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糖余甘子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44238发布日期:2018-12-05 15:50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饮料制备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低糖余甘子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余甘子(phyllanthusemblicalinn.),又名橄榄、余甘树、油甘子、庵摩勒、滇橄榄、园酸角等,属于大戟科、叶下珠属木本植物。余甘子果实初食味酸涩,良久乃甘,故名“余甘子”。余甘子的果实味酸微涩,清热凉血,消食健脾,生津止渴,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果实营养丰富,含有vc、vpp等维生素和有机硒(se)、镁(mg)等矿物质,以及有机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单宁、多种氨基酸等,食用价值高。目前,余甘子的应用主要在于制备余甘子茶、余甘子酒和余甘子果脯方面。专利cn102835504a公开了一种余甘子绿茶饮料以及利用余甘子和绿茶鲜叶等原料制备余甘子绿茶饮料的方法。该余甘子绿茶饮料的组成主要为:按重量份剂,绿茶鲜叶20~30、余甘子20~30、香椿叶15~25、人参花5~10、荆芥5~10、乌梅冻干粉5~10、蜂蜜5~10、山梨醇1~3、柠檬酸1~5、香菇多糖1~5、余量为水。其制备过程包括榨汁、粉碎、灭酶、浸提、调配、杀菌和灌装。该专利提供了一种将绿茶与余甘子配合制备饮料的方法,但辅料还包括蜂蜜5~10、菇多糖1~5等糖类物质,能量高,不适宜糖尿病等病人饮用。专利cn106616137a公开了一种双枚余甘子汁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将余甘子煎煮液与玫瑰煎煮液、玫瑰原汁、冰糖、蜂蜜、食盐进行配合制备而得。该双枚余甘子汁饮料是一种保留了玫瑰与余甘子原味的花果混合茶,但为了去除余甘子的涩味,也添加了冰糖、蜂蜜,同样存在能量高,不适宜糖尿病人饮用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方法采用余甘子制备饮料时一般都需要加入蜂蜜或蔗糖等能量糖去涩,含糖量高,能量高,不适合糖尿病人饮用的问题。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低糖余甘子饮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糖余甘子饮料,其组成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余甘子汁30~40%、蔗糖3~4%、葡萄糖0.3~1%、果葡萄糖浆0.3~1%、甜叶菊水煮液3~6%、罗汉果水煮液3~6%和水50~60%。优选的,上述低糖余甘子饮料组成为:按重量百分比计,余甘子汁32%、蔗糖3.4%、葡萄糖0.7%、果葡萄糖浆0.7%、甜叶菊水煮液3.6%、罗汉果水煮液3.6%和水56%。其中,上述低糖余甘子饮料中,所述的蔗糖为白砂糖。其中,上述低糖余甘子饮料中,所述的余甘子汁为余甘子鲜果榨取的原汁。其中,上述低糖余甘子饮料中,所述榨取时榨汁机的转速为300~500rpm,榨取后采用80~150目的筛网过滤。其中,上述低糖余甘子饮料中,所述的果葡萄糖浆为果糖含量42~90%的果葡萄糖浆。其中,上述低糖余甘子饮料中,所述的甜叶菊水煮液的制备方法为:取干甜叶菊叶片,按甜叶菊与水的重量比为1~2︰50~100添加水,在90~100℃条件下煎煮20~40min,纱布过滤后冷却,调整至糖度1.0~2.0,得到甜叶菊水煮液。