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雪糕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10501发布日期:2019-10-08 23:06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颖的雪糕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雪糕作为一种零食化的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而新的消费观念也对市场提出新的挑战:健康、天然、不失趣味性和创意性的冷饮产品也是目前市场所缺乏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雪糕,以期该雪糕能给消费者带来快乐,增加食用乐趣,同时期望该雪糕是一款健康、天然的冷饮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发明另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新颖的雪糕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雪糕,所述雪糕包括分开放置的ph为7.5~8.5(优选ph为8.0)的凝冻后的奶料与ph为2~3(优选ph为2.5)的凝冻后的奶料;

以所述ph为7.5~8.5的凝冻后的奶料的原料组成的总重量为100%计,其包括0.5wt.%~4wt.%(优选1wt.%~2wt.%)的浓缩紫甘蓝、浓缩紫甘薯汁及浓缩蓝莓汁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相对于所述ph为7.5~8.5的凝冻后的奶料的原料组成,所述ph为2~3的凝冻后的奶料的原料组成除ph不同及未添加所述浓缩紫甘蓝、浓缩紫甘薯汁及浓缩蓝莓汁中的一种或多种外,其余原料及用量与其相同。采用这种方式可避免混合后两种物料的口感,甜度相互影响。

本发明凝冻后的奶料的ph是将其融化后,于室温下测得的。

本发明中,除特别注明外,所述比例和含量均为重量比例和重量含量。

本发明所述ph为7.5~8.5的凝冻后的奶料的原料组成的总重量以及所述ph为2~3的凝冻后的奶料的原料组成的总重量不包括用于调节ph的ph调节剂。本发明的ph调节剂只要将ph能调节至7.5~8.5及2~3即可,优选地,用于调节至7.5~8.5的ph调节剂为碳酸钠,用于调节ph至2~3的ph调节剂为柠檬酸。

本发明所得的雪糕未加入任何的人工合成色素,所有色素来源均来自于浓缩果汁,其中添加0.5wt.%~4wt.%上述三种浓缩汁的ph为7.5~8.5的凝冻后的奶料初始颜色为深蓝色,ph为2~3的凝冻后的奶料的初始颜色为白色,在食用时,可将两种分开放置的凝冻后的奶料混合,待料液开始溶化时,颜色由深蓝色逐渐变成紫红色,直至鲜亮的粉红色,混合前后色系相差大,混合后颜色鲜亮,大大增加产品的趣味性,混合搅拌的食用方式也为产品增加了休闲的概念。另外,浓缩紫甘蓝、浓缩紫甘薯汁及浓缩蓝莓汁均为天然绿色具有抗氧化功能的提取物,因此,还使得也赋予的产品功能性的概念。

本发明之所以要将奶料其中之一的ph控制在7.5~8.5是因为在该ph范围内能呈现出深蓝色,该深蓝色能够保证在混合前后大的色系变化,增加趣味性;另外,ph在该范围内能使雪糕风味得到保证,不至于产生碱味等不良风味;再者,该ph范围很容易达到,没有调整ph的难度。

本发明之所以要将另一奶料的ph控制在2~3是因为最终产品是要将酸性奶料和碱性奶料混合食用,混合后为保证产品的ph能为3.5左右(此时可以显现鲜亮的颜色),酸性奶料的ph需在2~3,太高不容易中和到所需ph,太低酸则度太高,影响产品风味。

本发明之所以要将浓缩果汁的添加量控制在0.5wt.%~4wt.%是因为本产品目的是使终产品显现鲜亮的颜色,浓缩果汁添加量太少显色不明显,添加太多后期显色又太深,无法达到鲜亮颜色的效果。

