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糯米燕麦乳酸复合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80606发布日期:2019-02-15 22:06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黑糯米燕麦乳酸复合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我国软饮料年产量以超过20%的年均增长率递增,达到1300多万吨,软饮料市场已成为中国食品行业中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我国软饮料行业是高成长性的行业,尤其包装茶和果汁以及其他新兴饮品的增长很快,成熟饮品增长稳定。

近几年市场上涌现出各式各样的以鲜牛乳为基础原料的加工品,使得人们对饮料产品的审美也日渐疲劳。我国传统饮食习惯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然而随着物质的丰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的饮食结构被破坏,食用了过多的糖类、脂肪,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的患病风险。而且如今在海内外市场上,随处可见的是纯白色、巧克力色以及乳白色的乳饮品,很少有其他颜色的饮品,同时非色素印品更是少之又少。因此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对粗粮谷物、杂粮纤维等健康食物的摄取成为现今不可阻挡的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黑糯米燕麦乳酸复合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黑糯米和燕麦为主要原材料,采用α-淀粉酶液化,酶法糖化工艺水解淀粉,选取保加利亚乳杆菌为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之后再进行配料调配,研制出色泽独特,香气浓郁宜人的新型乳酸菌发酵饮料,提高了粮食饮料的种类,为人们提供更多样的选择,扩大了粮食的利用面,营养丰富,以满足人们对健康饮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黑糯米燕麦乳酸复合饮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分数计,由以下原料制得:黑糯米7-9份、燕麦7-9份、乳酸菌2-4份、果葡糖浆7-11份、柠檬酸0.1-0.15份、盐0.2-0.6份、食用香精0.00007-0.0005份、苯甲酸钠0.01-0.025份、a-淀粉酶0.1-0.35份、糖化酶0.1-0.35份和饮用水70-90份。

一种黑糯米燕麦乳酸复合饮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分数计,由黑糯米8.33份、燕麦8.33份、乳酸菌3份、果葡糖浆9份、柠檬酸0.05份、盐0.5份、食用香精0.0001份、苯甲酸钠0.02份、a-淀粉酶0.3份、糖化酶0.3份和饮用水83.3份制得。

所述黑糯米:燕麦:饮用水组成的比例是1:1:10。

所述的食用香精是葡萄香精或香橙香精。

一种黑糯米燕麦乳酸复合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并浸泡:将黑糯米和燕麦分别清洗、除杂并浸泡1.5-2.5h;

(2)糊化:将浸泡好的黑糯米和燕麦按比例分别加入饮用水煮沸腾,保持温度90℃-95℃煮0.5-1.5h;

(3)冷却并液化:糊化后的黑糯米和燕麦冷却至70℃-75℃并分别按比例加入a-淀粉酶,搅拌均匀,分别液化0.5-1.5h;

(4)冷却及糖化:液化好的黑糯米和燕麦分别冷却至60℃-65℃并按比例加入糖化酶,搅拌均匀,分别糖化0.5-1.5h;

(5)过滤并冷却:将燕麦溶液直接过滤到黑糯米滤液中,多次过滤减少沉淀,将黑糯米和燕麦的混合溶液装入发酵器皿中密封备用;

(6)菌种活化:准备200ml的脱脂奶并添加1g保加利亚乳酸杆菌,放入发酵设备中,35℃-40℃活化1h-1.5h;

(7)接种发酵:活化好的乳酸菌按比例接种到黑糯米和燕麦的混合溶液中,然后放入发酵设备中,34-39℃发酵20h-30h;

(8)过滤及稳定:将接种发酵好的溶液经过布氏漏斗、抽滤机以及八层消毒处理过的纱布充分过滤;

(9)调味:过滤好的发酵溶液中按比例加入果葡糖浆、柠檬酸、盐、食用香精和苯甲酸钠。

(10)酒精度测定:将调味好的饮料用酒精检测设备进行酒精度的测定;

(11)灭菌包装: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包装设备中并封口,放入灭菌设备75-80℃进行灭菌0.5-1h,得到成品,灭菌完成后将成品极速冷却至4-5℃。

一种黑糯米燕麦乳酸复合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并浸泡:将黑糯米和燕麦分别清洗、除杂并浸泡2h;

(2)糊化:将浸泡好的黑糯米和燕麦按比例分别加入饮用水煮沸腾,保持温度93℃煮1h;

(3)冷却并液化:糊化后的黑糯米和燕麦冷却至70℃并分别按比例加入a-淀粉酶,搅拌均匀,分别液化1h;

(4)冷却及糖化:液化好的黑糯米和燕麦分别冷却至60℃并按比例加入糖化酶,搅拌均匀,分别糖化1h;

