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麦排盘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57729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麦排盘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烧麦排盘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烧麦(steamedporkdumplings),著名汉族小吃。又称烧卖、肖米、稍麦、稍梅、烧梅、鬼蓬头,是形容顶端蓬松束折如花的形状,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面食小吃。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在中国土生土长,历史相当悠久。在江苏、浙江、广东、广西一带,人们把它叫做烧卖,而在北京等地则将它称为烧麦。手工制作出来的烧麦口感好,外观漂亮,但是成型效率低,劳动量大,而且随着用人成本的增加,手工制作烧麦的成本大大增加。

为了克服手工制作烧麦存在的缺陷,市面上出现了用于生产烧麦的机器,例如。

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4916299u,申请日为2015年09月06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用于饺子包装的自动排盘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第一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抓取装置,所述抓取装置置于第一传送带的上方,所述的机架上还安装有取盘装置与托盘传送带,所述托盘传送带置于第一传送带的侧面,并与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一致,所述取盘装置的取盘输出口与托盘传送带的初始放盘位置相对应;用于由取盘装置将托盘输出至托盘传送带上,进而由抓取装置将第一传送带上的食品抓取至托盘传送带上的托盘中。

上述专利通第一传送带与托盘传送带朝同一方向输送食品与包装的托盘,并由它们上方的抓取装置连续的将第一传送带上的食品抓取并放置在托盘传送带上的托盘中,且抓取装置在抓取的过程中通过抓手部件同步转向的方式使放置在托盘中食品的方向与其在第一传送带上的方向相一致,完全由机械自动完成,作业效率较高。但是成型后的烧麦很软,采用抓取装置来拾取烧麦,容易将烧麦挤压变形,甚至损坏,严重影响烧麦的外观,产品合格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烧麦成型装置,能够保证烧麦在拾取过程中的完整性,不会对烧麦的外观造成改变或者损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如图1至13所示,一种烧麦排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第一环形轨道旋转带动成型模具依次经过接皮工位和注馅工位将烧麦制作成型,第一环形轨道继续旋转带动成型模具到落料工位上;

第二步,成型模具上的齿条推杆向内推动推块,推块推动左板和右板并使其分开,通孔的底部打开;

第三步,在第二步的同时,第一开合杯子上的电机带动齿轮顺时针旋转,齿轮带动长齿条左移动,直到挡板将接料孔的底部遮挡;

第四步,通孔内的烧麦落入第一开合杯子内;

第五步,第二环形轨道旋转带动第二开合杯子至第一开合杯子的下端;

第六步,第二开合杯子上的电机带动齿轮顺时针旋转,齿轮带动长齿条左移动,直到挡板将接料孔的底部遮挡;

第七步,第一开合杯子上的电机带动齿轮逆时针旋转,齿轮带动长齿条右移动,直到挡板上的漏孔与接料孔相对应,漏孔的底部露出,烧麦从第一开合杯子上落入第二开合杯子内;

第八步,第二开合杯子通过第二环形轨道旋转运动至传送带的上端;

第九步,第二开合杯子上的电机带动齿轮逆时针旋转,齿轮带动长齿条向右移动,直到挡板上的漏孔与接料孔相对应,漏孔的底部露出,烧麦从第二开合杯子上落在传送带上;

第十步,传送带将烧麦进行输送;

第十一步,启动抽气机,通过管道上的吸气孔对烧麦上的杂质进行吸附。

所述成型模具包括可环绕在第一环形轨道上运动的接皮板,所述接皮板上设置有成型凹槽,所述成型凹槽内设置有通孔,通孔的底部设置有可将通孔遮挡和露出的托板,所述托板包括有可绕旋转轴转动的左板和右板,所述左板和右板的旋转可封闭或打开通孔的底部。

所述第一开合杯子包括接料板,所述接料板上设置有与落料工位相对应的接接料孔,所述接料板的底面设置有水平活动的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与接料孔相对应的漏孔。

