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长期保留茶香的红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28377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长期保留茶香的红茶产品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红茶属于发酵茶类,产品香气在产品形成时最浓,以后逐渐减弱,2年内基本消失,因而其保质期很短,一般一年左右,通过改进包装,可以达到2年,所以现在红茶的保质期不超2年,超过2年就基本失去了饮用价值。于是人们想通过工艺改进来努力提高红茶香气,来减缓红茶的香气消失速度,延长红茶的保香留香时间,提高红茶的保质期限。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6417707a,公开日为:2017.02.22,发明名称为高香红茶的加工方法的专利申请公开的技术为:“包括茶树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工序,在萎凋之前,往采摘的鲜叶上喷洒浓度为0.1~0.3mmol/l的二硅酸溶液,料液比为100g:1~5ml”。该技术虽然可提高红茶香气,但不能延长保质期,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化学品,有违常规。又如专利公开号cn106417703a,公开日:2017.02.22,发明名称为一种花果香红茶的加工方法的专利申请,公开的技术为“一种花果香红茶加工方法,该方法是以茶鲜叶为原料,通过萎凋、晒青、做青、搅拌、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制成。晒青分2次进行,第一次晒10-15min,晒后阴处静置30-40min;第二次晒20-30min,晒后阴处静置1h。做青是采用摇青机以5-8r/min摇青三次,第一次摇青40-60r,静置30-40min;第二次摇青80-90r,静置30-40min;第三次摇青110-120r,然后静置30-40min。搅拌是将茶鲜叶并堆,进行“闷-翻-抖”,至花果香浓郁、茶叶均变红、黄;揉捻为轻揉捻;发酵采用较低温发酵,温度24-26℃、湿度90%以上;干燥采用多次干燥、多次走水,分四阶段进行,茶叶每次干燥后及时冷却,摊晾回潮40min以上。所制备的花果香红茶,花果香特别明显、汤色金黄、叶底红亮、滋味鲜甜醇爽、回甘很快”。但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红茶香气及保质期的范围。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茶香可长期保持不衰、保质期大大延长的红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之一是,一种能长期保留茶香的红茶,其特殊之处在于:香气保持5-10年不衰,保质期至少5年。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之二是,一种能长期保留茶香的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在干燥或风选拣剔之后的一定时间内间竭式地进行若干次复火提香。进一步地,所述复火提香:采用提香机或炭火烘焙提香:茶料铺放要均匀,厚度为1-5cm,优选2-3cm,温度控制在80-90℃,优选85-90℃;进一步地,所述若干次为1-5次,优选3-4次。进一步地,所述在一定时间内间竭式地进行1-5次复火提香:第一次复火提香:可以在干燥或风选拣剔后第2-5天进行,优选第3-4天,时间40-50分钟,优选45分钟;进一步地,在第一次复火提香后进行第二次复火提香:可以在干燥或风选拣剔后的第8-12天,优选9-11天,10天,时间25-35分钟,优选30分钟;更进一步地,在第二次复火提香后进行第三次复火提香:可以在干燥或风选拣剔后的第13-25天,优选15-22天,16-18天,时间40-60分钟,优选50分钟。再进一步地,在第三次复火提香后进行第四次复火提香:可以在干燥或风选拣剔后的第25-40天,优选26-35天,28-30天,时间50-70分钟,优选60分钟。再再进一步地,在第四次复火提香后进行第五次复火提香:可以在干燥或风选拣剔后的第40-60天,优选43-55天,45-50天,时间40-60分钟,优选50分钟。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茶香浓厚,香气可保持5-10年不衰,且越陈越香,保质期可达10年以上。突破了现有红茶香气不持久,保质期只有1-2年的局限,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能长期保留茶香的红茶,香气保持5-10年不衰,保质期至少5年。实施例2:一种能长期保留茶香的红茶,香气保持8年不衰,保质期至少8年。2009年生产的实验产品,2017年饮用,茶香浓厚,汤色金黄透亮,口感纯正,且饱满丰富,回甘持久,不是新茶而胜似新茶。