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普洱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及金花普洱桑叶茶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27442发布日期:2018-07-27 18:16阅读:7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制备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金花普洱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及金花普洱桑叶茶。



背景技术:

传统金花茯砖茶是黑茶的一种,是以黑毛茶或粗老绿茶为原料,经过紧压过程而制成的再加工茶。其中“金花”即为冠突散囊菌(eurotiumcristatum)的俗称:属于散囊菌目发菌科散囊菌属的一种真菌,可生长在土壤、茯砖茶、冬虫夏草、中药片、沉香、木屑等基物上。

研究表明冠突散囊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会分泌多种胞外酶(如纤维素酶、果胶酶、淀粉酶等),这些酶将纤维素、果胶、多糖等大分子物质转化成小分子物质,同时为自身代谢活动提供碳源和能源。

以冠突散囊菌及其提取物为对象的研究发现,冠突散囊菌能分泌多糖、他汀类等物质,且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可能参与到调节血脂、调理肠胃的机制中。多项研究发现茯砖茶在调节血脂血糖、调理肠胃等方面的功效强于其他黑茶。

桑叶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已于1993年被国家卫生部认定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药食同源”植物叶。

但是相关技术中提供的金花普洱茶通常都是普洱熟茶,用普洱生茶进行发花的工艺有限,且制备出的成品茶品质和保健物质的含量均有待提高;再者,相关技术中,相对缺乏将普洱生茶、桑叶以及冠突散囊菌结合在一起制备具有保健功效的成品茶的制备工艺,导致了一定的市场空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花普洱桑叶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能够用于改善普洱生茶的品质,并且能够将普洱生茶与桑叶结合在一起,制备出品质佳且具有一定保健效果的金花普洱桑叶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花普洱桑叶茶,该金花普洱桑叶具有较佳的品质,而且还含有较多的营养保健物质,具有一定的保健效果。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金花普洱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准备发花菌种、制备发花原料、预处理和发花;其中,发花菌种包括金花茯砖茶;制备发花原料包括将普洱生茶与桑叶潮水处理,然后保温处理,得到处理原料;预处理包括将处理原料与发花菌种混合,置于温度为100-120℃条件下蒸焗,然后压制,得到预处理原料;发花包括将预处理原料包裹于发酵膜中进行发花。

本发明提出一种金花普洱桑叶茶,其是由上述的金花普洱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制备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金花普洱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及金花普洱桑叶茶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花普洱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在制备金花普洱桑叶茶时,选用金花茯砖茶作为发花用的发花菌种,一方面能够简化制备发花菌种的工艺流程,另一方面能够有效促进金花茶的品质得到提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将普洱生茶和桑叶混合在一起制备金花茶,使得最终制备的金花普洱桑叶茶能够同时具有金花普洱生茶和金花桑叶茶的保健功效,并且两种金花茶的效果能够相互促进;本发明的发花原料在潮水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处理在进行后续的发花等工艺,也能够促进原料内含物质在发花过程中的转变,促进金花茶品质的提升;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在进行发花过程时,用发酵膜将待发花的混合物包裹在一起进行发花,也能够有助于金花茶品质的形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花普洱桑叶茶具有较佳的品质,而且还含有较多的营养保健物质,具有一定的保健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金花普洱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及金花普洱桑叶茶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的金花普洱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准备发花菌种、制备发花原料、预处理和发花。

详细地,本实施例中的发花菌种包括金花茯砖茶,即本发明中直接选用含有冠突散囊菌的茯砖茶作为发花菌种,而不需要将冠突散囊菌分离、提纯等,即可将含有冠突散囊菌的茯砖茶作为发花用的菌剂,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简化制备金花茶的制备工序,另一方面附着在茯砖茶上未被分离等工序干扰过的冠突散囊菌,具有较高的活性,能够相对快速进入发花进程,促使发花的快速进行并促进金花茶的品质形成。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用来作为发花菌种的金花茯砖茶为粉状的,用金花茯砖茶粉末作为发花菌种能够使发花菌种与发花底物混合的更加均匀,从而促进发花进程的快速进行,并且有助于金花茶的品质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金花茯砖茶可以是含金花(冠突散囊菌(eurotiumcristatum))的安化茯砖茶或泾阳茯砖茶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的制备发花原料包括:将普洱生茶和桑叶潮水处理,然后保温处理,即可得到处理原料。

