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鲜奶巴氏消毒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9058发布日期:2018-08-24 17:27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鲜奶消毒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鲜奶巴氏消毒设备。



背景技术:

巴氏杀菌系将混合原料加热至68~70℃,并保持此温度30min,以后急速冷却到4-5℃。因为一般细菌的致死点均为温度68℃与时间30min以下,所以将混合原料经此法处理后,可杀灭其中的致病性细菌和绝大多数非致病性细菌;混合原料加热后突然冷却,急剧的热与冷变化也可以促使细菌的死亡。但现有的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效率偏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鲜奶巴氏消毒设备,本鲜奶消毒设备热交换效率更高,耗能更少。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鲜奶巴氏消毒设备,包括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加热装置包括罐体和加热搅拌器,罐体顶部设置有支撑盖板,支撑盖板连接有第一进奶管,罐体底部连接有第一出奶管。

加热搅拌器包括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中空轴管以及若干中空搅拌桨,第一转接头与支撑盖板固定连接,第二转接头与罐体底部固定连接,中空轴管两端分别与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转动连接;中空搅拌桨与中空轴管连通;中空轴管上连接有旋转驱动装置。第一转接头连接有进水管,第二转接头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与进水管之间连接有第一泵体、加热器。冷却装置包括第二进奶管和第二泵体,第一出奶管与第二泵体通过第二泵体连接。

进一步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电机与支撑盖板固定连接,主动皮带轮与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从动皮带轮与中空轴管同轴固定连接,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之间设置有传动皮带。

进一步地,冷却装置还包括箱体、若干密封隔板,密封隔板将箱体分隔为若干层腔体,腔体设置为间隔分布的冷水室和鲜奶室,相邻的冷水室之间连通有导水管,相邻的鲜奶室之间连通有导奶管,处于最底层的冷水室连接有注水管;处于最顶层的冷水室连接有水连接管,处于最顶层的鲜奶室连接有第二出奶管;注水管与水连接管之间连接有制冷机。

进一步地,逐层相邻的导水管分布在箱体的相对两端,逐层相邻的导奶管分布在箱体的相对两端。

进一步地,箱体外表面包附有保温层。

进一步地,罐体内壁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第一出奶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加热器能够对中空轴管内的水进行加热,并且第一泵体对热水进行管内循环,第一转接头和第二转接头能够支撑中空轴管,并且将中空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的转动分隔开,电机通过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和传动皮带对中空轴管进行驱动旋转;中空搅拌桨处于鲜奶内部,将全部的热和鲜奶进行热交换,不会造成热的浪费,并且热的中空搅拌桨对鲜奶进行搅拌,能够使得热交换更加均匀;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罐体内的温度;加热后工序完成后,将鲜奶放入冷却装置的箱体内,逐层叠加的冷水室和鲜奶室能够对鲜奶进行迅速降温,并且多层结构使得降温效率高,并且冷水的利用率高;整个装置的加热效率和冷却效率,并且耗能更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鲜奶巴氏消毒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1、罐体;12、支撑盖板;13、第一进奶管;14、第一出奶管;15、温度传感器;16、电磁阀;21、第一转接头;22、第二转接头;23、中空轴管;24、中空搅拌桨;31、进水管;32、出水管;33、第一泵体;34、加热器;41、第二进奶管;42、第二泵体;43、箱体;44、密封隔板; 45、冷水室;46、鲜奶室;47、导水管;48、导奶管;49、注水管;410、水连接管;411、第二出奶管;412、制冷机;51、电机;52、主动皮带轮;53、从动皮带轮;54、传动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附图1和附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鲜奶巴氏消毒设备,包括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加热装置包括罐体11和加热搅拌器,罐体11顶部设置有支撑盖板12,支撑盖板12连接有第一进奶管13,罐体11底部连接有第一出奶管14。

加热搅拌器包括第一转接头21、第二转接头22、中空轴管23以及若干中空搅拌桨24,第一转接头21与支撑盖板12固定连接,第二转接头22与罐体 11底部固定连接,中空轴管23两端分别与第一转接头21、第二转接头22转动连接;第一转接头21和第二转接头22能够支撑中空轴管23,并且将中空轴管 23、进水管31和出水管32的转动分隔开。中空搅拌桨24与中空轴管23连通;中空轴管23上连接有旋转驱动装置。第一转接头21连接有进水管31,第二转接头22连接有出水管32,出水管32与进水管31之间连接有第一泵体33、加热器34。第一泵体33对热水进行管内循环,加热器34能够对中空轴管23内的水进行加热,冷却装置包括第二进奶管41和第二泵体42,第一出奶管14与第二泵体42通过第二泵体42连接。中空搅拌桨24处于鲜奶内部,将全部的热和鲜奶进行热交换,不会造成热的浪费,并且热的中空搅拌桨24对鲜奶进行搅拌,能够使得热交换更加均匀。

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电机51、主动皮带轮52和从动皮带轮53,电机51与支撑盖板12固定连接,主动皮带轮52与电机51的转轴固定连接,从动皮带轮53与中空轴管23同轴固定连接,主动皮带轮52和从动皮带轮53 之间设置有传动皮带54。电机51通过主动皮带轮52、从动皮带轮53和传动皮带54对中空轴管23进行驱动旋转;传动皮带54能够减小机械振动。

本实施例中,冷却装置还包括箱体43、若干密封隔板44,密封隔板44将箱体43分隔为若干层腔体,腔体设置为间隔分布的冷水室45和鲜奶室46,相邻的冷水室45之间连通有导水管47,相邻的鲜奶室46之间连通有导奶管48,处于最底层的冷水室45连接有注水管49;处于最顶层的冷水室45连接有水连接管410,处于最顶层的鲜奶室46连接有第二出奶管411;注水管49与水连接管410之间连接有制冷机412。加热后工序完成后,将鲜奶放入冷却装置的箱体 43内,逐层叠加的冷水室45和鲜奶室46能够对鲜奶进行迅速降温,并且多层结构使得降温效率高,并且冷水的利用率高;整个装置的加热效率和冷却效率,并且耗能更少。

本实施例中,逐层相邻的导水管47分布在箱体43的相对两端,逐层相邻的导奶管48分布在箱体43的相对两端,这样的分布方式能够增长冷水和鲜奶的流程,从而提升制冷效率。

本实施例中,箱体43外表面包附有保温层,保温层能够对冷交换过程形成保护,防止冷源受到外部温度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罐体11内壁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5,温度传感器15能够检测罐体11内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出奶管14上设置有电磁阀16,电磁阀16能够使得在鲜奶加热未完成之前关闭管路,防止鲜奶进入冷却装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