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葡萄的保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07050发布日期:2018-10-09 19:49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果贮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葡萄的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其果穗艳丽,酸甜可口,既能满足人们的感官享受,又有很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葡萄生长的季节性很强,上市时间相对集中,加之薄皮汁多,组织娇嫩,含糖、含水量较高,其在自然条件下保鲜存续期短,贮藏过程中极易发生腐烂、脱粒、干梗等现象,葡萄长期贮藏的保鲜效果差,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葡萄长期贮藏的保鲜效果,延长葡萄货架售期,是人们的迫切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葡萄的保鲜方法,解决葡萄贮藏保鲜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葡萄的保鲜方法,包括前处理、杀菌处理、保鲜剂施用和贮藏管理,具体步骤如下:

1)前处理;采收完全成熟的葡萄,进行拣选分级,去除霉腐果和破损果,并剪除根部到第一分叉处的葡萄穗轴,并用蜡封住断口;

2)杀菌处理;将葡萄置入冷藏室,调节冷藏室的温度以4℃/h的降温速度降温,直到将冷藏室的温度降至10-12℃,保持5-7小时,然后采用剂量为200ppm的二氧化硫熏蒸12小时,杀灭葡萄携带的病原菌;

3)保鲜剂施用;将经过步骤2)处理的葡萄放入温度为8-10℃的保鲜剂中浸泡5-10分钟,然后取出并沥干表面的保鲜剂,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所述保鲜剂由以下成分按质量份组成:芦荟提取液20-22份、γ-氨基丁酸15-20份、棉籽油13-18份、海藻酸钠5-7份、壳聚糖11-15份、氨氧乙基乙烯基甘氨酸8-12份、赤霉素3-5份、蒸馏水40-60份;

4)贮藏管理;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葡萄装入保鲜袋并扎口,所述保鲜袋设有气孔,气孔孔径为0.5~1.5mm,气孔数量为3~7个/100cm2,然后将葡萄放置于贮藏室内,往贮藏室通入保鲜气体,贮藏室温度保持0-1℃,贮藏室湿度保持88%-92%;

所述保鲜气体由以下成分按质量占比组成:二氧化硫0.01%-0.03%、氧气5%-7%、二氧化碳2%-4%、氮气88.97%-92.99%。

进一步地,所述芦荟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取5份芦荟,粉碎,然后加入7份蒸馏水,在敞口容器中加热至沸腾并保持沸腾20分钟,而后冷却至室温,搅拌均匀后采用纱布过滤,即得芦荟提取液。

进一步地,所述保鲜袋为50-60μm厚的透明的聚丙烯或聚乙烯保鲜袋,便于随时观察保鲜袋内葡萄的情况,并且50-60μm厚的保鲜袋不影响葡萄的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保鲜气体每周更换一次,保持贮藏室内保鲜气体的各成分含量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保鲜剂由以下成分按质量份组成:芦荟提取液21份、γ-氨基丁酸17份、棉籽油15份、海藻酸钠6份、壳聚糖13份、氨氧乙基乙烯基甘氨酸10份、赤霉素4份、蒸馏水50份,这个配比使得葡萄最后的保鲜剂残留最少。

进一步地,在步骤4)贮藏管理过程中,每个月检查一遍葡萄,及时清理变质的葡萄粒,避免变质葡萄影响到附近的完好葡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研究表明葡萄的穗轴表面分布着较多的皮孔和气孔,比表面积较大,加之较多能量物质如淀粉粒、蛋白质等的存在,使穗轴成为葡萄采后呼吸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之一,剪去一部分多余的穗轴并用蜡封住断口有利于降低葡萄采后呼吸和蒸腾作用,从而降低葡萄所含水分的缺失,达到延长葡萄贮藏时间的效果。