本发明只需能达到上述显色效果的浓缩紫甘蓝、浓缩紫甘薯汁及浓缩蓝莓汁均可应用于本发明。本发明所述浓缩果汁可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先将紫甘蓝、紫甘薯、蓝莓果蔬原料进行破碎,然后进行预煮(一般是在70℃~90℃,例如80℃),随后打浆(根据需要,打浆时可加入水,一般紫甘蓝和紫甘薯打浆时需要加水,与水比例大约为1:1~3,蓝莓可不必加入水)、冷却(一般冷却至45℃~55℃)、酶解(目的在于降解果胶、淀粉等,提高果汁出汁率,一般于45℃~55℃酶解,酶解时间依据酶解效果而定,一般20~40min,例如30min)、过滤、浓缩(一般可于70℃~90℃真空浓缩,例如于80℃真空浓缩)、杀菌(一般进行uht灭菌,温度在100℃~110℃之间波动)即得相应的浓缩果汁原料。优选地,浓缩紫甘蓝汁浓缩倍数为4.5~5.5倍(如5倍)。浓缩紫甘薯汁浓缩倍数为1.5~2.5倍(例如2倍)。浓缩蓝莓汁浓缩倍数为5.5~6.5倍(例如6倍)。所述的浓缩倍数是依据浓缩果蔬汁最终可溶性固形物值,与gb/t31121中附录b对果蔬汁最小可溶性固形物的要求,按比例折合而得。例如:国标gb/t31121中附录b中指出蓝莓最小可溶性固形物为10%,浓缩倍数为6倍表示浓缩后果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变为60%。

在上述雪糕中,优选地,以所述ph为7.5~8.5的凝冻后的奶料的原料组成总重量为100%计,其包括1‰~3‰(优选1.5‰~2‰)的稳定剂,该稳定剂为质量比为0.8~1.2:0.8~1.2:0.8~1.2(优选1:1:1)的刺槐豆胶、黄原胶及卡拉胶的复配稳定剂;

以所述ph为2~3的凝冻后的奶料的原料组成总重量为100%计,其还包括1‰~3‰(优选1.5‰~2‰)的稳定剂,该稳定剂为质量比为0.8~1.2:0.8~1.2:0.8~1.2(优选1:1:1)的刺槐豆胶、黄原胶及卡拉胶的复配稳定剂。本发明研究发现稳定剂对颜色有影响,采用该复配稳定剂能避免对颜色的不利影响。

在上述雪糕中,优选地,以所述ph为7.5~8.5的凝冻后的奶料的原料组成总重量为100%计,其还包括7wt.%~16wt.%(优选11wt.%~12wt.%)的糖,1wt.%~5wt.%(优选2wt.%~3wt.%)的乳粉;

以所述ph为2~3的凝冻后的奶料的原料组成总重量为100%计,其还包括7wt.%~16wt.%(优选11wt.%~12wt.%)的糖,1wt.%~5wt.%(优选2wt.%~3wt.%)的乳粉。本发明研究发现糖量过低会影响使雪糕甜味不足,整体较酸;乳粉过高会对颜色产生不利影响。所述糖例如包括白砂糖和/或葡萄糖。所述乳粉例如包括全脂乳粉和/或脱脂乳粉。

在上述雪糕中,优选地,以所述ph为7.5~8.5的凝冻后的奶料的原料组成总重量为100%计,其还包括0.5wt.%~5wt.%(优选1wt.%~2wt.%)的植物油,5wt.%~20wt.%(优选10wt.%~12wt.%)的糖浆及2wt.%~8wt.%的糊精(优选3wt.%~4wt.%);

以所述ph为2~3的凝冻后的奶料的原料组成总重量为100%计,其还包括0.5wt.%~5wt.%(优选1wt.%~2wt.%)的植物油,5wt.%~20wt.%(优选10wt.%~12wt.%)的糖浆及2wt.%~8wt.%(优选3wt.%~4wt.%)的糊精。

所述植物油例如包括椰子油和/或棕榈油。所述糖浆例如包括果葡糖浆、葡萄糖浆、麦芽饴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雪糕中,优选地,以所述ph为7.5~8.5的凝冻后的奶料的原料组成的总重量为100%计,其包括0.5wt.%~4wt.%的浓缩倍数为4.5~5.5倍的浓缩紫甘蓝、浓缩倍数为1.5~2.5倍的浓缩紫甘薯汁及浓缩倍数为5.5~6.5倍的浓缩蓝莓汁中的一种或多种;1‰~3‰的稳定剂,该稳定剂为质量比为0.8~1.2:0.8~1.2:0.8~1.2的刺槐豆胶、黄原胶及卡拉胶的复配稳定剂;7wt.%~16wt.%的糖;1wt.%~5wt.%的乳粉;0.5wt.%~5wt.%的植物油;5wt.%~20wt.%的糖浆;2wt.%~8wt.%的糊精;及余量的水;

