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饲料制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6018发布日期:2019-01-13 16:2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颗粒饲料制粒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颗粒饲料制粒机。



背景技术:

饲料是能被动物食用又能给动物提供某种或者多种营养的物质的统称。用于生产饲料的原料种类繁多,除了少量的液态原料(例如油脂、糖蜜、维生素等)外,大部分的原料为颗粒状或者粉状。为了便于动物食用、储存及运输,饲料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制粒机将粉末原料制成颗粒状,制粒机的制粒原理主要是通过电机驱动挤压装置对进入制粒机料仓内的粉末原料进行挤压,粉末原料在挤压装置的作用下从制粒模具的模孔上压出,由割刀再对压出的长条状原料进行割断,从而形成饲料颗粒。

饲料制粒机是饲料制粒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现有的饲料制粒机存在许多缺陷,例如现有的饲料制粒机的制粒模具(如平模)多安装在水平送料绞龙的末端,原料在受到送料绞龙水平推力,从制粒模具上的模孔挤出时,由于受到的推力有限,在从制粒模具挤出时,容易堵塞模具,需要经常停机清理,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颗粒饲料制粒机,其解决了现有的饲料制粒机在挤出时容易堵塞模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颗粒饲料制粒机,包括送料箱体和环模,所述送料箱体一端上方设置有加料口,所述送料箱体另一端下方设置有落料腔,所述落料腔垂直于水平面竖直设置,所述落料腔的长度为30cm~100cm,所述送料箱体内部设置有送料螺杆,所述落料腔的出口与所述环模的入口连通,所述环模内设置有一对挤压辊,一对所述挤压辊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中间设置有驱动所述挤压辊转动的电机,所述环模外设置有切割刀,所述切割刀连接有驱动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刀为弧形,所述切割刀宽度小于20mm。

进一步的,所述落料腔的一端通过法兰与所述送料箱体连接,另一端通过法兰与所述环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落料腔为锥形。

进一步的,所述落料腔为直筒状。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箱体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内设置有加热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落料腔外设置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送料螺杆和挤压模具之间设置有落料腔,且挤压模具采用环模,落料腔内的原料在受到上部原料的压力作用下,落入环模内挤压成型,有效防止原料从制粒模具的模孔挤出时,堵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颗粒饲料制粒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送料箱体,11——加料口,12——送料螺杆, 2——环模,21——挤压辊,22——连接杆,23——电机,24——切割刀,3——落料腔,4——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颗粒饲料制粒机,包括送料箱体1和环模2,所述送料箱体1一端上方设置有加料口11,所述送料箱体1另一端下方设置有落料腔3,所述落料腔3垂直于水平面竖直设置,增大落料腔3底部原料受到上方原料的压力,从而使落料腔3内的原料全部落入环模3中,所述落料腔3的长度为30cm~100cm,所述送料箱体1内部设置有送料螺杆12,所述落料腔3的出口与所述环模2的入口连通,所述环模2内设置有一对挤压辊21,一对所述挤压辊21通过连接杆22连接,所述连接杆22中间设置有驱动所述挤压辊21转动的电机23,所述环模2外设置有切割刀24,所述切割刀24连接有驱动气缸4。

使用时,经过熟化的原料从加料口11进入送料箱体1中,原料在送料螺杆12推动下向落料腔3移动,经过落料腔3进入环模2中,在挤压辊21的挤压作用下,原料从环模2侧壁通孔挤出形成柱状,切割刀24紧贴环模2外壁,并沿着环模2轴向方向往复运动,将柱状原料切割成颗粒状。落料腔3的作用是原料在受到自身重力和落料腔3中上方的原料压力作用下,落入环模2中。落料腔3的长度为30cm~100cm,例如长度可为50cm,70cm,85cm等。

所述切割刀24为弧形,所述切割刀24宽度小于20mm,切割刀24紧贴环模2外壁,切割刀24沿着环模2外壁移动,切断条状饲料,切割刀24的宽度小于24有利于饲料的挤压及切割。

所述落料腔3的一端通过法兰与所述送料箱体1连接,另一端通过法兰与所述环模2连接,便于落料腔3的拆卸。

所述落料腔3为锥形或直筒状,便于落料腔3中的底部原料受到较大的压力,向下移动。

所述送料箱体1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内设置有加热装置,便于原料的熟化。

所述落料腔3外设置有保温层,保持原料的温度,使原料保持柔软,有利于挤出成型。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