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糖美白饮品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4240发布日期:2018-12-05 15:50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糖美白饮品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品,尤其涉及一种抗糖美白饮品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糖化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新城代谢减慢,从而导致多余的糖分在身体内游走,附着在胶原蛋白上,让胶原蛋白断裂或紊乱,然后变硬失去弹性。最终影响皮肤,使得皮肤产生皱纹、发黄或变得粗糙等。因此,具有抗糖作用的饮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其抗糖效果仍待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抗糖美白饮品及其制备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抗糖美白饮品,其包括如下组分:

优选地,所述抗糖美白饮品包括如下组分:

优选地,所述抗糖美白饮品包括如下组分:

优选地,所述荔枝提取物中小分子多酚的含量为20-40%,所述小分子多酚包括单聚体、二聚体和三聚体。

优选地,所述荔枝提取物为通过将荔枝果实提取物和绿茶提取物混合后置于柠檬酸水溶液中水解后提取所得。

优选地,所述荔枝果实提取物和所述绿茶提取物的质量比为4-6:1。

优选地,所述红葡萄多酚的纯度为85-95%。

优选地,所述葡萄皮粉中含有40-60%的白藜芦醇。

优选地,所述蓝莓浓缩汁为6倍蓝莓浓缩汁。

一种抗糖美白饮品的制备工艺,按照上述抗糖美白饮品的各组分及配比配好,均匀混合后即可得到所需的抗糖美白饮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抗糖美白饮品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从而实现抗糖功能,此外,其还具有美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西餐组、正常饲养组及西餐+0.5%荔枝提取物组的肝脏组织的图像。

图2是基因表达差异(degs)的文氏图。

图3是疾病抑制或功能注释的比较图。

图4是wd组与olg组失活疾病或功能的基因网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一

一种抗糖美白饮品,其包括如下组分:

本发明所提供的抗糖美白饮品,通过确定各组分及其用量,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从而实现抗糖功能,此外,其还具有美白效果。

优选地,所述抗糖美白饮品包括如下组分:

进一步的是,所述抗糖美白饮品包括如下组分:

优选地,所述荔枝提取物中小分子多酚的含量为20-40%,所述小分子多酚包括单聚体、二聚体和三聚体。多酚的分子结构是锁状,抗氧化能力较弱,而小分子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荔枝提取物为通过将荔枝果实提取物和绿茶提取物混合后置于柠檬酸水溶液中水解后提取所得。通过这种方式所得到的荔枝提取物含有较多的小分子多酚。进一步的是,所述荔枝果实提取物和所述绿茶提取物的质量比为4-6:1。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荔枝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荔枝果实提取物和绿茶提取物按照5:1的比例混合后在柠檬酸水溶液中加热水解,多酚被水解呈寡聚体和单体;经过滤、纯化、浓缩和干燥后得到最终制品。荔枝果实提取物中多酚含量≥70%;绿茶提取物中多酚含量≥98%,其中原花青素>70%,单体黄烷醇>10%。

优选地,所述红葡萄多酚的纯度为85-95%。更好的是,所述红葡萄多酚的纯度为90%。优选地,所述葡萄皮粉中含有40-60%的白藜芦醇,更好的是,所述葡萄皮粉中含有50%的白藜芦醇。优选地,所述蓝莓浓缩汁为6倍蓝莓浓缩汁。通过确定组分的具体性质,能进一步保证抗糖美白效果。

实施例二

一种抗糖美白饮品的制备工艺,按照上述抗糖美白饮品的各组分及配比配好,均匀混合后即可得到所需的抗糖美白饮品。可以理解,一般为了延长保质期还需进行杀菌、灌装等步骤。

下面提供一些具体实验及检测结果

一、荔枝提取物

提供荔枝果实提取物和绿茶提取物,荔枝果实提取物和绿茶提取物按照5:1的比例混合后在柠檬酸水溶液中加热水解,多酚被水解呈寡聚体和单体;经过滤、纯化、浓缩和干燥后得到荔枝提取物。

测试方法:

