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竹笋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32327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黄竹笋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竹笋是中国传统佳肴,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历史极为悠久。笋干是以笋为原料,多道工序精制而成;笋干色泽黄亮、肉质肥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氨基酸等微量元素,低脂肪、低糖、多膳食纤维的特点有助食、开胃之功效;可增进食欲、防便秘、清凉败毒,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纯天然健康食品。

广西桂林地区是产竹和产笋的主产区之一,桂林市花屏自然保护区,永福县、临桂县、龙胜县及毗邻柳州三江地区皆产黄竹笋干,该地区无工业污染,为旅游的必选之地,其中黄竹笋干是游客必买的农特产。因此,研制一种安全高效的黄竹笋加工方法具有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竹笋的加工方法,本方法制得的黄竹笋,清香,口感好,保留黄竹笋原有营养物质,中草药共同熬煮,具有保健功效,同时具有较长保存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黄竹笋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去壳:将新鲜竹笋剥壳,去掉较老的根部;

2)清洗:将1)剥壳后的竹笋在质量分数为2-5%盐水中浸泡2-3h,再用清水清洗干净;

3)蒸煮:将2)清洗干净的竹笋平铺在蒸锅底部,在锅中加水摸过竹笋3-5cm,加入竹笋重量0.2-0.8倍的调理剂,蒸煮30-60min;

所述调理剂按照重量份数每100份中包括:食盐3-6份、柠檬酸2-5份、氯化钙0.5-2份、白糖2-4份、中草药添加剂5-10份、竹叶提取液0.2-0.8份、银杏叶提取液0.2-0.6份,其余为水;

4)漂洗冷却:将3)中蒸煮后的竹笋捞出,用清水浸泡15-30min;

5)脱水:将4)中冷却竹笋平铺于筛子上,于太阳下晾晒,时常翻动;

6)二次烘干:将5)中晾干的竹笋平铺于架子上,覆盖1-3cm干净的竹叶;炭火烘烤5-8h,至含水量为5-10%;

7)包装:将烘干笋干真空包装。

在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所述中草药添加剂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党参10-20份、白术5-10份、茯苓5-15份、芡实8-15份、陈皮3-8份、枸杞3-6份、姜2-5份;所述中草药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将各成分按照所述比例混合均匀,加入水,加水量是所述中草药添加剂重量的3-5倍,煮沸后,文火熬煮1-3h,自然冷却,过滤,收集滤液,滤液浓缩,得到所述中草药添加剂。

在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所述竹叶提取液的制备方法:选取竹叶洗净,切碎,称重后加入质量比为1:5-6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3次,每次1-3h,合并提取液,过滤,收集滤液,减压浓缩除乙醇,得到所述竹叶提取液。

在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所述银杏叶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将银杏叶洗净后,烘干磨粉,称重后加入体积比为1:5-10的乙醇溶液,浸泡3-5h,超声30-60min,再回流2-3h,过滤收集滤液,减压浓缩除溶剂,得到所述银杏叶提取液。

在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所述加工方法在炭火烘烤时添加竹叶、秸秆、甘蔗渣、橘子皮、柚子皮中一种或者多种。

在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所述加工方法制得的黄竹笋食用前,需要温水泡发10-30min。

在本发明的黄竹笋的加工方法黄竹笋在熬煮时添加了多种中草药成分,不仅可以调味,还各有其保健功效,其中:

党参:性平,味甘,补中益气,和胃生津,具有增强免疫力、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党参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先将党参洗净,烘干,磨粉,称重,放入提取罐内;在提取罐内加入水,加水是党参重量的3-5倍,加热至沸腾后开始计时,回流提取1-2h;反复三次;冷却后过滤,滤渣用党参重量的1倍的水,冲洗三次,合并滤液,将滤液在70-80℃减压浓缩;冻干,过100目筛,筛分后得到所述党参提取物。

所述党参提取物制备工艺中:根据党参特性,制备采用回流式水提工艺,三次水提取能够充分提取党参中活性多糖等有益物质,得到较高提取率;为防止所得提取物多糖类等有效物质分解,采用冻干工艺得到粉末状党参提取物。

