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罗勒MAP包装的保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07053发布日期:2018-10-09 19:49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贮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罗勒map包装的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罗勒(ocimumbasilicum)又称九层塔、气香草等,为唇形科罗勒属植物,嫩茎及叶脆嫩可口,香味四溢,营养丰富,常作为香辛调味蔬菜、调味料。除食用外,罗勒还可以治疗细菌感染、腹泻,并具有抗真菌、抗诱变、抗菌、免疫调节及控制平滑肌收缩,疏风散热,祛湿化痰、活血化瘀等药用功效;也可用作中药药材,可用于皮肤瘙痒、瘾疹痛痒等症状的治疗。

目前国内外对罗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罗勒香料的提取、成分分析、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及栽培技术这几个方面,在贮运保鲜方面的研究甚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罗勒在加工及运输途中易发生失水萎蔫及气味劣变等外观品质变化、包装外形的塌陷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罗勒map包装的保鲜方法,在不添加防腐剂的前提下,利用细菌素预处理和气调包装的方法,解决了罗勒货架期短、易腐烂变黄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罗勒map包装的保鲜方法,所述保鲜方法包括挑选、预处理、充气、包装及入库,具体步骤如下:

(1)挑选:选择新鲜、清洁、大小均匀、无机械上和病虫害的优级罗勒;

(2)预处理:利用纯化后的双歧杆菌细菌素在低温条件下熏蒸经步骤(1)挑选得到的优级罗勒;

(3)充气、包装:用气体比例混合器进行混气,混合气体的成分为o2、co2和n2三种气体;选用高密度聚乙烯(highdensitypolyethylene,hdpe)作为包材,用气调包装机经抽真空、充气和热封口进行气调包装;

(4)入库:将上述包装的罗勒进行冷藏,冷藏温度为10℃。

进一步的,步骤(2)中预处理的条件为10℃熏蒸12h,所述双歧杆菌细菌素的浓度为3000au/ml。

进一步的,所述双歧杆菌细菌素的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无菌条件下称取母乳婴儿粪便25g,在225ml无菌生理盐水中进行10倍梯度稀释,吸取0.2ml充氮灭菌厌氧管进行亨盖特滚管,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72h,挑选菌落接种于充氮灭菌厌氧管,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经过琼脂平板法抑菌试验初筛和排除有机酸/过氧化氢/菌体细胞干扰及蛋白酶k处理复筛得到产细菌素优良双歧杆菌,再经阳离子交换色谱、葡聚糖凝胶色谱、大孔吸附树脂、sep-pak反向柱盐除杂质后反向高效液相色谱四步提取纯化方法,得到所述的双歧杆菌细菌素。

进一步的,步骤(3)中o2、co2和n2三种气体的气体体积配比比例为3%o2、15%co2、82%n2。

进一步的,步骤(3)中包装材料为hdpe,规格为:210mm*230mm,每袋20g罗勒。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所述的罗勒map包装的保鲜方法,不添加任何防腐剂,是一种健康、环保的保鲜方法;

2、本发明所述的罗勒map包装的保鲜方法,将细菌素预处理和气调包装两种保鲜方法相结合,解决了罗勒货架期短、易腐烂变黄的问题,将货架期由最长4天延长到至少7天;

3、本发明所述的罗勒map包装的保鲜方法,通过研究包装材料阻隔性、不同贮藏温度、不同气体比例,三者对罗勒品质的影响,进行正交试验处理新鲜罗勒,最终选取hdpe作为包材,3%o2+15%co2+82%n2的气体组成,10℃低温贮藏的条件,显著(p<0.05)延缓了罗勒失重率、相对电导率的升高以及叶绿素、vc的损失,比其他处理组更有利于保持罗勒采后贮藏期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罗勒map包装的保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双歧杆菌细菌素处理对罗勒失重率的影响;

图3为双歧杆菌细菌素处理对罗勒电导率的影响;