(5)过滤并冷却:将燕麦溶液直接过滤到黑糯米滤液中,多次过滤减少沉淀,将黑糯米和燕麦的混合溶液装入发酵罐中密封备用;

(6)菌种活化:准备200ml的脱脂奶并添加1g保加利亚乳酸杆菌,放入发酵设备中,37℃活化1h;

(7)接种发酵:活化好的乳酸菌按比例接种到黑糯米和燕麦的混合溶液中,然后放入发酵箱中,37℃发酵24h;

(8)过滤及稳定:将接种发酵好的溶液经过布氏漏斗、抽滤机以及八层消毒处理过的纱布充分过滤;

(9)调味:过滤好的发酵溶液中按比例加入果葡糖浆、柠檬酸、盐、食用香精和苯甲酸钠,其中苯甲酸钠最后加入;

(10)酒精度测定:将调味好的饮料用酒精计进行酒精度的测定;

(11)灭菌装罐: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玻璃瓶中并封口,放入灭菌箱中78℃进行灭菌30min,得到成品,灭菌完成后将成品极速冷却至5℃。

所述的接种发酵为恒温发酵。

将调味好的饮料用酒精计进行酒精度的测定,测定结果为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所利用的糖是粮食中的水解糖,扩大了粮食的利用面。谷物在用乳酸菌发酵时对蛋白质水解形成氨基酸和肽有帮助,增加了粮食饮料的种类,入口细腻柔和,浓郁麦香,乳酸菌酸甜感。

黑糯米燕麦乳酸复合饮料中既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杂粮,也有促进肠胃消化吸收的益生菌,这使其成为一种老少皆宜的乳酸菌饮品;黑糯米燕麦乳酸复合饮料开创了新型饮料的原料–黑糯米和燕麦,制成乳酸菌饮料,本身不含有牛乳成分,取而代之的是有“珍珠”美誉的黑糯米以及有“五谷杂粮,燕麦称王”之称的燕麦。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喜欢了精米细面,往往忽略了对粗粮的摄入和补充。这款饮料可以弥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营养的空缺,帮助人们合理饮食,健康饮食;珍珠燕麦乳精选黑糯米和优质燕麦,从原料上实现了成品颜色为豆沙色的突跃,不含色素,健康有机,颜色稳定,尤其对于少年儿童,新颖的产品颜色更能够增强趣味性,引起消费者的消费兴趣,同时也可以为审美疲劳的消费者提供不同于普通乳酸菌饮品颜色的另一种选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黑糯米燕麦乳酸复合饮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分数计,由以下原料制得:黑糯米7-9份、燕麦7-9份、乳酸菌2-4份、果葡糖浆7-11份、柠檬酸0.1-0.15份、盐0.2-0.6份、食用香精0.00007-0.0005份、苯甲酸钠0.01-0.025份、a-淀粉酶0.1-0.35份、糖化酶0.1-0.35份和饮用水70-90份。

制作时,采用如下工艺流程:糯米燕麦→浸泡→糊化→冷却→液化→冷却→糖化→过滤→菌种活化→接种发酵→酒精度测定→过滤→稳定→调味→灭菌→成品。

本发明是以黑糯米和燕麦为主要原料,通过用食用级α-淀粉酶液化,食用级糖化酶酶法糖化工艺制成的一种乳酸菌饮料,提高了主要原料作为单一产品时的营养价值及商品价值。本产品在三方面有创新,其一:产品颜色是由原材料黑糯米中的天然色素形成的豆沙色,无任何色素的添加,并且颜色稳定;其二,为以粮食黑糯米为原料,开拓了谷物饮料的新品种,补充了大众生活中缺失的粗粮营养和b族维生素;其三,为乳酸菌所利用的糖是粮食的水解糖,扩大了粮食的利用面,增加了粮食饮料的种类,是一款新型的、老少皆宜的乳酸菌饮料。

实施例2

一种黑糯米燕麦乳酸复合饮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分数计,由黑糯米8.33份、燕麦8.33份、乳酸菌3份、果葡糖浆9份、柠檬酸0.05份、盐0.5份、食用香精0.0001份、苯甲酸钠0.02份、a-淀粉酶0.3份、糖化酶0.3份和饮用水83.3份制得。

所述黑糯米:燕麦:饮用水组成的比例是1:1:10。

所述的食用香精是葡萄香精或香橙香精。

黑糯米燕麦乳酸复合饮料中既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杂粮,也有促进肠胃消化吸收的益生菌,这使其成为一种老少皆宜的乳酸菌饮品。所以我们将黑糯米燕麦乳酸复合饮料的市场地位定义在各个年龄段的消费者。