其中,上述低糖余甘子饮料中,所述的罗汉果水煮液的制备方法为:取干罗汉果,将果壳破碎,按罗汉果与水的重量比为1~2︰100~200添加水,在90~100℃条件下煎煮20~40min,纱布过滤后冷却,调整至糖度2.0~3.0,得到罗汉果水煮液。其中,所述调整糖度的方法为:糖度过高时,加入水稀释;糖度过低时,加热蒸发。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低糖余甘子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甜叶菊水煮液;取干甜叶菊叶片,按甜叶菊与水的重量比为1~2︰50~100添加水,在90~100℃条件下煎煮20~40min,纱布过滤后冷却,调整至糖度1.0~2.0,得到甜叶菊水煮液;b、制备罗汉果水煮液;取干罗汉果,将果壳破碎,按罗汉果与水的重量比为1~2︰100~200添加水,在90~100℃条件下煎煮20~40min,纱布过滤后冷却,调整至糖度2.0~3.0,得到罗汉果水煮液;c、按重量百分比余甘子汁30~40%、蔗糖3~4%、葡萄糖0.3~1%、果葡萄糖浆0.3~1%、甜叶菊水煮液3~6%、罗汉果水煮液3~6%和水50~60%称取原料,在90~100℃的温度下灭菌5~10min,得到低糖余甘子饮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糖余甘子饮料,仅添加了较低比例的白砂糖、葡萄糖和果葡萄糖浆,明显降低了余甘子饮料的糖度和能量;由于本发明创造性的添加了甜叶菊和罗汉果水煮液作为天然甜味剂,能够在糖度降低的情况下具有高糖度的口感,基本无涩味,酸甜可口,口感好,入口舒适。本发明的余甘子饮料中每100ml饮料的碳水化合物(单糖、寡糖和多糖)的含量仅为4g左右,符合国家标准gb28050~2011中低糖型饮料(碳水化合物≤5g/100ml)的规定,属于低糖型饮料,适宜糖尿病人饮用;本发明的饮料还具有止渴、降肺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保健价值。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饮料的制备方法,将余甘子鲜果直接榨汁,最大限度的保存余甘子的营养成分,再熬制罗汉果水煮液和甜叶菊水煮液,按比例混合即可,制备方法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低,便于实施,适宜工厂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糖余甘子饮料,其组成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余甘子汁30~40%、白砂糖3~4%、葡萄糖0.3~1%、果葡萄糖浆0.3~1%、甜叶菊水煮液3~6%、罗汉果水煮液3~6%和水50~60%。优选的,上述低糖余甘子饮料组成为:按重量百分比计,余甘子汁32%、蔗糖3.4%、葡萄糖0.7%、果葡萄糖浆0.7%、甜叶菊水煮液3.6%、罗汉果水煮液3.6%和水56%。在此优选的配方中,饮料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很低,但却具有酸甜可口的口感,能量低,适宜各类人群饮用,尤其适合于糖尿病人饮用。白砂糖是蔗糖的一种,属于食用糖添加剂,糖度高,可用于食品的增甜。但白砂糖能量也较高,容易造成血糖升高,添加量不宜过大。葡萄糖是一种单糖,为白色结晶粉末,是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葡萄糖也可以增加一定的糖度,但能量高,不适宜过量使用。果葡萄糖浆是植物淀粉水解和异构化制成的淀粉糖晶,是一种重要的甜味剂,主要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这两种糖糖度高,能量也高,都不适宜食用过多。其中,上述低糖余甘子饮料中,为了使饮料中的甜味具有复合口感,加入了蔗糖调节甜味,为了甜味纯正,优选的蔗糖的白砂糖。为了增加甜味的复合口感,所述的果葡萄糖浆为果糖含量42~90%的果葡萄糖浆。上述低糖余甘子饮料中,所述的余甘子汁为余甘子鲜果榨取的原汁。