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藻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3793发布日期:2018-08-31 20:41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品清洗设备,特指一种海藻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海藻”是海带、紫菜、裙带菜、石花菜等海洋藻类的总称,是生长在海中的藻类,是植物界的隐花植物,藻类包括数种不同类以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生物。由于海藻生长环境特殊,通常固著于海底或某种固体结构上,是基础细胞所构成的单株或一长串的简单植物,大量出现时分不出茎或叶的水生植物,故在其表面容易附着海中的泥沙等杂质,通常人们在捞取海藻后需批量进行漂洗,主要是由人工将海藻在水中搅拌,使污物杂质脱落,但这种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且很难一次清洗干净,具有耗时长,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海藻清洗装置,利用浮力分离海藻与污物杂质,提高清洗效率,降低人工及水资源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海藻清洗装置,主要包括箱体,位于箱体两端的进料口、出料口,所述箱体中设有若干并列设置的弧形槽体,且各弧形槽体中均对应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由电机驱动且旋转方向朝向出料口,所述弧形槽体为镂空多孔状。

上述方案中,进料口开口向上,且上方设有进水口。

进一步的,进料口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溢流口。

进一步的,箱体侧壁的下方设有第一排水口,且第一排水口位置低于弧形槽体。

优选的,各搅拌器均呈横向放置,电机通过链条驱动各搅拌器运行。

进一步的,出料口的位置高于弧形槽体。

进一步的,出料口下方设有集料槽,且集料槽一侧设有第二排水口。

优选的,箱体中还水平设置有过滤网,且过滤网的位置高于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海藻进入箱体后在搅拌器的带动下,于弧形槽体中旋转,并逐步移动至相邻的弧形槽体中,经多个搅拌器及弧形槽体的反复搅拌清洗,使附着于海藻表面的污物杂质分离并上浮,最后海藻由出料口流出。本实用新型速度快、耗时短,可有效提高清洗效率,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员能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海藻清洗装置,主要包括箱体1,位于箱体1两端的进料口11、出料口12,所述箱体1中设有若干并列设置的弧形槽体3,且各弧形槽体3中均对应设有搅拌器2,各搅拌器2均呈横向放置,电机通过链条驱动各搅拌器2运行,且搅拌器2的旋转方向朝向出料口12,海藻由进料口11进入箱体1内部后,通过搅拌器2所带动在弧形槽体3中旋转,海藻在一个弧形槽体旋转后会逐步受相邻搅拌器2的作用力往下一个弧形槽体移动,在这种反复搅拌的过程中使污物杂质分离,杂质受水浮力影响上升,海藻最后由出料口12流出。作为优选的,弧形槽体3为镂空多孔状,箱体1侧壁的下方设有第一排水口10,且第一排水口10位置低于弧形槽体3,在设备停止使用时,打开第一排水口10,将箱体1中残留的砂质等较重的污物通过弧形槽体3下方的第一排水口10排出。

进料口11开口向上,且上方设有进水口4,进水口4用于不断补充水,而进料口11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溢流口5,保证箱体1中的水量相对恒定。

出料口12的位置高于弧形槽体3,海藻在最后一个弧形槽体3翻滚后,受出料口12水流排出牵引力的作用,会逐步往出料口12方向流出,出料口12下方设有集料槽6,且集料槽6一侧设有第二排水口61,集料槽6用于收集清洗完毕的海藻,而第二排水口61可将流出的水排出,也可利用这部分排出的水,在过滤后重新由进水口4流入箱体1中循环使用。

箱体1中还水平设置有过滤网8,且过滤网8的位置高于出料口12,且过滤网8没于水中,海藻在清洗过程中所分离的轻质污物,在受浮力上浮时与过滤网8接触并附着于过滤网8上,从而达到分离的效果,过滤网8定时清洗即可。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