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糯米粑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7390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茶糯米粑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糯米粑又称年糕、粘糕、打糕、黏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小吃,尤其盛行于中国南方地区。传统的糍粑存在以下不足:1、口味较单一,不能满足人们的多元口感需求;2、易出现老化、变味等问题导致保质期不长,制约其市场流通能力;3、糯米粑主要成分是白糯米,基本无其他助消化的成分,因此食用后易造成消化不良;4、保健附加值较低,营养不够全面。

红茶,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钙、磷、镁、钾、咖啡碱、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多种营养元素。红茶在发酵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化学反应使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会产生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其香气增加。红茶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红茶性温,可利尿消肿;还可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舒张血管、降低血脂。

糯米可补中益气、止消渴、暖脾胃;如果将红茶与糯米进行组合搭配制作成食品,则可以综合两者的保健功能,使产品更具保健价值。目前红茶糯米组合一般是将红茶煮汁后再浸泡糯米做成糯米丸;或者是先煮糯米水,再用糯米水煮红茶,做成糯米红茶。而这些做法在制作过程中红茶和糯米的营养成分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做成的红茶糯米成品的保健价值不够高。同时目前鲜少发现有将红茶和糯米做成红茶糯米粑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针对目前红茶糯米加工产品的缺点,提供一种红茶糯米粑的加工方法,加工而成的红茶糯米粑不仅带有红茶的清香味,增加了传统糯米粑的口味,口感更好;并且是将糯米与红茶直接添加进行加工,能够充分发挥红茶和糯米的营养与功效,做成的红茶糯米粑综合了红茶与糯米的保健价值。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红茶糯米粑的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准备馅料:将芋头切丁,放油炒香,放凉;将木耳和香菇切丁,炒八成熟,放凉;五花肉切丁,炒八成熟,放凉;将炒好的芋头、五花肉、木耳和香菇拌匀做成馅料;

步骤2、制作粉团:把糯米粉和红茶粉拌匀后,加入热水和粉成团,和成熟粉团,使粉团有韧劲和粘性,用保鲜膜包盖住防止粉团变干;粉团一定要包好,不能留缝,不能留孔。

步骤3、包馅料:揪一小块30-40g的粉团摊成饼状,放入馅料再收口搓圆,搓圆后按成扁状,即为红茶糯米粑半成品;所述每个粉团加入的馅料重量是依据粉团而定,粉团的份数与馅料的份数相同;

步骤4、蒸熟:将红茶糯米粑半成品放入蒸锅中蒸煮,大火隔水足汽蒸15-20分钟,冷却后即可得到红茶糯米粑;

所述红茶糯米粑所用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如下:糯米粉25-35份,红茶粉0.25-0.35份,木耳1.5-2.5份,香菇1.5-2.5份,芋头8-15份,五花肉8-12份。

进一步地,步骤2中,在糯米粉和红茶粉的搅拌过程中,还加入了橄榄粉,橄榄粉的加入重量为糯米粉重量的0.5-1%。

进一步地,所述橄榄粉由槲皮素代替,槲皮素的加入重量为糯米粉重量的0.3-0.6%。

进一步地,步骤2中,在糯米粉和红茶粉的搅拌过程中,还加入了柑橘皮粉,柑橘皮粉的加入重量为糯米粉重量的0.05-0.1%。

进一步地,所述柑橘皮粉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新鲜柑橘皮清净,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5%,再用膨化机进行膨化,直到膨化机内压力为0.5mpa为止,然后取出投入五谷杂粮磨粉机中碾磨,得到柑橘皮粉。

进一步地,步骤4中,在将红茶糯米粑半成品放入蒸笼前,先在蒸笼铺上一层麦饭石,然后把红茶糯米粑半成品放置在麦饭石上,再在红茶糯米粑半成品上铺一层麦饭石,所述上层麦饭石先用网袋装上,再连着网袋一起铺在红茶糯米粑半成品上。用网袋装麦饭石是为了在红茶糯米粑蒸熟后,可以直接把网袋提起,即可将上层的麦饭石一下子取出,节省了加工时间,降低劳动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麦饭石为6-8目的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芋头为荔浦芋头。

进一步地,所述红茶糯米粑所用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如下:糯米粉30份,红茶粉0.3份,木耳2份,香菇2份,芋头10份,五花肉10份,橄榄粉0.18份。

进一步地,所述红茶糯米粑所用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如下:糯米粉30份,红茶粉0.28份,木耳1.8份,香菇2.1份,芋头11份,五花肉9份,柑橘皮粉0.03份。

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粉团是用糯米粉和红茶粉制成,通过直接使用糯米粉和红茶粉进行加工,能够充分发挥两者的营养与功效,增加保健效果;同时,红茶具有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的功效,而糯米不易消化,红茶的添加能够助糯米消化,健脾开胃;另外,添加了红茶粉,红茶糯米粑带有红茶的清香味,增加了传统糯米粑的口味,口感更好。本发明的馅料添加了炒制的芋头、木耳、香菇、五花肉,不仅营养丰富,而且香而不腻,使食用者食欲大增。