榨汁时,为了节约成本,并完整的保存余甘子汁的营养成分,所述榨取时转速为300~500rpm,榨取后采用80~150目的筛网过滤。余甘子天然果汁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但其口感酸涩,不被人们喜爱。为了降低余甘子汁的酸涩味,常常加入白砂糖等增加糖度,但此类物质能量高,达到适宜的口感,不酸涩时,每100ml饮料中碳水化合物(单糖、寡糖和多糖)的含量需要>7g,含糖量较高,这类饮料不适宜糖尿病等类人饮用。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添加甜叶菊和罗汉果配合使用,来改善余甘子的口感。甜叶菊(steviarebaudianahemsl.)为菊科、甜叶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中含菊糖苷6~12%,甜度高,能量低。罗汉果为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的果实,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糖苷、果糖、葡萄糖、蛋白质和脂类等。罗汉果具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等功效,因此,常被用在饮料中,达到清热润肺的作用。但目前还并未有在饮料中添加罗汉果来增加甜味、降低糖度的报道。本发明通过将甜叶菊和罗汉果配合使用,通过控制甜叶菊和罗汉果的添加比例,来改善余甘子的口感。当加入甜叶菊和罗汉果后,可以显著降低白砂糖等能量糖的添加量,从而能在碳水化合物含量≤5g/100ml时,就能得到口感好、不酸涩的余甘子饮料。其中,上述低糖余甘子饮料中,所述的甜叶菊水煮液的制备方法为:取干甜叶菊叶片,按甜叶菊与水的重量比为1~2︰50~100添加水,在90~100℃条件下煎煮20~40min,纱布过滤后冷却,调整至糖度1.0~2.0,得到甜叶菊水煮液。为了稳定生产,保证产品的一致性,每一次水煮都需要调整甜叶菊水煮液的糖度为1.0~2.0。其中,上述低糖余甘子饮料中,所述的罗汉果水煮液的制备方法为:取干罗汉果,将果壳破碎,按罗汉果与水的重量比为1~2︰100~200添加水,在90~100℃条件下煎煮20~40min,纱布过滤后冷却,调整至糖度2.0~3.0,得到罗汉果水煮液。为了稳定生产,保证产品的一致性,每一次水煮都需要调整罗汉果水煮液的糖度为2.0~3.0。其中,所述调整糖度的方法为:糖度过高时,加入水稀释;糖度过低时,加热蒸发。甜叶菊和罗汉果的添加量并不是越多越好,由于罗汉果带有天然的中药味,添加过多中药味浓郁,影响饮料的口感,因此罗汉果添加量3~6%即可。甜叶菊虽没有不良气味,但其提供的甜味较单一,饮料中的甜味一般都需要复合甜味才能达到较好的口感,因此甜叶菊的添加量3~6%即可。本发明创造性的在余甘子汁中添加了罗汉果和甜叶菊,利用这两种天然植物作为甜味剂,减少蔗糖等糖类物质添加量。同时还创造性的调整了这两种物质的添加比例,使糖度和甜味完美的融合,最终得到了糖度低、甜味适宜、并且没有其他杂味的余甘子饮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低糖余甘子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甜叶菊水煮液;取干甜叶菊叶片,按甜叶菊与水的重量比为1~2︰50~100添加水,在90~100℃条件下煎煮20~40min,纱布过滤后冷却,调整至糖度1.0~2.0,得到甜叶菊水煮液;b、制备罗汉果水煮液;取干罗汉果,将果壳破碎,按罗汉果与水的重量比为1~2︰100~200添加水,在90~100℃条件下煎煮20~40min,纱布过滤后冷却,调整至糖度2.0~3.0,得到罗汉果水煮液;c、按重量百分比余甘子汁30~40%、蔗糖3~4%、葡萄糖0.3~1%、果葡萄糖浆0.3~1%、甜叶菊水煮液3~6%、罗汉果水煮液3~6%和水50~60%称取原料,在90~100℃的温度下灭菌5~10min,得到低糖余甘子饮料。