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奶牛酮病的舔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3946发布日期:2018-11-20 18:28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奶牛舔砖。

背景技术

奶牛酮病又称酮血症、酮尿病。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的疾病。奶牛酮病的特征是酮血、酮尿、酮乳,出现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乳产量下降,间有神经症状。各胎次的牛均可发发病,以3~6胎发病最多,多发于产后第1个月内,大多出现于泌乳开始增加的第三周内,2个月后发病极少。冬夏两季多于春秋,高产牛多于低产牛。

调查显示,在世界上许多奶牛场内,临床型酮病的发病率占牛群泌乳牛的15%~20%,亚临床酮病的发生率则更高,发病的不仅产乳量明显下降,发情延迟,同时也易引起所产牛犊发病率较高和死亡率增高。酮病的发生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酮病虽能够治愈,且很少引起奶牛死亡,但酮病发生后治疗费用的增加、奶产量大幅度的降低、乳成分的改变、繁殖率的降低及淘汰率的升高等问题给牧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控制和预防酮病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我国畜牧工作者进行了大量有关防治奶牛酮病的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专利cn102247570b公布一种治疗奶牛酮病的中药组合物,其构成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是:党参75-85份、苍术75-85份、黄芪55-65份、金银花55-65份、鱼腥草95-105份、茯苓45-55份、当归55-65份、益母草45-55份、川芎35-45份、赤芍55-65份、熟地55-65份、砂仁75-85份、枣仁35-45份、茯神35-45份、远志25-35份、炒茴香45-55份、木香45-55份、神曲95-105份、白术45-55份、厚朴55-65份、枳壳45-55份、甘草45-55份;使用该中药治疗奶牛酮病58例,治愈率达86%。专利cn101822317b公布一种防治奶牛酮病的复方饲料添加剂及制备方法,它是由中药当归、赤芍、川芎、熟地、益母草、广木香、党参、黄芪、山楂、陈皮制成的提取物与丙酸钠、硫酸钴、硫酸铜、硫酸锰、烟酸、维生素d3、磷酸二氢钙、柠檬酸共同组成的复方制剂;在工艺上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将添加剂粉碎成微米级细粉,混入饲料中使用。

虽然现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对奶牛酮病起到了治疗的效果,但是药效持续时间短,治标不治本,复发率、复发频率高;而且主要中药成分为主,适口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奶牛酮病治疗药物药效持续时间短,治标不治本,复发率、复发频率高,适口性差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防治奶牛酮病的舔砖。

本发明防治奶牛酮病的舔砖主要由5~20g布他磷、5~20g共轭亚油酸、150~250g木糖醇、200~300g丙二醇、4~5g烟酸、25~35g尼克酸、25~35g赖氨酸、40~60g蛋氨酸和700~1000g糖蜜组成。

将本发明舔砖各成分均匀混合、压制,即可制成防治奶牛酮病的舔砖。

本发明将奶牛酮病治疗成分制成舔砖,具有适口性强,给药方式简单,奶牛自动舔食,节省人工等优点。本发明舔砖中含有大量的木糖醇、丙二醇、糖蜜和盐等成分,能够遮掩不良气味和口感,适口性强,方便给药。

共轭亚油酸是一组具有同分异构体结构的亚油酸,具有共轭双键,共轭亚油酸可减少机体脂肪沉着、改善肌肉质量、增强免疫机能、降低胆固醇并增加新陈代谢、减轻能量负平衡。虽然,共轭亚油酸加入饲料中未缓解早期泌乳牛代谢和体脂动员,给分娩前饲喂高精料的奶牛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cla),也仅是提高干物质采食量,瞬间提高分娩后奶牛的能量平衡(“共轭亚油酸和不同比例精料对围产期奶牛生长性能、乳成分、产奶量及代谢指标的影响”,《中国畜牧兽医》,2013年,第9期)。但在本发明中共轭亚油酸与布他磷、烟酸、尼克酸、以及多种碳源的复方(木糖醇、丙二醇和糖蜜)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清酮及恢复机体能量负平衡效率更高。