所述接料板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滚轴,所述挡板放置在滚轴上,所述挡板的端头设置有长齿条,所述挡板的端头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上安装有齿轮,所述长齿条与齿轮相互啮合。

所述接料孔为锥形结构,且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

所述第一开合杯子与第二开合杯子结构相同。

所述管道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采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通过在成型模具内烧麦成型后,成型后的烧麦落入第一开合杯子内,第一开合杯子再将烧麦落入第二开合杯子,第二开合杯子旋转将烧麦落入输送带上,第一开合杯子和第二开合杯子两次将成型后的烧麦输送到输送带上,防止烧麦因为拾取而被夹持装置挤压变形或损坏,保护烧麦的外观完整,提高合格率,同时采用两个开合杯子对烧麦运输到输送带上,可以降低烧麦掉落的高度,防止烧麦被摔坏,安全性高。

2、通过孔底部设置有可将通孔遮挡和露出的托板,活动式的托板能在捅馅时对皮料提供向上的支撑力,当需要烧麦食品掉落时,能够移开从而也不会阻挡烧麦食品向下掉落路线。进一步的,本申请的托板是由左右两个可以打开和闭合的左板和右板构成,这种结构在实现打开动作时,首先露出的是通孔的中部,然后左板和右板继续沿各自所在方向旋转,最后将通孔全部露出,这样的好处在于烧麦食品在下落时,是先从通孔的中部向下落,使得烧麦食品下落在输送带上时不易发生倾倒。避免了出现烧麦食品首先从通孔的侧边下落,倾斜着掉落在输送带上的情况。

3、通过挡板上及挡板上的漏孔在料板底面水平活动,能够封闭或打开接料孔的底部,能够使成型的烧麦顺利的下漏。

4、通过长齿条与齿轮相互啮合使挡板做水平往复运动,机构简单,不易损坏。

5、通过锥形结构的接料孔,扩大了成型烧麦的落入空间,同时锥形面能够自动调整烧麦的垂直度,在下落过程中不会发生倾斜的现象,保证烧麦下落后处于平稳状态,不会发生倾倒。

6、通过第一开合杯子与第二开合杯子结构相同,两者的配合更紧密,配合的误差小。

7、通过管道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增加抽气机的吸附面积,保证烧麦上的杂质被吸收干净。

附图说明

图1为烧麦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烧麦成型机工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接皮板的俯视图。

图4为接皮板的仰视图。

图5为接皮板上通孔露出结构示意图。

图6为接皮板的侧视图。

图7为托板闭合结构示意图。

图8为托板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为托板侧视图。

图10为托板立体图。

图11为第一开合杯子俯视图。

图12为图11中a-a剖视图。

图13为漏孔底部遮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接皮板,2、供馅装置,3、面皮输送装置,4、第一环形轨道,5、接皮工位,6、注馅工位,7、落料工位,8、第一开合杯子,9、第二环形轨道,10、第二开合杯子,15、烧麦,16、传送带,17、抽气机,18、管道,112、成型凹槽,113、通孔,114、托板,115、滚子,116、齿条推杆,117、左板,118、右板,119、第一小齿轮,120、第二小齿轮,121、第三小齿轮,122、推块,200、接料板,201、接料孔,202、挡板,203、漏孔,204、滚轴,205、长齿条,206、电机,207、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13所示,一种烧麦排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第一环形轨道4旋转带动成型模具依次经过接皮工位5和注馅工位6将烧麦15制作成型,第一环形轨道4继续旋转带动成型模具到落料工位7上;

第二步,成型模具上的齿条推杆115向内推动推块122,推块122推动左板117和右板118并使其分开,通孔113的底部打开;

第三步,在第二步的同时,第一开合杯子8上的电机206带动齿轮207顺时针旋转,齿轮207带动长齿条205左移动,直到挡板202将接料孔201的底部遮挡;

第四步,通孔113内的烧麦15落入第一开合杯子8内;

