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根自动搓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2808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根自动搓面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根自动搓面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的家用面粉机中,其面粉的搓条到手盘大都采用手工完成,不仅工作效率下,而且增加了人们的劳动强度。现有技术中出了半自动搓条机,仍需要人力参与,且搓条盘条程度复杂,实用性差,不能实现全自动化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完全解脱了人力繁琐的搓条盘条程序,完全达到了全自动化的程度,可同时搓出多根条,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的多根自动搓面机。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根自动搓面机,包括机架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上的驱动装置、仿手工搓面板装置、第一撒粉器装置、第二撒粉器装置以及盘条器装置,所述第二撒粉器装置设置在所述盘条器装置的正上方,所述仿手工搓面板装置通过第一导向辊与所述第一撒粉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撒粉器装置依次通过第二导向辊和第三导向辊与所述第二撒粉器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仿手工搓面板装置包括上层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层板下方的下层底板,所述上层板为活动板,所述下层底板为固定板,所述下层底板的四角连接有上、下调节装置,调节所述上、下调节装置带动所述下层底板做上升、下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板的顶部连接有摆动架,所述摆动架包括两组间隔设置的连杆组件、以及连接所述两组连杆组件的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一端与所述两组连杆组件连接,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动作带动推拉杆动作进而带动上层板做左右摆动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上、下调节装置包括大方管、与所述大方管上端连接的带弯头的第一丝杠、以及与所述大方管下端连接的小方管。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板和下层底板上均贴有仿手肉皮形的消毒胶膜。

进一步地,所述下层底板的水平面积大于所述上层板的水平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撒粉器装置包括漏斗、以及设置在所述漏斗下方的圆桶,所述圆桶内穿插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上设置有毛刷,所述圆桶的顶部与所述漏斗相通,所述圆桶的底部设有一槽口,所述槽口内分别插有漏筛和铁片。

进一步地,所述盘条器装置包括方盆、以及设置在所述方盆底部的传动链条,所述驱动装置动作带动传动链条动作进而带动方盆做左右均匀运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根自动搓面机,包括机架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上的驱动装置、仿手工搓面板装置、第一撒粉器装置、第二撒粉器装置以及盘条器装置,所述第二撒粉器装置设置在所述盘条器装置的正上方,所述仿手工搓面板装置通过第一导向辊与所述第一撒粉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撒粉器装置依次通过第二导向辊和第三导向辊与所述第二撒粉器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首先通过仿手工搓面板装置进行搓条作业,然后再分别通过第一撒粉器装置、第二撒粉器装置进行撒粉,避免成型的条粘结,最后再通过盘条器装置进行盘条作业;与传统机械相比,该多根自动搓面机完全解脱了人力繁琐的搓条盘条程序,可同时搓出多根条,完全达到了全自动化的程度,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易于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撒粉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根自动搓面机,包括机架本体2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22上的驱动装置1、仿手工搓面板装置、第一撒粉器装置2、第二撒粉器装置以及盘条器装置,所述第二撒粉器装置设置在所述盘条器装置的正上方,所述仿手工搓面板装置通过第一导向辊3与所述第一撒粉器装置2连接,所述第一撒粉器装置2依次通过第二导向辊4和第三导向辊5与所述第二撒粉器装置连接。

具体的,所述仿手工搓面板装置包括上层板6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层板6下方的下层底板7,所述上层板6为活动板,所述下层底板7为固定板,所述下层底板7的四角连接有上、下调节装置,调节所述上、下调节装置带动所述下层底板7做上升、下降运动,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层底板7的水平面积大于所述上层板6的水平面积;所述上层板6和下层底板7上均贴有仿手肉皮形的消毒胶膜;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其搓出的条更接近于手搓条。

具体的,所述上层板6的顶部连接有摆动架,所述摆动架包括两组间隔设置的连杆组件8、以及连接所述两组连杆组件8的推拉杆9,所述推拉杆9的一端与所述两组连杆组件8连接,所述推拉杆9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驱动装置1动作带动推拉杆9动作进而带动上层板6做左右摆动运动。

