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番茄酱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70855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调味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番茄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番茄酱是鲜番茄的酱状浓缩制品,颜色呈鲜红色,具有番茄的特有风味,是一种富有特色的调味品,一般不直接入口。番茄酱由成熟的红番茄经破碎、打浆、去除皮和籽等粗硬物质后,经浓缩、装罐、杀菌而成。番茄酱常用作鱼、肉等食物的烹饪佐料,是增色、填酸、助鲜的调味佳品。番茄中除了番茄红素之外还含有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蛋白质以及天然果胶等,和新鲜番茄相比,番茄酱中的营养物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现有技术中,番茄酱及其制备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报道,例如,申请号为201510215169.3的中国专利文献报道了一种一种番茄酱的制作方法:1).选成熟、无病虫、无损伤的鲜番茄酱,用水洗净;2).用刀切除番茄蒂部,再剖开成数瓣;3).把切成瓣的番茄放入不锈钢锅里,用旺火蒸烂,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4).将蒸烂的番茄放在坛子里,坛子口盖一层牛皮纸,捆扎好;上面再盖一层塑料布,再捆扎好,切实密封,勿使透气,到冬令时节就可食用。申请号为201510182759.0的中国专利文献报道了一种牛肉番茄酱,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70‐80份牛肉、300‐400份番茄酱、10‐20份大葱、30‐40份大蒜、10‐20份生姜、30‐50份调味液、10‐20份白砂糖、20‐30份食用盐。申请号为201210164018.6的中国专利文献报道了一种复合调味番茄酱,以优质番茄酱作为主料,加入桂皮、花椒、八角、生姜片、丁香、胡椒和肉豆蔻萃取液,配以大蒜浆、洋葱浆、孜然粉、食盐、蔗糖和柠檬酸,调配得本发明的复合调味番茄酱。

但是,上述报道的番茄酱的营养成分较为单一,本发明人考虑,制备一种番茄酱,营养丰富,口感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番茄酱及其制备方法,营养丰富,口感好。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番茄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1-5重量份沙丁鱼肉、1-5重量份大头鱼肉、1-5重量份皮虾虾仁洗净在淡盐水浸泡2-8小时,捞出沥干余水,研磨成浆,得到复合浆液;将100-500重量份番茄果实洗净,去皮,打成酱汁,得到番茄原浆;将2-8重量份百合、6-12重量份花生、5-15重量份芝麻、1-6重量份蒲公英、0.2-3重量份鱼腥草、8-18重量份金桔、8-16重量份乌梅,3-10重量份山楂混合,打成酱汁,然后加入鲍鱼匀浆、复合浆液和番茄原浆,搅拌,加入适量水,得到番茄酱。

优选的,所述鲍鱼匀浆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鲍鱼加工边角料经清洗除杂后,按鲍鱼加工边角料与水质量比为1:20的比例混合,然后加入打浆机中,打浆制得粒度为300μm的鲍鱼粗浆;将鲍鱼粗浆过胶体磨进行均质微细化处理,胶体磨转速为2500r/min,微细化处理制得鲍鱼匀浆。

优选的,沙丁鱼肉2-4重量份。

优选的,大头鱼肉2-4重量份。

优选的,百合3-6重量份。

优选的,芝麻8-12重量份。

优选的,蒲公英1-4重量份。

优选的,金桔10-15重量份。

优选的,乌梅10-14重量份。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番茄酱,采用如下原料制备:1-5重量份沙丁鱼肉、1-5重量份大头鱼肉、1-5重量份皮虾虾仁、将100-500重量份番茄果实、2-8重量份百合、6-12重量份花生、5-15重量份芝麻、1-6重量份蒲公英、0.2-3重量份鱼腥草、8-18重量份金桔、8-16重量份乌梅,3-10重量份山楂、鲍鱼边角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番茄酱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1-5重量份沙丁鱼肉、1-5重量份大头鱼肉、1-5重量份皮虾虾仁洗净在淡盐水浸泡2-8小时,捞出沥干余水,研磨成浆,得到复合浆液;将100-500重量份番茄果实洗净,去皮,打成酱汁,得到番茄原浆;将2-8重量份百合、6-12重量份花生、5-15重量份芝麻、1-6重量份蒲公英、0.2-3重量份鱼腥草、8-18重量份金桔、8-16重量份乌梅,3-10重量份山楂混合,打成酱汁,然后加入鲍鱼匀浆、复合浆液和番茄原浆,搅拌,加入适量水,得到番茄酱。本发明制备的番茄酱营养丰富,口感好,并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番茄酱,采用如下原料制备:1-5重量份沙丁鱼肉、1-5重量份大头鱼肉、1-5重量份皮虾虾仁、将100-500重量份番茄果实、2-8重量份百合、6-12重量份花生、5-15重量份芝麻、1-6重量份蒲公英、0.2-3重量份鱼腥草、8-18重量份金桔、8-16重量份乌梅,3-10重量份山楂、鲍鱼边角料。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番茄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1-5重量份沙丁鱼肉、1-5重量份大头鱼肉、1-5重量份皮虾虾仁洗净在淡盐水浸泡2-8小时,捞出沥干余水,研磨成浆,得到复合浆液;将100-500重量份番茄果实洗净,去皮,打成酱汁,得到番茄原浆;将2-8重量份百合、6-12重量份花生、5-15重量份芝麻、1-6重量份蒲公英、0.2-3重量份鱼腥草、8-18重量份金桔、8-16重量份乌梅,3-10重量份山楂混合,打成酱汁,然后加入鲍鱼匀浆、复合浆液和番茄原浆,搅拌,加入适量水,得到番茄酱。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鲍鱼匀浆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鲍鱼加工边角料经清洗除杂后,按鲍鱼加工边角料与水质量比为1:20的比例混合,然后加入打浆机中,打浆制得粒度为300μm的鲍鱼粗浆;将鲍鱼粗浆过胶体磨进行均质微细化处理,胶体磨转速为2500r/min,微细化处理制得鲍鱼匀浆。