白术:味苦,性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等作用;白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先将白术洗净,烘干,磨粉,称重,放入提取罐内;在提取罐内加入水,加水是白术重量的3-5倍,加热至沸腾后开始计时,回流提取1-2h;反复三次;冷却后过滤,滤渣用白术重量的1倍的水,冲洗三次,合并滤液,将滤液在70-80℃减压浓缩;冻干,过100目筛,筛分后得到所述白术提取物。

所述白术提取物制备工艺中:根据党参特性,制备采用回流式水提工艺,三次水提取能够充分提取白术中活性多糖等有益物质,得到较高提取率;为防止所得提取物多糖类等有效物质分解,采用冻干工艺得到粉末状党参提取物。

茯苓:甘,性平,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能降胃酸,对消化道溃疡有预防效果;茯苓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先将茯苓洗净,烘干,磨粉,称重,放入提取罐内;在提取罐内加入水,加水是茯苓重量的3-5倍,加热至沸腾后开始计时,回流提取1-2h;冷却后过滤,收集滤液,浓缩;喷雾干燥,粉碎,过100目筛,筛分后得到所述茯苓提取物。

所述茯苓提取物制备工艺中:根据茯苓特性,制备采用回流式水提工艺,水提取不破坏茯苓中所含有效成分,并有较高提取率;为防止所得茯苓提取物多糖类等有效物质吸潮潮解,采用喷雾干燥工艺。

芡实:味甘、涩,性平;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等作用;先将芡实洗净,烘干,磨粉,称重,放入容器中,加入体积比1:1乙醇水溶液,加入量是芡实重量的3-5倍,超声30-60min;冷凝回流浸提1-2h;自然冷却后,旋蒸除溶剂,得到比重为1.5-2.0浓缩液;喷雾干燥,粉碎,过100目筛,筛分后得到所述芡实提取物。

所述芡实提取物制备工艺中:根据芡实特性,制备采用超声和冷凝回流式乙醇水提工艺,能够防止芡实中有效成分不被破坏,得到较高提取率;旋蒸除乙醇水,方便快捷,效果好。

陈皮:性温,味辛、味苦,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陈皮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先将陈皮洗净,烘干,切丝,称重,放入提取罐内,加入水,加水是陈皮重量的5-8倍,加热至沸后,文火熬煮3-5h,冷却后过滤,加压蒸馏进一步浓缩,得到比重为1.2-1.5浓缩液,得到所述陈皮提取物。

所述陈皮提取物制备工艺中:根据陈皮特性,水提取,工艺简单,不会破坏陈皮中有效成分,并且能够充分提取陈皮中有益物质。

枸杞:味甘,性平;养肝、滋肾、润肺;先将枸杞洗净,烘干,称重,放入容器中,加入水,加水量是枸杞重量的3-5倍,超声30-60min;冷凝回流浸提1-2h;自然冷却后,冻干除水,得到比重为1.5-2.0浓缩液;喷雾干燥,粉碎,过100目筛,筛分后得到所述枸杞提取物。

所述枸杞提取物制备工艺中:根据枸杞特性,制备采用超声和冷凝回流式水提工艺,能够防止枸杞中有效成分不被破坏,得到较高提取率;冻干除水,方便快捷。

姜:味辛,性温;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等作用;姜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先将姜洗净,烘干,切丝,称重,放入提取罐内,加入水,加水是姜重量的5-8倍,加热至沸后,文火熬煮3-5h,冷却后过滤,加压蒸馏进一步浓缩,得到比重为1.5-2.0浓缩液,得到所述姜提取物。

所述姜提取物制备工艺中:根据姜特性,水提取,工艺简单,不会破坏姜中有效成分,并且能够充分提取姜中有益物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黄竹笋在在熬煮过程中添加调理剂,所述调理剂添加了中草药添加剂,所述中草药添加剂中党参、白术、茯苓和芡实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减轻调节食用笋干代谢导致的健脾影响;配合陈皮、枸杞配合使用,进一步调和,减轻脾胃气滞,并补和气血、润燥滑肠的作用,姜具有去腥去湿气的作用,各个成分相互协调,不但增加本发明黄竹笋的风味,而且具有健脾益气、润燥滑肠等功效。