图4为双歧杆菌细菌素处理对罗勒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图5为双歧杆菌细菌素处理对罗勒感官品质的影响;

图6为不同map包装对罗勒失重率的影响;

图7为不同map包装对罗勒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

图8为不同map包装对罗勒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图9为不同map包装对罗勒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图10为不同map包装对罗勒菌落总数的影响;

图11为不同map包装对罗勒感官品质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试验原料

大叶甜罗勒,采摘自北京市裕农优质农产品种植公司,冷链运输至北京农学院。采收当天进行相关处理与观测,挑选新鲜、清洁、大小均匀、无机械伤和病虫害的大叶甜罗勒进行试验。

表1试验主要试剂

表2试验主要仪器

二、试验内容:

将配好的2000,3000,4000au/ml双歧杆菌细菌素分装在三个烧杯中,将三个烧杯分别放入三个1m3的pp密封箱中,取空白作为对照(ck)。分别在四个密封箱中各放入500g新鲜罗勒,密封。贮藏在冷库中(相对湿度75%‐85%、温度(4±1)℃)处理12h,随后将预处理后的罗勒每份约20g,置于冷库中贮藏。贮藏期内每天测定失重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感官品质,试验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三、试验方法:

1、失重率的测定

采用称量法:对第0d的菜品进行称量,记录下初始数据,之后每天称量每种样品的质量,每组平行试验三次。(电子天平)

式中:w—失重率,%

w0—第0天鲜重,g

wn—第n天鲜重,g

2、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相对电导率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c——相对电导率,%;

p0——初始去离子水电导率,s;

p1——轻轻振荡3h后的电导率,s;

p2——振荡3h后在沸水浴中加热5min冷却后的电导率,s。

3、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按以下公式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h=6.91a662+15.6a644

式中:h——叶绿素含量,mg/kg;

a662——叶绿素溶液在波长为662nm处的吸光值;

a644——叶绿素溶液在波长为644nm处的吸光值。

4、感官评价

根据rizzo的方法并改进。

rizzov,muratoreg.effectsofpackagingonshelflifeoffreshcelery[j].journaloffoodengineering,2009,90(1):124~128。

数据处理:采用graphpadprism5.0以及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和显著性分析。

四、结果分析:

1、双歧杆菌细菌素对罗勒失重率的影响

果蔬在贮藏期间,水分含量随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逐渐损失,失重率增大,品质下降。由图2可知,罗勒在贮藏期间失重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各组失重率变化差异较大。贮藏期内对照组罗勒的失重率显著(p<0.05)高于其他各组,其中3000au/ml组失重率始终保持最低。贮藏第5d,3000au/ml组失重率为24.33%,而其他处理组失重率依次为25.88%,21.81%,20.65%。可见在罗勒贮藏期间,双歧杆菌细菌素可有效组织水分的流失,降低失重率,结果表明3000au/ml能显著(p<0.05)降低罗勒失重率,延缓罗勒因失水而发生萎蔫,提高罗勒品质。

2、双歧杆菌细菌素对罗勒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

果蔬细胞膜对维持细胞的微环境和保持正常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果蔬在组织衰老过程中,细胞膜功能活性下降,膜透性增强,出现细胞内电解质向外渗漏,会引起电导率增加。通过测定果蔬组织浸提液的电导率,可以了解果蔬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反映果蔬抗逆性的强弱。是蔬菜是否新鲜的一个重要指标。如图3所示,不同双歧杆菌细菌素处理的罗勒相对电导率均呈现上升趋式。贮藏第1~3d,各组电导率变化差异显著(p<0.05),3000au/ml组相对电导率在贮藏第5d时,显著(p<0.05)低于其他各组,其中,对照组相对电导率最高,为44.56%,而3000au/ml组罗勒相对电导率在贮藏期间升高速率保持最慢,电导率最低,为30.65%。可见双歧杆菌细菌素处理能延缓罗勒相对电导率的升高,较好的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3000au/ml双歧杆菌细菌素效果最好。