实施例3:一种能长期保留茶香的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干燥,在干燥之后的一定时间内间竭式地进行若干次复火提香。实施例4:一种能长期保留茶香的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干燥,风选拣剔,在风选拣剔之后的一定时间内间竭式地进行1-5次复火提香。实施例5:一种能长期保留茶香的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干燥,风选拣剔,在风选拣剔之后的第3-4天进行一次复火提香:采用提香机提香:茶料铺放要均匀,厚度为1cm,温度控制在80℃,时间50分钟。其茶香可保持5年不衰。实施例6:一种能长期保留茶香的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干燥,在干燥之后的10天内间竭式的进行2次复火提香:采用提香机提香:茶料铺放要均匀,厚度为1cm,温度控制在80℃;第一次复火提香:在干燥之后第3天进行,时间45分钟;第二次复火提香:在干燥之后的第10天,时间30分钟;茶香可保持8年不衰。实施例7:一种能长期保留茶香的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干燥,风选拣剔,在风选拣剔之后的18天内间竭式的进行3次复火提香:采用炭火烘焙提香:茶料铺放要均匀,厚度为5cm,温度控制在90℃;第一次复火提香:在干燥之后第4天进行,时间50分钟;第二次复火提香:在干燥之后的第12天,时间35分钟;第三次复火提香:在干燥之后的第18天,时间60分钟。茶香可保持10年不衰。实施例8:一种能长期保留茶香的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干燥,风选拣剔,在风选拣剔之后的18天之内间竭式的进行3次复火提香:采用提香机提香:茶料铺放要均匀,厚度为2-3cm,温度控制在85-88℃;第一次复火提香:在风选拣剔后第3天进行,时间45分钟;第二次复火提香:在风选拣剔后后的第10天,时间30分钟;第三次复火提香:在风选拣剔后的第18天,时间50分钟。茶香可保持10年不衰。实施例9:一种能长期保留茶香的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干燥,风选拣剔,在风选拣剔之后的30天之内间竭式的进行4次复火提香:采用提香机提香:茶料铺放要均匀,厚度为2-3cm,温度控制在85-88℃;第一次复火提香:在风选拣剔后第3天进行,时间45分钟;第二次复火提香:在风选拣剔后的第10天,时间30分钟;第三次复火提香:在风选拣剔后的第20天,时间50分钟。第四次复火提香:在风选拣剔后的第30天,时间60分钟。茶香可保持10年以上不衰。实施例8:一种能长期保留茶香的红茶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a.萎凋:先将鲜叶在阴凉处摊放7小时,然后放进萎凋槽进行萎凋,萎凋槽的热风温度控制在27℃,直至鲜叶失水率达65%,手捏成团为止;b.揉捻:揉茶机揉捻时间38分钟左右,揉捻到茶叶紧凑成型即可;c.发酵:采用竹篮发酵,发酵时间5.5小时,温度控制在30℃,湿度控制48%,发酵至叶色由绿变红,老叶红里泛青,红叶占65%,青草气消失,具有花果蜜香。所述竹篮的直径65cm,高50cm。d.干燥:采用链带式烘焙机进行干燥,温度控制在95℃,干燥至含水率20%;e.风选拣剔:去除黄片、杂质、粉末和长梗、砂石;f.复火提香:在风选拣剔之后的60天之内间竭式的进行5次复火提香:采用提香机提香:茶料铺放要均匀,厚度为2-3cm,温度控制在85-88℃;第一次复火提香:在风选拣剔后第4天进行,时间40分钟;第二次复火提香:在风选拣剔后的第12天,时间35分钟;第三次复火提香:在风选拣剔后的第25天,时间45分钟;第四次复火提香:在风选拣剔后的第40天,时间55分钟;第五次复火提香:在风选拣剔后的第60天,时间40分钟。花果蜜香可保持10年以上不衰。其萎凋槽、揉茶机、链带式烘焙机、风选机、提香机等设备,属于一般红绿茶生产设备,均为市场产品。以上实施例产品在复火提香后进行密封包装即可,也可进行真空包装。本发明复火提香的次数可以多于5次,但从生产成本和茶叶口感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不超过5次,最佳是3次。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以上例举,凡是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参数范围内及参数范围外附近的每个技术要素点,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能依据本发明技术构思进行的推理、扩展、排列组合,都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以上实施例的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效果的比较:比较内容现有技术效果本发明技术效果香气持久性1年后显著降低,2年后消失茶香持久,可保持10年以上不衰保质期1-2年可达10年以上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