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虾线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3176发布日期:2018-08-04 11:02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鱼虾类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对虾的虾线进行清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草虾、龙虾作为营养丰富的水产品,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在食用时,虾壳内的虾线也就是虾肠却很难取出,使得清理过程十分麻烦。尤其是对餐饮行业来讲,以虾为食材的菜品通过传统的人工清理的方式清除虾壳内的虾线,往往十分耗时,很难在短时间内满足客户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方便的取出虾壳内的虾线的虾线清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虾线清理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两个清理单元,所述清理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转轮,转轮的外周面为内凹环槽面而在其外周形成周向封闭的环槽,环槽内具有用于放置待清理虾的承载位,清理单元还包括绕与转轮的转动轴线平行的轴线转动安装在底座上的切除机构,切除机构包括相对转动轴线偏心设置的旋转切刀以及驱动旋转切刀转动的切刀马达,旋转切刀包括圆形刀片以及设置在圆形刀片至少一侧的清扫刷,旋转切刀与转轮位于同一转动平面内,转轮通过凸轮机构与切除机构传动连接且在转轮旋转时能够带动旋转切刀摆动动作而靠近和远离转轮。

本实用新型的虾线清理装置在使用时,将待清理虾放置在承载位,然后转轮转动,旋转切刀在转轮的带动下靠近转轮,并将承载位内的待清理虾的虾背切开、将虾线扫出,方便清理虾壳内的虾线,在转轮继续转动时,又能够带动旋转切刀离开承载位,此时承载位内的虾能够方便取出。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转轮的转轴上的凸轮结构以及安装在切除机构的转轴上的拐臂,切除机构通过拐臂远离转轴的一端的顶推部与凸轮结构的凸轮面顶推配合而摆动。

在此基础上,可以做出多个并列的优化方案:

例如,拐臂的一端部设有滚轮,所述顶推部为滚轮的外轮面,这样能够有效消除拐臂与凸轮面之间的摩擦。

例如,旋转切刀通过连接臂与切除机构的转轴连接,拐臂与连接臂的夹角为钝角且形成顶推部一端轻、旋转切刀一端重的偏重结构,这样能够使拐臂的顶推部滚动到凸轮面的小径位置时自动向一侧转动。

例如,所述凸轮面为凸轮外轮廓面。

再例如,各个清理单元的转轮和切除机构均同轴设置,各个清理单元共用一个凸轮机构实现切除机构与转轮的传动。

以上提供了六种虾线清理装置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在上述的前六种方案的基础上做出多种并列或延续式的改进方案。

比如,所述切除机构还包括与旋转切刀位于同一平面内的按压件,按压件与旋转切刀的转轴相对固定且在旋转切刀靠近转轮转动时将承载位内的待清理虾压紧在槽内,这样保证了在旋转切刀切开虾背时,待清理虾不会从转轮内脱出。继而,还可以进一步限定,按压件为按压滚轮。

比如,各个清理单元的转轮和切除机构均同轴设置,各个清理单元的转轮中至少有两个共用同一驱动电机,各个清理单元的切除机构的旋转切刀中至少有两个共用同一切刀马达。这样的虾线清理装置在使用时能够多工位同步动作,加工效率较高。

再比如,底座为板状结构,且其上设有供转轮穿过的避让孔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虾线清理装置的在切开虾背时即旋转切刀靠近转轮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虾线清理装置的在切开虾背时即旋转切刀靠近转轮时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右视图;

图5为图3的A向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虾线清理装置的在不切虾时即旋转切刀远离转轮时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虾线清理装置的在不切虾时即旋转切刀远离转轮时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虾线清理装置的在不切虾时即旋转切刀远离转轮时的右视图;

图9为图7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虾线清理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9所示,包括板状底座1,板状底座1上并列设置有两个清理单元。其中,清理单元包括转轮2以及与转轮对应设置的切除机构。转轮2通过支撑架上的转轴转动安装在底座1上,转轮2的外周面弧形内凹并形成环绕转轮一周的封闭环槽,该封闭环槽内具有用于放置待清理虾9的承载位。

切除机构包括连接臂51,连接臂51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板状底座1上,且连接臂51的转轴与转轮2的转轴平行。连接臂51的远离转轴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旋转轴12,旋转轴12与转轮2的转轴平行,旋转轴12上固定安装有旋转切刀7。切除机构还包括与旋转轴12传动连接且带动旋转轴12转动的切刀马达11。

