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味子油粉末油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89686发布日期:2019-03-22 21:52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工程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五味子油粉末油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其药用价值极高,对人体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等功效。五味子药用部位果肉和种子中富含油脂,尤其是种子含量最高,可达6.4-8.2%。五味子油的主要成分为多烯类不饱和脂肪酸,如其中亚油酸(即十八碳二烯酸)、十六烷酸、十八碳烯酸、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等物质。药理学研究表明,五味子油具有镇咳、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降血糖、胰高血糖素等功能。五味子油作为中药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五味子油固定化技术研究较少,尚未加以开发和利用。由于五味子油富含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其挥发性较强,极易被氧化,且具有五味子特有的气味,大大的限制了其开发与应用。利用微胶囊技术将五味子油进行固定化,能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便于其贮存和利用。粉末油脂是由食用油脂、碳水化合物、酪蛋白或其盐类、乳化剂为主要原料,经调配、乳化加工制成水包油型(o/w)乳化液,再经过喷雾干燥或者冷冻干燥等生产工艺而形成的油脂粉末或是颗粒状粉末油脂。液体油经过微胶囊化后,转变成粉末状态油脂,不仅提高了稳定性,扩大其应用范围,而且能风味和营养,被广泛应用于固体饮料、汤料、冰淇淋、配方奶粉、烘焙等食品原辅料中。现有微胶囊技术虽然有较多的报道,但是有关五味子油的粉末油脂技术尚未发现。每一种芯材物质均具有自身特殊的性质,不同的微囊化材料预期作用所表现出的效果是不相同的,现有的微囊化技术应用于五味子油中,可能无法保证五味子油微胶囊在热稳定性、流动性(休止角)以及溶解分散性等方面的效果。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味子油粉末油脂,使得所述五味子油粉末油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味子油粉末油脂,使得所述五味子油粉末油脂具有较佳的流动性;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味子油粉末油脂,使得所述五味子油粉末油脂具有良好的溶解分散性;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五味子油粉末油脂的制备方法以及所述五味子油粉末油脂在药品和/或食品中的相关应用。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五味子油粉末油脂,包括五味子油、羟丙基交联淀粉和海藻酸钠。针对现有技术缺少五味子油粉末油脂相关工艺的缺陷,本发明简化了粉末油脂的辅料种类,仅以羟丙基交联淀粉和海藻酸钠作为壁材进行制备,提供了一种具备良好热稳定性、流动性和溶解分散性的五味子油粉末油脂技术方案。作为优选,以重量份计,所述粉末油脂中五味子油重量份为5-10份,羟丙基交联淀粉和海藻酸钠的重量份共15-30份;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五味子油粉末油脂中五味子油重量份为5份,羟丙基交联淀粉和海藻酸钠的重量份共15份;或者五味子油重量份为8份,羟丙基交联淀粉和海藻酸钠的重量份共22.5份;作为优选,所述羟丙基交联淀粉和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3:(1-1.5);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羟丙基交联淀粉和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3:1或3:1.5。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五味子油粉末油脂由以下组分组成:(1)五味子油重量份为5份,羟丙基交联淀粉和海藻酸钠的重量份共15份,两者质量比为3:1;(2)五味子油重量份为8份,羟丙基交联淀粉和海藻酸钠的重量份共22.5份,两者质量比为3:1.5;(3)五味子油重量份为5份,羟丙基交联淀粉和海藻酸钠的重量份共15份,两者质量比为1:1;更为具体地,所述五味子油粉末油脂由以下组分组成:(1)五味子油重量份为5g,羟丙基交联淀粉和海藻酸钠的重量份共15g,两者质量比为3:1;(2)五味子油重量份为8g,羟丙基交联淀粉和海藻酸钠的重量份共22.5g,两者质量比为3:1.5;(3)五味子油重量份为5份,羟丙基交联淀粉和海藻酸钠的重量份共15g,两者质量比为1:1;相对于其他不同配比和类型的壁材制成的五味子油粉末油脂,本工艺所制备的五味子油粉末油脂稳定性更加、流动性更好、水中分散更快。基于上述优异的技术效果,本发明提出了所述五味子油粉末油脂在制备食品和/或药品中的应用。同时,本发明还提供所述五味子油粉末油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羟丙基交联淀粉和海藻酸钠溶解于水中,不断搅拌形成凝胶态,得到凝胶溶液;步骤2、将五味子油加入到所述凝胶溶液中高速搅拌,获得乳状液,然后冻干、磨粉,获得五味子油粉末油脂。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为:将羟丙基交联淀粉和海藻酸钠溶解于60-80℃的热水中,水浴保持温度恒定,在400-600rpm/min搅拌速度下搅拌至形成凝胶态,得到凝胶溶液。其中,所述羟丙基交联淀粉和海藻酸钠总重与水的总重的比例为1:(4-6),例如1:4、1:5或1:6;所述热水的温度可具体选择为60℃、70℃或80℃;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为:将五味子油加入到所述凝胶溶液中,于600-800r/min高速搅拌20min后,获得乳状液,将乳状液等分为8-10份,进行速冻处理,使其中心温度在-25℃,然后进行真空冻干处理24h,冻干后进行磨粉,过60目筛,获得五味子油粉末油脂。