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盐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58208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市场上盐均是作为调味品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盐的形式均是单一的粉末状,且补充不便利。

糯质玉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玉米起源于南美洲,引入中国后,大面积在西南地区种植的硬质玉米发生基因突变,经人工选择后选育出糯质类型。按照籽粒的颜色可以分为白糯、黑糯、紫糯、黄糯、彩糯等,市场上常见的有白糯和黄糯。糯质玉米又称蜡质玉米或黏玉米,是a-型淀粉,多为球形和多角形,其子粒胚乳淀粉为100%的支链淀粉,煮熟后粘软而富有糯性。糯玉米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其中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含量大大超过普通玉米。一般含糖量为7%~9%,干物质全量达33%~38%,谷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出15~18%,赖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16%~74%,因而比甜玉米含有更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更好的适口性,且籽粒粘软清香,皮薄无渣,内容物多,易于消化吸收,消化率高出普通玉米16%。玉米中具有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降低白内障和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生率。经常食用玉米,还可以增强记忆力。玉米的营养物质虽然高,但是直接食用既不方便消化吸收率也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玉米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玉米盐方便食用并且具有较高的消化吸收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玉米颗粒置于食盐水溶液中,再加入亚硫酸浸泡处理后磨浆,得到玉米浆液;

将所述玉米浆液依次进行均质、杀菌和喷雾干燥,得到玉米粉颗粒;

b)将5~6质量份的玉米粉颗粒、0~1质量份的柠檬酸钾和1~2质量份的去离子水混合,得到混合物料;

将所述混合物料冷冻之后再解冻,再与3~4质量份的食盐混合,得到混合物;

c)将所述混合物进行挤压膨化,得到玉米盐前体;

d)在所述玉米盐前体表面喷洒0~1质量份的薄荷油,干燥后得到玉米盐。

优选的,所述玉米为糯玉米。

优选的,所述食盐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7%~0.9%。

优选的,所述糯玉米粉颗粒的粒径为150~350μm。

优选的,所述磨浆的具体方法为:

将浸泡后的玉米颗粒与水混合后置于胶体磨中先后进行两次磨浆;

所述均质为高压均质,具体方法为:

所述均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均质压力为20~25mpa,第二阶段均质压力为25~30mpa,所述两个阶段均质的温度均在30~50℃;

所述杀菌为超高温瞬时杀菌,具体方法为:

在450~500mpa压力,150~180℃条件下处理3~5s。

优选的,所述冷冻的温度为-16~-20℃,所述冷冻的时间为48~60小时。

优选的,所述挤压膨化时物料的温度为180~200℃,物料内部压力为3.5~4mpa。

优选的,步骤d)中,所述干燥采用流化床干燥,进风温度为70~140℃,出风温度为40~7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盐,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5~6质量份玉米粉颗粒;

0~1质量份柠檬酸钾;

1~2质量份去离子水

3~4质量份的食盐;

0~1质量份的薄荷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玉米颗粒置于食盐水溶液中,再加入亚硫酸浸泡处理后磨浆,得到玉米浆液;将所述玉米浆液依次进行均质、杀菌和喷雾干燥,得到糯玉米粉颗粒;b)将5~6质量份的玉米粉颗粒、0~1质量份的柠檬酸钾和1~2质量份的去离子水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将所述混合物料冷冻之后再解冻,再与3~4质量份的食盐混合,得到混合物;c)将所述混合物进行挤压膨化,得到玉米盐前体;d)在所述玉米盐前体表面喷洒0~1质量份的薄荷油,干燥后得到玉米盐。本发明以玉米与盐为原料,通过将玉米中的淀粉糊化、老化再糊化,并结合喷雾干燥以及挤压膨化技术,从而得到一种具有疏松多孔结构的玉米盐,该玉米盐具有较高的消化吸收率,且玉米具有抗氧化、改善记忆力的功能。该产品形似大米粒,风味口感良好,可包装后随身携带,盐的补充非常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玉米盐的电镜扫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玉米颗粒置于食盐水溶液中,再加入亚硫酸浸泡处理后磨浆,得到玉米浆液;