2、步骤2)杀菌处理中以4℃/h的降温速度进行降温处理后,在该降温过程中有利于葡萄田间热的散发,同时以该速度进行降温处理不会对葡萄产生冷害,并且在降温过程中葡萄果皮表面的气孔逐步关闭,在降温结束时果皮表面的气孔基本完成关闭,其能有效地阻止在接下来采用二氧化硫熏蒸灭菌过程中,二氧化硫被葡萄吸收而导致葡萄中毒。在步骤3)保鲜剂施用的过程中,葡萄和保鲜剂保持在8-10℃的低温,浸泡处理5-10分钟,沥干后在阴凉处晾干,其能使保鲜剂中的有效成分在葡萄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保鲜作用的保护膜,延长葡萄的贮藏保鲜时间。

3、保鲜剂中含有芦荟提取液、γ-氨基丁酸、棉籽油、海藻酸钠、壳聚糖、氨氧乙基乙烯基甘氨酸和赤霉素。芦荟提取液内含蒽醌衍生物、芦荟大黄、皂甙、氨基酸和多糖,对葡萄表皮具有保湿和锁住表皮水份的作用;棉籽油的主要成份包含亚油酸,其中亚油酸可以抵抗自由基,防止葡萄表皮老化的同时有助于葡萄表皮水分保持效果的加强,另外棉籽油的加入对葡萄移动过程中表皮产生的损伤有一定的修复和保护作用;海藻酸钠作为一种增稠剂,具有很好的流动性,与其他溶液一起使用时可增加溶液的粘度;棉籽油、芦荟提取液和海藻酸钠一起使用能够在葡萄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水层,增强保鲜剂的保水效果,减少葡萄与空气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葡萄贮藏过程中的水分流失,延长葡萄的贮藏保鲜时间。γ-氨基丁酸具有效抑制冷害的作用,保鲜剂中加入γ-氨基丁酸能防止葡萄在低温贮藏过程被冻坏,γ-氨基丁酸与棉籽油一起使用,可以加快对葡萄表皮产生的损伤的修复速度。壳聚糖可以与细菌表面产生的酸性物质如脂多糖、磷壁质酸、糖醛酸磷壁质、荚膜多糖等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高分子电解质,从而使细菌的细胞膜功能发生紊乱,且容易在细菌细胞壁处积聚,防止营养物质通过细胞壁进入细胞,使细菌衰竭死亡,因此具有抗菌性;壳聚糖的抗菌杀菌是通过物理和生物原理实现,因此使用不会产生耐药菌,具有长时效的抗菌修复效果,透气性好的特点,且生物相容性良好,无任何不良反应,并能自行降解,安全环保,芦荟提取液还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壳聚糖与芦荟提取液一起使用,共同增强抑制和杀灭细菌的作用,加强了保鲜剂的杀菌效果。棉籽油与壳聚糖配合使用,还可以其表面形成一层具有光泽、良好保水作用的保鲜膜,加强保鲜剂的保鲜效果。研究表明乙烯的合成是影响葡萄保鲜的最不利因素之一,氨氧乙基乙烯基甘氨酸是一种乙烯合成抑制剂,能有效抑制葡萄贮藏保鲜过程中乙烯的合成,延长葡萄的保鲜期限。研究表明脱落酸是导致葡萄落粒的最主要因素,赤霉素可与脱落酸产生拮抗作用,抑制脱落酸的作用发挥,从而降低葡萄贮藏过程中的落粒概率,降低葡萄贮藏保鲜的坏果率。氨氧乙基乙烯基甘氨酸和赤霉素共同作用,抑制乙烯的合成,延长葡萄的保鲜期限。

4、保鲜剂中各成分的含量不同,达到的保鲜效果也不同,最后残留在葡萄中的各成分含量也不同,保鲜剂中的芦荟提取液、γ-氨基丁酸、棉籽油、海藻酸钠、壳聚糖、氨氧乙基乙烯基甘氨酸、赤霉素、蒸馏水按质量比21:17:15:6:13:10:4:50配合可以使得最后的各成分残留量最少,又能达到很好的保鲜效果。

5、保鲜气体中各成分的含量可以保证葡萄的活性又能降低葡萄的代谢作用以及抑制部分微生物生长,增强葡萄的保鲜效果;保鲜气体中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硫,可以抑制贮藏室中细菌的成长;每周更换一次保鲜气体以保持保鲜气体各成分的比例,避免保鲜气体各成分的比例改变而使得葡萄的保鲜贮藏时间减短。