(2)本发明的黄竹笋在在熬煮过程中还添加了竹叶提取液,能够增加竹笋中竹叶风味,保有竹叶清香;银杏叶提取液具有抗老化,使笋干具有更长的保存期;食盐与柠檬酸、氯化钙合用,使竹笋不被细菌污染,提升色泽保持黄亮;与中草药添加剂配合,进一步增加了本发明黄竹笋的风味,并且使本发明黄竹笋具有营养保健功效。

(3)本发明的黄竹笋的加工方法中,采取两次烘干过程,保证黄竹笋除水彻底,使之保存时间长;加工得到的黄竹笋呈黄色、具有清香,口感好,保留黄竹笋原有营养物质,中草药共同熬煮,具有保健功效,大大提高了黄竹笋的品质,并且本发明的黄竹笋保存期较长,适于携带和运输。

(4)本发明的黄竹笋加工方法简单,经济效益高,满足人们需求,可行性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所用的原料均可从市面上购买。

实施例1

一种黄竹笋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去壳:将新鲜竹笋剥壳,去掉较老的根部;

2)清洗:将剥壳后的鲜笋在质量分数为2%盐水中浸泡3h,再用清水清洗干净;

3)调理剂的制备:将党参10份、白术5份、茯苓5份、芡实8份、陈皮3份、枸杞3份、姜2份;加入108份水,煮沸后,文火熬煮1h,自然冷却,过滤,收集滤液,滤液浓缩,得到所述中草药添加剂;选取竹叶5份洗净,切碎,称重后加入25份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次,每次1h,合并提取液,过滤,收集滤液,减压浓缩除乙醇,得到所述竹叶提取液;将银杏叶5份洗净后,烘干磨粉,称重后加入25份乙醇溶液,浸泡3h,超声30min,再回流2h,过滤收集滤液,减压浓缩除溶剂,得到所述银杏叶提取液;将食盐3份、柠檬酸2份、氯化钙0.5份、白糖2份、中草药添加剂5份、竹叶提取液0.2份、银杏叶提取液0.2份和水87.1份,混合均匀;

4)蒸煮:将2)清洗干净的竹笋平铺在蒸锅底部,在锅中加水摸过竹笋3cm,加入竹笋重量0.2倍的调理剂,蒸煮30min;

5)漂洗冷却:将4)中蒸煮后的竹笋捞出,用清水浸泡15min;

6)脱水:将5)中冷却竹笋平铺于筛子上,于太阳下晾晒,时常翻动;

7)二次烘干:将6)中晾干的竹笋平铺于架子上,覆盖1cm干净的竹叶;炭火和竹叶烘烤5h,至含水量为10%;

8)包装:将烘干笋干真空包装。

实施例2

一种黄竹笋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去壳:将新鲜竹笋剥壳,去掉较老的根部;

2)清洗:将剥壳后的鲜笋在质量分数为3%盐水中浸泡2.5h,再用清水清洗干净;

3)调理剂的制备:将党参12份、白术6份、茯苓10份、芡实10份、陈皮5份、枸杞4份、姜3份;加入200份水,煮沸后,文火熬煮2h,自然冷却,过滤,收集滤液,滤液浓缩,得到所述中草药添加剂;选取竹叶5份洗净,切碎,称重后加入26份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次,每次2h,合并提取液,过滤,收集滤液,减压浓缩除乙醇,得到所述竹叶提取液;将银杏叶5份洗净后,烘干磨粉,称重后加入30份乙醇溶液,浸泡4h,超声40min,再回流2h,过滤收集滤液,减压浓缩除溶剂,得到所述银杏叶提取液;将食盐4份、柠檬酸3份、氯化钙1份、白糖3份、中草药添加剂6份、竹叶提取液0.4份、银杏叶提取液0.3份和水82.3份,混合均匀;

4)蒸煮:将2)清洗干净的竹笋平铺在蒸锅底部,在锅中加水摸过竹笋4cm,加入竹笋重量0.4倍的调理剂,蒸煮40min;

5)漂洗冷却:将4)中蒸煮后的竹笋捞出,用清水浸泡20min;

6)脱水:将5)中冷却竹笋平铺于筛子上,于太阳下晾晒,时常翻动;