作为优选方案,沙丁鱼肉优选为2-4重量份,大头鱼肉优选为2-4重量份,百合优选为3-6重量份于,芝麻优选为8-12重量份,蒲公英优选为1-4重量份,金桔优选为10-15重量份,乌梅优选为10-14重量份。

从以上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以沙丁鱼肉、大头鱼肉、皮虾虾仁、将番茄果实、百合、花生、芝麻、蒲公英、鱼腥草、金桔、乌梅,山楂、鲍鱼边角料为原料,各个原料相互作用,一方面提成了番茄酱的口感,口味鲜美,并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原料均为市购。

实施例1

1、将鲍鱼加工边角料(鲍鱼边、鲍鱼内脏)经清洗除杂后,按鲍鱼加工边角料与水质量比为1:20的比例混合,然后加入打浆机中,打浆制得粒度为300μm的鲍鱼粗浆。将鲍鱼粗浆过胶体磨进行均质微细化处理,胶体磨转速为2500r/min,微细化处理制得鲍鱼匀浆。

2、将3g沙丁鱼肉、2g大头鱼肉、1g皮虾虾仁洗净在淡盐水浸泡5小时,捞出沥干余水,研磨成浆,得到复合浆液;

3、将200g番茄果实洗净,去皮,打成酱汁,得到番茄原浆;

4、将5g百合、8g花生、10g芝麻、3g蒲公英、1g鱼腥草、10g金桔、12g乌梅,6g山楂混合,打成酱汁,然后加入鲍鱼匀浆、复合浆液和番茄原浆,搅拌,加入适量水,得到番茄酱。

实施例2

1、将鲍鱼加工边角料(鲍鱼边、鲍鱼内脏)经清洗除杂后,按鲍鱼加工边角料与水质量比为1:20的比例混合,然后加入打浆机中,打浆制得粒度为300μm的鲍鱼粗浆。将鲍鱼粗浆过胶体磨进行均质微细化处理,胶体磨转速为2500r/min,微细化处理制得鲍鱼匀浆。

2、将1g沙丁鱼肉、4g大头鱼肉、3g皮虾虾仁洗净在淡盐水浸泡5小时,捞出沥干余水,研磨成浆,得到复合浆液;

3、将300g番茄果实洗净,去皮,打成酱汁,得到番茄原浆;

4、将2g百合、6g花生、15g芝麻、1g蒲公英、3g鱼腥草、8g金桔、8g乌梅,10g山楂混合,打成酱汁,然后加入鲍鱼匀浆、复合浆液和番茄原浆,搅拌,加入适量水,得到番茄酱。

实施例3

1、将鲍鱼加工边角料(鲍鱼边、鲍鱼内脏)经清洗除杂后,按鲍鱼加工边角料与水质量比为1:20的比例混合,然后加入打浆机中,打浆制得粒度为300μm的鲍鱼粗浆。将鲍鱼粗浆过胶体磨进行均质微细化处理,胶体磨转速为2500r/min,微细化处理制得鲍鱼匀浆。

2、将5g沙丁鱼肉、2g大头鱼肉、3g皮虾虾仁洗净在淡盐水浸泡5小时,捞出沥干余水,研磨成浆,得到复合浆液;

3、将500g番茄果实洗净,去皮,打成酱汁,得到番茄原浆;

4、将8g百合、6g花生、14g芝麻、1g蒲公英、3g鱼腥草、8g金桔、15g乌梅,8g山楂混合,打成酱汁,然后加入鲍鱼匀浆、复合浆液和番茄原浆,搅拌,加入适量水,得到番茄酱。

实施例4

分别在苏州、重庆、南宁、长春、石家庄5个城市各随机调研100人,分别对实施例1制备的番茄酱的口感进行评分评价:十分非常喜欢为5分,喜欢为4分,一般为3分,不喜欢为2分,十分不喜欢为1分。统计结果为,在苏州的100人中,95%喜欢或十分喜欢所述番茄酱的口感;在重庆的100人中,93%喜欢或十分喜欢所述番茄酱的口感;在南宁的100人中,92%喜欢或十分喜欢所述番茄酱的口感;在长春的100人中,93%喜欢或十分喜欢所述番茄酱的口感;在石家庄的100人中,94%喜欢或十分喜欢所述番茄酱的口感。由此可见,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番茄酱在国内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南部地区、北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均获得了良好的评价。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