2、本发明还增加了橄榄粉,橄榄粉是直接从橄榄的成熟果实中提取的一种棕色粉末,市场上有销售。橄榄果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视黄醇当量、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钙、铁、磷、镁、锌、硒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开胃降气,除烦醒酒之功效,适应于治咽喉肿痛,咳嗽吐血,菌痢,癫痫,暑热烦渴,肠炎腹泻等病症。本发明添加了橄榄粉,一方面能够丰富红茶糯米粑的营养成分,增加保健价值,增加风味,提升质量;另一方面橄榄粉还是天然防腐剂,具有抗氧化、灭菌防腐的功效,加入后能够延长红茶糯米粑的保质期。

3、本发明添加的槲皮素,是一种具有抗氧化特性的类黄酮。这种化合物有很多天然来源,包括苹果和葡萄等水果,某些类型坚果,绿茶等。槲皮素具有较好的祛痰、止咳作用,并有一定的平喘作用。槲皮素的抗氧化、抗菌、防腐作用较强,本发明加入后能够有效延长红茶糯米粑的保质期。

4、本发明粉团中增加的柑橘皮粉,是由柑橘皮磨制而成。柑橘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以及钙、磷、镁、钠等人体必需的元素,营养丰富,同时还具有健胃、润肺、补血、清肠、利便、提高免疫力等功效,能增加红茶糯米粑的保健功效。柑橘皮粉不仅能降低糯米带来的粘腻感,而且柑橘皮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香精油,味道清香,能增加红茶糯米粑的香味,使红茶糯米粑成品伴有一股柑橘皮清香味,吃起来芳香爽口,能丰富红茶糯米粑的口味,提升口感。同时糯米较难消化,而柑橘皮所含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管内积气,柑橘皮粉的加入能够芳香开胃,助消化。值得注意的是,柑橘皮粉的加入量一定要适宜,因为如果加入量过少,则起不到上述效果,加入量过多,则会抢味,造成红茶糯米粑的柑橘皮味太浓,影响口感。

5、本发明在蒸煮过程使用了麦饭石,麦饭石是一种对生物无毒、无害并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复合矿物。麦饭石是一种天然的药物矿石,含有人体所必需的钾、钠、钙、镁、磷常量元素和锌、铁、硒、铜、锶、碘、氟、偏硅酸等十八种微量元素。本发明中红茶糯米粑的蒸制过程,将麦饭石直接铺在红茶糯米粑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麦饭石经水蒸汽蒸煮后,可溶出对人体和生物体有用的常量元素k、ca、mg及si、fe、zn、cu、mo、se、mn、sr、ni、v、li、co、cr、i、ge、ti等微量元素,及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这些物质通过蒸汽的蒸发被红茶糯米粑吸收,从而增加了红茶糯米粑的营养,提高了红茶糯米粑的保健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红茶糯米粑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准备馅料:将荔浦芋头切丁,放油炒香,放凉;将木耳和香菇切丁,炒八成熟,放凉;将五花肉切丁,炒八成熟,放凉;将炒好的荔浦芋头、五花肉、木耳和香菇拌匀做成馅料;

步骤2、制作粉团:把糯米粉和红茶粉拌匀后,加入热水和粉成团,和成熟粉团,使粉团有韧劲和粘性,用保鲜膜包盖住防止粉团变干;粉团一定要包好,不能留缝,不能留孔。

步骤3、包馅料:揪一小块35-40g的粉团摊成饼状,放入馅料再收口搓圆,搓圆后按成扁状,即为红茶糯米粑半成品;所述每个粉团加入的馅料重量是依据粉团而定,粉团的份数与馅料的份数相同,比如将粉团揪成10份的小粉团,则馅料也相应分成10份,每一个小粉团包一份馅料;

步骤4、蒸熟:将红茶糯米粑半成品放入蒸锅中蒸煮,大火隔水足汽蒸20分钟,冷却后即可得到红茶糯米粑;

所述红茶糯米粑所用的原料重量如下:糯米粉300g,红茶粉30g,木耳20g,香菇20g,芋头100g,五花肉100g。

实施例2

一种红茶糯米粑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准备馅料:将荔浦芋头切丁,放油炒香,放凉;将木耳和香菇切丁,炒八成熟,放凉;五花肉切丁,炒八成熟,放凉;将炒好的荔浦芋头、五花肉、木耳和香菇拌匀做成馅料;

步骤2、制作粉团:把糯米粉、红茶粉和橄榄粉拌匀后,加入热水和粉成团,和成熟粉团,使粉团有韧劲和粘性,用保鲜膜包盖住防止粉团变干;

步骤3、包馅料:揪一小块30-35g的粉团摊成饼状,放入馅料再收口搓圆,搓圆后按成扁状,即为红茶糯米粑半成品;所述每个粉团加入的馅料重量是依据粉团而定,粉团的份数与馅料的份数相同;

