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器、制面机和面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7150发布日期:2018-11-30 19:20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混合器、制面机和面条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器、制面机和面条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面条是我国传统的主食品种之一,消费量巨大,面条机是生产面条的主要设备。公知的生产面条至少需要和面机、面条机两种设备,在和面机内按比例加入面粉、水,由和面机将加入水的面粉制成散松湿面絮,由人工将散松湿面絮送到面条机的面辊处,由面条机对和好的散松湿面絮进行挤压,使之成为较宽的面带,然后将面带轧制成面条。这种传统生产面条的设备在使用中存在有以下缺陷:一是需要设备分散,占用地方大;二是操作麻烦、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不高,三是卫生指标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混合器、制面机、面条机,其中该混合器除了可应用于面粉和水的混合物以外,可应用于各种粉末状材料和与该粉末状材料浸润的液体的混合,该种混合器,其将粉末状材料和与该粉末状材料浸润的液体混合,其特征在于,具有:混合筒,在其一端部的筒壁面上具有进料口,并在与所述进料口邻近的轴向另一端侧具有液体注入口,在其另一端侧具有排出粉末状材料与液体的混合物的排料口;和混合轴,其与所述混合筒同轴设置在所述混合筒内,在所述混合筒内旋转,表面具有多个条状的混合叶片,所述多个混合叶片包括:在所述混合轴相对于所述混合筒的旋转方向的反方向上,向所述排料口侧倾斜延伸的多个第一混合叶片;和在所述混合轴相对于所述混合筒的旋转方向的反方向上,向所述进料口侧倾斜延伸的多个第二混合叶片,在所述第一、第二混合叶片的径向外端面上排列形成突起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器,由于具有设置方向相反的两种不同的混合叶片,因此在混合轴旋转时,将混合器内的粉末状材料与液体的混合物不断地劈开,并推向两个不同方向,再分别与其他被劈开的混合物向碰撞混合,从而提高了混合均匀性。并且,由于在第一、第二混合叶片的径向外端面上排列形成突起部,可避免在混合轴的离心力的作用下,混合物附着与混合筒内壁面而夹在混合叶片的外周面与混合筒之间,而造成转矩增大,并能够防止混合器停机后混合物干燥板结导致的卡止。而且能够得到粉末状材料与液体混合均匀的混合物。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面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上所述的混合器;和设置所述混合器的所述排料口下方,具有对置的两个压面辊的压面器,所述压面器的两个所述压面辊之间的缝隙设置在所述排料口的下方,其中,从所述进料口供给面粉、从所述注入口注入水,并通过使所述混合轴旋转而由所述混合器的排料口排出将面粉与水均匀混合后的面粉结节,面粉结节堆积于所述压面器的两个所述压面辊之上,所述压面辊旋转而将随堆积的面粉结节压制成面片。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器,能够制作厚度、软硬度均匀的面片。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面条机,具有上述混合器;设置所述混合器的所述排料口下方,具有对置的两个压面辊的压面器;和设置在所述压面器下方,具有切齿彼此相互咬合的两个切面辊的切面刀,所述压面器的两个所述压面辊之间的缝隙以及所述切面刀的相互咬合所述切齿依次设置在所述排料口的正下方,其中,从所述进料口供给面粉、从所述注入口注入水,并通过使所述混合轴旋转而由所述混合器的排料口排出将面粉与水均匀混合后的面粉结节,面粉结节堆积于所述压面器的两个所述压面辊之上,所述压面辊旋转而将随堆积的面粉结节压制成面片,面片在所述切面刀的两个所述切面辊之间经过,被切成面条。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器,能够制作长度充分、软硬度均匀的面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防止混合器停机后混合物干燥板结导致的卡止。

附图说明

图1为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面条机的说明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混合筒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混合轴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混合轴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混合轴的说明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切面刀的说明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过滤器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面条机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面条机1包括混合器100、压面器200和切面刀300,混合器100、压面器200和切面刀300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图1中,省略了该面条机1的面粉供给部和供水系统。

图2为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混合器100包括混合筒110和混合轴120。混合筒 110形成为圆筒形,在一端侧设置有进料口111和注入口112,注入口 112邻近于进料口111,设置在进料口111的轴向另一端侧。在混合筒 111的轴向另一端侧具有排料口113。排料口113设置在混合筒110的另一端侧的周向靠后的位置。

