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炒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7018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炒制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茶叶炒制机。



背景技术: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黑茶。其中的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因此较多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

茶叶作为一种重要饮品,深受人们的欢迎。新茶叶采摘后,需要进行炒制加工。以前是采用手工炒制,所以效率极低,且劳动强度高,每个人的炒制方式不同炒制程度也不相同。为此便发明了炒茶机,之前的炒茶机多采用炭炉加热将茶叶炒干,并可将炭灰收集,但是该这种茶叶炒制机械需要人工进行搅拌,来达到炒干茶叶的目的,其搅拌效果不太好,处于锅底的茶叶容易被炒糊,这样会造成浪费。故现有技术尚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茶叶炒制机,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茶叶炒制机,包括底座、炒制桶、炒制装置、炒制杆和电机,所述底座顶部中心位置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炒制桶的两侧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所述炒制桶的右上端所开设有进料口,且其左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炒制桶的内部连接有电热管,所述炒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炒制桶的右侧,所述炒制杆设置于所述炒制桶的内部,并且,所述炒制杆的右端与所述炒制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设置于所述底座右侧的平台上,且所述电机顶部固定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顶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炒制装置连接。

所述炒制装置包括连接架、带动轮、联动轮、联动杆、从动轮、行星齿轮和固定环,所述连接架上分别活动连接所述带动轮和所述联动轮,所述带动轮的上下两端分别啮合所述联动轮和所述主动轮,所述联动轮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杆,所述联动杆远离所述联动轮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外围环形阵列啮合有若干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的外侧连接有固定环,且所述行星齿轮的中心与所述炒制杆固定连接,所述炒制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炒制铲。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为梯形,且其长度长的一端与所述炒制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炒制桶与所述支撑杆连接处设置有固定块,通过设置于所述固定块上的螺栓插接与所述支撑杆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炒制装置外部设置有防护箱,并且所述防护箱与所述炒制桶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护箱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炒制铲由铲柄和铲头组成,所述铲柄的一端与所述炒制杆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铲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炒制杆上的所述炒制铲头尾对应,可连接成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电热管呈螺旋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所述电机带动所述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啮合所述带动轮,所述带动轮啮合所述联动轮,所述联动轮通过所述联动杆带动所述从动轮转动,所述从动轮外侧啮合四个所述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炒制杆,所述炒制杆贯穿所述炒制桶延伸至所述炒制桶内部,所述炒制杆上固定连接所述炒制铲,所述从动轮转动时带动所述行星齿轮,因此,所述行星齿轮转动的同时所述炒制杆也跟随转动,所述炒制杆上的所述炒制铲呈360°转动,从而使得茶叶的炒制更加的均匀,防止茶叶炒糊,所述炒制铲头尾相对应时形成圆形,与所述炒制桶正好贴合,使得炒制无死角,所述炒制桶与所述支撑架活动连接,使得茶叶收集更加便利,通过梯形的所述出料口使得收装更加方便,螺旋形的所述电热管使得加热更加的均匀,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安全性高,通过所述电热管加热,可以防止加热过度,再通过所述炒制杆的翻动,有效的防止茶叶同一地方长时间加热而造成的焦糊,在通过所述炒制装置可以使得炒制的茶叶更加均匀,大大提高茶叶的炒制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茶叶炒制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茶叶炒制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茶叶炒制机的炒制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2、炒制桶;3、炒制装置;4、炒制杆;5、电机;6、支撑杆;7、进料口;8、出料口;9、电热管;10、平台;11、输出轴;12、主动轮;13、连接架;14、带动轮;15、联动轮;16、联动杆;17、从动轮;18、行星齿轮;19、固定环;20、炒制铲;21、固定块;22、螺栓;23、防护箱;24、开关;25、铲柄;26、铲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叶炒制机。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茶叶炒制机,包括底座(1)、炒制桶(2)、炒制装置(3)、炒制杆(4)和电机(5),所述底座(1)顶部中心位置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所述炒制桶(2)的两侧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6),所述炒制桶(2)的右上端所开设有进料口(7),且其左端开设有出料口(8),所述炒制桶(2)的内部连接有电热管(9),所述炒制装置(3)设置于所述炒制桶(2)的右侧,所述炒制杆(4)设置于所述炒制桶(2)的内部,并且,所述炒制杆(4)的右端与所述炒制装置(3)固定连接,所述电机(5)固定连接在设置于所述底座(1)右侧的平台(10)上,且所述电机(5)顶部固定连接有输出轴(11),所述输出轴(11)顶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2),所述主动轮(12)与所述炒制装置(3)连接。

所述炒制装置(3)包括连接架(13)、带动轮(14)、联动轮(15)、联动杆(16)、从动轮(17)、行星齿轮(18)和固定环(19),所述连接架(13)上分别活动连接所述带动轮(14)和所述联动轮(15),所述带动轮(14)的上下两端分别啮合所述联动轮(15)和所述主动轮(12),所述联动轮(15)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杆(16),所述联动杆(16)远离所述联动轮(15)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17),所述从动轮(17)的外围环形阵列啮合有若干行星齿轮(18),所述行星齿轮(18)的外侧连接有固定环(19),且所述行星齿轮(18)的中心与所述炒制杆(4)固定连接,所述炒制杆(4)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炒制铲(20)。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来说,所述出料口(8)为梯形,且其长度长的一端与所述炒制桶(2)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来说,所述炒制桶(2)与所述支撑杆(6)连接处设置有固定块(21),通过设置于所述固定块(21)上的螺栓(22)插接与所述支撑杆(6)顶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来说,所述炒制装置(3)外部设置有防护箱(23),并且所述防护箱(23)与所述炒制桶(2)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架(13)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护箱(23)的内壁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来说,所述防护箱(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开关(24)。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来说,所述炒制铲(20)由铲柄(25)和铲头(26)组成,所述铲柄(25)的一端与所述炒制杆(4)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铲头(26)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来说,所述炒制杆(4)上的所述炒制铲(20)头尾对应,可连接成圆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来说,所述电热管(9)呈螺旋形。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电机5带动所述主动轮12,所述主动轮12啮合所述带动轮14,所述带动轮14啮合所述联动轮15,所述联动轮15通过所述联动杆16带动所述从动轮17转动,所述从动轮17外侧啮合四个所述行星齿轮18,所述行星齿轮18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炒制杆4,所述炒制杆4贯穿所述炒制桶1延伸至所述炒制桶1内部,所述炒制杆4上固定连接所述炒制铲20,所述从动轮17转动时带动所述行星齿轮18,因此,所述行星齿轮18转动的同时所述炒制杆4也跟随转动,所述炒制杆4上的所述炒制铲20呈360°转动,从而使得茶叶的炒制更加的均匀,防止茶叶炒糊,所述炒制铲20头尾相对应时形成圆形,与所述炒制桶2正好贴合,使得炒制无死角,所述炒制桶2与所述支撑架6活动连接,使得茶叶收集更加便利,通过梯形的所述出料口8使得收装更加方便,螺旋形的所述电热管9使得加热更加的均匀,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安全性高,通过所述电热管9加热,可以防止加热过度,再通过所述炒制杆4的翻动,有效的防止茶叶同一地方长时间加热而造成的焦糊,在通过所述炒制装置可以使得炒制的茶叶更加均匀,大大提高茶叶的炒制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