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全株大麦为原料的草鱼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4693发布日期:2018-10-19 18:50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畜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全株大麦为原料的草鱼饲料。



背景技术:

草鱼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之一,也是我国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淡水鱼类,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规模化养殖的必选鱼类。高原地区如云南等较为缺乏以鱼肉为主的优质动物性食品,在全国近年的人均寿命统计中,西藏(68.17)、云南(69.54)、青海(69.96)分别位居全国31个地区的倒数第一、第二、第三名,云南距全国平均74.83低5.29年。人均寿命最低省份的空气和环境污染的情况明显好于发达地区,但少食水产品,生命健康水平与人们饮食中的优质动物性食品有关,故而在高原地区积极发展淡水鱼养殖,促进高原地区人民良好饮食结构调整,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以云南为例,江河湖泊众多,水资源较为丰富,非常适宜发展高原淡水养殖,但云南却缺乏内地富有的饲料资源,不管是玉米还是豆粕,甚至大豆皮都需要从外省调入。而进口鱼粉、大豆、奶酪粉等这样的高级饲料原料因为运输等原因,使用成本也比省外地区高,而且由于云南干湿两季分明,湿季从当年5月一直持续到11月左右,饲料原料特别是小麦类制品极易感染霉菌,产生毒害物质。饲料占水产养殖总体成本50%以上,饲料成本成为高原地区水产养殖发展的瓶颈。如果能开发高原地域性饲料原料应用在鱼饲料上,必然对促进高原水产业具有极大的意义。

草鱼采食方式比较特殊,鱼类一般没有胃,肠道也很短,没有纤维素酶,因此容易发生消化问题而生病,但是鱼塘里有草鱼,其他鱼类就会健康很多,因为草鱼喜食植物,但是它们的消化道又不能利用植物纤维,经过它们短暂消化道后排出的粪便含有大量纤维素,会大量附生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粪便经过发酵后,变成了一种最富营养的“美味佳肴”,包含了大量的菌体蛋白和浮游动物,其粗蛋白含量反而比草屑和水草中高得多了。草鱼主要的食物来源其实就是这种“粪便”,而其他鱼类吃了这种“粪便”也能获得更好的营养供给,提升健康程度和抗病能力。因此,草鱼饲料中纤维素类原料占据10%左右的饲料配方空间,从而要求其他组分高氮、高脂,而这些饲料原料价格较高(鱼粉、奶酪粉、豆粕、次粉、纤维素等)又高度依赖进口,使得工业化生产的草鱼饲料价格昂贵,一般优质鱼饲料吨价格至少也要6000元左右,限制了高原地区淡水渔业的发展。

云南的大麦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达380多万亩,品种资源也居全国第一,主要有啤酒大麦和饲料大麦。无论何种大麦,其秸秆部分通常成为反刍动物的饲粮,而籽实部分或酿酒或作为自养猪鸡的单一饲粮,储存也是秸秆和籽实分开存放。云南产的大麦秸秆和籽实一般不进入市场流通,所以没有商业化的饲用加工产品。即使是养殖户自用,也是麦秆做麦秆用、籽实做籽实用,缺乏科学合理、营养均衡、规范标准的配制,饲用价值较低,处于低效浪费的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使用全株大麦为原料的草鱼饲料,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云南本地饲料原料为主的草鱼饲料。

本发明的使用全株大麦为原料的草鱼饲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优选地,所述草鱼饲料用于草鱼鱼种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优选地,所述草鱼饲料用于草鱼成鱼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进一步,所述豆粕的蛋白含量为43%。

进一步,所述全株大麦为皮大麦地间成熟自然晾干后,当籽实水分低于20%时收割的地上部分,粉碎至全部通过200目筛。

进一步,所有原料均粉碎全部过200目筛,混合均匀后通过80℃饱和蒸汽制成长度为0.5-2mm的颗粒状沉性饲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完全替代目前草鱼饲料中的纤维素原料:由于草鱼的采食特点,草鱼饲料中必须保证添加10%以上的纤维素,为节省成本,市场上常见草鱼饲少用进口的纤维素,而是通过大豆皮来添加的。但云南并非大豆主产区,大豆皮也需要从省外调运,成本较高且原料不能保证及时获得。本发明选用全株大麦作为饲料原料,全株大麦本身含有20%左右的粗纤维,可以完全替代大豆皮并为饲料增加60%左右的纤维水平,针对草鱼的采食特点,纤维素多一些有利于第一次粪便的发酵滋生微生物,有利于鱼类二次采食时的营养吸收和健康。