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精减粉末油脂过多的辅料,仅以羟丙基交联淀粉和海藻酸钠作为壁材进行五味子油粉末油脂的制备,所得五味子油粉末油脂不仅具备较高的包封率,而且在热稳定性、流动性以及溶解分散性上表现出较佳的性能,进一步促进了五味子油的开发和利用。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味子油粉末油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所述粉末油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已经通过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如未特别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各处理组所采用的五味子油(购自江西恒诚天然香料油有限公司)以及壁材原料均采用相同来源和品质的原材料,制备工艺和试验条件除应有的区别外,其余保持一致。此外,本发明所述重量份均可以等比例转换为各种重量单位,如g、kg、斤、公斤等。以下就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五味子油粉末油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制备本发明所述五味子油粉末油脂将15g壁材(即羟丙基交联淀粉和海藻酸钠,质量比为3:1),溶解于60ml的60℃的热水中(壁材:水=1:4),水浴保持温度恒定,在400-600rpm/min搅拌速度下不停搅拌,使其充分溶解至形成凝胶态,得到凝胶溶液;将5g的芯材五味子油加入到上述凝胶溶液中,于600-800r/min高速搅拌20min后,获得乳状液,将乳状液等分为8-10份,进行速冻处理,使其中心温度在-25℃,然后进行真空冻干处理24h,冻干后进行磨粉,过60目筛,获得五味子油粉末油脂,包埋率为88.2%。实施例2:制备本发明所述五味子油粉末油脂将22.5g壁材(即羟丙基交联淀粉和海藻酸钠,质量比为3:1.5),溶解于135ml的70℃的热水中(壁材:水=1:6),水浴保持温度恒定,在400-600rpm/min搅拌速度下不停搅拌,使其充分溶解至形成凝胶态,得到凝胶溶液;将8g的芯材五味子油加入到上述凝胶溶液中,于600-800r/min高速搅拌20min后,获得乳状液,将乳状液等分为8-10份,进行速冻处理,使其中心温度在-25℃,然后进行真空冻干处理24h,冻干后进行磨粉,过60目筛,获得五味子油粉末油脂,包埋率为88.6%。实施例3:制备本发明所述五味子油粉末油脂将15g壁材(即羟丙基交联淀粉和海藻酸钠,质量比为3:1),溶解于75ml的80℃的热水中(壁材:水=1:5),水浴保持温度恒定,在400-600rpm/min搅拌速度下不停搅拌,使其充分溶解至形成凝胶态,得到凝胶溶液;将5g的芯材五味子油加入到上述凝胶溶液中,于600-800r/min高速搅拌20min后,获得乳状液,将乳状液等分为8-10份,进行速冻处理,使其中心温度在-25℃,然后进行真空冻干处理24h,冻干后进行磨粉,过60目筛,获得五味子油粉末油脂,包埋率为86.2%。实施例4:不同壁材的五味子油粉末油脂的热稳定性比较试验组1:实施例1粉末油脂;试验组2:实施例2粉末油脂;试验组3:实施例3粉末油脂;对照组1: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的粉末油脂,区别在于羟丙基交联淀粉和海藻酸钠,质量比为3:0.5;对照组2: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的粉末油脂,区别在于羟丙基交联淀粉和海藻酸钠,质量比为3:2;对照组3: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的粉末油脂,区别在于壁材为马铃薯原淀粉与海藻酸钠,质量比为3:1;对照组4: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的粉末油脂,区别在于壁材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与海藻酸钠,质量比为3:1;对照组5: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的粉末油脂,区别在于壁材为卡拉胶与海藻酸钠,质量比为3:1;对照组6: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的粉末油脂,区别在于壁材为羟丙基交联淀粉与壳聚糖,质量比为3:1;对照组7: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的粉末油脂,区别在于壁材为羟丙基交联淀粉与明胶,质量比为3:1;损失率=(0h峰面积-36h峰面积)*0h峰面积*100%表160℃恒温储藏36h五味子油木脂素化合物含量变化由上表可知,试验组1~3所制备的五味子油粉末明显比对比例1~7更加稳定。实施例5:不同壁材的五味子油粉末油脂的流动性和溶解分散性比较参照实施例4中的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各组粉末油脂的休止角进行测量,通过休止角的大小对比流动性,同时对分散性测定,试验结果见表2。休止角的测量(漏斗法):底部放一直径为6cm的培养皿,漏斗固定在铁架台上,使漏斗与培养皿之间的距离为10cm,称取粉体10g,将粉体从漏斗上方落下,经漏斗缓冲后逐渐堆积在培养皿中,形成锥体。直到获得最高的圆锥体为止,测量圆锥体的高为h,以及圆锥底圆的半径r。求出休止角α,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计算公式为:tanα=h/r分散性测定实验:称取样品5g,溶于25℃、50ml去离子水中,在恒温磁力搅拌器上以一定的转速搅拌,记录从搅拌开始到粉末油脂结块组织全部分散所需时间;重复试验3次,取其平均值,此值作为分散时间(s)。dt=(t1+t2+t3)/3式中,st-分散时间,s;t1-第一次分散时间,s;t2-第二次分散时间,s;t3-第三次分散时间,s。分散时间越短表明粉末油脂在水中不易结团,能够快速的在水中均匀扩散。表2不同壁材的五味子油粉末油脂的流动性与溶解分散性比较样品休止角(°)分散性(s)试验组13418试验组23724试验组33520对照组14636对照组24837对照组34738对照组45137对照组55440对照组65343对照组75343由表2可知,试验组1-3的休止角最高不超过37°,而对比例组各休止角最小也达到了46°,表明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的流动性更佳;同时,在溶解分散性上,本发明粉末油脂不超过24秒即在水中均匀分散,而其他各对比例组需要花费36秒甚至更长的时间。以上数据表明本发明所得到的粉末油脂稳定性更好,产品流动性更好。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