同一清理单元的旋转切刀7与转轮2位于同一旋转平面内。

连接臂51的转轴上还止转安装有拐臂50,拐臂50的远离转轴的一端安装有滚轮6。拐臂50与连接臂5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其中,连接臂51以及其上安装的旋转切刀7较拐臂50以及其上安装的滚轮6较重,从而在旋转切刀7的一侧形成偏重结构。

转轮2的转轴上还安装有凸轮3,凸轮3的外轮廓面与滚轮6顶推配合,凸轮3的最大径与最小径在周向方向相邻。在转轮2转动时,与其同步转动的凸轮3能够顶推滚轮6,且在凸轮的径向尺寸较大的轮廓面处推动拐臂的安装滚轮6的一端远离转轮的转轴,从而使连接臂的安装旋转切刀的一端靠近转轮外周面;在转轮转动而使滚轮滑过凸轮最大径位置后,在偏重作用下,安装旋转切刀的一端绕转轴翻转并远离转轮,滚轮6顶压在凸轮最小径位置处。

连接臂51的安装旋转切刀7的一端还固定安装有按压滚轮8,按压滚轮与转轮同处于一个转动平面内。在连接臂的安装旋转切刀的一端靠近转轮时,按压滚轮8能够先与旋转切刀7与承载位内的待清理虾接触并将其压紧在环槽内,转轮继续转动且旋转切刀切开待清理虾的虾壳时,由于按压滚轮8的施压,待清理虾不会在切壳过程中脱出。在具体实施时,还能够通过设计凸轮的外轮廓面使得在旋转切刀从待清理虾的尾部向头部切壳时,在即将切到虾头位置时使旋转切刀远离转轮,避免将虾头切开。

为了避免按压滚轮将虾压扁和在对虾施压时将虾挤偏,其外轮面可以设置为内凹的槽形,这样能够很好的对按压的虾进行定位。

为了整体的结构设计,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本实施例中,两个清理单元的转轮2同轴设置且共用同一个驱动电机10,两个清理单元的切除机构也同轴设置,即两个清理单元的连接臂51同轴转动安装在底座上,两个清理单元的旋转切刀7同轴设置且共用同一个切刀马达11。如此,两个清理单元还能够共用同一个凸轮机构实现转轮与切除机构之间的传动。如图1和图6所示,两个清理单元中,其中一个清理单元的连接臂和拐臂一体设置构成L形。当然,并非共用一个凸轮机构时就必须将其中一个连接臂和拐臂一体设置,本实施例仅仅给出一种较为优选的方式。

本实施例中,板状底板1上还在对应于转轮2以及拐臂50位置设有贯通板厚的避让孔洞,转轮2有部分位于板状底板1的下侧,这样设置在使用时可以在板状底座下侧设置收集装置,转轮中的虾被清理之后自动从避让孔洞落入到收集装置内。

本实施例中的旋转切刀7包括圆形刀片,刀片的两侧面上设有用于将虾壳内的虾线扫出的清理刷,这样能够在刀片切开虾壳的同时将虾线从虾体内扫出,清理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虾线清理装置在转轮转动时,只需不断向转轮外周面的环槽中放入待清理虾即可,在虾线清除之后虾能够自动落入收集装置,十分方便,实现了连续不断的虾线清理,效率较高,效果较好。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虾线清理装置也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比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转轮的一侧轮面上可以设置凸轮槽,拐臂端部设置与凸轮槽滑动配合的滑销实现转轮与切除机构的传动连接,此时凸轮结构的与切除机构顶推配合的凸轮面为凸轮内槽面。

比如,两个清理单元可以不同轴设置,而使两个转轮轴线平行间隔设置,两个旋转切刀轴线平行间隔设置,且两个转轮相邻,两个旋转切刀分别位于两个转轮的外侧。两个转轮和旋转切刀可以分别采用独立的驱动电机,也可以通过一套驱动机构分别传动。

再比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拐臂可以直接通过其端部与凸轮顶推配合而不再设置滚轮。此时,与凸轮面顶推配合的顶推部即为拐臂远离转轴一端的端部。

除此之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按压滚轮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形式的按压件,例如采用U形槽结构的压块,在连接臂朝向承载槽转动时,压块的U形槽扣压在待清理虾上;或者按压件可以为简单的平直按压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