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糠饲料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37786发布日期:2018-11-07 08:04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饲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菌糠饲料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菌糠饲料是利用秸秆、木屑等原料进行食用菌代料栽培,收货后的培养基剩余物,俗称食用菌栽培废料、菌渣或余料;是食用菌菌丝残体及经食用菌酶解,结构发生质变的粗纤维等成分的复合物。

这些基质经过多种微生物的发酵作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等均已被不同程度的降解,粗蛋白、粗脂肪均比不经过发酵前显著提高,粗纤维素明显降低,并且含有较丰富氨基酸、菌类多糖及fe、ca、zn、mg等微量元素。利用食用菌菌糠开发农作物附产物作动物饲料、有机肥料,无凝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条好途径。

然而,现有的菌糠饲料生产周期长,杀菌不彻底,菌糠饲料的生产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糠饲料生产方法,极大缩短了生产周期,生产流程中消毒彻底,工艺流程简单,使得菌糠饲料中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充分得到应用,既可以废物利用,又可以改善环境。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菌糠饲料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步骤:喷爆仓内填充菌糠原料后,盖合并密封喷爆仓;

喷爆步骤:

a.连通锅炉与喷爆仓之间的管道,使锅炉内的高压蒸汽进入喷爆仓,对菌糠原料进行补水、加压蒸煮,并增加压力至第一阈值;

b.停止加压第一预设时间后,继续加压至第二阈值,使饱和蒸汽对喷爆仓内的菌糠原料进行杀菌;

c.停止加压第二预设时间后,继续加压至第三阈值,当喷爆仓内的压力稳定后,打开出料口,使菌糠原料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进行爆破;

收料步骤:爆破后的菌糠原料为菌糠饲料且从喷爆仓的出料口进入收料器,减速降温后打包。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菌糠饲料生产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准备步骤中,菌糠原料为食用菌菌糠在采收至少一茬后的废弃培养基;

所述准备步骤中还包括填料步骤:打开喷爆仓的进料口,将菌糠原料从进料口填充到喷爆仓的腔体内。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菌糠原料为食用菌菌糠在采收三茬后的废弃培养基;

所述废弃培养基的原料包括棉籽壳、锯木屑、稻草、玉米芯、农作物秸秆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喷爆步骤中,锅炉与喷爆仓之间连通有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设置有进汽阀门,进汽口位于喷爆仓的底部,打开进汽阀门,使高温高压蒸汽从喷爆仓的底部进入腔体内,对原料进行补水、加压蒸煮处理。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喷爆步骤中,补水、加压蒸煮至第一阈值后,关闭进汽阀门,第一预设时间为1min-10min,第一预设时间后,再次打开进汽阀门。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加压至第二阈值后,关闭进汽阀门,第二预设时间为1min-6min,使饱和蒸汽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对原料进行杀菌,第二预设时间后,再次打开进汽阀门。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收料步骤之后还包括烘干步骤:打开湿度调控设备,对收料器中的菌糠饲料进行烘干,使菌糠饲料的湿度达到存放需求。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出料口位于喷爆仓的底部,所述喷爆仓和所述收料器之间连通有第二管路,爆破后的菌糠原料通过所述第二管路进入所述收料器的腔体内,所述湿度调控设备与所述收料器连接且与收料器的腔体连通。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路远离所述喷爆仓的一端与所述收料器的内壁相切设置,使菌糠饲料以螺旋方式进入收料器内。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收料器的底部开设有收料口,所述收料口的下方设置有饲料收集池,所述菌糠饲料从收料口落入所述饲料收集池。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工艺方法简单,生产周期短,根据喷爆技术独特的变化过程,充分进行消毒,使得菌糠饲料中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充分得到利用,增加了原料中有效营养成分的含量,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在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菌糠饲料生产方法,用于将菌糠原料,例如:食用菌菌糠在采收至少一茬后的废弃培养基按照一定的工艺方法进行消毒、杀菌以及收集,制作而成。其中,食用菌的培养基是由玉米秸秆、玉米芯、小麦秸秆、棉花秸秆、花生壳等农作物废料,但不局限于上述原料,按照一定的工艺方法进行消毒、杀菌以及收集,制作食用菌的菌包,菌包在培养食用菌多茬后,即可作为菌糠饲料的原料。