第五步,第二环形轨道9旋转带动第二开合杯子10至第一开合杯子8的下端;

第六步,第二开合杯子118上的电机206带动齿轮207顺时针旋转,齿轮207带动长齿条205左移动,直到挡板202将接料孔201的底部遮挡;

第七步,第一开合杯子8上的电机206带动齿轮207逆时针旋转,齿轮207带动长齿条205右移动,直到挡板202上的漏孔203与接料孔201相对应,漏孔203的底部露出,烧麦15从第一开合杯子8上落入第二开合杯子10内;

第八步,第二开合杯子10通过第二环形轨道9旋转运动至传送带16的上端;

第九步,第二开合杯子10上的电机206带动齿轮207逆时针旋转,齿轮207带动长齿条205向右移动,直到挡板202上的漏孔203与接料孔201相对应,漏孔203的底部露出,烧麦15从第二开合杯子10上落在传送带16上;

第十步,传送带16将烧麦15进行输送;

第十一步,启动抽气机17,通过管道18上的吸气孔对烧麦15上的杂质进行吸附。

成型模具在第一环形轨道4上均布分布多个,围绕在第一环形轨道成型模具依次为接皮工位5、注馅工位6和落料工位7,通过设置合模工位是“线工位”将烧麦15成型,通过在成型模具内烧麦成型后,成型后的烧麦15落入第一开合杯子8内,第一开合杯子8再将烧麦15落入第二开合杯子10,第二开合杯子10旋转将烧麦15落入输送带16上,第一开合杯子8和第二开合杯子10两次将成型后的烧麦15输送到输送带16上,防止烧麦15因为拾取而被夹持装置挤压变形或损坏,保护烧麦的外观完整,提高合格率,同时采用两个开合杯子对烧麦运输到输送带上,可以降低烧麦掉落的高度,防止烧麦被摔坏,安全性高。

实施例2

如图1至13所示,一种烧麦排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第一环形轨道4旋转带动成型模具依次经过接皮工位5和注馅工位6将烧麦15制作成型,第一环形轨道4继续旋转带动成型模具到落料工位7上;

第二步,成型模具上的齿条推杆115向内推动推块122,推块122推动左板117和右板118并使其分开,通孔113的底部打开;

第三步,在第二步的同时,第一开合杯子8上的电机206带动齿轮207顺时针旋转,齿轮207带动长齿条205左移动,直到挡板202将接料孔201的底部遮挡;

第四步,通孔113内的烧麦15落入第一开合杯子8内;

第五步,第二环形轨道9旋转带动第二开合杯子10至第一开合杯子8的下端;

第六步,第二开合杯子118上的电机206带动齿轮207顺时针旋转,齿轮207带动长齿条205左移动,直到挡板202将接料孔201的底部遮挡;

第七步,第一开合杯子8上的电机206带动齿轮207逆时针旋转,齿轮207带动长齿条205右移动,直到挡板202上的漏孔203与接料孔201相对应,漏孔203的底部露出,烧麦15从第一开合杯子8上落入第二开合杯子10内;

第八步,第二开合杯子10通过第二环形轨道9旋转运动至传送带16的上端;

第九步,第二开合杯子10上的电机206带动齿轮207逆时针旋转,齿轮207带动长齿条205向右移动,直到挡板202上的漏孔203与接料孔201相对应,漏孔203的底部露出,烧麦15从第二开合杯子10上落在传送带16上;

第十步,传送带16将烧麦15进行输送;

第十一步,启动抽气机17,通过管道18上的吸气孔对烧麦15上的杂质进行吸附。

所述成型模具包括可环绕在第一环形轨道4上运动的接皮板1,所述接皮板1上设置有成型凹槽112,所述成型凹槽112内设置有通孔113,通孔113的底部设置有可将通孔113遮挡和露出的托板114,所述托板114包括有可绕旋转轴转动的左板117和右板118,所述左板117和右板118的旋转可封闭或打开通孔113的底部,所述左板117通过转轴与第一小齿轮119相连,所述右板118通过转轴与第二小齿轮120相连,所述第一小齿轮119和第二小齿轮120相互啮合。所述第一小齿轮119或者第二小齿轮120的下方通过其转轴连接有第三小齿轮121,所述第三小齿轮121与长条形的齿条推杆115和滚子116相互啮合。