详细地,上述普洱生茶与桑叶的重量比为1-3:1;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普洱生茶可以是市售的各种制备完成的普洱生茶,也可以是按照普洱生茶的制备工艺制备的普洱生茶,桑叶可以是市售的各种干燥过的桑叶茶或者是采摘的新鲜桑叶干燥后制备的。

进一步地,上述潮水处理包括向普洱生茶与桑叶的混合物中,添加普洱生茶和桑叶总重量的10-20%的水进行潮水。

更进一步地,上述保温处理包括将潮水后的普洱生茶和桑叶的混合物置于温度为35-45℃条件下保温20-60min。将潮水后的普洱生茶和桑叶的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在进行后续的发花过程,能够促进发花进程的快速进行,并且有助于金花茶品质的提升。

现代长医学研究表明,桑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约占其干物质的21-30%;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γ-氨基丁酸的前体物质谷氨酸含量高达1.29%;其氨基酸模式与人体相近,组分与脱脂大豆粉相似,是人类优良蛋白质源。桑叶碳水化合物主含葡萄糖、甘露糖、果糖等,桑叶多糖具有降血糖作用;其食用纤维含量达总纤维含量的52%,超过水果蔬菜。桑叶所含脂类中,亚麻酸(22.9%)、亚油酸(13.4%)等不饱和脂肪酸占总量的一半,对心血管疾病及高血脂均有很好防治作用。桑叶富含能维持机体免疫系统、抗氧化系统及脂肪、碳水化合物代谢系统的维生素b和c,且不受收获期影响。桑叶中有益微量矿质元素达总量的12%,其中k、ca含量较高,特别是ca含量比红虾和鱼粉还高。1-脱氧野尻霉素(dnj)是桑叶中多羟基生物碱的一种特征性成分-糖苷酶抑制剂,具有显著降血糖作用。作为天然的强抗氧化剂,桑黄酮类占桑叶干重的1-3%,是所有植物茎叶中含量较高的一种,具有降血压、抗衰老、防癌、抑制血清脂质增加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多种作用。而且,在桑生物碱(特别是dnj)、黄酮类、桑多糖、γ-氨基丁酸以及维生素等生物活性成分协同作用下,桑香茯砖具有降血糖、降脂降压、抗氧化、抗衰老、抗应激、抑菌抗癌、抗丝虫病、利尿,以及增强肌体耐力、调节肾上腺素、抑制血栓生成、防止动脉硬化和毛细血管渗透等功能作用。最突出的功能是防治糖尿病、养颜抗衰老。

本实施例中的预处理包括将处理原理与发花菌种混合后,置于温度为100-120℃条件下蒸焗,然后压制,得到预处理原料;压制后的预处理原料呈块状。

详细地,本实施例中添加于处理原料中的发花菌种的重量为处理原料的重量的1%-3%;适量添加的发花菌种一方面能够促进发花进程的快速进行,另一方面又避免了过多的菌剂将处理原料中的有效物质过多的消耗。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用于制备金花普洱桑叶龙珠茶和金花普洱桑叶饼茶,当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金花普洱桑叶龙珠茶时,将8-12g处理原料与发花菌种混合后蒸焗,压制,即可制成一个龙珠茶;当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金花普洱桑叶饼茶时,将200g左右的处理原料与发花菌种混合后蒸焗,压制,即可制成一个茶饼。