具体的,所述上、下调节装置包括大方管10、与所述大方管10上端连接的带弯头的第一丝杠11、以及与所述大方管10下端连接的小方管12;本实施例中,在实际制作时,可在小方管12的一头焊接一个螺丝帽,这样将小方管12带有螺丝帽的一头套插入大方管10内,来控制小方管12升降时在大方管10内不转动,同时大方管10的一头焊接一个凹形大圆片,带弯头的第一丝杠11上焊接有一个圆形卡片,被卡在凹凸片一端,转动第一丝杠11,开始小方管12升降运动,从而起到拖动下层底板7升降的作用;且该上、下调节装置决定着搓出条的粗细,往上调下层底板7时,会使搓出的条变细,往下调下层底板7时,会使搓出的条变粗。

在本实施例中,以搓直径为0.5公分的小条为例,推拉杆9推动到底,上层板6与下层底板7之间的间隙为2.5公分,当上层板6拉动到底时,上层板6与下层底板7之间的间隙为2.5公分,当上层板6与下层底板7运动时中间时,上层板6支撑架垂直,这时上层板6与下层底板7的间隙为0.5公分,这说明在上层板6推拉运动的同时,也在缓慢升降的挤压搓条,这样搓出的条又匀又细,完全符合手工挂面和炸饭馓子条的要求;也就是在当上层板6升高时,也就能使条往前轻松行走,当上层板6落下时,也就是挤压搓圆条时,这样的合理配制,才能搓出如同手感的优质小条。

具体的,所述第二撒粉器装置包括漏斗13、以及设置在所述漏斗13下方的圆桶14,所述圆桶14内穿插有第二丝杠15,所述第二丝杠15上设置有毛刷16,所述圆桶14的顶部与所述漏斗13相通,所述圆桶14的底部设有一槽口17,所述槽口17内分别插有漏筛18和铁片19。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圆桶14的两端可用圆片焊接封住,且在圆片中间开有小孔,用于穿插第二丝杠15,并在第二丝杠15上两个螺丝卡住圆桶14内的毛刷16,在圆桶14的顶部开有长方形口子,便于与漏斗13相通;同时在圆桶14的底部可开一方形口,方形口四周焊有卡条,能让漏筛18抽出或放进卡条内,漏筛18放进卡条时偏向主体圆桶14内部,是毛刷16转动时的着力点,这样毛刷16在圆桶14内只接触到漏筛这一个着力点,转起来会非常轻松,在漏筛18外层还设有一个抽拉铁片19,同样也是卡在卡槽内,用铁片19抽拉来堵漏筛18眼的多少,也就能如愿控制漏粉的多少。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撒粉器装置2和第二撒粉器装置的结构相同,因此这里第一撒粉器装置2不作详细描述。

具体的,所述盘条器装置包括方盆20、以及设置在所述方盆20底部的传动链条21,所述驱动装置1动作带动传动链条21动作进而带动方盆20做左右均匀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搓好的多根条前后运动带进方盆20中,方盆20左右运动使搓好的条一层一层均匀放进盆中,条进盆时有上述的撒粉器均匀撒粉,从而达到了盘条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盘条器装置的上方是有主动轮带动分导轮,分导轮再将转动力传给前后摆动的送条轮,这样在不影响前后摆动的同时使送条轮正常运转送条。

另外,在本实际设计时,可在仿手工搓面板装置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凹槽轮,两端的凹槽轮可具体设计为一大一小,大凹槽轮的槽间距可调为0.8公分,小凹槽轮的槽间距可调为0.7公分,这样紧密的槽距为搓多根条省去了不少空间;为整个机器的合理搭配小型便利化更优益,搓多根时,搓面板两端的凹槽轮虽然调的很近,但其搓条不会影响质量,每根条都会相应的凹槽轮中各行其道,互不交缠,不会粘合到一起去。

综上所述,该多根自动搓面机首先通过仿手工搓面板装置进行搓条作业,然后再分别通过第一撒粉器装置、第二撒粉器装置进行撒粉,避免成型的条粘结,最后再通过盘条器装置进行盘条作业;与传统机械相比,该自动搓面机完全解脱了人力繁琐的搓条盘条程序,完全达到了全自动化的程度,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