将所述玉米浆液依次进行均质、杀菌和喷雾干燥,得到糯玉米粉颗粒;

b)将5~6质量份的玉米粉颗粒、0~1质量份的柠檬酸钾和1~2质量份的去离子水混合,得到混合物料;

将所述混合物料冷冻之后再解冻,再与3~4质量份的食盐混合,得到混合物;

c)将所述混合物进行挤压膨化,得到玉米盐前体;

d)在所述玉米盐前体表面喷洒0~1质量份的薄荷油,干燥后得到玉米盐。

本发明首先将玉米颗粒置于食盐水溶液中,再加入亚硫酸浸泡处理后磨浆,得到玉米浆液。

其中,所述玉米优选为新鲜糯玉米。其中,所述浸泡处理具体为:

将新鲜糯玉米颗粒浸泡在质量浓度为0.7%~0.9%食盐水溶液中,再加入亚硫酸辅助浸泡2~5h。糯玉米籽粒的浸泡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亚硫酸的作用于糯玉米颗粒胚乳的细胞壁上形成了细小的洞或坑,使得水分容易进入玉米籽粒内部;第二阶段,亚硫酸在玉米颗粒内部扩散,逐渐与糯玉米颗粒内部的蛋白质基质反应;第三阶段,亚硫酸开始削弱或破坏淀粉与蛋白质基质之间的结合,降解蛋白质。此浸泡过程降低了糯玉米籽粒的机械强度,使得包裹在蛋白质基质中的淀粉颗粒游离出来。与未浸泡的糯玉米籽粒相比,浸泡后糯玉米籽粒的淀粉、脂肪、纤维素等利用率有所提高。

接着,将浸泡后的糯玉米颗粒进行磨浆,所述磨浆的具体方法为:

将浸泡后的玉米颗粒与水混合后置于胶体磨中先后进行两次磨浆;

其中,本发明将质量比为1:1糯玉米颗粒与去离子水混合加入至胶体磨中,进行第一次磨浆,锥形转子快速转动,和锥形定子形成相对运动,糯玉米粒通过转子和定子的间隙时,在自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形成巨大的剪切力、摩擦力、高频振荡效果,使得玉米颗粒细胞壁破碎,汁液流出。静置30~50min后进行第二次磨浆,得到糯玉米浆液。

得到玉米浆液后,将所述玉米浆液依次进行均质、杀菌和喷雾干燥,得到玉米粉颗粒。

在本发明中,所述均质为高压均质,具体方法为:

所述均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均质压力为20~25mpa,第二阶段均质压力为25~30mpa,所述两个阶段均质的温度均在30~50℃。

均质使得糯玉米浆液体系的分散质微细化,均质过程中,玉米浆液在剪切力、冲击力和空穴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均一的分散液。故而经过均质处理后,玉米浆液颗粒细腻,色泽鲜亮均匀,体系稳定,不分层。

所述杀菌为超高温瞬时杀菌,具体方法为:

在450~500mpa压力,150~180℃条件下处理3~5s。

本发明对所述超高温瞬时杀菌的装置并没有特殊限制,优选为全自动超高温瞬时杀菌机。

糯玉米浆液中的淀粉颗粒在高于450mpa压力下糊化,β-淀粉转化成α-淀粉,有序的晶体结构被破坏。且高温高压蒸汽迅速穿过浆液,杀灭玉米浆中的微生物和酶,糯玉米浆液中的微生物含量远低于国标(如:黄曲霉毒素b1≤5μg/kg、赤霉烯酮≤50μg/kg),说明该技术处理糯玉米浆液后达到了杀菌要求。