以所述ph为2~3的凝冻后的奶料的原料组成的总重量为100%计,其包括1‰~3‰的稳定剂,该稳定剂为质量比为0.8~1.2:0.8~1.2:0.8~1.2的刺槐豆胶、黄原胶及卡拉胶的复配稳定剂;7wt.%~16wt.%的糖;1wt.%~5wt.%的乳粉;0.5wt.%~5wt.%的植物油;5wt.%~20wt.%的糖浆;2wt.%~8wt.%的糊精;及余量的水,且该ph为2~3的凝冻后的奶料的原料组成中的稳定剂、糖、乳粉、植物油、糖浆、糊精的种类与用量均与所述ph为7.5~8.5的凝冻后的奶料的原料种类及用量相同(例如碱性奶料中的糖使用白砂糖,相应的酸性料液中也适用白砂糖;碱性奶料中植物油使用果葡糖浆,酸性奶料中也使用果葡糖浆,采用这种方式,目的是碱性奶料与酸性奶料尽量相同,避免相互混合后使风味,口感产生不确定性)。该配方合理,产品稳定性好,口感细腻,酸甜适中,显色效果显著。

更优选地,以所述ph为7.5~8.5的凝冻后的奶料的原料组成的总重量为100%计,其包括1wt.%~2wt.%的浓缩倍数为4.5~5.5倍的浓缩紫甘蓝、浓缩倍数为1.5~2.5倍的浓缩紫甘薯汁及浓缩倍数为5.5~6.5倍的浓缩蓝莓汁中的一种或多种;1.5‰~2‰的稳定剂,该稳定剂为质量比为0.8~1.2:0.8~1.2:0.8~1.2的刺槐豆胶、黄原胶及卡拉胶的复配稳定剂;11wt.%~12wt.%的糖;2wt.%~3wt.%的乳粉;1wt.%~2wt.%的植物油;10wt.%~12wt.%的糖浆;3wt.%~4wt.%的糊精及余量的水;

以所述ph为2~3的凝冻后的奶料的原料组成的总重量为100%计,其包括1.5‰~2‰的稳定剂,该稳定剂为质量比为0.8~1.2:0.8~1.2:0.8~1.2的刺槐豆胶、黄原胶及卡拉胶的复配稳定剂;11wt.%~12wt.%的糖;2wt.%~3wt.%的乳粉;1wt.%~2wt.%的植物油;10wt.%~12wt.%的糖浆;3wt.%~4wt.%的糊精及余量的水。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前述雪糕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用于制备ph为7.5~8.5的凝冻后的奶料的原料混合,并加入所述浓缩紫甘蓝、浓缩紫甘薯汁及浓缩蓝莓汁中的一种或多种,然后加入柠檬酸调节ph为7.5~8.5,凝冻(优选出料温度为-4℃)得所述ph为7.5~8.5的凝冻后的奶料;

将用于制备ph为2~3的凝冻后的奶料的原料混合,加入碳酸钠调节ph为2~3,凝冻(优选出料温度为-4℃)得所述ph为2~3的凝冻后的奶料;

将制得的所述ph为7.5~8.5的凝冻后的奶料与所述ph为2~3的凝冻后的奶料分开放置在一容器中得所述雪糕。

本发明中采用碳酸钠调节ph为7.5~8.5,一方面是因其可提供相对高的碱性,有能力调节ph至7.5~8.5,另一方面,可避免产生大量的气泡,影响整体感官特性。实验过程中发现如果采用碳酸氢钠调节ph,料液会产生大量气泡,影响整体感官特性,并且由于其碱性弱,难以将ph调节至7.5~8.5。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当用于制备ph为7.5~8.5的凝冻后的奶料的原料组成中包括糖、乳粉、植物油、糖浆、糊精中的一种或多种时,先将其与水充分混合,然后均质(优选均质压力为10~15mpa),杀菌(优选于85℃杀菌300s),冷却后加入所述浓缩紫甘蓝、浓缩紫甘薯汁及浓缩蓝莓汁中的一种或多种,采用碳酸钠调节ph至7.5~8.5,冷冻得所述ph为7.5~8.5的凝冻后的奶料。