通过在成型模具内烧麦成型后,成型后的烧麦15落入第一开合杯子8内,第一开合杯子8再将烧麦15落入第二开合杯子10,第二开合杯子10旋转将烧麦15落入输送带16上,第一开合杯子8和第二开合杯子10两次将成型后的烧麦15输送到输送带16上,防止烧麦15因为拾取而被夹持装置挤压变形或损坏,保护烧麦的外观完整,提高合格率,同时采用两个开合杯子对烧麦运输到输送带上,可以降低烧麦掉落的高度,防止烧麦被摔坏,安全性高。

通过孔底部设置有可将通孔113遮挡和露出的托板114,活动式的托板114能在捅馅时对皮料提供向上的支撑力,当需要烧麦食品掉落时,能够移开从而也不会阻挡烧麦食品向下掉落路线。进一步的,本申请的托板是由左右两个可以打开和闭合的左板117和右板118构成,这种结构在实现打开动作时,首先露出的是通孔的中部,然后左板117和右板118继续沿各自所在方向旋转,最后将通孔全部露出,这样的好处在于烧麦食品在下落时,是先从通孔的中部向下落,使得烧麦食品下落在输送带上时不易发生倾倒。避免了出现烧麦食品首先从通孔的侧边下落,倾斜着掉落在输送带上的情况。

实施例3

如图1至13所示,一种烧麦排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第一环形轨道4旋转带动成型模具依次经过接皮工位5和注馅工位6将烧麦15制作成型,第一环形轨道4继续旋转带动成型模具到落料工位7上;

第二步,成型模具上的齿条推杆115向内推动推块122,推块122推动左板117和右板118并使其分开,通孔113的底部打开;

第三步,在第二步的同时,第一开合杯子8上的电机206带动齿轮207顺时针旋转,齿轮207带动长齿条205左移动,直到挡板202将接料孔201的底部遮挡;

第四步,通孔113内的烧麦15落入第一开合杯子8内;

第五步,第二环形轨道9旋转带动第二开合杯子10至第一开合杯子8的下端;

第六步,第二开合杯子118上的电机206带动齿轮207顺时针旋转,齿轮207带动长齿条205左移动,直到挡板202将接料孔201的底部遮挡;

第七步,第一开合杯子8上的电机206带动齿轮207逆时针旋转,齿轮207带动长齿条205右移动,直到挡板202上的漏孔203与接料孔201相对应,漏孔203的底部露出,烧麦15从第一开合杯子8上落入第二开合杯子10内;

第八步,第二开合杯子10通过第二环形轨道9旋转运动至传送带16的上端;

第九步,第二开合杯子10上的电机206带动齿轮207逆时针旋转,齿轮207带动长齿条205向右移动,直到挡板202上的漏孔203与接料孔201相对应,漏孔203的底部露出,烧麦15从第二开合杯子10上落在传送带16上;

第十步,传送带16将烧麦15进行输送;

第十一步,启动抽气机17,通过管道18上的吸气孔对烧麦15上的杂质进行吸附。

所述成型模具包括可环绕在第一环形轨道4上运动的接皮板1,所述接皮板1上设置有成型凹槽112,所述成型凹槽112内设置有通孔113,通孔113的底部设置有可将通孔113遮挡和露出的托板114,所述托板114包括有可绕旋转轴转动的左板117和右板118,所述左板117和右板118的旋转可封闭或打开通孔113的底部,所述左板117通过转轴与第一小齿轮119相连,所述右板118通过转轴与第二小齿轮120相连,所述第一小齿轮119和第二小齿轮120相互啮合。所述第一小齿轮119或者第二小齿轮120的下方通过其转轴连接有第三小齿轮121,所述第三小齿轮121与长条形的齿条推杆115和滚子116相互啮合。