接着,经过杀菌的玉米浆液送入喷雾干燥塔中,浆液被分散成微化的雾滴,物料水分迅速蒸发,得到干燥的玉米粉颗粒。同时玉米浆液中的淀粉颗粒形成非晶颗粒态淀粉,粒径大,多孔,多凹陷,表面积大,具有很高的物理和化学生物活性,容易吸收其他溶液。

取少量上述制备的玉米粉颗粒溶解于去离子水中,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测定糯玉米浆粉的粒径,以测定其粒度是否为150~350μm。

即取部分玉米粉末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制1%的糯玉米浆液分散液,以水为对照调试机器,取少量分散液分装为八个样品加入样品池中,在0.05μm~300μm之间扫描,光束通过分散液时遇到颗粒受到阻碍,一部分光就会发生散射现象,散射光的传播方向与主光束形成一个夹角,夹角的大小说明了颗粒的大小,再综合散射光的强度进行测量,即可得到玉米浆颗粒的粒度分布结果,测定得到样品的粒径取平均值为150~350μm符合要求。

本发明选用粒径为150~350μm的玉米粉颗粒进行下一步的工艺。

得到玉米粉颗粒后,将5~6质量份的玉米粉颗粒、0~1质量份的柠檬酸钾和1~2质量份的去离子水混合,得到混合物料。

具体的,将柠檬酸钾与水混合,得到柠檬酸钾水溶液;

将所述柠檬酸钾水溶液与玉米粉颗粒混合,使得柠檬酸钾水溶液被玉米粉颗粒完全吸收。

将上述混合物料冷冻之后再解冻。

在本发明中,所述冷冻的温度为-16~-20℃,所述冷冻的时间为48~60小时。

将混合物料在-16~-20℃条件下冷冻处理48~60h,使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老化,冷冻可以加快其老化程度,从而使其被破坏的结晶结构逐渐恢复,从无序结构的α-淀粉形成有序的β-淀粉。

解冻后的混合物料与3~4质量份的食盐混合,得到混合物;

将所述混合物进行挤压膨化,得到玉米盐前体。将混合物(含水量13%~14%)送入双螺杆挤压膨化机中,物料通过供料器进入套筒后,由螺杆转动向前输送,物料受到阻力作用被压缩,物料在机器内部强烈搅拌、混合、剪切等产生高温高压,即物料的温度为180~200℃,物料内部压力为3.5~4mpa,使得淀粉组织中紧密排列的胶束被破坏,淀粉由β-淀粉转化为α-淀粉,淀粉再次糊化,随着淀粉糊被挤出达到常温常压状态,物料中瞬间膨化使得内部产生许多微孔。最终形成了疏松多孔状的玉米盐前体,玉米盐前体形似大米,呈浅黄色具有浓郁香味。

得到玉米盐前体后,在所述玉米盐前体表面喷洒0~1质量份的薄荷油,干燥后得到玉米盐。

添加薄荷油可以改善产品口感及风味,使得产品清凉可口。

所述干燥采用流化床干燥,进风温度为70~140℃,出风温度为40~70℃。物料颗粒与气体充分接触而干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盐,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5~6质量份玉米粉颗粒;

0~1质量份柠檬酸钾;

1~2质量份去离子水

3~4质量份的食盐;

0~1质量份的薄荷油。

其中,所述玉米粉颗粒的粒径为150~350μm,制备方法如上文所述,在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以玉米与盐为原料,通过将玉米中的淀粉糊化、老化再糊化,并结合喷雾干燥以及挤压膨化技术,从而得到一种具有疏松多孔结构的玉米盐,该玉米盐可以被人体快速吸收,且糯玉米具有抗氧化、改善记忆力的功能。该产品形似大米粒,风味口感良好,可包装后随身携带,盐的补充非常便捷。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玉米盐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糯玉米颗粒浸泡在0.7~0.9%的盐水中,再加入亚硫酸辅助浸泡5h。再用胶体磨磨浆,再加入亚硫酸辅助浸泡3h。再用胶体磨磨浆,入体积比(玉米粒:水)为1:1的纯净水进行第一次磨浆,玉米颗粒细胞壁破碎,汁液流出。静置30min后二次磨浆,得到具有浓郁玉米香味的黄色糯玉米浆液。

