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桃胶蜜饯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27829发布日期:2018-07-13 17:30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桃胶蜜饯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蜜饯是以果蔬为原料,用糖或蜂蜜腌制后制成的食品。蜜饯不仅可以作为小吃或零食直接食用,还可以用来放于蛋糕、饼干等点心上作为点缀,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食品,颇受消费者的青睐。现有的蜜饯产品,当贮存温度低于10℃,或者随着存放时间延长,蜜饯中的水分挥发,就会在蜜饯产品的表面析出过饱和糖的结晶体,形成糖砂,严重影响蜜饯的风味和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桃胶蜜饯,同时提供一种桃胶蜜饯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可有效锁住蜜饯中的水分,解决蜜饯产品表面返砂的问题,同时可以改善蜜饯产品的营养和风味,使蜜饯产品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桃胶蜜饯的制作方法,在传统蜜饯制作工艺流程的糖腌制工序中,加入占腌制果重量1~2%的桃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根据上述的桃胶蜜饯的制作方法制得的桃胶蜜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在蜜饯制作工艺流程的糖腌制工序中,加入占腌制果重量1~2%的桃胶,制成蜜饯产品。桃胶会在蜜饯产品的表面形成一层膜,可有效锁住蜜饯产品内部的水分,使蜜饯中的糖溶液可以长久的保持饱和度的状态,不易在蜜饯产品表面形成糖砂。同时,由于桃胶的主要成分为多糖和蛋白质,具有止痛排石、增强机体免疫力、辅助降血糖、祛痘美容等功效,在蜜饯产品中加入桃胶,可以改善蜜饯产品的营养和风味,使蜜饯产品兼具一定的保健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在蜜饯制作工艺流程的糖腌制工序中,加入占腌制果重量1~2%的桃胶,制成蜜饯产品。桃胶会在蜜饯产品的表面形成一层膜,解决蜜饯产品表面返砂的问题,同时可以改善蜜饯产品的营养和风味,使蜜饯产品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本发明提供一种桃胶蜜饯的制作方法,在传统蜜饯制作工艺流程的糖腌制工序中,加入占腌制果重量1~2%的桃胶。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在蜜饯制作工艺流程的糖腌制工序中,加入占腌制果重量1~2%的桃胶,制成蜜饯产品。如果桃胶加入量过多,则糖浆太黏,不易渗透到腌制果内部。桃胶会在蜜饯产品的表面形成一层膜,可有效锁住蜜饯产品内部的水分,使蜜饯中的糖溶液可以长久的保持饱和度的状态,不易在蜜饯产品表面形成糖砂。同时,由于桃胶的主要成分为多糖和蛋白质,具有止痛排石、增强机体免疫力、辅助降血糖、祛痘美容等功效,在蜜饯产品中加入桃胶,可以改善蜜饯产品的营养和风味,使蜜饯产品兼具一定的保健功效。

进一步的,所述的桃胶蜜饯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步骤1:预处理工序:将鲜果依次经分拣、漂洗后备用;

步骤2:杀菌打皮工序: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鲜果依次进行杀菌、打皮处理,所述打皮处理为将杀菌后的鲜果的表皮磨破;杀菌、打皮操作在打皮机中进行,打皮机是杀青、打皮一体化机器,可同时通入蒸汽进行杀菌;

步骤3:糖腌制工序:按重量称取白砂糖,将白砂糖与经步骤2处理后的鲜果混合,进行糖腌制,得含糖量为50~55%的腌制果;然后在腌制果中分别加入占腌制果重量4~6%的果酸和占腌制果重量1~2%的桃胶进行煮制,煮制结束后将腌制果取出、沥干水分,得蜜饯半成品;

步骤4:烘干工序:将步骤3所得蜜饯半成品烘干,得到目标产物。

由上述描述可知,鲜果经过杀青和杀菌后,可杀死微生物,防止果实褐变,经过打皮后,在糖腌制过程中,可使糖和其他成分能够很好的渗透;在经糖腌制的腌制果中加入果酸和桃胶进行煮制,一方面果酸可促进蔗糖等非还原糖水解为葡萄糖等还原糖,提高还原糖的比例,可提高蜜饯中糖溶液的饱和度,减少蜜饯表面返砂的现象,另一方便果酸可以加速桃胶的溶解,桃胶溶解后在蜜饯表面形成一层膜,可以减少蜜饯内部水分的挥发,进一步减少蜜饯表面返砂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白砂糖的添加量为每100kg步骤2处理后的鲜果添加50~60kg白砂糖。

由上述描述可知,加糖量控制在此范围内时,既可以使抑制微生物的发酵,使蜜饯产品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同时蜜饯产品含糖量不至于太高,蜜饯产品的口感较佳,不会太甜腻。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糖腌制的时间为18-30天。

由上述描述可知,糖腌制时间为18-30天时,糖分可以充分渗透到果实内部,得到口感较好的蜜饯产品。腌制的时间不同,蜜饯的口感也会略有差别。实际腌制时,可根据口味要求,控制腌制的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加入的果酸为柠檬酸或苹果酸。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煮制的时间为煮沸5~10分钟。