所述第一开合杯子8包括接料板200,所述接料板200上设置有与落料工位7相对应的接接料孔201,所述接料板200的底面设置有水平活动的挡板202,所述挡板202上设置有与接料孔201相对应的漏孔203。

所述接料板200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滚轴204,所述挡板202放置在滚轴204上,所述挡板202的端头设置有长齿条205,所述挡板202的端头设置有电机206,所述电机206上安装有齿轮207,所述长齿条205与齿轮207相互啮合。

所述接料孔201为锥形结构,且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

所述第一开合杯子8与第二开合杯子10结构相同。

通过在成型模具内烧麦成型后,成型后的烧麦15落入第一开合杯子8内,第一开合杯子8再将烧麦15落入第二开合杯子10,第二开合杯子10旋转将烧麦15落入输送带16上,第一开合杯子8和第二开合杯子10两次将成型后的烧麦15输送到输送带16上,防止烧麦15因为拾取而被夹持装置挤压变形或损坏,保护烧麦的外观完整,提高合格率,同时采用两个开合杯子对烧麦运输到输送带上,可以降低烧麦掉落的高度,防止烧麦被摔坏,安全性高。

通过孔底部设置有可将通孔113遮挡和露出的托板114,活动式的托板114能在捅馅时对皮料提供向上的支撑力,当需要烧麦食品掉落时,能够移开从而也不会阻挡烧麦食品向下掉落路线。进一步的,本申请的托板是由左右两个可以打开和闭合的左板117和右板118构成,这种结构在实现打开动作时,首先露出的是通孔的中部,然后左板117和右板118继续沿各自所在方向旋转,最后将通孔全部露出,这样的好处在于烧麦食品在下落时,是先从通孔的中部向下落,使得烧麦食品下落在输送带上时不易发生倾倒。避免了出现烧麦食品首先从通孔的侧边下落,倾斜着掉落在输送带上的情况,齿条推杆116与齿轮相互配合,齿条推杆116由推块122带动做直线往复运动,推块122推动左板117和右板118开合或者封闭。

通过挡板202上及挡板202上的漏孔203在料板底面水平活动,能够封闭或打开接料孔201的底部,能够使成型的烧麦15顺利的下漏。

通过长齿条205与齿轮207相互啮合使挡板做水平往复运动,机构简单,不易损坏。

通过锥形结构的接料孔201,扩大了成型烧麦15的落入空间,同时锥形面能够自动调整烧麦的垂直度,在下落过程中不会发生倾斜的现象,保证烧麦下落后处于平稳状态,不会发生倾倒。

通过第一开合杯子8与第二开合杯子9结构相同,两者的配合更紧密,配合的误差小。

实施例4

如图1至13所示,一种烧麦排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第一环形轨道4旋转带动成型模具依次经过接皮工位5和注馅工位6将烧麦15制作成型,第一环形轨道4继续旋转带动成型模具到落料工位7上;

第二步,成型模具上的齿条推杆115向内推动推块122,推块122推动左板117和右板118并使其分开,通孔113的底部打开;

第三步,在第二步的同时,第一开合杯子8上的电机206带动齿轮207顺时针旋转,齿轮207带动长齿条205左移动,直到挡板202将接料孔201的底部遮挡;

第四步,通孔113内的烧麦15落入第一开合杯子8内;

第五步,第二环形轨道9旋转带动第二开合杯子10至第一开合杯子8的下端;

第六步,第二开合杯子118上的电机206带动齿轮207顺时针旋转,齿轮207带动长齿条205左移动,直到挡板202将接料孔201的底部遮挡;

第七步,第一开合杯子8上的电机206带动齿轮207逆时针旋转,齿轮207带动长齿条205右移动,直到挡板202上的漏孔203与接料孔201相对应,漏孔203的底部露出,烧麦15从第一开合杯子8上落入第二开合杯子10内;