将浆液进行高压均质处理,均质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均质压力为25mpa,第二阶段为30mpa,两段的温度均为40℃。然后用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处理糯玉米浆液,将糯玉米浆液置于全自动超高温瞬时杀菌机中,在500mpa压力,150℃条件下处理3s,其中的淀粉颗粒糊化且微生物被杀灭。然后运用喷雾干燥技术将糯玉米浆液进行干燥,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78℃,得到干燥的糯玉米粉末,形成非晶颗粒态的糯玉米淀粉。取少量糯玉米淀粉溶于去离子水中,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测定糯玉米浆液粒径,即配制1%的糯玉米浆分散液,以水为对照调试机器,取少量分散液分装为八个样品加入样品池中,在0.05~300μm之间扫描,测定得到样品的粒径取平均值为155μm。

将重量份数为0.02份柠檬酸钾和1.2份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再与制备好的5.1份糯玉米粉末混合,非晶颗粒态的玉米淀粉具有很强的物理活性,使得柠檬酸钾被糯玉米粉颗粒完全吸收。然后将混合物料在-18℃条件下冷冻处理48h,非晶颗粒态淀粉老化,解冻之后与准确称量3.3份盐混合,运用挤压膨化技术将物料送入双螺旋挤压膨化机,淀粉颗粒再次糊化,物料温度185℃,内部压力3.5mpa,得到形似大米,呈浅黄色具有浓郁香味、疏松多孔的糯玉米盐粒。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胶状结构,然后将制备的0.38份薄荷油均匀喷洒糯玉米盐粒表面,浸湿后放置在流化床干燥机孔板上,在进风温度为80℃,出风温度为55℃条件下,物料颗粒与气体充分接触而干燥得到有薄荷清凉的玉米盐。

将制备得到的玉米盐进行电镜扫描,结果见图1,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玉米盐的电镜扫描图。由图1可知,玉米盐产品为疏松多孔状。

实施例2

玉米颗粒浸泡在0.7~0.9%的盐水中,再加入亚硫酸辅助浸泡5h。再用胶体磨磨浆,再加入亚硫酸辅助浸泡4h。再用胶体磨磨浆,入体积比(玉米粒:水)为1:1的纯净水进行第一次磨浆,玉米颗粒细胞壁破碎,汁液流出。静置60min后二次磨浆,得到具有浓郁玉米香味的黄色糯玉米浆液。

将浆液进行高压均质处理,均质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均质压力为23mpa,第二阶段为25mpa,两段的温度均为45℃。然后用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处理糯玉米浆液,将糯玉米浆液置于全自动超高温瞬时杀菌机中,在450mpa压力,160℃条件下处理4s,其中的淀粉颗粒糊化且微生物被杀灭。然后运用喷雾干燥技术将糯玉米浆液进行干燥,进风温度185℃,出风温度80℃,得到干燥的糯玉米粉末,形成非晶颗粒态的糯玉米淀粉。取少量糯玉米淀粉溶于去离子水中,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测定糯玉米浆液粒径,即配制1%的糯玉米浆液分散液,以水为对照调试机器,取少量分散液分装为八个样品加入样品池中,在0.05~300μm之间扫描,测定得到样品的粒径取平均值为160μm。