3、双歧杆菌细菌素对罗勒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叶绿素是蔬菜中一种重要色素,常以叶绿素含量的多少作为绿色蔬菜是否新鲜的一个评价标准。如图4可知,在贮藏期内,对照组、2000au/ml组罗勒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3000、4000au/ml组叶绿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可能由于双歧杆菌细菌素抑制了罗勒的后熟,使叶绿素含量先增加,但2000au/ml组浓度低,效果不明显。在贮藏第3d时,3000au/ml组罗勒叶绿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各组,并且在贮藏后期,叶绿素含量降低速率最慢。在第5d时,3000au/ml组叶绿素含量损失了34.50%,2000au/ml、4000au/ml组和对照组叶绿素含量损失率依次为57.53%、54.42%、80.57%。可见双歧杆菌细菌素处理能显著(p<0.05=降低罗勒叶绿素含量的损失,不同浓度双歧杆菌细菌素处理效果有所差异,其中3000au/ml双歧杆菌细菌素处理的罗勒叶绿素损失最少,能更好的延缓罗勒色泽的改变。

4、双歧杆菌细菌素对罗勒感官评价的影响

感官评价是果蔬品质的重要评价手段之一,颜色、气味、质地和口感是感官品质的主要参数,是商品价值最直接的反应。在贮藏期内,不同浓度双歧杆菌细菌素处理引起罗勒颜色、气味、质地和口感变化差异显著(p<0.05=。如图5所示,对照组罗勒在贮藏期的第3天感官评分为4分,失去商品性;2000au/ml、4000au/ml组在第4天罗勒叶片出现严重萎蔫出水等现象,失去商品价值;贮藏期内商品性保持较好的为3000au/ml组罗勒,在贮藏5天时,仍能保持其原有的色泽,质地较硬,口感脆嫩,商品价值较高,评分为5分。结果表明双歧杆菌细菌素处理会抑制罗勒颜色、气味、质地和口感的劣变,适宜的双歧杆菌细菌素浓度可以最大限度保持商品价值。

五、结论

综上所述,3000au/ml双歧杆菌细菌素可以减少罗勒叶绿素损失,较好保持细胞膜完整性,有利于保持商品价值,对照组第3天失去商品性,经3000au/ml双歧杆菌细菌素处理的罗勒,第5天达到临界值,保鲜效果最好,延长贮藏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基础上的优选方案,所用原料均与实施例1相同,提供了一种罗勒map包装的保鲜方法,所述保鲜方法包括挑选、预处理、充气、包装及入库,具体步骤如下:

(1)挑选:选择新鲜、清洁、大小均匀、无机械上和病虫害的优级罗勒;

(2)预处理:利用纯化后的3000au/ml双歧杆菌细菌素在10℃的低温条件下熏蒸12h经步骤(1)挑选得到的优级罗勒;

(3)充气、包装:用气体比例混合器进行混气,混合气体的成分为o2、co2和n2三种气体;选用高密度聚乙烯(highdensitypolyethylene,hdpe)作为包材,用气调包装机经抽真空、充气和热封口进行气调包装;

其中o2、co2和n2三种气体的气体体积配比比例为3%o2、15%co2、82%n2;

(4)入库:将上述包装的罗勒在10℃下贮藏。

上述保鲜方法显著(p<0.05)延缓了罗勒失重率、相对电导率的升高以及叶绿素、vc的损失,将原来4天的货架期延长到7天,极具实用性、推广性,比其他8组更有利于保持罗勒采后贮藏期的品质。

