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包装机械,特别涉及一种利用U型卡扣进行密封的火腿肠打扣机。
背景技术:
通常,火腿肠的两端均设有金属密封环,用于对火腿肠的两端设置金属密封环的设备俗称打扣机。通过打扣机将U形卡扣设置在火腿肠上,形成金属密封环。但是,传统打扣机为人力打扣,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且受工人技术水平的影响,易导致密封不严,影响封装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腿肠打扣机,实现自动打扣,工作效率高,封装质量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火腿肠打扣机,包括:底座、机架和用于放置U形卡扣的导轨,所述机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机架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推针,且所述滑槽的第一端设有气缸,第二端设有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具的工作面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推针的一端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二弧形槽;所述滑槽还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相对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靠近所述成型模具,所述导轨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滑槽连接;所述机架上还设有与所述气缸控制连接的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内设有沿滑槽长度方向的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口设有能够开合的盖体。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滑动设置有用于推动U形卡扣的配重。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为接触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火腿肠打扣机在滑槽内设置有推针,并通过气缸驱动推针在滑槽滑动。工作时,U形卡扣通过导轨进入滑槽,将火腿肠放置在第一开口处,并启动开关,推针在气缸的作用下向成型模具推动U形卡扣,由于火腿肠位于成型模具和推针之间,U形卡扣套设在火腿肠上,并在成型模具的第一弧形槽的作用下向内收拢,从而在火腿肠上形成金属密封圈,完成包装。其中推针的工作面也设置有第二弧形槽,用于与U形卡扣的外表面适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火腿肠打扣机通过气缸实现自动打扣,工作效率高,且由于气缸每次打扣中,行程均一致,避免了人工打扣标准不一,封装质量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火腿肠打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放大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参照图1和图2,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火腿肠打扣机,包括:底座10、机架20和用于放置U形卡扣的导轨30,所述机架20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机架20上设有滑槽80,所述滑槽80内滑动设置有推针50,且所述滑槽80的第一端设有气缸40,第二端设有成型模具60,所述成型模具60的工作面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推针50的一端与所述气缸40的活塞杆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二弧形槽;所述滑槽80还设有第一开口81和第二开口82,所述第一开口81相对所述第二开口82的位置靠近所述成型模具60,所述导轨30通过所述第二开口82与所述滑槽80连接;所述机架20上还设有与所述气缸40控制连接的开关。
本实施例的火腿肠打扣机在滑槽80内设置有推针50,并通过气缸40驱动推针50在滑槽80滑动。工作时,U形卡扣通过导轨30进入滑槽80,将火腿肠放置在第一开口81处,并启动开关,推针50在气缸40的作用下向成型模具60推动U形卡扣,由于火腿肠位于成型模具60和推针50之间,U形卡扣套设在火腿肠上,并在成型模具60的第一弧形槽的作用下向内收拢,从而在火腿肠上形成金属密封圈,完成包装。其中推针50的工作面设置有第二弧形槽,用于与U形卡扣的外表面适配。本实施例中,气缸的动作方向和行程由电磁阀41控制。
该火腿肠打扣机通过气缸40实现自动打扣,工作效率高,且由于气缸40每次打扣中,行程均一致,避免了人工打扣标准不一,封装质量好。
为了方便操作,根据人体工学,第一开口81朝上设置,滑槽80倾斜设置,滑槽80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度,从而方便将火腿肠放入第一开口81,减小工人的劳动强度。其中,所述开关为接触开关90,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81的下方,放置火腿肠后可在双手不离开火腿肠的前提下,用手碰触接触开关90,本实施例中设置为,接触开关90触动一次,气缸40进行打扣一次。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80内设有沿滑槽80长度方向的卡槽,U形卡扣在滑槽80内移动时,通过卡槽固定其横向位置,防止卡扣错位,影响密封效果。
所述导轨30上还滑动设置有用于推动U形卡扣的配重31,用于通过配重31向下推动U形卡扣前移,防止卡扣送进不及时,影响工作效率。
为了防止工人操作时,手指误伸入第一开口81,造成安全隐患,所述第一开口81设有能够开合的盖体70,打扣前,将盖体70盖合。
这里,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气缸控制的功能、算法、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功能、算法、方法本身,也即本实用新型虽然涉及一点功能、算法、方法,但并不包含对功能、算法、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对于功能、算法、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