六周龄c57bl/6雄性小鼠购自查尔斯河日本公司(神奈川,日本)。在常规条件下,它们分别装在单独的笼子中,12h白昼黑夜循环,温度为23℃±1℃,湿度为55%±15%。实验处理结束时,用乙醚麻醉处死动物。

以c57bl/6j小鼠为mets模型,小鼠驯化1周后,将小鼠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正常饲养组)、西餐组(wd)和西餐+0.5%荔枝提取物组(olg)。西餐饮食创建mets小鼠模型的食物是f2wtd(34%的蔗糖,20%的无盐黄油,417千卡热量),而正常饮食组的nd食品是购买来自东方酵母有限公司(日本东京)的mf(359千卡热量)。

血浆生化检查和组织学分析。第12周处死小鼠,取小鼠血液和肝脏做为实验标本。血液样品是通过含肝素的血浆分离器管从小鼠尾静脉中收集(血浆分离器管来源于bd日本有限公司,东京,日本)。每个血浆样品从全血中分离出来,在转速为12000分钟/分钟的条件下,离心分离10分钟,并储存在零下80℃条件下。本实验过程中,使用dro-chem4000装置(该装置购自富士医学有限公司,东京,日本)测定血浆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葡萄糖(glu)、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水平。

每个肝标本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并切片处理(5μm)。这些切片用苏木精-伊红(he)溶液染色。在光学显微镜oliususax70下,用40×100目物镜对he染色的肝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改显微镜购自日本东京奥林巴斯有限公司)。

利用rna序列对肝脏基因表达进行全面分析。肝脏被解剖并存储在解决方案中(trimofisherhealthinc.,waltham,ma,美国),然后,使用rnasy脂质组织迷你试剂盒提取肝脏细胞的总rna(试剂盒购自qiage有限公司,芬洛,荷兰)。使用rna6000纳米试剂盒在2100生物分析仪上对rna质量和数量做评估(试剂盒、分析仪采购于美国的ageltechnologiesinc.,圣克拉拉,ca)。

分别从nd组(n=3)、wd组(n=3)和olg组(n=3)的肝脏细胞的总rna中各取一微克用于文库的制备。使用trusuqrna文库准备工具kitv2完成总rna的测序工作(kitv2来自于illuminainc.,圣地亚哥,ca,美国)。文库构建过程如下:将总rna纯化为mrna,然后将mrna片段化,反转录为双链cdna。将包含索引序列的测序适配器连接到cdna末端。在illuminaheseq2500(illuminainc.)上对基因序列文库进行测序,以产生100bp大小的可读取片段。

统计分析。结果表示为平均值±s.e。为了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首先进行单向方差分析(anova),随后再进行图基诚实显著差异(hsd)测验。异有显著性**(p<0.01),*p<0.05。

对可读序列进行修剪和质量过滤,这些可被读取的序列映射到grcm38上,grcm38具有clc基因组学工作台v0.0.3的rnaseq映射算法(clcbiangjiginc.,东京,日本)。通过数字基因表达(dge)测试的实证分析可以实现对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分析。通过dge工具对clc基因组学工作台进行实证分析,deg是基于错误发现率(fdr)修正的p值<0.05生成的。使用独创性途径分析(ipa)软件系统(qiagen有限公司)进行deg的功能分析。用ipa预测基因网络的激活z值。被激活的z分数表示生物功能和与基因网络相关的疾病的激活状态(激活或失活状态)。

结果:

体重变化和血浆生化检查。与正常饮食组相比,西餐饮食组的小鼠在实验的最后一天,体重有了显著性增加。相反的是,西餐组中,荔枝提取物能够抑制小鼠体重的增加,西餐组小鼠的采食量呈下降趋势,但未发现显著差异(数据未显示)。

与正常为食的小鼠相比较,西餐饲养小鼠的血浆样品中的生化指标,包括tg、t-cho、ast和alt都有显著性增加。西餐饲养组的小鼠血糖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相比之下,西餐+0.5%荔枝提取物饲养组与正常喂食组相比,两组小鼠的tg、t-cho和atl没有显著变化(表1)。