混合轴120同轴设置在混合筒110的内部,相对于混合筒110旋转。在混合轴120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混合叶片121,该多个混合叶片121具有一定的厚度。

从未图示的面粉供给部和供水系统,分别向进料口111和注入口112以规定的比例供给面粉和水。通过调整混合叶片121的排列方向能够使得从进料口111和注入口112的面粉和水在混合轴120的旋转作用下与多个混合叶片121反复碰撞而混合,并被推送向轴向另一端,而从排料口113排出。

为了使从进料口111加入的面粉能够更顺利地被推送至混合器 110的中部与多个混合叶片121碰撞而与水均匀混合,在混合轴120 的轴向与进料口111向对应的部位,设置有连续的螺旋叶片122。并且,该螺旋叶片122仅设置于与进料口111相对应的部位,未及与注入口 121相对应的位置。对于面粉这一类吸湿性极强的粉末状材料来说,在加入水这样的浸润液体后,会立刻获得粘性而形成结节,这使得在被推向混合器100中部与混合叶片121反复碰撞时不能有效地将结节的面饭团打碎并掺入干的面粉,从而影响面粉与水混合的均匀性。

在作为粉末状材料的面粉被螺旋叶片122推送到混合器100的中部达到旋转叶片122及进料口112所设置的区域以外后,立即与邻近于进料口111设置的注入口112所注入的水相混合,并与混合叶片121 碰撞,从而与水均匀混合。

图3~5为混合叶片121的放大图。

混合叶片121包括在混合轴120相对于混合筒110的旋转方向A 的反方向上,向排料口113侧倾斜延伸的多个第一混合叶片121a和在混合轴120相对于混合筒110的旋转方向的反方向上,向进料口111 侧倾斜延伸的多个第二混合叶片121b。

如图3所示可见,混合叶片121中,第一混合叶片121a的设置方向使得在混合轴120旋转时,能够将面粉和水的混合物推送向排料口 113侧,而第二混合叶片121b则会在混合轴120旋转运动时,将面粉和水的混合物推送向进料口111侧。

并且,如图3、4所示,通过使第一混合叶片121a相对于轴线的排料口113侧方向的所成的夹角α为35~65°,并使第二混合叶片121b 相对于轴线的排料口113侧方向所成的夹角β为90~120°,使得在混合轴120旋转时,叶片121整体形成将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向排料口113 侧推送的趋势,从而能够使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反复在混合器100内与混合叶片121发生更多碰撞以充分混合,并保持被推送到排料口113 侧的趋势。换言之,使得夹角α小于夹角β的补角,就可以保持面粉与水的混合物被推送到排料口113侧的趋势,但考虑到混合效率的问题,优选夹角α为35~65°,夹角β为90~120°可以兼顾混合物的均匀性和混合的效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螺旋叶片122相对于混合轴120的轴向排料口113侧方向的夹角大于第一混合叶片121a相对于混合轴120 的轴向排料口113侧方向的夹角α。由此,使得由螺旋叶片122推送面粉的速度略低于轴向排出面粉和水的混合物的速度,有利于面粉和水均匀混合而不会在混合器100内发生堆积。

作为各个混合叶片121为了确保能够长期稳定工作,而设置有一定的厚度,例如为3mm~10mm,这样可以使混合叶片121坚固,在拆装维护以及运输时不易发生损坏,可以方便地调整混合轴120旋转时的动平衡。而且,为了在进行混合作业时不易发生卡止等问题,需要使混合轴120在旋转时具有大的转动惯量,而增大转动惯量通常导致混合轴120本身重量的增大。而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使混合叶片121 具有3mm~10mm的厚度,可以有效增大混合轴120周向外侧的重量,从而可以使混合轴120在获得足够的转动惯量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小周向内侧的重量,使混合轴120轻量化。

通过设定第一、第二混合叶片121a、121b的位置,能够更顺利对面粉和水进行混合。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一、第二混合叶片121a、 121b在周向上所占的长度大致相同,且在轴向上交替设置,从而由第一、第二混合叶片121a、121b形成一个混合叶片121的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混合轴120的周向上,以等间隔设置4组混合叶片121,并且使各组混合叶片121在轴向上相互错开相等的间隔。可以有效地利用混合轴120的旋转使混合叶片121与面粉和水的混合物相碰撞,并推送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向排料口113侧移动。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混合叶片121的组相互错开,并且使旋转方向上相邻的下一组混合叶片121中的第二混合叶片121b 的前端位于上一组混合叶片121的第一、第二混合叶片121a、121b的末端开口的中央部。

