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菌效果好的料酒发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2827发布日期:2019-01-15 22:28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灭菌效果好的料酒发酵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料酒制作装置,特别是一种灭菌效果好的料酒发酵容器。



背景技术:

料酒是烹饪用酒的称呼,通过添加黄酒、花雕酿制,其酒精浓度低,含量1%以下,而酯类含量高,富含氨基酸,在烹制菜肴中使用广泛料酒的调味作用主要为去腥、增香。

在料酒发酵过程中对杂菌污染的防治至关重要,除了必须对设备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和空气过滤外,反应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如果污染了杂菌,生产上就要遭到巨大的经济损失,要是感染了噬菌体,对发酵就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因而维持无菌条件是发酵成败的关键。

对发酵容器的灭菌通常采用几种方式,如紫外线灭菌、溶液清洗灭菌、化学灭菌、生物膜过滤灭菌、高压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但这几种灭菌方式都有各自的缺陷:紫外线灭菌限于紫外线照射不能完全覆盖好所有死角,不能完全将所有细菌杀死;溶液清洗灭菌、化学灭菌和高压湿热灭菌虽然灭菌效果好,但在之后的冲洗中不易清洗干净,清洗过后也会留下残留水分,可能导致料酒变质,且清洗后的水直接排放,也不利于节水;生物膜过滤灭菌等隔菌过滤设备会形成凝沉物,因此需要进行及时清洗,目前储酒罐及隔菌过滤设备的清洗主要依靠人工完成,清洗耗时、费力,并且储酒罐及隔菌过滤设备内部不易洗净,造成质量隐患,此外,进行人工高压清洗的过程中,清洗时会产生有害气雾,对操作人员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彻底灭菌且自动干燥不残留水分的灭菌效果好的料酒发酵容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灭菌效果好的料酒发酵容器,包括容器,所述容器通过回管连通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通过进管连通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与进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水阀;

所述容器的底部向下开口形成循环口,所述循环口通过循环管连通进管,所述循环管为H型结构,循环管包括与循环口连通的竖管a、与竖管a连通的横管和与横管连通的竖管 b,所述竖管a的底部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堵头,所述堵头与循环口相配合;

所述竖管b的底部为集水部,竖管b的中段连通有气管,所述气管分别连通有进气管和出气管,且气管与进气管和出气管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电磁阀a和电磁阀b;竖管b18的上段外套有冷凝装置,竖管b的顶部连通进管,且进管与竖管b的连接处设置有气阀。

优选的,所述竖管的上段设置有紫外照射装置。

优选的,所述弹簧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灭菌效果好的料酒发酵容器,在一次灭菌中通过持续加入湿饱和蒸汽,使得容器内压力高于标准大气压,湿热蒸汽在高压作用下能达到121-126℃,在15-30 分钟内便能有效灭除所有细菌,达到彻底灭菌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灭菌效果好的料酒发酵容器,在二次灭菌中采用干热灭菌,可以将一次灭菌中残留的细菌清除,还可以将一次灭菌中容器、搅拌装置和进管中残留的水分彻底带走,且二次灭菌本身不加水,一次灭菌所用水分也通过冷凝积留在集水部,而不是直接排放,均达到节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灭菌效果好的料酒发酵容器,二次灭菌中的干热空气本身温度较高,可带走更多水分,同时通过对流换热,可以加速水分的蒸发,从而使得残留水分得到彻底清除。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灭菌效果好的料酒发酵容器,通过多次灭菌,除了彻底杀死容器内的所有细菌以外,还将水分带走,并且达到不浪费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中标记:1-储水箱;2-水阀;3-气阀;4-进管;5-紫外照射装置;6-回管;7-容器; 8-加热装置;9-冷凝装置;10-电磁阀b;11-出气管;12-循环口;13-堵头;14-弹簧;15- 竖管a;16-横管;17-集水部;18-竖管b;19-气管;20-进气管;21-电磁阀a。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灭菌效果好的料酒发酵容器,包括容器7,所述容器7通过回管6连通有加热装置8,所述加热装置8通过进管4连通有储水箱1,所述储水箱1与进管4的连接处设置有水阀2;

所述容器7的底部向下开口形成循环口12,所述循环口12通过循环管连通进管4,所述循环管为H型结构,循环管包括与循环口12连通的竖管a15、与竖管a15连通的横管16 和与横管16连通的竖管b18,所述竖管a15的底部通过弹簧14弹性连接有堵头13,所述堵头13与循环口12相配合;

所述竖管b18的底部为集水部17,竖管b18的中段连通有气管19,所述气管19分别连通有进气管20和出气管11,且气管19与进气管20和出气管11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电磁阀a21和电磁阀b10;竖管b18的上段外套有冷凝装置9,竖管b18的顶部连通进管4,且进管4与竖管b18的连接处设置有气阀3。

在使用过程中,开启水阀2,关闭气阀3,开启加热装置8,水从储水箱1中流出,通过进管4进入加热装置8中加热后变为湿饱和气体,沿着回管6流入容器7,持续喷出一段时间后容器7内为高压湿热状态;

当容器7内气压过大时,关闭水阀2,打开气阀3,打开电磁阀a21,此时堵头13将弹簧14压弯,高压蒸汽通过竖管a15和横管16,在竖管b18内与从进气管20通过气管19进来的新风混合,并一起通过冷凝装置9得到冷凝,冷凝水和积水一起在集水部17被收集,干空气通过进管4,将其中积留的水带走,而后在加热装置8中被加热,加热后的干燥空气通过回管6再次喷入容器7,将在容器7内的残留水分烘干并带走,此时由于容器7内水蒸汽减少,气压降低,堵头13恢复原位,当新风和循环气体的混合气体进入足够多时,容器 7内气压再次升高,从而形成干热灭菌,实现二次灭菌;

气压再次过高时,关闭电磁阀a21,打开电磁阀b10,此时堵头13再次将弹簧14压弯,干燥空气依次通过竖管a15、横管16、竖管b18的气管19从出气管11排出。

一次灭菌中通过持续加入湿饱和蒸汽,使得容器7内压力高于标准大气压,湿热蒸汽在高压作用下能达到121-126℃,在15-30分钟内便能有效灭除所有细菌,达到彻底灭菌的效果。

二次灭菌中采用干热灭菌,可以将一次灭菌中残留的细菌清除,还可以将一次灭菌中容器7、搅拌装置和进管4中残留的水分彻底带走,且二次灭菌本身不加水,一次灭菌所用水分也通过冷凝积留在集水部17,而不是直接排放,均达到节水效果。

二次灭菌中的干热空气本身温度较高,可带走更多水分,同时通过对流换热,可以加速水分的蒸发,从而使得残留水分得到彻底清除。

通过多次灭菌,除了彻底杀死容器7内的所有细菌以外,还将水分带走,并且达到不浪费水的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中的任一项做进一步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竖管b18的上段设置有紫外照射装置5。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紫外照射装置5,将循环气体进行紫外照射,对其进行灭菌,使得其中包含的耐高温细菌得到杀除。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2中的任一项做进一步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弹簧14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压力传感器,当弹簧14的压力过大时,压力传感器能第一时间侦测到,并将消息传达给操作人员,操作人员根据当前情况控制各种阀门工作。

如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