一、试验内容

正交试验:试验共设包装材料(包装材料分别是a:evoh/pe、b:ldpe(低密度聚乙烯)、c:hdpe(高密度聚乙烯),规格均为210mm×230mm)、贮藏温度、o2比例和co2比例4个因素,每个因素设3个水平。根据(1)中双歧杆菌细菌素熏蒸实验结果,选取最佳浓度双歧杆菌细菌素在10℃低温条件下熏蒸12h挑选得到的优级大叶甜罗勒,选取四种不同包装材料,对处理后的罗勒进行map包装,每袋20g,充入不同比例的气体,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贮藏。贮藏期内每天测定罗勒的失重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vc含量、菌落总数、感官品质,试验重复三次,取平均值。研究各个因素对货架期内罗勒品质的影响:

选取l9(34)正交设计表,研究不同因素和水平对罗勒贮藏期间安全品质的影响,不同因素水平和正交试验处理组见表3和表4。

表3map正交设计水平

表4:正交试验组

二、试验方法

1、失重率的测定

同实施例1;

2、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同实施例1;

3、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同实施例1;

4、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采用gb6195—86水果、蔬菜维生素c含量测定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

(1)实验前准备

每次使用前,用标准抗坏血酸(1mg/ml)标定其滴定度。即吸取1ml抗坏血酸标准溶液加于50ml锥形瓶中,再加入10ml浸提剂,揺匀,用2,6-二氯靛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15s不褪色为止。同时,另取10ml浸提剂做空白试验。滴定度按下式计算:

滴定度t(mg/ml)=c·v/(v1-v2)

式中:t──每毫升2,6-二氯靛酚溶液相当于抗坏血酸的毫克数;

c──抗坏血酸的浓度,mg/ml;

v──吸取抗坏血酸的体积,ml;

v1──滴定抗坏血酸溶液所用2,6-二氯靛酚溶液的体积,ml;

v2──滴定空白所用2,6-二氯靛酚溶液的体积,ml。

(2)样液制备

称取具有代表性样品的可食部分100g,放入组织捣碎机中,加100ml浸提剂,(偏磷酸:2%溶液(w/v)或草酸:2%溶液(w/v))迅速捣成匀浆。称10~40g浆状样品,用浸提剂将样品移入100ml容量瓶,并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若滤液有色,可按每克样品加0.4g白陶土脱色后再过滤。

(3)滴定

吸取10ml滤液放入50ml锥形瓶中,用已标定过的2,6-二氯靛酚溶液滴定,直至溶液呈粉红色15s不褪色为止。同时做空白试验。

计算公式:

维生素c按下式计算:

维生素c(mg/100g)=〔(v-v0)·t·a/w〕×100

式中:v──滴定样液时消耗染料溶液的体积,ml;

v0──滴定空白时消耗染料溶液的体积,ml;

t──2,6-二氯靛酚染料滴定度,mg/ml;

a──稀释倍数;

w──样品重量,g。

平行测定的结果,用算术平均值表示,取三位有效数字,含量低的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相差,在维生素c含量大于20mg/100g时,不得超过2%,小于20mg/100g时,不得超过5%。

5、菌落总数的测定

采用gb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1)实验准备

生理盐水:称取8.5g氯化钠溶于1000ml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15min。

平板计数琼脂(pca)培养基:称取23.5g平板计数琼脂加在1000ml的蒸馏水中,逐渐加热煮沸溶解,调节ph至7.0±0.2,分装在250ml的锥形瓶中,在121℃高压下灭菌15min。

(2)样品的稀释

称取20g新鲜罗勒叶片放入有装有180ml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min~2min,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用1ml移液枪吸取1:10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ml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用振荡器震动试管30s,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

按上个步骤操作程序,制备10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次1ml无菌吸管或吸头。

根据对新鲜罗勒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在进行10倍递增稀释时,吸取1ml样品液均匀涂在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个平皿。同时,分别吸取1ml空白稀释液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然后及时将15ml~20ml冷却至46℃左右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倾注平皿,轻轻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

(3)培养

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36℃±1℃培养48h±2h。

(4)菌落计数

可以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记录稀释倍数和相应的菌落数量。菌落计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units,cfu)表示。

