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式茶叶杀青理条机的多槽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3310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式茶叶杀青理条机的多槽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式茶叶杀青理条机的多槽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槽锅中所有的U形槽等长、等截面,横向排列并相互拼接成一体,然后由固定板上的U形槽孔定型,固定在外框长度方向上。采用这样的结构,使得现有多槽锅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尤其是应用在连续式茶叶杀青理条机上该问题显得更为严重:由于该机集杀青、理条两步工序于一体,等截面的弧形槽不能应对茶叶炒制过程中水分散失所导致的茶叶体积缩小的问题,使得茶叶在理条过程中缺少相互作用力,致使条形不够紧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提高理条效果的连续式茶叶杀青理条机的多槽锅。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连续式茶叶杀青理条机的多槽锅,包括锅框和长方形的锅体,所述锅体由若干的弧形槽并列构成,所述弧形槽由若干的槽板沿弧形槽长度方向依次搭架而成,两相邻所述的弧形槽之间设有圆管,所述圆管分别与两相邻弧形槽上的槽板通过间隔分布的焊点固定,所述弧形槽的横截面沿茶叶出料方向逐渐缩小。

如此设置,在茶叶的炒制过程中,茶叶中的水分会逐渐的蒸发,随着茶叶中水分的减少,茶叶的体积会缩小,进而影响茶叶相互间的热传导和挤压效果;而在本实用新型中槽板的横截面在沿茶叶出料方向逐渐减小并形成大小端,在茶叶翻炒并由锅体进料口往出料口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增加了茶叶热量传递和停留时间以及茶叶间相互的挤压力,使得条形更加紧直。

进一步设置,沿茶叶从进料至出料方向的前一槽板搭架固定在后一槽板上。

如此设置,可以使茶叶顺畅地从进料口移动至出料口,避免阻碍。

进一步设置,所述槽板底部涂覆高温漆涂层。

如此设置,高温漆涂层具有蓄热和使温度均布的效果,一方面降低锅体炒制茶叶的工艺温度,同时可减少锅体的膨胀度,大幅度降低能耗;另一方面高温漆能够使提高锅体的热传递效果,从而降低了燃料的消耗,具有一定的节能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的锅框上设有若干用于固定锅体的固定件,若干所述固定件之间相互平行且与弧形槽垂直,固定件设置于锅框之间。

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件设置于锅体的上方且与圆管固定连接,锅体的下方设置用于支撑锅体的支撑板。

如此设置,通过固定件将圆管定位,从而将弧形槽固定,并通过支撑板将槽板托住,防止槽板因为过长而变形,同时对槽板进行固定。

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板上设置与锅体底部轮廓相吻合的凹槽,所述凹槽与锅体底部嵌接。

如此设置,凹槽与锅体底部轮廓相吻合,增大凹槽与锅体的接触面积,使槽板更加稳固、不易形变。

进一步设置,所述锅框两外侧设有L型连接件,所述L型连接件的一端与锅框连接,另一端与茶叶杀青理条机的一摆动架连接;L型连接件上设有两平行的加强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对弧形槽结构进行改进,使得弧形槽截面形状沿茶叶出料方向逐渐缩小,增加了茶叶热量传递和停留时间以及茶叶间相互的挤压力,使得条形更加紧直。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连续式茶叶杀青理条机的多槽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弧形槽在沿茶叶由进料至出料方向上的正视图;

图4是弧形槽内两相邻槽板搭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连续式茶叶杀青理条机的多槽锅不含锅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框;2、锅体;21、弧形槽;22、槽板;23、圆管;31、固定件;32、支撑板;33、凹槽;4、L型连接件;41、加强肋;5、摆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一种连续式茶叶杀青理条机的多槽锅包括锅框1和设置在锅框1中间的长方形的锅体2,锅体2一端设有进料斗,另一端设有出料斗。锅框1呈方框状设置,锅框1两外侧设有L型连接件4,L型连接件4的一端与锅框1连接,另一端与茶叶杀青理条机的摆动架5连接,L型连接件4上设有两平行的加强肋41。锅框1的两端具有一定的高度差,且锅框1靠近进料斗的一端高于出料斗的一端。茶叶杀青理条机的一摆动架5为一个与传动机构连接的框架平台,用于带动锅框1内的锅体2来回运动,模拟工人翻炒茶叶的动作,摆动架5属于已公知技术,此处不再一一叙述。

锅框1上设有若干用于固定锅体2的固定件31,若干固定件31之间相互平行且与弧形槽21垂直。固定件31可以是金属材质,其两端部分别与锅框1连接。锅体2的下方设置用于支撑锅体2的支撑板32;支撑板32上设置与锅体2底部轮廓相吻合的凹槽33,凹槽33与锅体2底部嵌接,支撑板32的两端部分别与锅框1连接。

锅体2由若干的弧形槽21并列构成,弧形槽21由若干槽板22沿弧形槽21长度方向依次搭架而成。本实施例的弧形槽21为不锈钢板,由上、下两块槽板22相搭架而成,也可以两块以上槽板22相互搭架成不同长度的弧形槽21。槽板22底部,也即锅体2底部涂覆高温漆涂层,高温漆涂层具有蓄热和使温度均布的效果,一方面降低锅体炒制茶叶的工艺温度,同时可减少锅体的膨胀度,大幅度降低能耗;另一方面高温漆能够使提高锅体的热传递效果,从而降低了燃料的消耗,具有一定的节能作用。高温漆为市售产品,本文不再详述。

槽板22的两相邻的弧形槽21之间设有圆管23,圆管23为不锈钢管,分别与两相邻弧形槽21上的槽板22通过间隔分布的焊点固定;也可以在圆管23下方沿其轴向开设一用于将两相邻弧形槽21的侧边相连接的缺口,使之固定更加可靠。圆管23与固定件31固定连接。

弧形槽21的横截面沿茶叶出料方向逐渐缩小。沿茶叶从进料至出料方向,前一槽板22搭架固定在后一槽板22上,也既上文中的上、下槽板22(详见图3和图4)。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过程如下:锅框1通过L型连接件4与茶叶杀青理条机的摆动架5连接。作业时,待加工茶叶由送料机送入锅体2一端的进料斗,与此同时,具有斜度且加热的锅体2在摆动架5带动下随锅框1做横向往复摆动,待加工茶叶均匀地进入锅体2的各个弧形槽21内后,边翻抛边向前运动,直至由锅体2另一端的出料斗后输送出,完成杀青理条,并进入下道工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