这样的设置可以使由上一组的第一混合叶片121a推送来的面粉和水的混合物、以及由上一组的第二混合叶片121b反向推送的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被下一组的第二混合叶片121b劈开,而使被劈开的排料口113 侧的一部分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进入到在旋转方向A的反向上第一、第二混合叶片121a、121b形成的间距增大的放大空间P内。考虑到在放大空间P内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在内部气流的作用下,使面粉结节内含水较少的面粉的部分因粘度较低而被撕开,而使这部分含水较少的部分暴露于面粉结节的外部。

另一方面,被第二混合叶片121b劈开的另一部分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被第二混合叶片121b反向推向进料口111方向,而进入到在旋转方向A的反向上第一、第二混合叶片121a、121b形成的间距减小的压紧空间P内。考虑到在压紧空间P内的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在气流和第一、第二混合叶片121a、121b的夹持作用下,与从上一组混合叶片121的放大空间P推送来的被撕开的面粉结节外部含水少的混合物相混合并被压紧空间P,而使得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被挤压,而使水分均匀化。

这样,在混合器100内,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被不断地劈开、撕裂、压紧从而使混合物形成为细小的含水均匀的面粉结节,该面粉结节的长度方向为2~5mm,直径径向为1~3mm形成碎末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面粉结节的大小均匀,而对混合叶片121的形状进行设定,下面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对第一、第二混合叶片121的旋转方向的前端形状进行修整成趋于尖锐型,可更有效地劈开面粉结节,避免因面粉结节过大而影响吸水的均匀性。

具体为,对第一混合叶片121a的旋转方向A的前端,削去轴向上超出第一混合叶片121a的排料口113侧边的部分。从而,在第一混合叶片121a的旋转方向A的前端形成角度γ,优选该角度γ为25~65°的范围。

另一方面,对于第二混合叶片121b,以排料口113侧的边的旋转方向A前端为顶点,形成与该排料口113侧的边成角度δ的顶角的锐角形状。优选角度δ为20~50°。若角度δ过小,则存在第二混合叶片121b的前端部分的机械强度降低的问题;若角度δ过大,则存在不能够有效劈开从压紧空间P送出的面粉结节的问题。并且,优选使该第二混合叶片121b的旋转方向A的前端顶角在轴向上位于由上一组第一、第二叶片121a、121b形成的压紧空间P的开口中间位置处。

如上所述,通过设定如上所述第一、第二混合叶片121a、121b的形状,可以高效的对混合器100内的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进行反复的劈开、压紧,并逐步的推送至排料口113侧,从排料口113排出细碎且大小均匀的面粉结节,且此时的面粉结节含水率均匀。

不仅如此,还可以在各个混合叶片121的径向外端面以遍布地方式设置突起。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突起,在各个混合叶片121的径向外端面上形成沿混合轴120的大致轴向延伸,且在周向上均匀排列的锯齿形状s。在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在混合器100内被不断地劈开、压紧的过程中,由于混合轴120旋转的离心力作用,会使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被甩向混合筒110的筒壁部,从而陷入第一、第二混合叶片121 与筒壁之间的缝隙。由于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具有较大的粘性,因此,粘付于筒壁部的混合物过多时,会增大混合轴120旋转的阻力,造成能耗提高。更严重时,在混合轴120停机一段时间后,若加在第一、第二混合叶片121的外端面与混合筒110的筒壁之间的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因失水而板结,则存在混合轴120再次启动阻力过大,而被迫停机检修的问题。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各个混合叶片121的径向外端面以遍布地方式设置突起,可以在混合轴120旋转时,利用这些突起有效地搓动粘附于混合筒110的筒壁上的面粉和水的混合物,使它们能够加入到混合过程中,并推送到排料口130,减少筒壁内混合物的残留。另一方面,即使在停机一端时间后,夹在各混合叶片121的外端面与混合筒130内壁之间的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失水板结,由于残留的量少,并且也由于突起可有效对板结施加局部应力而使其破碎,可以顺利地实现混合轴120再启动,因此从根本上杜绝因残留物板结造成的故障停机的情形。