例如将7~16wt.%的糖,0.5~5wt.%的植物油,1~5wt.%的乳粉,5~20wt.%的糖浆,2~8wt.%的糊精,1‰~3‰的稳定剂与水充分混合,然后经均质、杀菌后冷却至室温,之后加入0.5~4wt.%浓缩紫甘蓝、浓缩紫甘薯汁及浓缩蓝莓汁中的一种或多种,调整ph至7.5~8.5,经凝冻后冻结得所述ph为7.5~8.5的凝冻后的奶料。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当用于制备ph为2~3的凝冻后的奶料的原料组成中包括糖、乳粉、植物油、糖浆、糊精中的一种或多种时,先将其与水充分混合,然后均质,杀菌,冷却后加入所述柠檬酸调节ph为2~3,经凝冻后冻结得所述ph为2~3的凝冻的奶料。

例如将7~16wt.%的糖,0.5~5wt.%的植物油,1~5wt.%的乳粉,5~20wt.%的糖浆,2~8wt.%的糊精,1‰~3‰的稳定剂与水充分混合,然后经均质、杀菌后冷却至室温,之后调整ph至2~3,经凝冻后冻结得所述ph为2~3的凝冻后的奶料。

综上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雪糕及其制备方法,该雪糕中包含两种特定ph的凝冻的奶料,这两种奶料混合前后色系相差大,混合后颜色鲜亮,大大增加产品的趣味性,同时该款冷冻饮料还赋予的产品功能性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各原始试剂材料均可商购获得,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为所属领域熟知的常规方法和常规条件,或按照仪器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以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浓缩紫甘蓝汁的浓缩倍数为5倍,浓缩紫甘薯汁的浓缩倍数为2倍;浓缩蓝莓汁的浓缩倍数为6倍;浓缩黑胡萝卜的浓缩倍数为5倍;浓缩黑桑葚的浓缩倍数为6倍。这些浓缩果汁可商购自格瑞果汁工业(天津)有限公司)。其均是将原料经破碎,然后进行预煮,随后打浆、冷却、酶解、过滤、浓缩、杀菌得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雪糕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

制备ph为8.0的凝冻后的奶料:以该奶料的总重量为100%计,其中,白砂糖:11.5wt.%,椰子油:1.5wt.%,全脂乳粉:2.5wt.%,果葡糖浆:3.8wt.%,葡萄糖浆:7wt.%,糊精:3.5wt.%,稳定剂0.17wt.%(刺槐豆胶:黄原胶:卡拉胶=1:1:1),水补至98.5wt.%,充分混合后经均质(均质压力为13mpa)、85℃杀菌300s,冷却后加入浓缩紫甘蓝汁1.5wt.%,调整溶液ph至8.0(1kg奶料加入碳酸钠1.5克调节ph),经连续式凝冻,出料温度为-4℃后出料,得到实施例1的ph为8.0的凝冻后的奶料,其为深蓝色。

制备ph为2.5的凝冻后的奶料:以该奶料的总重量为100%计,其中,白砂糖:11.5wt.%,椰子油:1.5wt.%,全脂乳粉:2.5wt.%,果葡糖浆:3.8wt.%,葡萄糖浆:7wt.%,糊精:3.5wt.%,稳定剂0.17wt.%(刺槐豆胶:黄原胶:卡拉胶=1:1:1),水补至98.5wt.%,充分混合后所述料液经均质(均质压力为13mpa)、85℃杀菌300s,冷却后调整溶液ph至2.5(1kg奶料加入柠檬酸4克调节ph),经连续式凝冻,出料温度为-4℃后出料,得实施例1的ph为2.5的凝冻后的奶料,其为白色。

将本实施例获得的ph为8.0的凝冻后的奶料及ph为2.5的凝冻后的奶料分开放置在一分隔杯中,得所述雪糕。

按质量比为2.5:1的比例将实施例1中ph为8.0的凝冻后的奶料与ph为2.5的凝冻后的料液混合观察其颜色变化,所得结果如下表1所示。

对比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雪糕及其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制备ph为8.0的凝冻后的奶料中的浓缩紫甘蓝汁改为浓缩桑葚汁,添加量不变,其余均与实施例1一致,由此得到实施例2的雪糕。