下面对该生产方法的工艺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准备步骤:将原料从喷爆仓的进料口填入,使得原料填充在喷爆仓的填充腔内,然后盖合、密封喷爆仓,使得喷爆仓为密封状态。

在该准备步骤中,需要将菌糠原料进行处理,即先利用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玉米芯、棉花秸秆等农作物废料加工为食用菌菌包,在培养食用菌多茬后,使用废弃的培养基再次加工,生产为菌糠饲料,也就是将废弃的食用菌培养基从进料口填充到喷爆仓的填充腔内。

根据不同采收期玉米芯、棉籽壳或玉米芯及棉籽壳的混合料等平菇菌糠研究分析有,粗蛋白、粗纤维及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是不同的,因为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可降解基料中大量的粗纤维,作为菌丝体生长的养分,收菌后,基料中残留丰富的菌丝体即菌体蛋白,以第三茬菇采收前后蛋白质含量最高,因此,第三茬菇采摘后的菌糠作为饲料最理想。可选的,菌糠原料为食用菌在采收三茬后的废弃培养基,且废弃培养基的原料包括棉籽壳、锯木屑、稻草、玉米芯、农作物秸秆中的至少一种。

考虑到后续的杀菌、喷爆效果,可选的,准备步骤中还包括填料步骤:即打开喷爆仓的进料口,将菌糠原料从进料口填充到喷爆仓的腔体内,且一次性填充的菌糠原料容量为喷爆仓填充腔容量的三分之二。

可选的,农作物废料为上述中玉米秸秆、玉米芯、小麦秸秆、棉花秸秆、花生壳中的至少一种,即可以为单种原料,也可以为多种原料的组合,将利用农作物废料加工的食用菌培养基,在收菇三茬后作为菌糠原料,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其次,喷爆步骤:该喷爆步骤包括了以下三个小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补水、加压蒸煮阶段;第二阶段,消毒、杀菌阶段;第三阶段,爆破阶段,具体介绍如下。

其中,第一阶段为,连通加压装置与喷爆仓之间的管道,使加压装置内的高压蒸汽进入喷爆仓的填充腔内,通过高压蒸汽对喷爆仓内原料进行补水、加压蒸煮处理,并增加压力至第一阈值。

可选的,加压装置为锅炉,锅炉与喷爆仓之间设置有第一管路,在第一管路上设置有进汽阀门,通过打开第一管路上的进汽阀门,使锅炉与喷爆仓的填充腔连通。

第一管路的一端与锅炉连接,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喷爆仓连接,在喷爆仓的底部设置有进汽口,第一管路与进汽口连接,打开第一管路上的进汽阀门,使得锅炉内的高温高压蒸汽从喷爆仓的底部进入填充腔内,从而对菌糠原料进行补水、加压蒸煮处理。

可以理解的是,进汽阀门可以控制锅炉的打开、关闭,也可以控制进入喷爆仓的填充腔内的蒸汽压力,方便操作者根据实际需求调节,使用方便,可选的,进汽阀门还设置有压力显示表,根据显示表能够直观、清楚的显示出喷爆仓的填充腔内的压力数值。

在本实施例中,填充腔内的菌糠原料为填充腔容量的三分之二,通过锅炉向喷爆仓内加压至第一阈值,其中,第一阈值压力为0.1mpa-0.3mpa,具体压力值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其中,第二阶段为,通过加压装置对喷爆仓加压至上述第一阈值后,关闭进汽阀门,然后停止加压第一预设时间后,继续加压至第二阈值,使饱和蒸汽对喷爆仓内的菌糠原料进行杀菌处理。

可选的,加压至第一阈值后停止加压,让喷爆仓内的汽体充分渗透到菌糠废料中,具体的停止加压时间根据喷爆仓的填充腔内的填充量和填充种类的实际需求而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间为1min-10min,即暂停第一预设时间后再次打开进气阀门。

通过锅炉向喷爆仓的填充腔内继续加压,使其压力为第二阈值,此时增压的作用是为了使填充腔内的饱和蒸汽对农作物废料进行充分杀菌、消毒,且该过程消毒率为100%。

可选的,第二阈值为0.3mpa-0.6mpa。

其中,第三阶段为,当喷爆仓的填充腔内的压力增加至第二阈值时,停止加压第二预设时间,即第二预设时间后,继续增加压力至第三阈值,当喷爆仓内的压力稳定后,打开出料口处的阀门开关,使得菌糠原料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进行爆破。