上述低糖余甘子饮料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不高,生产成本低,适宜推广。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表示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制在实施例所述范围内。实施例中所述余甘子榨汁时采用型号为1.5t的榨汁机,电机功率:4kw;螺旋转速:400rpm,过滤网孔径:其余试剂均为普通市售产品。实施例1制备本发明的低糖余甘子饮料具体步骤如下:a、制备甜叶菊水煮液;取干甜叶菊叶片,按甜叶菊与水的重量比为1︰100添加水,在90℃条件下煎煮20min,纱布过滤后冷却,调整至糖度1.0,得到甜叶菊水煮液;b、制备罗汉果水煮液;取干罗汉果,将果壳破碎,按罗汉果与水的重量比为1︰200添加水,在90℃条件下煎煮20min,纱布过滤后冷却,调整至糖度2.0,得到罗汉果水煮液;c、按重量百分比余甘子汁30%、白砂糖3.0%、葡萄糖0.3%、果葡萄糖浆0.3%、甜叶菊水煮液3%、罗汉果水煮液3%、水60.4%称取余甘子汁、白砂糖、葡萄糖、果葡萄糖浆、甜叶菊水煮液、罗汉果水煮液和水,在90℃的温度下灭菌5min,得到低糖余甘子饮料。实施例2制备本发明的低糖余甘子饮料具体步骤如下:a、制备甜叶菊水煮液;取干甜叶菊叶片,按甜叶菊与水的重量比为1︰25添加水,在100℃条件下煎煮40min,纱布过滤后冷却,调整至糖度2.0,得到甜叶菊水煮液;b、制备罗汉果水煮液;取干罗汉果,将果壳破碎,按罗汉果与水的重量比为1︰50添加水,在100℃条件下煎煮40min,纱布过滤后冷却,调整至糖度3.0,得到罗汉果水煮液;c、按重量百分比余甘子汁32%、白砂糖3.4%、葡萄糖0.7%、果葡萄糖浆0.7%、甜叶菊水煮液3.6%、罗汉果水煮液3.6%、水56%称取余甘子汁、白砂糖、葡萄糖、果葡萄糖浆、甜叶菊水煮液、罗汉果水煮液和水,在100℃的温度下灭菌10min,得到低糖余甘子饮料。实施例3制备本发明的低糖余甘子饮料具体步骤如下:a、制备甜叶菊水煮液;取干甜叶菊叶片,按甜叶菊与水的重量比为15︰1000添加水,在90℃条件下煎煮30min,纱布过滤后冷却,调整至糖度2.0,得到甜叶菊水煮液;b、制备罗汉果水煮液;取干罗汉果,将果壳破碎,按罗汉果与水的重量比为1︰75添加水,在100℃条件下煎煮30min,纱布过滤后冷却,调整至糖度3.0,得到罗汉果水煮液;c、按重量百分比余甘子32%、白砂糖4.0%、葡萄糖0.5%、果葡萄糖浆0.5%、甜叶菊水煮液6.5%、罗汉果水煮液6.5%、水50%称取余甘子汁、白砂糖、葡萄糖、果葡萄糖浆、甜叶菊水煮液、罗汉果水煮液和水,在100℃的温度下灭菌10min,得到低糖余甘子饮料。对比例4不添加甜叶菊制备余甘子饮料具体步骤如下:a、制备罗汉果水煮液;取干罗汉果,将果壳破碎,按罗汉果与水的重量比为1︰75添加水,在100℃条件下煎煮30min,纱布过滤后冷却,调整至糖度3.0,得到罗汉果水煮液;b、按重量百分比余甘子汁31%、白砂糖4.0%、葡萄糖1.5%、果葡萄糖浆1.5%、罗汉果水煮液5.0%、水57%称取余甘子汁、白砂糖、葡萄糖、果葡萄糖浆、罗汉果水煮液和水,在100℃的温度下灭菌5min,得到低糖余甘子饮料。对比例5不添加罗汉果制备余甘子饮料具体步骤如下:a、制备甜叶菊水煮液;取干甜叶菊叶片,按甜叶菊与水的重量比为15︰1000添加水,在90℃条件下煎煮30min,纱布过滤后冷却,调整至糖度2.0,得到甜叶菊水煮液;b、按重量百分比余甘子汁31%、白砂糖4.0%、葡萄糖1.5%、果葡萄糖浆1.5%、甜叶菊水煮液5.0%、水57%称取余甘子汁、白砂糖、葡萄糖、果葡萄糖浆、甜叶菊水煮液和水,在100℃的温度下灭菌10min,得到低糖余甘子饮料。对比例6不添加甜叶菊和罗汉果制备余甘子饮料具体步骤如下:按重量百分比余甘子汁31%、白砂糖4.0%、葡萄糖1.5%、果葡萄糖浆1.5%、水62%称取余甘子汁、白砂糖、葡萄糖、果葡萄糖浆和水,在100℃的温度下灭菌10min,得到余甘子饮料。对比例7不添加甜叶菊和罗汉果制备余甘子饮料具体步骤如下:按重量百分比余甘子汁31%、白砂糖10.0%、葡萄糖1.2%、果葡萄糖浆0.8%、水57%称取余甘子汁、白砂糖、葡萄糖、果葡萄糖浆和水,在100℃的温度下灭菌10min,得到余甘子饮料。