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蒜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0765阅读:9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蒜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蒜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蒜清洗机。



背景技术:

大蒜在加工前通常需要对其进行清洗,去除大蒜上的泥土。目前,对于大蒜的清洗主要有人工清洗和机械清洗,人工清洗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无法满足工业生产需求,机械清洗主要是将大蒜集中到一起然后依靠水进行浸泡洗刷,现有机械清洗装置存在对大蒜清洗不彻底、用水较多、清洗效率不高等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大蒜清洗机,它具有清洗效率高、清洗干净、用水较少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蒜清洗机,包括机架,机架上间隔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设有齿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同一端上的两个齿轮上安装有齿圈,齿圈上安装有清洗滚筒,第一转轴和/或第二转轴的一端设有驱动电机,清洗滚筒壁上设有出水网孔,机架上设有穿过清洗滚筒内部的喷管,喷管上间隔设有若干喷孔,喷管连接有水泵,清洗滚筒下方设有排水管,清洗滚筒内壁上设有螺旋导板,清洗滚筒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

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高度相同,且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设有进料口的一端分别设有驱动电机。

所述清洗滚筒下方设有收集水的收集盒,收集盒底部与排水管连接。

所述出水网孔直径小于大蒜直径。

所述螺旋导板与清洗滚筒两端平齐。

所述喷管位于清洗滚筒中心。

所述清洗滚筒设有进料口的一端设有圆形挡圈。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针对现有大蒜清洗存在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大蒜清洗机,通过设计第一转轴、第二转轴、齿轮、齿圈和清洗滚筒,实现通过齿轮齿圈传动不仅起到支撑清洗滚筒的目的,而且还能带动清洗滚筒转动;通过在清洗滚筒内设计螺旋导板和喷管,实现带动大蒜做螺旋运动,同时进行清洗,清洗更加均匀,而且大蒜在做螺旋运动时是翻滚的,因此可以实现对大蒜的全面清洗,清洗更加彻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齿轮齿圈传动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2、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齿轮,5、齿圈,6、清洗滚筒,7、驱动电机,8、出水网孔,9、喷管,10、喷孔,11、水泵,12、排水管,13、螺旋导板,14、进料口,15、出料口,16、收集盒,17、圆圈形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大蒜清洗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间隔设有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的两端分别设有齿轮4,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同一端上的两个齿轮4上安装有齿圈5,齿圈5上安装有清洗滚筒6,第一转轴2和/或第二转轴3的一端设有驱动电机7,清洗滚筒6壁上设有出水网孔8,机架1上设有穿过清洗滚筒6内部的喷管9,喷管9上间隔设有若干喷孔10,喷管9连接有水泵11,清洗滚筒6下方设有排水管12,清洗滚筒6内壁上设有螺旋导板13,清洗滚筒6一端设有进料口14,另一端设有出料口15,通过设计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齿轮4、齿圈5和清洗滚筒6,实现通过齿轮4、齿圈5传动不仅起到支撑清洗滚筒6的目的,而且还能带动清洗滚筒6转动;通过在清洗滚筒6内设计螺旋导板13和喷管9,实现带动大蒜做螺旋运动,同时进行清洗,清洗更加均匀,而且大蒜在做螺旋运动时是翻滚的,因此可以实现对大蒜的全面清洗,清洗更加彻底。

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高度相同,且平行设置,确保清洗滚筒6运行的平稳。

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设有进料口14的一端分别设有驱动电机7,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都安装驱动电机7,运行动力更足,整体受力更加均匀。

清洗滚筒6下方设有收集水的收集盒16,收集盒16底部与排水管12连接。

出水网孔8直径小于大蒜直径,防止大蒜掉落。

螺旋导板13与清洗滚筒6两端平齐,使螺旋导板13从头到尾对大蒜进行引导做螺旋运动。

喷管9位于清洗滚筒6中心,喷洗更加均匀。

清洗滚筒6设有进料口14的一端设有圆形挡圈17,有效防止大蒜从进料口14掉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首先启动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带动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转动,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转动带动清洗滚筒6转动,从进料口14导入待清洗的大蒜,大蒜进入清洗滚筒6内后在螺旋导板13的引导作用下,大蒜进行螺旋运动,同时开启水泵11,喷管9从喷孔10喷出高压水流,高压水流对清洗滚筒6内的大蒜进行清洗,随着大蒜做螺旋运动不断翻转,实现对大蒜全面彻底清洗,最后清洗后的大蒜从出料口15导出,进行收集。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