6、采用普通的保鲜袋装葡萄容易造成保鲜袋内氧含量过低,使得葡萄产生厌氧呼吸,引起葡萄品质下降,或者造成保鲜袋内二氧化碳含量偏低,不能有效抑制褐变和腐烂;本发明在保鲜袋上制备微气孔后,可以保持保鲜袋内适宜的氧及较高的二氧化碳含量,避免无氧呼吸的同时,抑制葡萄褐变和腐烂的发生,从而保持较高的葡萄好果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用具体实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葡萄的保鲜方法,包括前处理、杀菌处理、保鲜剂施用和贮藏管理,具体步骤如下:

1)前处理;采收完全成熟的葡萄,进行拣选分级,去除霉腐果和破损果,并剪除根部到第一分叉处的葡萄穗轴,并用蜡封住断口;

2)杀菌处理;将葡萄置入冷藏室,调节冷藏室的温度以4℃/h的降温速度降温,直到将冷藏室的温度降至10℃,保持5小时,然后采用剂量为200ppm的二氧化硫熏蒸12小时,杀灭葡萄携带的病原菌;

3)保鲜剂施用;将经过步骤2)处理的葡萄放入温度为8℃的保鲜剂中浸泡5分钟,然后取出并沥干表面的保鲜剂,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保鲜剂由以下成分按质量份组成:芦荟提取液20份、γ-氨基丁酸15份、棉籽油13份、海藻酸钠5份、壳聚糖11份、氨氧乙基乙烯基甘氨酸8份、赤霉素3份、蒸馏水40份;

芦荟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取5份芦荟,粉碎,然后加入7份蒸馏水,在敞口容器中加热至沸腾并保持沸腾20分钟,而后冷却至室温,搅拌均匀后采用纱布过滤,即得芦荟提取液。

4)贮藏管理;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葡萄装入保鲜袋并扎口,保鲜袋为50μm厚的透明的聚丙烯或聚乙烯保鲜袋,保鲜袋设有气孔,气孔孔径为0.5mm,气孔数量为3个/100cm2,然后将葡萄放置于贮藏室内,往贮藏室通入保鲜气体,保鲜气体每周更换一次,贮藏室温度保持0℃,贮藏室湿度保持88%,每个月检查一遍葡萄,及时清理变质的葡萄粒;

保鲜气体由以下成分按质量占比组成:二氧化硫0.01%、氧气5%、二氧化碳2%、氮气92.99%。

实施例2:

一种葡萄的保鲜方法,包括前处理、杀菌处理、保鲜剂施用和贮藏管理,具体步骤如下:

1)前处理;采收完全成熟的葡萄,进行拣选分级,去除霉腐果和破损果,并剪除根部到第一分叉处的葡萄穗轴,并用蜡封住断口;

2)杀菌处理;将葡萄置入冷藏室,调节冷藏室的温度以4℃/h的降温速度降温,直到将冷藏室的温度降至12℃,保持7小时,然后采用剂量为200ppm的二氧化硫熏蒸12小时,杀灭葡萄携带的病原菌;

3)保鲜剂施用;将经过步骤2)处理的葡萄放入温度为10℃的保鲜剂中浸泡10分钟,然后取出并沥干表面的保鲜剂,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保鲜剂由以下成分按质量份组成:芦荟提取液22份、γ-氨基丁酸20份、棉籽油18份、海藻酸钠7份、壳聚糖15份、氨氧乙基乙烯基甘氨酸12份、赤霉素5份、蒸馏水60份;

芦荟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取5份芦荟,粉碎,然后加入7份蒸馏水,在敞口容器中加热至沸腾并保持沸腾20分钟,而后冷却至室温,搅拌均匀后采用纱布过滤,即得芦荟提取液。

4)贮藏管理;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葡萄装入保鲜袋并扎口,保鲜袋为60μm厚的透明的聚丙烯或聚乙烯保鲜袋,保鲜袋设有气孔,气孔孔径为1.5mm,气孔数量为7个/100cm2,然后将葡萄放置于贮藏室内,往贮藏室通入保鲜气体,保鲜气体每周更换一次,贮藏室温度保持1℃,贮藏室湿度保持92%,每个月检查一遍葡萄,及时清理变质的葡萄粒;

