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粮食烘干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6499发布日期:2019-03-08 17:29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粮食烘干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块化粮食烘干塔。



背景技术:

新鲜粮食在储存之前需要先进行烘干,以免在储存过程中变质。区别于原始的日光晾晒方法,粮食烘干塔能够快速将粮食烘干而不依赖于自然环境。

粮食烘干塔的结构可参考申请号为201620899975.7、名称为“玉米大缓苏烘干塔”的中国专利,包括沿上下方向布置的烘干段和缓苏段。缓苏段内不设置热风出口而使其内温度接近室温,粮食流经缓苏段时,粮食内层的水分向表面迁移。烘干段内设置有供热风流出的出风口,粮食流经烘干段时,其内水分被热空气带走。

现有的粮食烘干塔均为结构件拼焊组装形成的整体结构,这种粮食烘干塔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以下不足:一是烘干塔的体积固定,不能根据需要烘干粮食种类及数量灵活调节;二是结构固定,缓苏段与烘干段的安装位置确定之后,缓苏与烘干的时序及时间比也是固定的,不能根据粮食种类进行调节;三是只能固定在特定地点,难以搬运转移;四是组装难度会随着烘干塔体积的增大而增加。所以需要研发一种新型的粮食烘干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粮食烘干塔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粮食烘干塔形状固定不能变化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粮食烘干塔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模块化粮食烘干塔,包括沿上下方向布置的缓苏段和烘干段,缓苏段包括至少一块缓苏模块,烘干段包括至少一块烘干模块,缓苏模块与烘干模块形状适应,缓苏模块与烘干模块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下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与第一连接结构的位置与形状均适配以实现相邻两模块的上下拼组。

缓苏模块与烘干模块均包括模块主体,模块主体上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上翻沿、下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下翻沿,第一连接结构为设置在上翻沿上的第一穿孔、第二连接结构为设置在下翻沿上的第二穿孔,第二穿孔与第一穿孔的位置对应,相邻两模块通过对应穿装在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中的扣件可拆连接。

缓苏模块与烘干模块的模块主体的横截面形状均为矩形,上、下翻沿垂直于模块主体的高度方向设置。

所述扣件包括锁扣及锁芯,锁扣包括可穿过第一、第二穿孔的环扣部及固定在环扣部下端的限位支座,限位支座的尺寸大于第一穿孔或第二穿孔的尺寸以免锁扣由穿孔中脱出,锁芯包括可插入所述环扣部中的插入端及用于避免锁芯由环扣部中单向脱出的限位端,锁芯的尺寸大于第一穿孔或第二穿孔的尺寸以免锁芯由穿孔中脱出。

缓苏段位于烘干段的上方,所述缓苏段由多块缓苏模块沿上下方向拼组形成,烘干段由多块烘干模块沿上下方向拼组形成。

模块化粮食烘干塔还包括设置在烘干段与缓苏段外围的爬梯,爬梯由多块爬梯模块沿上下方向拼组形成,爬梯模块螺栓固定在烘干模块或缓苏模块上。

每块爬梯模块均跨接固定在相邻两模块上。

所述爬梯包括脚踏部及围栏部,脚踏部位于围栏部外侧的端部设置有支架,支架的悬伸端螺栓固定在缓苏模块或烘干模块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缓苏模块与烘干模块形状适应,且两者的上端均设置第一连接结构、下端均设置第二连接结构,所以两块缓苏模块、两块烘干模块、一块缓苏模块与一块烘干模块均可以通过第一、第二连接结构连接。所以不仅可根据需要烘干的粮食量调整烘干模块的数量,更是可以根据需要烘干的粮食籽粒大小调节缓苏模块与烘干模块的数量比,还可以调节缓苏段与烘干段的布置位置以调整缓苏与烘干的顺序。所以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用户需要随意调整各模块的数量及安装位置以烘干不同种类的粮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粮食烘干塔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烘干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缓苏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爬梯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快装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粮食烘干塔的具体结构如图1~图5所示,包括烘干段A和位于烘干段A上方的缓苏段B。烘干段A由六块烘干模块1沿上下方向拼组形成,缓苏段B由五块缓苏模块2沿上下方向拼组形成,最下端的缓苏模块2与最上端的烘干模块1通过扣件4拼组形成。各模块通过扣件可拆连接的形式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粮食烘干塔能快速拆解成各独立模块的形式以进行存储输运及再次组配。烘干段A与缓苏段B的外围设置有爬梯C,爬梯C由多块爬梯模块3沿上下方向拼组形成,爬梯模块3固定在烘干段A与缓苏段B的外围,多块爬梯模块3的安装位置上下对应而形成了爬梯C。

