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工切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6486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工切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工切面装置。



背景技术:

面食,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品,深受人们喜爱,尤其是面条、面片等食品,为节省时间,日常中人们往往选择直接购买切割好的手工面。目前,在制作面条时,通常采用挤压成型或是手工切割的方式,但是,其切割时面条宽窄不易控制,且切割效率低,而现有的切面机价格不菲,不易推广适用于各个家庭,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手工切面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手工切面装置,包括底座,还包括有切刀组件,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底部四角分别对称固定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内活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套管和支撑板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板顶部设置有切面台,所述支撑板顶部四角分别对称固定设置有一限位块,所述切面台外侧四角设置有与限位块相配合的缺口,所述切刀组件包括连接杆、切刀板以及切刀,所述连接杆分别对称铰接于底座顶部两侧,所述切刀板固定设置于两侧所述连接杆之间,所述切刀板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插槽,所述切刀插接于插槽内并通过插销固定。

进一步而言,所述连接杆前端设置有手柄。

进一步而言,所述切面台两侧分别铰接连接有提手。

进一步而言,所述切面台顶部设置若干与切刀相对应的切槽。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手工切面装置,可根据需要调节所切面条的宽窄且切面效率高,切刀拆装方便,便于更换和修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切刀组件后的俯视图。

1-底座;2-切刀组件;3-切面台;11-放置槽;12-套管;13-支撑杆;14-支撑板;15-弹簧;16-限位块;21-连接杆;22-切刀板;23-切刀;24-插槽;25-插销;26-手柄;31-缺口;32-提手;33-切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的一种手工切面装置,包括底座1,还包括有切刀组件2,所述底座1顶部设置有放置槽11,所述放置槽11内底部四角分别对称固定设置有套管12,所述套管12内活动设置有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顶部设置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杆13上套设有弹簧15且所述弹簧15的两端分别与套管12和支撑板14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板14顶部设置有切面台3,所述支撑板14顶部四角分别对称固定设置有一限位块16,所述切面台3外侧四角设置有与限位块16相配合的缺口31,所述切刀组件2包括连接杆21、切刀板22以及切刀23,所述连接杆21分别对称铰接于底座1顶部两侧,所述切刀板22固定设置于两侧所述连接杆21之间,所述切刀板22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插槽24,所述切刀23插接于插槽24内并通过插销25固定。

其中,所述连接杆21前端设置有手柄26,所述切面台3两侧分别铰接连接有提手32,所述切面台3顶部设置若干与切刀23相对应的切槽33。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手工切面装置,使用时,使用者将擀制好的面放置于切面台3上,然后根据需要通过插拔插销25拆装调节切刀23的数量以调节相邻切刀23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所切面条的宽窄度,然后则可抓住手柄26带动切刀板22向下翻转通过切刀23切割面条,然后使用者则可通过切面台3两侧的提手32将切面台3取出从而将其上的面条倒置于合适位置,然后再将切面台3放回原位,在进行切割操作时,切刀23的刀刃与切面台3上的切槽33配合,从而确保对面块的完全切断,切割时,切刀23下压切面台3,切面台3下压支撑板14,支撑板14则下压支撑杆13,直至套设于支撑杆13上的弹簧15达至极限位置为止,然后使用者向上抬起切刀组件2,此时,切面台3在弹簧15的回复力下复位上升,从而能够便于使用者将切面台3取出,切面台3四角的缺口31与支撑板14上的限位块16配合,从而能够避免使用者在进行切割操作时切面台3随意乱动,另外,当该切面装置在不使用时,使用者只需向下翻转切刀组件2,使得切刀23的平置与切面台3上位于放置槽11内,从而也能够避免切刀23误伤他人,十分方便。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