按质量比为2.5:1的比例将实施例1中ph为8.0的凝冻后的奶料与ph为2.5的凝冻后的料液混合观察其颜色变化,所得结果如下表1所示。

对比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雪糕及其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制备ph为8.0的凝冻后的奶料中的浓缩紫甘蓝汁改为浓缩黑胡萝卜汁,添加量不变,其余均与实施例1一致,由此得到实施例3的雪糕。

按质量比为2.5:1的比例将实施例1中ph为8.0的凝冻后的奶料与ph为2.5的凝冻后的料液混合观察其颜色变化,所得结果如下表1所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雪糕及其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ph为8.0的凝冻后的奶料中浓缩紫甘蓝汁改为浓缩紫甘薯汁,添加量不变,其余均与实施例1一致,由此得到实施例4的雪糕。

按质量比为2.5:1的比例将实施例1中ph为8.0的凝冻后的奶料与ph为2.5的凝冻后的料液混合观察其颜色变化,所得结果如下表1所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雪糕及其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ph为8.0的凝冻后的奶料中浓缩紫甘蓝汁改为浓缩蓝莓汁,添加量不变,其余均与实施例1一致,由此得到实施例5的雪糕。

按质量比为2.5:1的比例将实施例1中ph为8.0的凝冻后的奶料与ph为2.5的凝冻后的料液混合观察其颜色变化,所得结果如下表1所示。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雪糕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

制备ph为8.0的凝冻后的奶料:以该奶料的总重量为100%计,其中,白砂糖:11.5wt.%,椰子油:1.5wt.%,全脂乳粉:2.5wt.%,果葡糖浆:3.8wt.%,葡萄糖浆:7wt.%,糊精:3.5wt.%,稳定剂0.17wt.%(刺槐豆胶:黄原胶:卡拉胶=1:1:1),水补至98.5wt.%,充分混合后经均质(均质压力为13mpa)、85℃杀菌300s,冷却后加入浓缩果汁1.5wt.%(浓缩紫甘蓝:浓缩紫甘薯汁:浓缩蓝莓汁=1:1:1),调整溶液ph至8.0(1kg奶料加入碳酸钠1.5克调节ph),经连续式凝冻,出料温度为-4℃后出料;得到本实施例的ph为8.0的凝冻后的奶料,其为深蓝色。

制备ph为2.5的凝冻后的奶料:以该奶料的总重量为100%计,其中,白砂糖:11.5wt.%,椰子油:1.5wt.%,全脂乳粉:2.5wt.%,果葡糖浆:3.8wt.%,葡萄糖浆:7wt.%,糊精:3.5wt.%,稳定剂0.17wt.%(刺槐豆胶:黄原胶:卡拉胶=1:1:1),水补至98.5wt.%,充分混合后所述料液经均质(均质压力13mpa)、85℃杀菌300s,冷却后调整溶液ph至2.5,经连续式凝冻,出料温度为-4℃后出料,得本实施例的ph为2.5的凝冻后的奶料,其为白色。

按质量比为2.5:1的比例将实施例1中ph为8.0的凝冻后的奶料与ph为2.5的凝冻后的料液混合观察其颜色变化,所得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通过对比实施例1~4与对比例1~2后发现,添加浓缩紫甘蓝、浓缩紫甘薯汁、浓缩蓝莓汁或它们的混合物显色效果较鲜亮,是测试者喜爱的颜色,而其他浓缩果汁较暗,不容易被测试者接受。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雪糕及其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上述实施例4基础上,将其中的全脂乳粉添加量改为10wt.%,其他均与实施例4相同,得到对比例3的雪糕。

对比例4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雪糕及其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上述实施例4基础上,将糖的添加量改为3wt.%,其他工艺不变,得到对比例4的雪糕。

对比例5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雪糕及其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上述实施例4基础上,将稳定剂改为复配稳定剂0.17wt.%(市售由刺槐豆胶,海藻酸钠,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瓜尔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成的复方稳定剂,购自美资上海凯惠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其他均与实施例4相同,得到对比例5的雪糕。

与实施例4相比,对比例3的区别在于乳粉添加量不同,对比例4的区别在于糖的添加量不同,对比例5区别在于稳定剂添加种类不同,对上述结果进行消费者测试,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从表2中可以对比看出,乳粉添加量会影响产品显鲜亮色的效果,糖不会对显色造成影响,但会影响产品在整体风味,稳定剂不同也会影响产品显色效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过程和特点,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