烘干模块1包括横截面形状为矩形的烘干模块主体11,烘干模块主体11的上端四周处均设置有向外围延伸的上翻沿12,下端四周处设置有向外围延伸的下翻沿13。上、下翻沿上对应设置有穿孔13。

缓苏模块2的结构与烘干模块1类似,也包括横截面形状为矩形的缓苏模块主体21,缓苏模块主体21的上端四周处均设置有向外围延伸的上翻沿22,下端四周处设置有向外围延伸的下翻沿23。上、下翻沿上对应设置有穿孔23。

烘干模块1与缓苏模块2上,上翻沿上的穿孔统称为第一穿孔,下翻沿上的穿孔统称为第二穿孔。烘干模块1与缓苏模块2的形状统一、且其上开设的穿孔位置统一的形式方便了相邻两模块(可能是两块烘干模块1、两块缓苏模块2,也可能是一块烘干模块1与一块缓苏模块2)的拼装。

为加快相邻两模块的拼装速度,扣件4包括锁扣及锁芯,锁扣包括可穿过翻沿上相应穿孔的环扣部42及固定在环扣部42下端的限位支座41,限位支座41的尺寸大于相应穿孔的尺寸以免锁扣由穿孔中脱出。锁芯包括可插入所述环扣部42中的插入端43及用于避免锁芯由环扣部42中单向脱出的限位端44,锁芯的尺寸大于相应穿孔的尺寸以免锁芯由穿孔中脱出。限位端44的尺寸大于环扣部42中部容腔的尺寸,在将锁芯插入环扣部42的过程中限位端44起限位作用,避免了锁芯由限位端44所在侧脱出。

爬梯3包括脚踏部31及围栏部32,围栏部32呈C字形,两端固定在脚踏部31的相应端部上,与脚踏部31一起防护使用者人身安全。脚踏部31位于围栏部32外侧的端部设置有支架33,支架33的悬伸端设置有螺栓穿孔34,支架33通过螺栓穿孔34螺栓固定在缓苏模块2或烘干模块1上。在本实施例中,每块爬梯模块3均跨接固定在相邻两块烘干模块1或相邻两块缓苏模块2上。这种设置形式下,可先将相邻两模块锁紧固定在一起,再将爬梯模块3先固定在这两块模块上组成一个整体,再通过扣件4对整体进行组装。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缓苏模块与烘干模块的高度相同,此时即可将爬梯模块跨接固定在相邻的缓苏模块与烘干模块之间;当然,也可以使爬梯模块的高度与烘干模块或缓苏模块适应,并且将爬梯模块直接固定在一块缓苏模块或爬梯模块上;也可以将烘干段与缓苏段交替布置,每段烘干段可以由任意数量的烘干模块上下拼组形成,每段缓苏段相应地也可以由任意数量的缓苏模块上下拼组形成;扣件还可以是开口销或其他可穿过相应穿孔中而将相邻两模块固定的其他结构代替;缓苏模块与烘干模块也可以是其他的任意形状,只要两者形状一致即可实现缓苏段与烘干段的拼装;相邻两模块还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或是焊接的方式实现拼组,当相邻两模块通过焊接进行拼组时,缓苏/烘干模块主体上的翻沿及穿孔也可以省去,此时缓苏模块或烘干模块上端的供焊接的部位即形成了第一连接结构,缓苏模块或烘干模块下端的供焊接的部位即形成了第二连接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