本发明舔砖中的升糖药物选择多种碳源的复方(木糖醇、丙二醇和糖蜜),具有良好的联合药效,升糖效果显著;而且利用木糖醇、丙二醇和糖蜜改变奶牛体内微生物的代谢途径,降低乙酸含量,从而减少乙酸经吸收后转换为β-羟丁酸,进而避免了β-羟丁酸脱氧酶的作用下转变成乙酰乙酸,也就避免了乙酰乙酸脱羧后可变为丙酮。其中,木糖醇为五碳糖醇,不需要胰岛素可直接进入细胞,可快速的为机体补充碳源,同时还可降低血清游离脂肪酸的浓度,提高甘油三酯的浓度及增强天冬氨酸转氨基作用,改善酮病的临床症状;丙二醇作为葡萄糖前体,能够异生为葡萄糖,可显著提高血清胰岛素的浓度,并可抑制脂质分解及酮体生成,防止低血糖,对治疗酮病有显著疗效;糖蜜价格低廉,富含糖类、蛋白质,可为奶牛提供能源、维生素等物质,而且糖蜜对二价阳离子有很强的螯合能力,可与金属离子形成有机螯合微量元素,促进奶牛对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糖蜜具有香甜味,改善舔砖的适口性,可使奶牛主动采食。

本发明舔砖中的烟酸在机体内转化为烟酰胺,是辅酶ⅰ和辅酶ⅱ的组成部分,参与体内脂质代谢和糖类无氧分解的过程,可有效降低血浆非酯化脂肪酸和酮体浓度;尼克酸在体内构成脱氢酶的辅酶,主要是辅酶i和辅酶ⅱ,有降底胆固醇及甘油三脂等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血中β-羟丁酸(酮体主要物质)水平,并可以影响瘤胃的代谢并增加丙酸盐水平,增加菌体蛋白产量,同时显著提高产奶量,可以有效降低血中β-羟丁酸水平。

本发明舔砖中的氨基酸主要在小肠吸,但奶牛瘤胃内微生物会改变食糜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因此,本发明舔砖加入过瘤胃氨基酸赖氨酸和蛋氨酸,保证了奶牛氨基酸的吸收,并联合尿素的供给,为机体提供充足氮源,提高动物氮利用率、降低氮排放,机体合成蛋白质增多,对酮病治疗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赖氨酸和蛋氨酸是合成l-肉碱的前体,能明显升高血浆和组织的肉碱,降低血浆的羟丁酸和肝中甘油三脂尿素提供氮源,可转化成蛋白质。

本发明舔砖不含激素,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防治奶牛酮病的舔砖主要由5~20g布他磷、5~20g共轭亚油酸、150~250g木糖醇、200~300g丙二醇、4~5g烟酸、25~35g尼克酸、25~35g赖氨酸、40~60g蛋氨酸和700~1000g糖蜜组成。

布他磷与维生素b12联合应用增强造血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防治奶牛酮病的舔砖还包括150~250g碳酸氢钠、20~30g丙酸钙、25~35g生物素、25~35g叶酸、1~3g三氧化二铁、3~4g硫酸铜、0.5~1g硫酸锰、0.5~1g硫酸钻、10~15g硫酸锌、10~15g碳酸镁、0.5~1g碘酸钙、1~5g亚硒酸钠,10~30g维生素b12、40~60g维生素c、10~30g维生素e、5~15g维生素a、20~40g维生素d、250~350g尿素、250~350g食盐、150~250g硅酸盐水泥和1775~2845g黄土。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舔砖中的矿物质元素添加剂和维生素可增加营养元素是机体维持正常生理需要和维持生产需要必不可少的物质;硅酸盐水泥为舔块的粘合剂,可将舔块原料粘合一起成型,并且有其一定硬度,控制牛添食量;在保证治疗效果基础上,添加黄土作为辅料,既可以节省成本,还能够利用黄土中富含的多种矿物质,对预防奶牛酮病也有着很好的效果;食盐可调节牛适口性和控制舔食量,并能加速粘合剂的硬化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防治奶牛酮病的舔砖由10g布他磷、10g共轭亚油酸、200g碳酸氢钠、200g木糖醇、250g丙二醇、25g丙酸钙、30g生物素、3g烟酸、30g尼克酸、30g赖氨酸、50g蛋氨酸、30g叶酸、2g三氧化二铁、3.5g硫酸铜、0.6g硫酸锰、0.6g硫酸钻、13g硫酸锌、14g碳酸镁、0.6g碘酸钙、2g亚硒酸钠、20g维生素b12、50g维生素c、20g维生素e、10g维生素a、30g维生素d、300g尿素、300g食盐、800g糖蜜、200g硅酸盐水泥和2365g黄土组成。