若只有一个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计算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再将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作为每g(ml)样品中菌落总数结果。

若有两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时,按以下公式计算:

n=∑c/(n1+0.1n2)d

式中:n—样品中菌落数;

σc—平板(含适宜范围菌落数的平板)菌落数之和;

n2—第一稀释度(低稀释倍数)平板个数;

n2—第二稀释度(高稀释倍数)平板个数;

d—稀释因子(第一稀释度)。

6、感官评价

同实施例1。

三、结果与分析

表5极差分析

罗勒叶片在贮藏期间,水分含量随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逐渐损失,失重率增大,品质下降。由图6可知,贮藏期内,不同map包装的罗勒失重率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各组失重率变化差异较大。表5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包装材料是影响罗勒失重率的主要因素,其次为贮藏温度,气体比例对于罗勒失水情况差异不显著。贮藏期内,4、5、6组罗勒的失重率显著(p<0.05)高于其他各组,在贮藏第7d,平均失重率达到15.6%,1、2、3组失重率相对较低,在贮藏第7d,其平均失重率为9.63%。分析原因可能是evoh/pe水气透过率较低,贮藏期第4d,可观察到包装袋内壁聚集水气,使包装内环境湿度增加,加速造成罗勒叶片的腐烂,因此evoh/pe组的失重率偏低。ldpe的水蒸气透过率高,叶片水分易蒸发流失,不利于保持罗勒叶片的水分含量,过早的萎蔫使其失去商品性。因此ldpe组的失重率偏高。hdpe具有适宜的水蒸气透过率,较好保持叶片的水分含量的同时包装袋内也不会聚集水气。9组失重率偏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贮藏温度高,增加了水分子运动速率,水分散失快。

表6极差分析

由图7所示,不同map包装对罗勒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可用相对电导率表示,各处理组的罗勒相对电导率在贮藏期内均呈现上升趋式。经表6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包装材料是影响罗勒相对电导率的主要因素,其次为贮藏温度,气体比例对于罗勒电导率变化差异不显著。贮藏第1~3d,各组电导率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值为13.94%。第4d,1、2、3组电导率迅速增加,贮藏至第7d,其电导率极显著高于7、8、9组,显著高于5组(21.37%),与4、6组差异不显著。分析原因可能是evoh/pe水蒸汽透过率较低,腐烂情况比其他包装材料严重,细胞损伤严重,细胞内物质外流,导致电导率迅速升高,3组温度高,会增加材料透性,因此腐烂情况最严重。4组贮藏温度较低,发生“冷害”现象,促使罗勒品质下降,在第7d,电导率为24.26%。6组贮藏温度过高,无法抑制罗勒生理活动,例如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加速衰老的发生,在第7d,电导率为24.93%。8组电导率最低,为16.02%,是3组的61.59%。

表7极差分析

vc是衡量果蔬营养的重要指标,但它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还原。根据表7分析显示:气调成分对于罗勒vc含量占主要因素,其次为包装材料、贮藏温度。图8显示了不同map包装对于罗勒vc含量的影响,贮藏1-4d,各组罗勒样品的vc含量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其中,7、9组下降的幅度较为缓慢,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对于抑制vc分解速率的作用较明显,分别损失了43.02%,45.89%。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该两组包装内o2含量仅为3%、5%相对较少。贮藏第4d,6组氧化分解最为严重,损失68.76%,可能由于充足的氧气含量加速了样品vc含量的下降。5组氧气初始浓度较低,但vc损失较多,减少了64.31%,可能是由于ldpe材料o2透过率高,使包装内o2浓度在贮藏期不断升高。贮藏第7d时,各组含量趋于一致,差异性不显著。由此可见,较低的o2浓度、适宜o2透过率的包装材料对于抑制贮藏前期vc分解的作用显著,但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效果不明显。