另外,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料口113设置在混合筒 110的另一端侧的周向靠后的位置。并在混合筒110的排料口130后侧设置框型的收集器130。该收集器130上下部均为开放,在与混合筒 110的排料口130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收集壁部131,下部开放口设置于压面器200上方,上部的开放口形成从上侧观察从混合器100排出的面粉和水的混合物的状态的观察口132。维护人员能够从该观察口 132观察排出的面粉和水的混合形成的面粉结节的状态。并能够从该观察口132取样,以便于检查面粉和水的混合比例是否合适,由此判断设备的面粉和水的供给是否存在故障。

在本实施方式的面条机1中,在混合器100的下方设置依次有压面器200、切面刀300和过滤器400。下面对这些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压面器200具有对置的两个压面辊210、220,在压面辊210、220 中间设置有小的缝隙,该缝隙设置在混合器100的排料口113的下方。从排料口113排出的面粉和水混合后的面粉结节被堆积在两压面辊210、 220之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面粉结节经由收集器130收集,而堆积在压面器的两个压面辊210、220之上,由于面粉结节吸水均匀具有一定粘性,且形状为细碎均匀的大致长形,在堆积过程中并不会轻易从压面辊210、 220之间的缝隙漏到下方,而是堆积在两压面辊210、220之上。

使压面辊210、220旋转可容易地将上述堆积的面粉结节压制成厚度、软硬度均匀的面片。通过调整该缝隙,可调整由压面辊200压制的面片的厚度。

面片向下延伸,经过设置在压面器200下方的切面刀300而被切成面条。如图6所示,该切面刀300具有相互对置的两个切面辊310、 320,切面辊310、320分别在轴向上以等间距排列有多个切齿311、321,且两者的切齿311、321彼此咬合。当从压面器200输送来的面片经过两切面辊310、320之间时,被对置的切齿311、321切割成为面条。

在制作面条时,首先分别从混合器100的进料口111和注入口112,以规定比例向混合器100供给面粉和水而进行供给步骤。随着供给步骤,使混合轴120以1000~3000转/分钟的转速旋转,而从排料口113 排出均匀吸水后的吸湿面粉结节而进行混合步骤。然后从排料口113 排出的吸湿面粉结节堆积于压面器200的两个压面辊210、220之间而进行堆积步骤。在吸湿面粉结节蓄积到规定量时,使压面辊210、220 以规定转速旋转,将堆积的吸湿面粉结节压制成面片而进行压面步骤。然后,使切面刀300的切面辊310、320旋转,将在压面步骤中压制的面片切成面条而进行切面步骤。根据本实用新型,可高效的制作面条,且面条长度充分、软硬度均匀。

通常,只要在混合器100中混合的面粉和水的比例适当、混合均匀,可使由压面器200压制的面片厚度、软硬度均匀,并由切面刀300 切割得到整齐的面条。但考虑到少数情况下,也会在由切面刀300切成面条时产生一些残渣、碎屑,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切面刀的下方设置了过滤器400。

图7为过滤器400的结构图。如图7所示,该过滤器400为,沿周向以等间距设置多个轴向延伸的杆410组成滤网,多个杆410的两端设置有支架420、430。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图示前侧的支架420 为环形支架,而设置在后侧的支架430为圆盘形,中心具有用于与转轴连结的轴孔440。过滤器400利用未图示的驱动、传动机构及轴驱动,绕轴心向规定方向旋转。

当从切面刀300输送来的面条到达过滤器400时,首先被至少一根杆410撑起,由于过滤器400旋转,因此长度大的面条被杆410拨向过滤器400的一侧,并被盛放到面条盛放区域。另一方面,长度短的发生断裂的面条,由于其不足以被过滤器400撑起并拨送,因此从过滤器400的两个杆410之间掉落到下方,而被作为残渣加以收集,当然,对于更小的残渣以及为数极少干面等,也自然从过滤器400的杆410之间的缝隙掉落。