作为优选,本发明中处理原料与发花菌种混合后蒸焗的时间为20-60s;对混合后的处理原料和发花菌种进行短时间的蒸焗能够避免发花过程中产生不利于金花茶品质形成的杂菌,避免茶叶腐坏或者发花失败等。

本发明的发花包括将预处理原料包裹于发酵膜中进行发花。详细地,发花的温度为26-30℃;进一步地,发花的时间可以是8-10d。需要说明的是,当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金花普洱桑叶龙珠茶时,将每个提前制备好的龙珠茶单独用发酵膜包裹起来;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金花普洱桑叶饼茶时,将每个提前制备好的茶饼单独用发酵膜包裹起来。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发花的时间还可以根据发花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当茶叶上的金花生长的茂盛后即可结束发花。

本发明的发酵膜可以是保鲜膜或锡箔纸等能够防止水分散失的膜;进一步地,还可以将用保鲜膜或者锡箔纸包裹起来的茶与菌种的混合物整体装入密封袋内,然后进行发花,上述密封袋可以是由pe材料制备的密封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发花即是利用菌剂进行发酵的意思。

本发明的金花普洱桑叶茶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干燥,详细地,当金花茶的发花结束后,可以将发酵膜除去,然后将发花后的茶置于温度为40-45℃条件下进行干燥;干燥的时间可以是8-12d;通常当金花茶的含水量在3-8%即可视为干燥完成。将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慢速的干燥,能够在干燥的过程中进一步地促进金花茶的内含物质发生转化,进一步提升金花茶的品质。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金花普洱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及金花普洱桑叶茶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取金花茯砖茶研磨成粉状,作为发花菌种;将普洱生茶与桑叶按照重量比为3:1混合,然后进行潮水处理,潮水处理时向普洱生茶和桑叶的混合物添加的水的量为普洱生茶与桑叶混合物总重量的18%,然后将潮水后的混合物至于温度为40℃条件下保温30min;然后向进行过保温处理的普洱生茶与桑叶的混合物中添加发花菌种,然后置于温度为120℃条件下蒸焗40s,压制成块,得到预处理原料,发花菌种的重量为保温处理后的普洱生茶与桑叶的混合物的3%;将压制后得到的预处理原料包裹于发酵膜中,然后将包裹了发酵膜的预处理原料一并装于密封袋中,置于26℃条件下发花10d;发花完成后,去除密封袋和发酵膜,将发花后的茶块置于温度为45℃的条件下干燥10d,即可得到金花普洱桑叶茶。

实施例2

取金花茯砖茶研磨成粉状,作为发花菌种;将普洱生茶与桑叶按照重量比为2:1混合,然后进行潮水处理,潮水处理时向普洱生茶和桑叶的混合物添加的水的量为普洱生茶与桑叶混合物总重量的10%,然后将潮水后的混合物至于温度为35℃条件下保温60min;然后向进行过保温处理的普洱生茶与桑叶的混合物中添加发花菌种,然后置于温度为100℃条件下蒸焗60s,压制成块,得到预处理原料,发花菌种的重量为保温处理后的普洱生茶与桑叶的混合物的1%;将压制后得到的预处理原料包裹于保鲜膜中,然后将包裹了保鲜膜的预处理原料一并装于密封袋中,置于30℃条件下发花8d;发花完成后,去除密封袋和保鲜膜,将发花后的茶块置于温度为40℃的条件下干燥12d,即可得到金花普洱桑叶茶。

实施例3

取金花茯砖茶研磨成粉状,作为发花菌种;将普洱生茶与桑叶按照重量比为1:1混合,然后进行潮水处理,潮水处理时向普洱生茶和桑叶的混合物添加的水的量为普洱生茶与桑叶混合物总重量的20%,然后将潮水后的混合物至于温度为45℃条件下保温20min;然后向进行过保温处理的普洱生茶与桑叶的混合物中添加发花菌种,然后置于温度为110℃条件下蒸焗20s,压制成块,得到预处理原料,发花菌种的重量为保温处理后的普洱生茶与桑叶的混合物的2%;将压制后得到的预处理原料包裹于锡箔纸中,然后将包裹了锡箔纸的预处理原料一并装于密封袋中,置于28℃条件下发花9d;发花完成后,去除密封袋和锡箔纸,将发花后的茶块置于温度为42℃的条件下干燥8d,即可得到金花普洱桑叶茶。