将重量份数为0.03份柠檬酸钾和1.3份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再与制备好的5.3份糯玉米粉末混合,非晶颗粒态的玉米淀粉具有很强的物理活性,使得柠檬酸钾被糯玉米粉颗粒完全吸收。然后将混合物料在-18℃条件下冷冻处理48h,非晶颗粒态淀粉老化,解冻之后与准确称量的3.0份盐混合,运用挤压膨化技术将物料送入双螺旋挤压膨化机,淀粉颗粒再次糊化,物料温度190℃,内部压力4mpa,得到形似大米,呈浅黄色具有浓郁香味、疏松多孔的糯玉米盐粒。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胶状结构,然后将制备的0.37薄荷油均匀喷洒糯玉米盐粒表面,浸湿后放置在流化床干燥机孔板上,在进风温度为90℃,出风温度为50℃条件下,物料颗粒与气体充分接触而干燥得到有薄荷清凉的玉米盐。

实施例3

玉米颗粒浸泡在0.7~0.9%的盐水中,再加入亚硫酸辅助浸泡5h。再用胶体磨磨浆,入体积比(玉米粒:水)为1:1的纯净水进行第一次磨浆,玉米颗粒细胞壁破碎,汁液流出。静置50min后二次磨浆,得到具有浓郁玉米香味的黄色糯玉米浆液。

将浆液进行高压均质处理,均质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均质压力为20mpa,第二阶段为30mpa,两段的温度均为50℃。然后用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处理糯玉米浆液,将糯玉米浆液置于全自动超高温瞬时杀菌机中,在500mpa压力,180℃条件下处理2s,其中的淀粉颗粒糊化且微生物被杀灭。然后运用喷雾干燥技术将糯玉米浆液进行干燥,进风温度190℃,出风温度85℃,得到干燥的糯玉米粉末,形成非晶颗粒态的糯玉米淀粉。取少量糯玉米淀粉溶于去离子水中,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测定糯玉米浆液粒径,即配制1%的糯玉米浆液分散液,以水为对照调试机器,取少量分散液分装为八个样品加入样品池中,在0.05~300μm之间扫描,测定得到样品的粒径取平均值为150μm。

将重量份数为0.05份柠檬酸钾和1.4份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再与制备好的5.0份糯玉米粉末混合,非晶颗粒态的玉米淀粉具有很强的物理活性,使得柠檬酸钾被糯玉米粉颗粒完全吸收。然后将混合物料在-18℃条件下冷冻处理48h,非晶颗粒态淀粉老化,解冻之后与准确称量的3.2份盐混合,运用挤压膨化技术将物料送入双螺旋挤压膨化机,淀粉颗粒再次糊化,物料温度200℃,内部压力3.5mpa,得到形似大米,呈浅黄色具有浓郁香味、疏松多孔的糯玉米盐粒。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胶状结构,然后将制备的0.35份薄荷油均匀喷洒糯玉米盐粒表面,浸湿后放置在流化床干燥机孔板上,在进风温度为110℃,出风温度为60℃条件下,物料颗粒与气体充分接触而干燥得到有薄荷清凉的玉米盐。

实施例4

(1)动物实验分组、给药:

取小鼠24只,雌雄各12只,体重18~22g,随机分配成三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其中,正常对照组用动物饲料饲喂0.02kg/d/只,实验组ⅰ用市售糯玉米粉、食盐、柠檬酸钾、薄荷油和去离子水的简单混合物(质量比为5.1:3.3:0.02:0.38:1.2)饲喂0.02kg/d/只,实验组ⅱ用实施例1制备的玉米盐产品饲喂0.02kg/d/只。每组8只,实验15d。

(2)测定小鼠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

实验15d后,脱颈椎处死小鼠,将肠道内的残余物取出,检测其中的含氮量,计算蛋白质的含量。其中,计算公式为:蛋白质消化吸收率=摄入量—残留量。

(3)实验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将实验组ⅱ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蛋白质消化吸收率要高3.68±0.09。将实验组ⅱ与实验组ⅰ相比,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提高3.23±0.06,实验组ⅱ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显著高于实验组ⅰ,p<0.05。

(4)小结

从该动物实验可知,该制作工艺的玉米盐制品具有一定的提高蛋白质消化吸收率的作用,与该配方的简单物料混合相比,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提高3.23±0.0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