7)二次烘干:将6)中晾干的竹笋平铺于架子上,覆盖2cm干净的竹叶;炭火、秸秆和竹叶烘烤6h,至含水量为8%;

8)包装:将烘干笋干真空包装。

实施例3

一种黄竹笋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去壳:将新鲜竹笋剥壳,去掉较老的根部;

2)清洗:将剥壳后的鲜笋在质量分数为4%盐水中浸泡2.5h,再用清水清洗干净;

3)调理剂的制备:将党参15份、白术8份、茯苓12份、芡实12份、陈皮6份、枸杞5份、姜4份;加入250份水,煮沸后,文火熬煮2.5h,自然冷却,过滤,收集滤液,滤液浓缩,得到所述中草药添加剂;选取竹叶5份洗净,切碎,称重后加入28份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2h,合并提取液,过滤,收集滤液,减压浓缩除乙醇,得到所述竹叶提取液;将银杏叶5份洗净后,烘干磨粉,称重后加入40份乙醇溶液,浸泡4h,超声50min,再回流2.5h,过滤收集滤液,减压浓缩除溶剂,得到所述银杏叶提取液;将食盐5份、柠檬酸4份、氯化钙1.2份、白糖3.5份、中草药添加剂8份、竹叶提取液0.6份、银杏叶提取液0.5份和水77.2份,混合均匀;

4)蒸煮:将2)清洗干净的竹笋平铺在蒸锅底部,在锅中加水摸过竹笋4cm,加入竹笋重量0.6倍的调理剂,蒸煮50min;

5)漂洗冷却:将4)中蒸煮后的竹笋捞出,用清水浸泡25min;

6)脱水:将5)中冷却竹笋平铺于筛子上,于太阳下晾晒,时常翻动;

7)二次烘干:将6)中晾干的竹笋平铺于架子上,覆盖2cm干净的竹叶;炭火、秸秆和竹叶烘烤7h,至含水量为6%;

8)包装:将烘干笋干真空包装。

实施例4

一种黄竹笋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去壳:将新鲜竹笋剥壳,去掉较老的根部;

2)清洗:将剥壳后的鲜笋在质量分数为5%盐水中浸泡2h,再用清水清洗干净;

3)调理剂的制备:将党参20份、白术10份、茯苓15份、芡实15份、陈皮8份、枸杞6份、姜5份;加入395份水,煮沸后,文火熬煮3h,自然冷却,过滤,收集滤液,滤液浓缩,得到所述中草药添加剂;选取竹叶5份洗净,切碎,称重后加入30份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3h,合并提取液,过滤,收集滤液,减压浓缩除乙醇,得到所述竹叶提取液;将银杏叶5份洗净后,烘干磨粉,称重后加入50份乙醇溶液,浸泡5h,超声60min,再回流3h,过滤收集滤液,减压浓缩除溶剂,得到所述银杏叶提取液;将食盐6份、柠檬酸5份、氯化钙2份、白糖4份、中草药添加剂10份、竹叶提取液0.8份、银杏叶提取液0.6份和水71.6份,混合均匀;

4)蒸煮:将2)清洗干净的竹笋平铺在蒸锅底部,在锅中加水摸过竹笋5cm,加入竹笋重量0.8倍的调理剂,蒸煮60min;

5)漂洗冷却:将4)中蒸煮后的竹笋捞出,用清水浸泡30min;

6)脱水:将5)中冷却竹笋平铺于筛子上,于太阳下晾晒,时常翻动;

7)二次烘干:将6)中晾干的竹笋平铺于架子上,覆盖3cm干净的竹叶;炭火、甘蔗渣、橘子皮和柚子皮烘烤8h,至含水量为5%;

8)包装:将烘干笋干真空包装。

对比例1:一种黄竹笋的加工方法,与实施例3制备黄竹笋的加工方法几乎相同,仅不添加所述调理剂。

下面对使用实施例1-4和对比例1-2的加工方法制得的黄竹笋,观察黄竹笋情况,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1综合分析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加工的黄竹笋黄色,口感甘脆、有清香,96%以上在12个月内未色、无明显霉斑,说明本发明方法加工的黄竹笋安全高效,保留了黄竹笋原有风味,组织结构完好,并添加的中草药添加剂具有滋补保健作用,大大提高了黄竹笋的品质。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