实施例4

取金花茯砖茶作为发花菌种;将普洱生茶与桑叶混合,然后进行潮水处理,潮水处理时向普洱生茶和桑叶的混合物添加的水的量为普洱生茶与桑叶混合物总重量的15%,然后将潮水后的混合物至于温度为38℃条件下保温50min;然后向进行过保温处理的普洱生茶与桑叶的混合物中添加发花菌种,然后置于温度为105℃条件下蒸焗50s,压制成块,得到预处理原料,发花菌种的重量为保温处理后的普洱生茶与桑叶的混合物的2.5%;将压制后得到的预处理原料包裹于发酵膜中,置于27℃条件下发花;发花完成后,去除发酵膜,将发花后的茶块置于温度为42℃的条件下干燥,即可得到金花普洱桑叶茶。

实施例5

取金花茯砖茶研磨成粉状,作为发花菌种;将普洱生茶与桑叶按照重量比为2:1混合,然后进行潮水处理,潮水处理时向普洱生茶和桑叶的混合物添加的水的量为普洱生茶与桑叶混合物总重量的16%,然后将潮水后的混合物至于温度为42℃条件下保温45min;然后将保温后的原料分为8g一个的小茶堆,再向进行过保温处理的普洱生茶与桑叶的混合物中添加发花菌种,然后置于温度为120℃条件下蒸焗40s,压制成块,得到预处理原料(龙珠茶),发花菌种的重量为保温处理后的普洱生茶与桑叶的混合物的1%;将压制后得到的每一个预处理龙珠茶分别包裹于发酵膜中,然后将包裹了发酵膜的预处理原料一并装于密封袋中,置于30℃条件下发花8d;发花完成后,去除密封袋和发酵膜,将发花后的茶块置于温度为41℃的条件下干燥8d,即可得到金花普洱桑叶茶。

实施例6

取金花茯砖茶研磨成粉状,作为发花菌种;将普洱生茶与桑叶按照重量比为1:1混合,然后进行潮水处理,潮水处理时向普洱生茶和桑叶的混合物添加的水的量为普洱生茶与桑叶混合物总重量的14%,然后将潮水后的混合物至于温度为36℃条件下保温55min;然后将保温后的原料分为12g一个的小茶堆,再向进行过保温处理的普洱生茶与桑叶的混合物中添加发花菌种,然后置于温度为110℃条件下蒸焗40s,压制成块,得到预处理原料(龙珠茶),发花菌种的重量为保温处理后的普洱生茶与桑叶的混合物的2%;将压制后得到的每一个预处理龙珠茶分别包裹于发酵膜中,然后将包裹了发酵膜的预处理原料一并装于密封袋中,置于30℃条件下发花9d;发花完成后,去除密封袋和发酵膜,将发花后的茶块置于温度为43℃的条件下干燥8d,即可得到金花普洱桑叶茶。

实施例7

取金花茯砖茶研磨成粉状,作为发花菌种;将普洱生茶与桑叶按照重量比为3:1混合,然后进行潮水处理,潮水处理时向普洱生茶和桑叶的混合物添加的水的量为普洱生茶与桑叶混合物总重量的19%,然后将潮水后的混合物至于温度为40℃条件下保温35min;然后将保温后的原料分为200g一个的小茶堆,再向进行过保温处理的普洱生茶与桑叶的混合物中添加发花菌种,然后置于温度为100℃条件下蒸焗55s,压制成块,得到预处理原料(饼茶),发花菌种的重量为保温处理后的普洱生茶与桑叶的混合物的3%;将压制后得到的每一个预处理饼茶分别包裹于发酵膜中,然后将包裹了发酵膜的预处理原料一并装于密封袋中,置于30℃条件下发花10d;发花完成后,去除密封袋和发酵膜,将发花后的茶块置于温度为45℃的条件下干燥12d,即可得到金花普洱桑叶茶。