表8极差分析

根据表8分析显示:包装材料对于罗勒叶绿素含量占主要因素,其次为贮藏温度、气调成分。图9显示了不同map包装对于罗勒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贮藏期内,罗勒叶绿素含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各处理组罗勒叶绿素含量在贮藏第1-2d基本保持平稳,可能由于罗勒后熟使叶绿素含量增高。但各处理组间变化差异不显著。贮藏第2-4d,各组罗勒样品的叶绿素含量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其中,1、2、3组叶绿素分解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平均叶绿素含量为28.51mg/kg,比其余各组平均值低6.72%。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evoh水蒸气透过率低,内环境湿度大,叶片腐烂严重,加速叶绿素分解。4-7d,叶绿素损失速率放缓,在第7d,8组叶绿素含量(32.67mg/kg)最高,其次是5组,为32.27mg/kg。1组叶绿素损失最为严重,损失了49.66%。可能由于氧气含量高,促进叶片进行呼吸作用,低温度贮藏使罗勒出现“冷害”叶绿素被破坏,加速衰老的进程,不利于罗勒护绿。

表9极差分析

微生物标准通常在生产规范和行为描述为质量最低标准,菌落总数是果蔬卫生的重要检测指标,主要作为判定果蔬被污染程度的标志。根据表9分析显示:包装材料对于罗勒菌落总数的影响占主要因素,其次为贮藏温度、气调成分。图10显示了不同map包装对于罗勒菌落总数的影响,可知,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菌落总数逐渐增多,贮藏过程中,第1-3d,菌落总数增长缓慢,各组差异不显著。第4d,1、2、3组数量迅速增加,贮藏至第7d时1、2、3、6、9组菌落总数较高,已超过腐败界限。其中3组最高,菌落总数约为6.88lgcfu/g,显著高于4、5、7、8组。可能由于evoh的高阻隔性阻止水分扩散,腐败导致细胞组织被破坏,细胞内汁液流出,为微生物繁殖提供了营养物质。而贮藏温度高也促进了微生物的生长。贮藏第7d,7组菌落总数最少,为5.22lgcfu/g,可能由于罗勒贮藏在在低温环境下,采用阻隔性适中的hdpe材料,并且包装内维持一个相对较低的氧气含量与较高二氧化碳含量,能够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waghmarerb等人研究发现,气调包装鲜切木瓜的保鲜试验中,5%o2+10%co2+85%n2对于抑制木瓜菌落总数的效果显著。可见适宜气体比例的map包装同样可用于抑制菌落总数的增加。

表10极差分析

不同map包装对于罗勒感官品质的影响如图11所示,根据表10分析显示:包装材料对于罗勒感官品质占主要因素,其次为贮藏温度、气调成分。1、2、3组叶片腐烂情况最为严重,包装袋内壁附着大量水气,其中,第1组罗勒最先失去商品性,在贮藏第4d时感官评分为4.67分。第3组罗勒叶片出现褐变现象,已达到商品临界值。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高阻隔性包装材料使罗勒过早发生腐烂,1组贮藏温度低,发生冷害现象,并且包装内o2浓度高,co2浓度低,加速后熟衰老的进程。3组贮藏温度高,促进呼吸作用的进行,同时高co2浓度,易发生co2伤害。4、5、6组萎蔫情况较明显,轻微褐变。在贮藏第7d,8组仍具有商品价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感官评分为:5.33分,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四、结论

综上所述,选择hdpe材料包装,o2、co2和n2三种气体的气体体积配比比例为3%o2、15%co2、82%n2,贮藏于10℃,有利于保持较好的膜完整性,叶绿素含量,可以将菌落总数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提高罗勒商品价值。

未经处理的罗勒第3天失去商品性,经3000au/ml双歧杆菌细菌素单一条件处理后5天达到商品临界值,经细菌素结合map保鲜方法处理后,贮藏第7天仍具有商品价值,保鲜效果显著。极具实用性、推广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