表1olg对小鼠代谢综合征(mets)模型的影响

在实验处理的第12周(平均±s.e.)测定各组小鼠的体重、肝脏重量/体重、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葡萄糖(glu)、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l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星号代表未经处理的西餐饲养组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

肝脏的组织学分析。图1显示了肝脏组织的图像,图1为西餐+0.5%荔枝提取物组(olg)对西餐(wd)诱导的代谢综合征(mets)小鼠模型的组织学特征的影响。肝脏用甲醛固定,he染色后检查。西餐饲养组中观察到大量脂滴,而正常组中无此现象。从图1中可以看出,与西餐饲养组相比,西餐+0.5%荔枝提取物组饲养组脂滴的大小减小。刻度棒的数值显示为100μm。在he染色中观察到脂滴为白色切片。西餐饲养组可见大量脂滴沉积,与西餐饲养组相比,正常饲养组和西餐+0.5%荔枝提取物组脂滴的大小较小。西餐+0.5%荔枝提取物饲养组的肝组织状态与正常饲养组相似。

用rna序列分析肝脏的基因表达。对正常饲养组、西餐饲养组和西餐+0.5%荔枝提取物饲养组的读取序列进行基因定位,并对基因表达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西餐饲养组的基因表达为基准,比较三组的基因表达水平。当褶皱变化的绝对值(fc)为2或更高(fc大于2)时,具有统计学意义的degs被列出来,而适用的fdr的p值<0.05。

图2为基因表达差异(degs)的文氏图,如图2中所示,每个区域的数字显示表达有差异的基因数量。这个图通过左圆(西餐饲养组与正常饲养组)和右圆(西餐饲养组与西餐+0.5%荔枝提取物饲养组)的重叠度对表达有差异的基因做了总结。在右圆(西餐饲养组与西餐+0.5%荔枝提取物饲养组)中有超过一半的表达差异基因能在左圆(西餐饲养组与正常饲养组)中找到。(wd:西餐饮食饲养;nd,正常饮食饲养;olg,西餐+0.5%荔枝提取物饲养)

wd组与其他组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的数值差异体现在:正常饲养组的基因表达差异值要大于西餐+0.5%荔枝提取物饲养组。西餐饲养组与正常组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分别为1042(767≤-2,275≥2),西餐饲养组与西餐+0.5%荔枝提取物饲养组的基因表达差异分别为464(272≤-2,192≥2)。对两组的基因表达差异进行比较,发现有257种基因表达差异文氏图在两种情况下都是常见的,其中在在正常饲养组中有166各基因的表达量≤-2(fc≤-2),有91个基因表达量≥2(fc>2);在寡聚醇饲养组中,有168个基因表达量≤-2(fc≤–2),有89个基因表达量≥2(fc≥2)。

图3为疾病抑制或功能注释的比较图,通过基因表达差异对基因在疾病或功能方面的作用做注释,并通过独创性路径分析(ipa)对基因的活性做预测评分(z)。黑条表示z的分数,而对应数表示z的值。大多数失活疾病或功能在wd与olg和wd与nd之间是共存的。deg,差异表达基因;wd,西餐饮食饲养组;nd,正常饮食饲养组;olg,西餐+0.5%荔枝提取物饲养组。

基因表达差异的功能分析对许多疾病和功能做出了标注,如脂质代谢、肿瘤、炎症和失活的免疫系统。对西餐饮食饲养组和西餐+0.5%荔枝提取物饲养组做了比较,发现西餐+0.5%荔枝提取物饲养组中涉及脂质代谢的遗传网络失活,这些遗传网络与疾病和生物功能有关。其中,肝脏炎症(z=1.200)和肝脂肪变性(z=-1.723)被预测为失活。此外,肿瘤浸润(z=2.333)在西餐+0.5%荔枝提取物组中可能是失活的。当对西餐饮食组与西餐+0.5%荔枝提取物饲养组、西餐饮食组与正常饲养组和正常饲养组与西餐+0.5%荔枝提取物饲养组的三个条件进行比较时,发现在西餐饮食组与正常饲养组中小鼠的肝脏有轻微炎症,但在西餐+0.5%荔枝提取物饲养组的两种情况下均无炎症。因此,肝脏炎症被认为是受olg的影响。