由上述描述可知,腌制果中加果酸和桃胶煮沸5~10分钟,可使桃胶充分溶解在糖浆中,有利于桃胶在蜜饯表面形成锁水膜。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烘干的条件为:烘烤温度为65~75℃,烘烤时间为2-3天,烘烤结束后,蜜饯的含水率为12~16%。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此条件下烘干,可减少蜜饯产品中营养成分的流失,同时使蜜饯产品的含水率控制在12~16%的范围内;含水率过高,则蜜饯产品在存放过程中容易霉变,含水率过低,则会影响蜜饯产品的口感和成品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根据上述的桃胶蜜饯的制作方法制得的桃胶蜜饯。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桃胶蜜饯的表面光泽、无糖砂,蜜饯的口感和风味独特,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容养颜、强身健体的功效。

实施例1

一种桃胶蜜饯的制作方法,在传统蜜饯制作工艺流程的糖腌制工序中,加入占腌制果重量1.5%的桃胶。

所述的桃胶蜜饯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步骤1:预处理工序:将鲜果经分拣、漂洗后备用;

步骤2:杀菌打皮工序: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鲜果依次进行杀菌、打皮处理,所述打皮处理为将杀菌后的鲜果的表皮磨破;杀菌、打皮操作在打皮机中进行,打皮机是杀青、打皮一体化机器,可同时通入蒸汽进行杀菌;

步骤3:糖腌制工序:按每100kg步骤2处理后的鲜果添加55kg白砂糖的比例称取白砂糖,将白砂糖与经步骤2处理后的鲜果混合,进行糖腌制,糖腌制的时间为24天,得含糖量为53%的腌制果;然后在腌制果中分别加入占腌制果重量5%的柠檬酸和占腌制果重量1.5%的桃胶进行煮制,煮制的时间为煮沸10分钟,煮制结束后将腌制果取出、沥干水分,得蜜饯半成品;

步骤4:烘干工序:将步骤3所得蜜饯半成品烘干,烘干的条件为:烘烤温度为70℃,烘烤时间为3天,直至蜜饯的含水率为14%,得到目标产物。

实施例2

一种桃胶蜜饯的制作方法,在传统蜜饯制作工艺流程的糖腌制工序中,加入占腌制果重量1%的桃胶。

所述的桃胶蜜饯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步骤1:预处理工序:将鲜果经分拣、漂洗后备用;

步骤2:杀菌打皮工序: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鲜果依次进行杀菌、打皮处理,所述打皮处理为将杀菌后的鲜果的表皮磨破;杀菌、打皮操作在打皮机中进行,打皮机是杀青、打皮一体化机器,可同时通入蒸汽进行杀菌;

步骤3:糖腌制工序:按每100kg步骤2处理后的鲜果添加50kg白砂糖的比例称取白砂糖,将白砂糖与经步骤2处理后的鲜果混合,进行糖腌制,糖腌制的时间为18天,得含糖量为50%的腌制果;然后在腌制果中分别加入占腌制果重量4%的柠檬酸和占腌制果重量1%的桃胶进行煮制,煮制的时间为煮沸5分钟,煮制结束后将腌制果取出、沥干水分,得蜜饯半成品;

步骤4:烘干工序:将步骤3所得蜜饯半成品烘干,烘干的条件为:烘烤温度为65℃,烘烤时间为2天,直至蜜饯的含水率为12%,得到目标产物。

实施例3:

一种桃胶蜜饯的制作方法,在传统蜜饯制作工艺流程的糖腌制工序中,加入占腌制果重量2%的桃胶。

所述的桃胶蜜饯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步骤1:预处理工序:将鲜果经分拣、漂洗后备用;

步骤2:杀菌打皮工序: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鲜果依次进行杀菌、打皮处理,所述打皮处理为将杀菌后的鲜果的表皮磨破;杀菌、打皮操作在打皮机中进行,打皮机是杀青、打皮一体化机器,可同时通入蒸汽进行杀菌;

步骤3:糖腌制工序:按每100kg步骤2处理后的鲜果添加60kg白砂糖的比例称取白砂糖,将白砂糖与经步骤2处理后的鲜果混合,进行糖腌制,糖腌制的时间为30天,得含糖量为55%的腌制果;然后在腌制果中分别加入占腌制果重量6%的苹果酸和占腌制果重量1%的桃胶进行煮制,煮制的时间为煮沸8分钟,煮制结束后将腌制果取出、沥干水分,得蜜饯半成品;

步骤4:烘干工序:将步骤3所得蜜饯半成品烘干,烘干的条件为:烘烤温度为75℃,烘烤时间为3天,直至蜜饯的含水率为16%,得到目标产物。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桃胶蜜饯的制作方法,鲜果经过杀青和杀菌后,可杀死微生物,防止果实褐变,经过打皮后,在糖腌制过程中,可使糖和其他成分能够很好的渗透;在经糖腌制的腌制果中加入果酸和占腌制果重量1~2%的桃胶进行煮制,一方面果酸可促进蔗糖等非还原糖水解为葡萄糖等还原糖,提高还原糖的比例,可提高蜜饯中糖溶液的饱和度,减少蜜饯表面返砂的现象,另一方便果酸可以加速桃胶的溶解,桃胶溶解后在蜜饯表面形成一层膜,可有效锁住蜜饯产品内部的水分,使蜜饯中的糖溶液可以长久的保持饱和度的状态,不易在蜜饯产品表面形成糖砂。蜜饯产品在65~75℃条件下,烘烤2-3天,直至蜜饯的含水率为12~16%,可减少蜜饯产品中营养成分的流失,同时提升蜜饯产品的口感和成品率,防止霉变。本发明提供的桃胶蜜饯,蜜饯表面光泽、无糖砂,蜜饯的口感和风味独特,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容养颜、强身健体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