通过设置过滤器400,使得最终制作的面条品相优异,并且在煮制过程中,由于没有残渣和干面,使得煮制时面汤更为清澈,不易发生干锅、糊底等现象。具有优异的生产性。

以上,以面条机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的说,作为混合器,其可以用于对任意的粉末状材料和与该粉末状材料浸润的液体混合,具有:混合筒,在其一端部的筒壁面上具有进料口,并在与所述进料口邻近的轴向另一端侧具有液体注入口,在其另一端侧具有排出粉末状材料与液体的混合物的排料口;和混合轴,其与所述混合筒同轴设置在所述混合筒内,在所述混合筒内旋转,表面具有多个条状的混合叶片,所述多个混合叶片包括:在所述混合轴相对于所述混合筒的旋转方向的反方向上,向所述排料口侧倾斜延伸的多个第一混合叶片;和在所述混合轴相对于所述混合筒的旋转方向的反方向上,向所述进料口侧倾斜延伸的多个第二混合叶片,在所述第一、第二混合叶片的径向外端面上排列形成突起部。

这样的混合器,由于具有设置方向相反的两种不同的混合叶片,因此在混合轴旋转时,将混合器内的粉末状材料与液体的混合物不断地劈开,并推向两个不同方向,再分别与其他被劈开的混合物向碰撞混合,从而提高了混合均匀性。并且,由于在第一、第二混合叶片的径向外端面上排列形成突起部,可避免在混合轴的离心力的作用下,混合物附着与混合筒内壁面而夹在混合叶片的外周面与混合筒之间,而造成转矩增大,并能够防止混合器停机后混合物干燥板结导致的卡止。而且能够得到粉末状材料与液体混合均匀的混合物。

另外,作为上述突起部为沿所述混合轴的大致轴向延伸,且在周向上均匀排列的锯齿形状。这样的锯齿形状具有加工成型简单,可有效抑制转矩增大和因停机干燥板结导致的卡止的作用。

另外,通过使所述第一、第二混合叶片在所述混合轴外周面上沿轴向交替设置形成组,在所述混合轴的外周面的周向上均匀地设置有多个由所述第一、第二混合叶片形成的组,在所述混合轴的外周面的周向上,由所述第一、第二混合叶片形成的相邻的组之间在轴向上错开距离相等。能够高效的劈开已经混合物,粉末状材料与液体的混合更为均匀。

另外,优选所述混合轴上的与所述进料口相应的外周面的部分,设置有利用所述混合轴的旋转将投入的粉末状材料推向所述排料口侧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相对于所述混合轴的轴向排料口侧方向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一混合叶片相对于所述混合轴的轴向排料口侧方向的夹角。由此,使得由螺旋叶片推送粉末状材料的速度略低于轴向排出粉末状材料和液体的混合物的速度,有利于两者均匀混合而不会在混合器内发生堆积。

另外,优选所述第一混合叶片相对于所述混合轴的轴向排料口侧方向的夹角为35~65°,所述第二混合叶片相对于所述混合轴的轴向排料口侧方向的夹角为90~120°。由于第二混合叶片偏向于混合器的进料口侧的角度小于第一混合叶片偏向于混合器排料口侧的角度,因此,不但可使粉末状材料和液体在混合器内充分混合,还可以维持使混合物向排料口侧高效地排出。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制面机,具有上述混合器;和设置所述混合器的所述排料口下方,具有对置的两个压面辊的压面器,所述压面器的两个所述压面辊之间的缝隙设置在所述排料口的下方,其中,从所述进料口供给面粉、从所述注入口注入水,并通过使所述混合轴旋转而由所述混合器的排料口排出将面粉与水均匀混合后的面粉结节,面粉结节堆积于所述压面器的两个所述压面辊之上,所述压面辊旋转而将随堆积的面粉结节压制成面片。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器,能够制作厚度、软硬度均匀的面片。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面条机,具有上述混合器;设置所述混合器的所述排料口下方,具有对置的两个压面辊的压面器;和设置在所述压面器下方,具有切齿彼此相互咬合的两个切面辊的切面刀,所述压面器的两个所述压面辊之间的缝隙以及所述切面刀的相互咬合所述切齿依次设置在所述排料口的正下方,其中,从所述进料口供给面粉、从所述注入口注入水,并通过使所述混合轴旋转而由所述混合器的排料口排出将面粉与水均匀混合后的面粉结节,面粉结节堆积于所述压面器的两个所述压面辊之上,所述压面辊旋转而将随堆积的面粉结节压制成面片,面片在所述切面刀的两个所述切面辊之间经过,被切成面条。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器,能够制作长度充分、软硬度均匀的面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