采摘的茶叶放在竹篾上进行摊晾,在25℃的条件下摊放3个小时,并且每隔30分钟对茶叶进行搅动,摊晾完成后,将茶叶的老叶和嫩叶分选出来;

杀青工序为:先将嫩叶送入杀青机进行杀青,温度为先高后低,即120℃的条件下使茶叶的失水25%,然后再将老叶送入到降低温度的杀青机中进行杀青,使茶叶的失水约25%;

揉捻工序为:将杀青完成的茶叶的取出,并均匀摊放到竹篾上,摊放厚度为2cm,摊放时间为15分钟,待热气散失后,将茶叶放到揉捻机中,揉捻时间为12分钟,并且揉捻机的转速时快时慢;

烘焙工序:包括初烘和足烘,将茶叶放到烘干机中进行初烘,烘干机的温度为110℃,初烘时间20分钟使茶叶的含水量为18%;初烘完成后,再将茶叶放在竹篾上摊放40分钟,然后将茶叶再次放入烘干机中进行足烘,烘干机的温度为80℃,足烘时间为15分钟;

提香工序为:经过足烘后的茶叶放入提香机中,在温度70℃的条件下,提香70分钟。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