将各组分按重量混合混匀后,压制成为五公斤的舔砖即可。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防治奶牛酮病的舔砖由20g布他磷、20g共轭亚油酸、250g碳酸氢钠、250g木糖醇、300g丙二醇、30g丙酸钙、35g生物素、5g烟酸、35g尼克酸、35g赖氨酸、60g蛋氨酸、35g叶酸、3g三氧化二铁、4g硫酸铜、1g硫酸锰、1g硫酸钻、15g硫酸锌、15g碳酸镁、1g碘酸钙、5g亚硒酸钠、30g维生素b12、60g维生素c、30g维生素e、15g维生素a、40g维生素d、350g尿素、350g食盐、1000g糖蜜、250g硅酸盐水泥和1755g黄土组成。

将各组分按重量混合混匀后,压制成为五公斤的舔砖即可。

对具体实施方式三和四制成的舔砖进行毒理学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舔砖无致畸、致突变、致癌等毒副作用,生产中使用安全可靠。

防治奶牛酮病舔砖治疗效果试验:

黑龙江某牛场经酮病检测试纸检测发现患有酮病奶牛340头,奶牛酮病诊断标准:临床型可根据食欲下降、产奶量减少、消瘦、尿和血及乳甚至呼出气体有酮味(坏苹果味)、呈犬卧姿势等特征性症状进行诊断;而亚临床型表现为血、乳及尿中酮体含量超标以及血糖水平下降,无肉眼可见的临床症状,只能根据临床病理学特征加以诊断。应用本舔砖,连用7日。

将患酮病奶牛随机分成四组,每组85头,第一组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三制成的舔砖,第二组使用具体实施方式四制成的舔砖,第三组使用加入共轭亚油酸的饲料,添加量为100g/d,第四组使用加入布他磷的饲料(非注射),添加量为40g/d。第一组和第二组均治愈83头,患牛完全恢复产奶量,乳、尿液、呼出气体无酮味,精神恢复正常,使用酮体检测试纸检测阴性,治愈率为97.65%。未治愈的4头奶牛食欲、产奶量未完全恢复,但乳、尿液、呼出气体无酮味,情况明显好转。第三组仅有12头患牛症状好转。第四组治愈3头,患牛完全恢复产奶量,乳、尿液、呼出气体无酮味,精神恢复正常,另有21头患牛症状好转。

对这340头接受治疗的奶牛进行乳液成分分析,治愈的169头奶牛的乳液成分完全恢复正常,第一组和第二组未治愈的4头奶牛,虽然仍然在乳液中检测到有酮存在,乳酮浓度降低为18~25mmol/l,已经明显好转。第三组和第四组好转的奶牛产奶量无明显,乳、尿液、呼出气体略有酮味,乳酮浓度仍大于35mmol/l。

防治奶牛酮病舔砖无害试验:

将上述治愈的166头奶牛继续饲喂同种饲料并添加防治奶牛酮病舔砖(具体实施方式三),饲喂两年,然后乳房静脉采血检测奶牛血液成分;经检测长时间舔食防治奶牛酮病舔砖的奶牛血液成分、乳液成分、肉质成分正常,未发生变化;舔食防治奶牛酮病舔砖的3年中均未出现奶牛酮病症状和亚临床型表现。对在此期间出生的小牛进行牛尾静脉采血检测,血液成分正常,小牛生长、发育正常,畸形率低于2‰。实验结果说明本发明防治奶牛酮病舔砖具有生物安全性,可长时间使用,药效持续作用,治愈率高,无复发。

防治奶牛酮病舔砖预防效果试验:

黑龙江某牛场选取经酮病检测试纸检测未患有酮病的妊娠牛250头,分为试验组ⅰ和ⅱ、空白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各50头饲喂同种饲料。试验组ⅰ50头产前15日至产后15日添加防治奶牛酮病舔砖(具体实施方式三),试验组ⅱ50头产前15日至产后15日添加防治奶牛酮病舔砖(具体实施方式四),空白组50头不添加防治奶牛酮病舔砖,对照ⅰ组50头产前15日至产后15日添加放入共轭亚油酸的饲料,共轭亚油酸添加量为100g/d,对照ⅱ组50头产前15日至产后15日添加加入布他磷的饲料(非注射),添加量为5g/d。于产后使用酮病检测试纸检测,记录结果。

试验组ⅰ和ⅱ均未检出患有酮病奶牛。

空白组:产后15日内相继检出6头患有酮病奶牛,对照ⅰ组产后15日内检出5头患有酮病奶牛,对照ⅱ组产后15日内检出2头患有酮病奶牛。

结果表明,饲养、饲喂环境相同条件下,对照组及空白组产后出现酮病奶牛。试验组产前产后使用本舔砖,可有效预防酮病的发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