保鲜气体由以下成分按质量占比组成:二氧化硫0.03%、氧气7%、二氧化碳4%、氮气88.97%。

实施例3:

一种葡萄的保鲜方法,包括前处理、杀菌处理、保鲜剂施用和贮藏管理,具体步骤如下:

1)前处理;采收完全成熟的葡萄,进行拣选分级,去除霉腐果和破损果,并剪除根部到第一分叉处的葡萄穗轴,并用蜡封住断口;

2)杀菌处理;将葡萄置入冷藏室,调节冷藏室的温度以4℃/h的降温速度降温,直到将冷藏室的温度降至11℃,保持6小时,然后采用剂量为200ppm的二氧化硫熏蒸12小时,杀灭葡萄携带的病原菌;

3)保鲜剂施用;将经过步骤2)处理的葡萄放入温度为9℃的保鲜剂中浸泡8分钟,然后取出并沥干表面的保鲜剂,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保鲜剂由以下成分按质量份组成:芦荟提取液21份、γ-氨基丁酸17份、棉籽油15份、海藻酸钠6份、壳聚糖13份、氨氧乙基乙烯基甘氨酸10份、赤霉素4份、蒸馏水50份;

芦荟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取5份芦荟,粉碎,然后加入7份蒸馏水,在敞口容器中加热至沸腾并保持沸腾20分钟,而后冷却至室温,搅拌均匀后采用纱布过滤,即得芦荟提取液。

4)贮藏管理;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葡萄装入保鲜袋并扎口,保鲜袋为55μm厚的透明的聚丙烯或聚乙烯保鲜袋,保鲜袋设有气孔,气孔孔径为1mm,气孔数量为5个/100cm2,然后将葡萄放置于贮藏室内,往贮藏室通入保鲜气体,保鲜气体每周更换一次,贮藏室温度保持0.5℃,贮藏室湿度保持90%,每个月检查一遍葡萄,及时清理变质的葡萄粒;

保鲜气体由以下成分按质量占比组成:二氧化硫0.02%、氧气6%、二氧化碳3%、氮气90.98%。

实施例1-3中使用剂量为200ppm的二氧化硫熏蒸12小时,杀灭葡萄携带的病原菌,熏蒸结束2小时测量葡萄的二氧化硫残留量平均为8mg/kg,贮藏3个月后测量葡萄的二氧化硫残留量平均为0.4mg/kg,均小于50mg/kg,符合国家规定。

下面结合对照组对比分析:实施例和对照组均采用同一批次的水晶葡萄进行贮藏保鲜。

对照组1:

步骤1)前处理中不剪除根部到第一分叉处的葡萄穗轴,其他步骤与本发明的方案相同。

对照组2:

不施用保鲜剂,其他步骤与本发明的方案相同。

对照组3:

步骤4)贮藏管理中不往贮藏室内充入保鲜气体,其他步骤与本发明的方案相同。

对照组4:

步骤4)贮藏管理中使用的保鲜袋不开设气孔,其他步骤与本发明的方案相同。

实验结果分析:

分别将实施例1-3和对照组1-4的6组葡萄贮藏3个月,分别统计每组葡萄的好果率和葡萄的含水量,成果分析见表1。

表1

由上表数据分析可知,对照组1的葡萄含水量比实施例1-3的葡萄含水量低,说明剪除根部到第一分叉处的葡萄穗轴能够减少葡萄贮藏保鲜的水分缺失;对照组2的葡萄好果率和含水量均比实施例1-3的葡萄好果率和含水量低很多,说明施用本发明的保鲜剂能提高葡萄贮藏的好果率和含水量,本发明的保鲜剂具有较强的保鲜效果;对照组3的葡萄好果率和含水量均比实施例1-3的葡萄好果率和含水量低一些,说明往贮藏室充入保鲜气体可以提高葡萄的贮藏保鲜效果;对照组4的葡萄好果率比实施例1-3的葡萄好果率低一些,说明保鲜袋开设气孔可提高葡萄贮藏保鲜的效果。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