将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得到的饮料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饮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口感、酸味和涩味。饮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依据国家标准gb28050~2011中的方法进行测定。口感、酸味和涩味和回甘情况由评定人员感官评定,感官评定方法是:由20名本实验室成员和30名社会人员,共50名组成评定小组,男女各25人,小组成员身体健康,无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对色、香、味有较强的分辨力和较高的灵敏度。所有样品均采用三位随机数编码,室温下进行品评。在感官评定前用温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爽,当有情绪影响时不要进行评定。除碳水化合物含量采取每100ml饮料中含有的重量(g)表示外,其余指标采用优、良、中、差四个标准来品评,各指标对应的品评标准如下表1所示。表1不同指标的评价标准表口感酸味涩味回甘优酸甜可口,口感好酸味适中无涩味良久回甘良有明显酸甜味,口感较好酸味较浓或较淡轻微涩味轻微回甘中酸甜味淡,口感一般酸味很浓或很淡涩味较重无回甘差无酸甜味,口感差酸味重或无酸味涩味重无回甘基于上述评判标准,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感官评价结果如下表2~表6所示所示。除碳水化合物含量外,其余指标均采用百分比(%)的标准进行评价。如:表3中实施例1优的比例为62%,表明50人中有62%的品评人员认为该饮料酸甜可口,口感好。表2不同配方和方法制备的饮料中碳水化合物(单糖、寡糖和多糖)含量表表3不同配方和方法制备的饮料口感评价(%)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4对比例5对比例6对比例7优82928818271055良1681255631642中21610543差1120表4不同配方和方法制备的饮料酸味评价表5不同配方和方法制备的饮料涩味评价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4对比例5对比例6对比例7优889890良10285648854中2238485242差64404表6不同配方和方法制备的饮料回甘评价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4对比例5对比例6对比例7优969894良4249694中246698差942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实施例1~3的余甘子饮料中同时添加了适宜比例的罗汉果和甜叶菊水煮液,余甘子饮料的糖度适宜,具有酸甜可口的口感。实施例1~3生产的余甘子饮料中每100ml饮料碳水化合物(单糖、寡糖和多糖)的含量≤5g,属于低糖型饮料。对比例4~5仅添加罗汉果或甜叶菊中的一种,适当的添加了蔗糖等能量糖类的比例,口感稍差,并且每100ml饮料碳水化合物(单糖、寡糖和多糖)的含量>5g,不属于低糖型饮料。对比例6和对比例7全部采用蔗糖等能量糖类增加甜味,虽然甜味有所提升,也具有酸甜的口感,但在回甘性、去涩性等方面较差,口感一般。并且,对比例7若要达到酸甜的口感,需要加大蔗糖等糖类物质的用量,每100ml饮料中碳水化合物(单糖、寡糖和多糖)的含量需要达到12g,才具有好的口感,如此高的糖度并不适宜糖尿病人饮用。由此可见,本发明的余甘子饮料酸甜可口,口感舒适,基本无涩味,良久回甘;并且糖度低,适宜饮用的人群更广泛,适宜推广。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