第八步,第二开合杯子10通过第二环形轨道9旋转运动至传送带16的上端;

第九步,第二开合杯子10上的电机206带动齿轮207逆时针旋转,齿轮207带动长齿条205向右移动,直到挡板202上的漏孔203与接料孔201相对应,漏孔203的底部露出,烧麦15从第二开合杯子10上落在传送带16上;

第十步,传送带16将烧麦15进行输送;

第十一步,启动抽气机17,通过管道18上的吸气孔对烧麦15上的杂质进行吸附。

所述成型模具包括可环绕在第一环形轨道4上运动的接皮板1,所述接皮板1上设置有成型凹槽112,所述成型凹槽112内设置有通孔113,通孔113的底部设置有可将通孔113遮挡和露出的托板114,所述托板114包括有可绕旋转轴转动的左板117和右板118,所述左板117和右板118的旋转可封闭或打开通孔113的底部,所述左板117通过转轴与第一小齿轮119相连,所述右板118通过转轴与第二小齿轮120相连,所述第一小齿轮119和第二小齿轮120相互啮合。所述第一小齿轮119或者第二小齿轮120的下方通过其转轴连接有第三小齿轮121,所述第三小齿轮121与长条形的齿条推杆115和滚子116相互啮合。

所述第一开合杯子8包括接料板200,所述接料板200上设置有与落料工位7相对应的接接料孔201,所述接料板200的底面设置有水平活动的挡板202,所述挡板202上设置有与接料孔201相对应的漏孔203。

所述接料板200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滚轴204,所述挡板202放置在滚轴204上,所述挡板202的端头设置有长齿条205,所述挡板202的端头设置有电机206,所述电机206上安装有齿轮207,所述长齿条205与齿轮207相互啮合。

所述接料孔201为锥形结构,且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

所述第一开合杯子8与第二开合杯子10结构相同。

所述管道18沿传送带16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通过在成型模具内烧麦成型后,成型后的烧麦15落入第一开合杯子8内,第一开合杯子8再将烧麦15落入第二开合杯子10,第二开合杯子10旋转将烧麦15落入输送带16上,第一开合杯子8和第二开合杯子10两次将成型后的烧麦15输送到输送带16上,防止烧麦15因为拾取而被夹持装置挤压变形或损坏,保护烧麦的外观完整,提高合格率,同时采用两个开合杯子对烧麦运输到输送带上,可以降低烧麦掉落的高度,防止烧麦被摔坏,安全性高。

通过孔底部设置有可将通孔113遮挡和露出的托板114,活动式的托板114能在捅馅时对皮料提供向上的支撑力,当需要烧麦食品掉落时,能够移开从而也不会阻挡烧麦食品向下掉落路线。进一步的,本申请的托板是由左右两个可以打开和闭合的左板117和右板118构成,这种结构在实现打开动作时,首先露出的是通孔的中部,然后左板117和右板118继续沿各自所在方向旋转,最后将通孔全部露出,这样的好处在于烧麦食品在下落时,是先从通孔的中部向下落,使得烧麦食品下落在输送带上时不易发生倾倒。避免了出现烧麦食品首先从通孔的侧边下落,倾斜着掉落在输送带上的情况。

通过挡板202上及挡板202上的漏孔203在料板底面水平活动,能够封闭或打开接料孔201的底部,能够使成型的烧麦15顺利的下漏。

通过长齿条205与齿轮207相互啮合使挡板做水平往复运动,机构简单,不易损坏。

通过锥形结构的接料孔201,扩大了成型烧麦15的落入空间,同时锥形面能够自动调整烧麦的垂直度,在下落过程中不会发生倾斜的现象,保证烧麦下落后处于平稳状态,不会发生倾倒。

通过第一开合杯子8与第二开合杯子9结构相同,两者的配合更紧密,配合的误差小。

通过管道18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增加抽气机17的吸附面积,保证烧麦15上的杂质被吸收干净。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