对比例1

对比例1中的制备金花普洱桑叶茶的方法和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1中的发花菌种是分离提纯之后的冠突散囊菌,而不是含有冠突散囊菌的茯砖茶,其它工艺步骤和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对比例2

对比例2中的制备金花普洱桑叶茶的方法和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2中没有将预处理原料用发酵膜包裹起来发花,其它工艺步骤和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对比例3

对比例3中的制备金花普洱桑叶茶的方法和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3中没有对潮水后的原料进行保温,其它工艺步骤和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对比例4

对比例4中的制备金花普洱桑叶茶的方法和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4中在进行干燥工艺时,直接在温度为60℃左右的烘箱中,将金花茶烘干。

对比例5

对比例5中的制备金花普洱桑叶茶的方法和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5中的发花菌种是分离提纯之后的冠突散囊菌,而不是含有冠突散囊菌的茯砖茶,且对比例5中没有将预处理原料用发酵膜包裹起来发花,其它工艺步骤和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对比例6

对比例6中的制备金花普洱桑叶茶的方法和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6中的发花菌种是分离提纯之后的冠突散囊菌,而不是含有冠突散囊菌的茯砖茶,且对比例6没有将潮水后的原料进行保温处理,也没有将预处理原料用发酵膜包裹起来发花,其它工艺步骤和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对比实施例1-7和对比例1-6制备的金花普洱桑叶茶的内含物质,详细地,比较指标包括下列各物质的含量:茶多酚、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1-脱氧野尻霉素(dnj)、咖啡碱;其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检测方法参照2004年vol.25的《食品科学》杂志刊载的《不同季节桑叶总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的测定》中记载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其它物质分别参照gb/t8313-200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gb/t8312-2013《茶咖啡碱测定》以及roberts法测定各种茶色素含量,结果见表1。

表1各种金花茶内含物的含量

根据表1的结果可知,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从发酵茶的内含物质的变化上,改善发酵茶的品质,较高含量的茶红素和茶黄素能够改善茶汤的汤色和滋味等,还能够保持金花茶较佳的保健效果;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金花普洱桑叶茶还能够保留金花茶中较多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以确保金花普洱桑叶茶的保健效果较佳。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金花普洱桑叶茶从内含物的分析来看具有一定的降血糖、降血压、抗衰老、防癌、抑制血清脂质增加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多种作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金花茶的咖啡碱含量较低,能够明显的减弱茶汤滋味的苦涩感。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金花普洱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及金花普洱桑叶茶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花普洱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在制备金花普洱桑叶茶时,选用金花茯砖茶作为发花用的发花菌种,一方面能够简化制备发花菌种的工艺流程,另一方面能够有效促进金花茶的品质得到提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将普洱生茶和桑叶混合在一起制备金花茶,使得最终制备的金花普洱桑叶茶能够同时具有金花普洱生茶和金花桑叶茶的保健功效,并且两种金花茶的效果能够相互促进;本发明的发花原料在潮水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处理在进行后续的发花等工艺,也能够促进原料内含物质在发花过程中的转变,促进金花茶品质的提升;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在进行发花过程时,用发酵膜将待发花的混合物包裹在一起进行发花,也能够有助于金花茶品质的形成。

本发明的方法采用粉末接种方法,用保鲜膜包覆产品装入塑料袋,仅控制一定温度无需控制湿度,较短时间内就可以产生大量金花;适用于小批量定制个性化金花茶的生产,符合当今市场需求的发展方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花普洱桑叶茶具有较佳的品质,而且还含有较多的营养保健物质,具有一定的保健效果。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