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连续性生产的烘焙提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433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烘焙提香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连续性生产的烘焙提香机。



背景技术:

茶,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野生种遍见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为小乔木状,叶片较大,常超过10厘米长,长期以来,经广泛栽培,毛被及叶型变化很大。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

现有茶叶烘焙提香机为固定式的,距出风口近的茶叶温度较高,干得快,而距热风出口较远的茶叶温度较低,干得慢,为使茶叶受热均匀,需要人工开门翻搅烘焙物,造成茶叶香气外溢,而且浪费热能,间接也浪费电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连续性生产的烘焙提香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连续性生产的烘焙提香机,包括筒体,筒体的内腔底部设有隔板,隔板把筒体的内腔分隔成转气腔和烘烤腔,转气腔设在烘烤腔的下方,转气腔的底壁中央设有基座,基座的顶端固定连接电机,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旋转轴,旋转轴内设有通气道,旋转轴的一侧端底端设有进气孔,通气道通过进气孔贯通连接转起腔,旋转轴的顶端突出隔板且悬伸在烘烤腔内,旋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隔板上,旋转轴的外圆面自上而下依次套设有第三烘干网、第三喷气装置、第二烘干网、第二喷气装置和第一烘干网,第三烘干网是上凸的球面结构,第二烘干网是漏斗形结构,第二烘干网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旋转轴上,第一烘干网是圆盘形结构,第二喷气装置和第三喷气装置的结构相同,第二喷气装置包括固定环、第一环管、第二环管和支撑管,第二喷气装置通过固定环套设在旋转轴上,第一环管和第二环管自内到外依次套设在固定环的外侧,固定环通过支撑管固定连接第一环管和第二环管,第一环管和第二环管通过支撑管贯通连接通气道,隔板的顶端面设有第一喷气装置和下料槽,第一喷气装置通过进气管贯通连接转气腔,下料槽的外壁均匀的设有若干出料孔,烘烤腔的顶壁中央设有与第三烘干网相配合的加料孔,转起腔的底壁贯通连接第一气管,筒体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腿,支腿之间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端面设有过滤加热箱和鼓风机,过滤加热箱设在鼓风机的左侧,第一气管的另一贯通连接在过滤加热箱的顶端面左侧,过滤加热箱的内腔自左到右依次设有电热网、活性炭层和滤尘网,第一气管设在电热网的左侧,过滤加热箱的右侧通过第二气管贯通连接鼓风机。

进一步的,筒体是圆筒形结构。

进一步的,固定环和第一环管以及第二环管均是同心环。

进一步的,第一喷气装置是环形结构,第一喷气装置套设在旋转轴的外侧,第一喷气装置上均匀的设有若干第一喷气嘴。

进一步的,下料槽是环形槽,下料槽紧贴在烘烤腔的内壁,下料槽的槽腔底壁是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加料孔的顶端贯通连接加料斗。

进一步的,筒体的底端均匀的设有3~4个支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本发明通过多层烘干网进行分梯次烘干,从而提高烘烤效果,烘烤的过程中是通过茶叶的本身的翻滚实现搅拌茶叶的,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茶叶的完整性;通过过滤加热箱对空气进行过滤加热,从而提高空气的质量,保证茶叶不受空气污染,提高烘烤质量,保证提香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连续性生产的烘焙提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连续性生产的烘焙提香机的第二喷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基于连续性生产的烘焙提香机的过滤加热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隔板,3-转气腔,4-烘烤腔,5-基座,6-电机,7-旋转轴,8-通气道,9-进气孔,10-轴承,11-第一喷气装置,12-第一喷气嘴,13-进气管,14-下料槽,15-出料孔,16-第一烘干网,17-第二喷气装置,171-固定环,172-第一环管,173-第二环管,174-支撑管,175-第二喷气嘴,18-第二烘干网,19-连接杆,20-第三烘干网,21-第三喷气装置,22-加料孔,23-加料斗,24-第一气管,25-过滤加热箱,251-滤尘网,252-活性炭层,253-电热网,26-支撑板,27-支腿,28-第二气管,29-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基于连续性生产的烘焙提香机,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是圆筒形结构,筒体1的内腔底部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把筒体1的内腔分隔成转气腔3和烘烤腔4,所述转气腔3设在烘烤腔4的下方,转气腔3的底壁中央设有基座5,所述基座5的顶端固定连接电机6,所述电机6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旋转轴7,所述旋转轴7内设有通气道8,旋转轴7的一侧端底端设有进气孔9,所述通气道8通过进气孔9贯通连接转起腔3,所述旋转轴7的顶端突出隔板2且悬伸在烘烤腔4内,旋转轴7通过轴承10转动连接在隔板2上,旋转轴7的外圆面自上而下依次套设有第三烘干网20、第三喷气装置21、第二烘干网18、第二喷气装置17和第一烘干网16,所述第三烘干网20是上凸的球面结构,所述第二烘干网18是漏斗形结构,第二烘干网18通过连接杆19固定连接在旋转轴7上,所述第一烘干网16是圆盘形结构,所述第二喷气装置17和第三喷气装置2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喷气装置17包括固定环171、第一环管172、第二环管173和支撑管174,第二喷气装置通过固定环171套设在旋转轴7上,所述第一环管172和第二环管173自内到外依次套设在固定环171的外侧,所述固定环171和第一环管172以及第二环管173均是同心环,所述固定环171通过支撑管174固定连接第一环管172和第二环管173,所述第一环管172和第二环管17通过支撑管174贯通连接通气道8,所述隔板2的顶端面设有第一喷气装置11和下料槽14,所述第一喷气装置11是环形结构,第一喷气装置11套设在旋转轴7的外侧,第一喷气装置11上均匀的设有若干第一喷气嘴12,第一喷气装置11通过进气管13贯通连接转气腔3,所述下料槽14是环形槽,下料槽14紧贴在烘烤腔4的内壁,下料槽14的槽腔底壁是倾斜设置,下料槽14的外壁均匀的设有若干出料孔15,所述烘烤腔3的顶壁中央设有与第三烘干网20相配合的加料孔22,所述加料孔22的顶端贯通连接加料斗23,所述转起腔3的底壁贯通连接第一气管24,所述筒体1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腿27,所述支腿27之间设有支撑板26,所述支撑板26的顶端面设有过滤加热箱25和鼓风机29,所述过滤加热箱25设在鼓风机29的左侧,所述第一气管24的另一贯通连接在过滤加热箱25的顶端面左侧,所述过滤加热箱25的内腔自左到右依次设有电热网253、活性炭层252和滤尘网251,所述第一气管24设在电热网253的左侧,所述过滤加热箱25的右侧通过第二气管28贯通连接鼓风机29。

本发明使用时,通过加料斗23添加茶叶,茶叶在自上而下依次经第三烘干网20、第二烘干网18和第三烘干网20,最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下料槽14内,并通过出料孔15排出,本发明通过多层烘干网进行分梯次烘干,从而提高烘烤效果,烘烤的过程中是通过茶叶的本身的翻滚实现搅拌茶叶的,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茶叶的完整性;通过过滤加热箱25对空气进行过滤加热,从而提高空气的质量,保证茶叶不受空气污染,提高烘烤质量,保证提香质量。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