步骤4、蒸熟:将红茶糯米粑半成品放入蒸锅中蒸煮,大火隔水足汽蒸15分钟,冷却后即可得到红茶糯米粑;

所述红茶糯米粑所用的原料重量如下:糯米粉250g,红茶粉2.5g,木耳15g,香菇15g,芋头80g,五花肉80g,橄榄粉1.8g。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将橄榄粉换成槲皮素,槲皮素的加入量为1.3g。

实施例4

一种红茶糯米粑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准备馅料:将荔浦芋头切丁,放油炒香,放凉;将木耳和香菇切丁,炒八成熟,放凉;五花肉切丁,炒八成熟,放凉;将炒好的荔浦芋头、五花肉、木耳和香菇拌匀做成馅料;

步骤2、制作粉团:把糯米粉、红茶粉和柑橘皮粉拌匀后,加入热水和粉成团,和成熟粉团,使粉团有韧劲和粘性,用保鲜膜包盖住防止粉团变干;所述柑橘皮粉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新鲜柑橘皮清净,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5%,再用膨化机进行膨化,直到膨化机内压力为0.5mpa为止,然后取出投入五谷杂粮磨粉机中碾磨,得到柑橘皮粉。

步骤3、包馅料:揪一小块35-40g的粉团摊成饼状,放入馅料再收口搓圆,搓圆后按成扁状,即为红茶糯米粑半成品;所述每个粉团加入的馅料重量是依据粉团而定,粉团的份数与馅料的份数相同;

步骤4、蒸熟:将红茶糯米粑半成品放入蒸锅中蒸煮,大火隔水足汽蒸20分钟,冷却后即可得到红茶糯米粑;

所述红茶糯米粑所用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如下:糯米粉30份,红茶粉0.28份,木耳1.8份,香菇2.1份,芋头11份,五花肉9份,柑橘皮粉0.03份。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4中,在将红茶糯米粑半成品放入蒸笼前,先在蒸笼铺上一层8目的麦饭石,然后把红茶糯米粑半成品放置在麦饭石上,再在红茶糯米粑半成品上铺一层6目的麦饭石,所述上层麦饭石先用网袋装上,再连着网袋一起铺在红茶糯米粑半成品上。

实施例6

一种红茶糯米粑的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准备馅料:将荔浦芋头切丁,放油炒香,放凉;将木耳和香菇切丁,炒八成熟,放凉;五花肉切丁,炒八成熟,放凉;将炒好的芋头、五花肉、木耳和香菇拌匀做成馅料;

步骤2、制作粉团:把糯米粉、红茶粉、橄榄粉和柑橘皮粉拌匀后,加入热水和粉成团,和成熟粉团,使粉团有韧劲和粘性,用保鲜膜包盖住防止粉团变干;柑橘皮粉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4相同;

步骤3、包馅料:揪一小块30-40g的粉团摊成饼状,放入馅料再收口搓圆,搓圆后按成扁状,即为红茶糯米粑半成品;所述每个粉团加入的馅料重量是依据粉团而定,粉团的份数与馅料的份数相同;

步骤4、蒸熟:在将红茶糯米粑半成品放入蒸笼前,先在蒸笼铺上一层8目的麦饭石,然后把红茶糯米粑半成品放置在麦饭石上,再在红茶糯米粑半成品上铺一层6-8目的麦饭石,所述上层麦饭石先用网袋装上,再连着网袋一起铺在红茶糯米粑半成品上;将装有红茶糯米粑半成品的蒸笼放入蒸锅中蒸煮,大火隔水足汽蒸18分钟,冷却后即可得到红茶糯米粑;

所述红茶糯米粑所用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如下:糯米粉30份,红茶粉0.3份,木耳2份,香菇2份,芋头10份,五花肉10份,橄榄粉0.18份,柑橘皮粉0.03份。

实施例7

用传统方法做成糯米粑。

将实施例1-7制成的红茶糯米粑,随机分给30个人试吃,试吃后进行评分,每组总分为100分,30个人分别对各组评分后的平均分如下:实施例1为83,实施例2为86,实施例3为85,实施例4为88,实施例5为84,实施例6为90,实施例7为78。由实施例1和实施例7的数据对比可知,红茶搭配糯米,因为红茶的味道能够改善糯米粑的口感,所以更受食用者的欢迎;从其他实施例的数据对比可知,加入了柑橘皮粉能较大程度的影响到红茶糯米粑成品的口感,而橄榄粉、槲皮素和麦饭石也能对红茶糯米粑成品的口感产生一定影响。本发明经过各组分及各步骤相互配合加工而成的红茶糯米粑各方面的质量较好,平均分均上80分的好评分,受到试用者的喜爱,值得推广。另外,实施例6和实施例7的糯米粑相比,在无任何防护的情况下,常温保存时间较长,春季时期南方地区实施例6为20天,实施例7为15天。本发明的红茶糯米粑,因为利用柑橘皮粉、橄榄粉、槲皮素和麦饭石进行加工,大大的增加了红茶糯米粑的营养,经常食用还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