2.全部或部分替代次粉:次粉是小麦加工副产品,而云南并非小麦产区,次粉需从省外调运,成本高且容易滋生霉菌,云南大麦是早春作物,于每年少雨干燥的4-5月份收获,再加之多为皮大麦,故籽实和茎秆均不易受霉菌毒素污染,较耐储存。本申请的发明人经多年跟进多地、多品种的200多个大麦籽实、茎杆、大麦苗、全株大麦样品检测发现,云南大麦中6种常见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

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t-2毒素和赭曲霉毒素)较少检出,且检出者均未超标,其安全性显著优于玉米类饲料原料和小麦类饲料原料。经本发明人反复试验,可以使用全株大麦替代80%

左右的次粉,大大降低了日粮中霉菌毒素的危害,改善草鱼饲料品质,改善了草鱼的健康程度,提高了养草鱼的经济效益。

3.简化了全株大麦种植收储的工作,节约了劳动成本:全株大麦在地间成熟、自然晾干、全株采收堆放,用时粉碎,按配方配制,随用随取。将传统模式秸秆、籽实分开收获、分开存放管理简化为一次性收获、同地存放管理应用,节约了收储成本;随粉随配,也较好地保存了原料的品质;全株使用对于养殖户来说简化了饲料配制操作程序,节省了农事人工。

4.全部替代奶酪粉,适口性好:全株大麦具有特殊香味,云南本地草鱼散养户就有割青绿的全株大麦喂草鱼的习惯,本发明将全株大麦粉碎后作原料制成配合饲料,符合草鱼的采食喜好,适口性好,草鱼喜食,因此可以完全不用添加昂贵的进口饲料奶酪粉。

5.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饲料质量:用当地种植的全株大麦替代省外调运的和进口的饲料原料,大大节省了饲料成本。而且本发明选用木薯淀粉,云南低热河谷地区如红河、德宏、版纳及临国东南亚地区喜种木薯,木薯淀粉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同时与其他淀粉相比,木薯淀粉的粘合性最佳,保证了所生产鱼颗粒料的粘性和其他营养水平,可以达到沉性颗粒的工艺加工要求,即耐水时间5分钟的分散率≤8%,耐水时间达到60分钟。使用了全株大麦和木薯淀粉这两种本地饲料原料,就算按全株大麦较高的价格1.5元/千克计算,本发明的饲料比市场上现有的草鱼饲料直接成本下降了25%-33%左右,而草鱼鱼种日增重高于现有饲料,草鱼成鱼饲料转化率及肉质均好于现有饲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以实施例为限。

实施例1:

发明人经多年跟进多地、多品种的200多个大麦籽实、茎杆、大麦苗、全株大麦样品检测发现,云南大麦6种常见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t-2毒素和赭曲霉毒素)较少检出,且检出者均未超标,其安全性显著优于玉米类饲料原料和小麦类饲料原料。下表为几种大麦及麸皮主要养分的实测值(云南当地)。

表1大麦产品、全株大麦及麸皮主要养分成分的实测值干物质基础,单位%

由上表可见,全株大麦粗纤维含量为20%左右,经检测,大麦籽实测所含β-葡聚糖、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分别为淀粉基础上的10.33%、6.49%和37.30%,β-葡聚糖为益生元,支链淀粉的可消化率、吸收率也高于直链淀粉,所以说籽实秸秆一体的全株大麦是一种优质的饲料原料。

实施例2:

配制使用全株大麦为原料的草鱼鱼种饲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进一步,所述豆粕的蛋白含量为43%。

进一步,所述全株大麦为皮大麦地间成熟自然晾干后,当籽实水分低于20%时收割的地上部分,粉碎至全部通过200目筛。

进一步,所有原料均粉碎全部过200目筛,混合均匀后通过80℃饱和蒸汽制成长度为2mm的颗粒状沉性饲料,再破碎为粒径为0.5-1mm的颗粒状沉性饲料。

表2草鱼鱼种传统饲料与全株大麦饲料比较

注:预混料为每千克饲料提供:cu5mg,fe180mg,mn35mg,zn120mg,i0.65mg,se0.5mg,co0.07mg,mg300mg,k80mg,va10mg,vb18mg,vb28mg,vb620mg,vb120.1mg,vc250mg,泛酸钙20mg,烟酸25mg,vd34mg,vk36mg,叶酸5mg,肌醇100mg。

