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湿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26404发布日期:2018-11-14 01:11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饮料,尤其涉及一种祛湿茶及其制备方法。

[

背景技术:
]

一直以来,如何祛湿是很多人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就连古人也尤为在意这件事。古有云:“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为阴邪,其性粘滞,而湿邪却是常见,也是难以祛除的。脾为至阴之脏,喜燥恶湿,如果长期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同时,脾主运化水液,湿气侵犯人体后最易伤害脾阳,而脾阳的虚弱也进一步助长了湿气的入侵。人体的湿气过重时,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而且,湿邪不祛,怎样补身体都无济于事,甚至还可能会患上各种疾病。可见,祛湿对身体健康来说十分重要。但是,熬制中药调理又非常麻烦,好时耗力,因此,开发一种既经济、安全,同时,有效的植物中药饮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的以中药为原料、能够祛湿利水的祛湿茶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祛湿茶,按重量份包含以下原料:蒲公英1~15份、茯苓1~10份、薏苡仁1~10份、甘草1~10份。

以上所述的祛湿茶,按重量份还包含以下原料:马齿苋1~10份、苍术1~10份、厚朴1~15份、佩兰1~10份、菊花1~8份、金银花1~8份、赤小豆1~10份。

以上所述的祛湿茶,按重量份还包含以下原料:金钱草1~10份、白扁豆1~12份、猪苓1~8份、藿香1~8份、金银花1~8份、橘皮1~10份。

以上所述的祛湿茶,按重量份还包含以下原料:石韦1~10份、白扁豆1~12份、泽泻1~8份、冬瓜皮1~10份、菊花1~8份、佩兰1~10份、金银花1~8份。

以上所述的祛湿茶,按重量份还包含以下原料:马齿苋1~10份、赤小豆1~12份、猪苓1~8份、菊花1~8份、金钱草1~10份、猪苓1~10份、厚朴1~12份、橘皮1~10份。

以上所述的祛湿茶,按重量份还包含以下原料:马齿苋1~10份、白扁豆1~12份、芡实1~8份、菊花1~8份、金银花1~8份、橘皮1~10份。

一种上述祛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01)选料,将炮制后的原料按所需重量称份;

702)浸泡,将所选原料浸泡于水中;

703)焖煮,将已经浸泡后的原材料进行焖煮;

704)过滤冷却,将焖煮后的提取液经过滤后自然冷却;

705)灭菌灌装,将已经冷却后的提取液进行灭菌后进行灌装。

以上所述的祛湿茶的制备方法,步骤702中,水的重量份为原料总重量的80-120倍,浸泡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以上所述的祛湿茶的制备方法,步骤703中,焖煮时间不少于一小时,焖煮温度为80-95℃。

本发明以中草药为原料,具有祛湿利水、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等功效,对于因湿热邪气侵犯人体所导致的虚胖、肢体困重、便溏完谷不化等症状具有有改善作用;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质量可控、无污染等特点,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1的祛湿茶,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蒲公英8份、茯苓6份、薏苡仁6份、甘草6份。

实施例1祛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料,将炮制后的原料按所需重量称份。

2)浸泡,将所选原料浸泡于水中,水的重量为上述原料总重量的100倍,浸泡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3)焖煮,将已经浸泡后的原材料进行焖煮,焖煮时间为90分钟,焖煮温度为80-95℃。

4)过滤冷却,将焖煮后的提取液经过滤后自然冷却;

5)灭菌灌装,将已经冷却后的提取液进行灭菌后进行灌装。

本发明实施例2的祛湿茶,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蒲公英8份、茯苓6份、薏苡仁6份、甘草6份、马齿苋6份、苍术6份、厚朴8份、佩兰6份、菊花5份、金银花5份、赤小豆6份。

实施例2祛湿茶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3的祛湿茶,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蒲公英8份、茯苓6份、薏苡仁6份、甘草6份、金钱草6份、白扁豆7份、猪苓5份、藿香5份、金银花5份、橘皮6份。

实施例3祛湿茶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4的祛湿茶,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蒲公英8份、茯苓6份、薏苡仁6份、甘草6份、石韦6份、白扁豆7份、泽泻5份、冬瓜皮6份、菊花5份、佩兰6份、金银花5份。

实施例4祛湿茶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5的祛湿茶,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蒲公英8份、茯苓6份、薏苡仁6份、甘草6份、马齿苋6份、赤小豆7份、猪苓5份、菊花5份、金钱草6份、猪苓6份、厚朴7份、橘皮6份。

实施例5祛湿茶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6的祛湿茶,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蒲公英8份、茯苓6份、薏苡仁6份、甘草6份、马齿苋6份、白扁豆7份、芡实5份、菊花5份、金银花5份、橘皮6份。

实施例6祛湿茶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本发明以上实施例的保健功能中药茶中,白扁豆、薏苡仁利水祛湿、利尿消肿;蒲公英、马齿苋清热解毒、清利湿热;菊花、金银花清热祛湿、消暑气;再加茯苓理脾渗湿;芡实补脾除湿;陈皮理气除痰而调胃,甘草能盆气和中而补脾,使脾强而能制水,有助于祛湿化湿、利水渗湿。所以本发明以上实施例有祛湿利水的作用。

本发明以上实施例所公开的保健功能中药茶,内无添加任何防腐剂、添加剂,具有祛湿利水、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等功效,帮助脾脏健运,增强脾胃抗湿的能力,提高运化作用,消除体内的湿邪之气,具有祛湿气,开食欲的功效,调理身体的稳态。对于因湿热邪气侵犯人体所导致的虚胖、肢体困重、便溏完谷不化等症状具有有改善作用。

此外,本发明以上实施例由经过炮制的中草药为原料,经加水焖煮熬制后灭菌制成,具有工艺简单、质量可控、成本低、无污染等特点,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祛湿茶及其制备方法。祛湿茶按重量份包含以下原料:蒲公英1~15份、茯苓1~10份、薏苡仁1~10份、甘草1~10份。祛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料,将炮制后的原料按所需重量称份;浸泡,将所选原料浸泡于水中;焖煮,将已经浸泡后的原材料进行焖煮;过滤冷却,将焖煮后的提取液经过滤后自然冷却;灭菌灌装,将已经冷却后的提取液进行灭菌后进行灌装。本发明以中草药为原料,具有祛湿利水、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等功效,对于因湿热邪气侵犯人体所导致的虚胖、肢体困重、便溏完谷不化等症状具有有改善作用;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质量可控、无污染等特点,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黄汉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汉章
技术研发日:2018.06.15
技术公布日:2018.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