图4为wd组与olg组失活疾病或功能的基因网络图;可以看出当对西餐饮食组与西餐+0.5%荔枝提取物饲养组进行比较时,肝脂肪变性在寡聚醇饲养组中的活跃性最差。

表2显示了在每个疾病中涉及的基因的表达网络。

表2对与荔枝提取物有关的西餐饮食基因网络中差异表达基因(degs),从疾病分析和功能诠释中独创性途径方面进行分析

对于西餐饮食组与正常饲养组之间的基因表达值fc中,分别从最高表达量和最低表达量的基因中提取30个。这30个基因在正常饲养组与西餐+0.5%荔枝提取物饲养组中表现出相似的表达模式。我们进一步选择那些关于基因表达的归一化量差异的基因,并读取西餐饮食组与西餐+0.5%荔枝提取物饲养组之间的rpkm,然后,列出20个基因(表iii)。其中基因:ef4ebp3、serpia4-ps1、lpn1、selenbp2andserpina1e的表达受到西餐饮食的抑制,而荔枝提取物能促进它们的表达。此外,研究还发现:西餐饮食能促进基因sprr1a、adig、ly6d、cidea和apoa4的表达,但荔枝提取物对这些基因的表达起到抑制作用。

分析讨论:

mets综合征的发病是由于体重增加、肝脂肪变性和生化指标的变化导致的。小鼠用西餐饲养6周后,出现肝脂肪变性症状,炎症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从上述的结果可知,荔枝提取物对血清和肝脏脂质代谢生化指标的升高有抑制作用。此外,肝脏中的荔枝提取物对脂质滴积累的抑制作用是可见的并且这一结果已经得到证实。因此,荔枝提取物对高热量饮食引起的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有抑制作用。

为了阐明荔枝提取物对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通过rna序列分析进行了系统的遗传分析,并将西餐饲养组和西餐+0.5%荔枝提取物饲养组中的表达差异基因与西餐饲养组和正常饲养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西餐饲养组和西餐+0.5%荔枝提取物饲养组(257)中表达差异基因的半数以上的基因也可以在西餐饲养组和正常饲养组中表达差异基因中找到(图2)。这表明,当西餐+0.5%荔枝提取物饲养组摄入高热量饮食时,基因表达状态类似于正常状态;相反,西餐饲养组显示高热量的摄入能够显著的改变肝脏基因的表达。

二、抗糖美白饮品

实验组1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抗糖美白饮品,具体组分如下:

其中,蓝莓浓缩汁为6倍蓝莓浓缩汁;红葡萄多酚的纯度为90%;葡萄皮粉中含有50%的白藜芦醇;荔枝提取物为通过将荔枝果实提取物和绿茶提取物混合后置于柠檬酸水溶液中水解后提取所得,且荔枝果实提取物和所述绿茶提取物的质量比为5:1。

实验组2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抗糖美白饮品,具体组分如下:

其中,蓝莓浓缩汁为6倍蓝莓浓缩汁;红葡萄多酚的纯度为90%;葡萄皮粉中含有50%的白藜芦醇;荔枝提取物为通过将荔枝果实提取物和绿茶提取物混合后置于柠檬酸水溶液中水解后提取所得,且荔枝果实提取物和所述绿茶提取物的质量比为5:1。

实验组3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抗糖美白饮品,具体组分如下:

其中,蓝莓浓缩汁为6倍蓝莓浓缩汁;红葡萄多酚的纯度为90%;葡萄皮粉中含有50%的白藜芦醇;荔枝提取物为通过将荔枝果实提取物和绿茶提取物混合后置于柠檬酸水溶液中水解后提取所得,且荔枝果实提取物和所述绿茶提取物的质量比为5:1。

实验组1-3所得抗糖美白饮品的效果测试:

选40岁以上的女性志愿受试者8名,服用所得抗糖美白饮品12周,使用roboskinanalyzer(检查皮肤器)观察黑斑及皱纹的变化。结果显示,十二周之后,黑斑的数量和区域减少,改善了皱纹的长度和深度,且显著改善了皮肤的湿润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