可选的,加压至上述第二阈值后,关闭进汽阀门,使得饱和蒸汽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对农作物废料充分、彻底的进行杀菌,第二预设时间为1min-6min,当杀菌第二预设时间后,再次打开进气阀门,继续增压至第三阈值进行爆破。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阈值为0.6mpa-1.6mpa。

可选的,对喷爆仓填充腔内的农作物废料杀菌、消毒后,继续增加压力至其喷爆压力点,不同的菌糠原料的喷爆压力点不同,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而定,使得填充腔内的农作物废料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爆炸喷射。

该喷爆原理为:首先密封喷爆仓,通过加压装置对喷爆仓填充腔内的原料进行高温加压,使填充腔内的菌糠原料均匀受热,经过杀菌、消毒后并软化,由于受热,填充腔内的压强慢慢升高,达到填充腔内具体原料所需压强时(不同的农作物原料需要的压强不同)停止加热,此时填充腔内的大部分水分变成水蒸气,且温度较高,水蒸气的压强很大,使已变软的原料膨胀,但此时原料内外的压强是平衡的,所以菌糠原料不会在喷爆仓内爆开。当喷爆仓的出料口被打开时,菌糠原料被突然释放在常温常压下,喷爆仓的填充腔内的气体迅速膨胀,压强很快减小,使得菌糠原料内外压强差变大,导致菌糠原料内的高压水蒸气也急剧膨胀,瞬时爆开原料,即成了喷爆、粉碎后的菌糠饲料,同时菌糠原料内部的结构和性质就会发生变化。

再次,收料步骤:爆破后的菌糠原料即为菌糠饲料,将该菌糠饲料从喷爆仓的出料口收集到收料器中,经过减速、降温后打包处理。

可选的,收料器通过第二管路与喷爆仓的填充腔连接,第二管路设置有开关控制阀,打开开关控制阀,喷爆仓的填充腔与收料器腔体连通,高速高温的菌糠饲料进入到收料器中,冷却后方便后续打包处理。

可选的,在收料步骤之后还包括烘干步骤,在收料器旁固定设置湿度调控设备,使得湿度调控设备与收料器的腔体连通,从而根据需求对收料器内的菌糠饲料进行烘干,使得菌糠饲料的湿度达到存放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不同原料生产的菌糠饲料存放环境不同,存放时的湿度不同,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只要菌糠饲料能够达到存放的湿度要求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喷爆仓的出料口开设于喷爆仓的底部,第二管路远离喷爆仓的一端与收料器的内壁相切设置,使得爆破后的菌糠原料在收料器内以螺旋方式降速旋转,收料器的底部开设有收料口,收料口的下方设置有饲料收集池,菌糠饲料从收料器的收料口落入饲料收集池,待菌糠饲料冷却后包装。

菌糠饲料是指以棉籽壳/锯木屑/稻草、玉米芯及农作物秸秆等为主要原料,但不局限于上述原料,栽培食用菌后的废弃培养基,经过简易的加工得到的具有一定营养价值的饲料,菌糠中残留丰富的菌丝体及经食用菌酶解后发生质变的粗纤维复合物。

在本实施例中,将出菇后无霉变的菌糠,经上述喷爆、粉碎、杀菌等工艺方法,制作为营养饲料。剩余的菌糠可以作为有机肥、生物质燃料、生产沼气等。

本发明提供的菌糠饲料生产方法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利用目前饲料行业的前沿技术,即喷爆技术独特的变化过程,使得废弃的菌包培养基达到充分的解裂,并且形成生态的闭环,工艺流程简单,生产周期短,充分进行消毒,菌糠饲料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这些营养物质正是一般饲料所缺乏的。菌丝蛋白所具有的特殊香味,增加了原料中有效营养成分的含量,提高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增强了菌糠的适口性,使菌糠饲料在畜牧业饲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菌丝中特有的化学物质,能够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开发菌糠饲料既可以做到废物利用、改善环境,又可以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降低饲料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社会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