由表2可见,由于全株大麦含有20%的粗纤维,故而可以完全替代传统饲料中纤维素原料大豆皮,并增加总体饲料的纤维水平60%,更利于颗粒产品的粘结性;同时,全株大麦含有约29%的淀粉,故而大幅度减少次粉用量78%以上;全株大麦含有约10%的粗蛋白质,可减少昂贵蛋白质类原料奶酪粉。由于木薯淀粉的使用,保证了所生产鱼颗粒料的粘性和其他营养水平,可以达到沉性颗粒的工艺加工要求,即耐水时间5分钟的分散率≤8%,耐水时间达到60分钟。使得饲料原料成本直接下降1366元/吨,即25%的饲料成本。

实施例3:两种草鱼鱼种饲料喂养试验

在试验鱼塘选择培育1冬龄的48尾草鱼种随机分配至6个网箱中,每个网箱8尾,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个重复,抽签定试验组和对照组。预试期7天,正试期10周,结果见表3。

表3全株大麦饲料对草鱼鱼种生长性能的影响

增重率=100*(末体重-初体重)/初体重;

特定生长率=100*(ln末体重-ln初体重)/饲养天数;

饲料效率=饲料摄入量/(末体重-初体重);

蛋白质沉积率=100*鱼体增重*鱼体蛋白质含量/摄食饲料的蛋白质含量;

脂肪沉积率=100*鱼体增重*鱼体脂肪含量/摄食饲料的脂肪含量。

由表3可见,全株大麦饲料试验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沉积率、脂肪沉积率均好于对照组,说明全株大麦饲料可以替代传统饲料,且具有降低饲料成本、改善生产性能、适宜高原地区的优势。

实施例4:

配制使用全株大麦为原料的草鱼成鱼饲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进一步,所述豆粕的蛋白含量为43%。

进一步,所述全株大麦为皮大麦地间成熟自然晾干后,当籽实水分低于20%时收割的地上部分,粉碎至全部通过200目筛。

进一步,所有原料均粉碎全部过200目筛,混合均匀后通过80℃饱和蒸汽制成长度为2mm的颗粒状沉性饲料。

表4草鱼成鱼传统饲料与全株大麦饲料比较

从表4可见,以全株大麦和木薯淀粉配制的成鱼饲料,达到和传统饲料相当的营养水平,由于全株大麦含有20%的粗纤维,故而可以完全替代传统饲料中纤维素、并增加总体饲料的纤维水平37.5%,更利于颗粒产品的粘结性;同时,全株大麦含有约29%的淀粉,故而可完全取代次粉;配合以6%的木薯淀粉即可以达到沉性颗粒的工艺加工要求,即耐水时间5分钟的分散率≤8%,耐水时间达到60分钟。直接降低饲料成本1911元/吨,降本程度达到33.8%的显著水平。

实施例5:两种草鱼成鱼饲料喂养试验

在3m深的试验鱼塘选择规格一致、体格健壮的60尾草鱼成鱼随机放入至6个网箱(2mⅹ2mⅹ2m)中,每个网箱10尾,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个重复,抽签定试验组和对照组。预试期10天,正试期10周。结果见表5。

表5全株大麦饲料对草鱼成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表5可见,全株大麦饲料试验组增重、饲料效率、特定生长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蛋白质沉积率好于对照组,各指标差异不显著,但是可以看出蛋白质/脂肪的比例更加均衡,鱼肉肉质风味更佳,说明全株大麦饲料可以替代价格较高的传统饲料,且对鱼肉肉质性能有益,消费者更愿意选择风味好一些的鱼肉。

本发明的饲料成本降低幅度明显,具有适宜高原地区淡水养殖发展和国家对高原镰刀湾地区粮改饲政策实施的优势。在中美贸易战的今天,饲料原料价格波动频繁,而本发明开发了本地的饲料原料资源,使用全株大麦能显著降低成鱼饲料25-33%的直接成本,而且能大部分替代次粉和奶酪粉,大大减轻了小麦类制品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减少了对进口饲料原料(奶酪粉等)的依赖,有效减缓了传统常规饲料原料对养殖业的限制。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使用全株大麦为原料的草鱼饲料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原理和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