燕麦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纤维素及多种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质,此外,燕麦中含有极其丰富的亚油酸,对脂肪肝、糖尿病、浮肿、便秘等也有辅助疗效,对老年人增强体力,延年益寿也大有裨益。

近几年市场上涌现出各式各样的以鲜牛乳为基础原料的加工品,使得人们对饮料产品的审美日渐疲劳。黑糯米燕麦乳酸复合饮料开创了新型饮料的原料–黑糯米和燕麦,制成乳酸菌饮料,本身不含有牛乳成分,取而代之的是有“珍珠”美誉的黑糯米以及有“五谷杂粮,燕麦称王”之称的燕麦。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喜欢了精米细面,往往忽略了对粗粮的摄入和补充。这款饮料可以弥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营养的空缺,帮助人们合理饮食,健康饮食。

实施例3

它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产品的制备方法,一种黑糯米燕麦乳酸复合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并浸泡:将黑糯米和燕麦分别清洗、除杂并浸泡1.5-2.5h;

(2)糊化:将浸泡好的黑糯米和燕麦按比例分别加入饮用水煮沸腾,保持温度90℃-95℃煮0.5-1.5h;

(3)冷却并液化:糊化后的黑糯米和燕麦冷却至70℃-75℃并分别按比例加入a-淀粉酶,搅拌均匀,分别液化0.5-1.5h;

(4)冷却及糖化:液化好的黑糯米和燕麦分别冷却至60℃-65℃并按比例加入糖化酶,搅拌均匀,分别糖化0.5-1.5h;

(5)过滤并冷却:将燕麦溶液直接过滤到黑糯米滤液中,多次过滤减少沉淀,将黑糯米和燕麦的混合溶液装入发酵器皿中密封备用;

(6)菌种活化:准备200ml的脱脂奶并添加1g保加利亚乳酸杆菌,放入发酵设备中,35℃-40℃活化1h-1.5h;

(7)接种发酵:活化好的乳酸菌按比例接种到黑糯米和燕麦的混合溶液中,然后放入发酵设备中,34-39℃发酵20h-30h;

(8)过滤及稳定:将接种发酵好的溶液经过布氏漏斗、抽滤机以及八层消毒处理过的纱布充分过滤;

(9)调味:过滤好的发酵溶液中按比例加入果葡糖浆、柠檬酸、盐、食用香精和苯甲酸钠。

(10)酒精度测定:将调味好的饮料用酒精检测设备进行酒精度的测定;

(11)灭菌包装: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包装设备中并封口,放入灭菌设备75-80℃进行灭菌0.5-1h,得到成品,灭菌完成后将成品极速冷却至4-5℃。

乳酸菌饮料是一种发酵型的酸性饮料。黑糯米燕麦饮料以二者为主要原料,通过现代先进工艺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加工,将二者制成一种产品,提高了二者作为单一户品时的营养价值及商品价值,而且其口味迎合大众喜好,是一新型的乳酸菌饮料。

乳酸菌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菌,可以对乳糖进行发酵,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促进蛋白质水解,增加人体对可溶性钙、磷和一些b族维生素的吸收。黑糯米被誉为“黑珍珠”,黑糯米和燕麦除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外,还含丰富的钙、磷、铁、维生素b1、b2、膳食纤维、尼克酸、叶酸、泛酸、亚油酸及钙、铁、钠、钾等营养成分。

实施例4

它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改进,一种黑糯米燕麦乳酸复合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并浸泡:将黑糯米和燕麦分别清洗、除杂并浸泡2h;

(2)糊化:将浸泡好的黑糯米和燕麦按比例分别加入饮用水煮沸腾,保持温度93℃煮1h;

(3)冷却并液化:糊化后的黑糯米和燕麦冷却至70℃并分别按比例加入a-淀粉酶,搅拌均匀,分别液化1h;

(4)冷却及糖化:液化好的黑糯米和燕麦分别冷却至60℃并按比例加入糖化酶,搅拌均匀,分别糖化1h;

(5)过滤并冷却:将燕麦溶液直接过滤到黑糯米滤液中,多次过滤减少沉淀,将黑糯米和燕麦的混合溶液装入发酵罐中密封备用;

(6)菌种活化:准备200ml的脱脂奶并添加1g保加利亚乳酸杆菌,放入发酵设备中,37℃活化1h;

(7)接种发酵:活化好的乳酸菌按比例接种到黑糯米和燕麦的混合溶液中,然后放入发酵箱中,37℃发酵24h;

(8)过滤及稳定:将接种发酵好的溶液经过布氏漏斗、抽滤机以及八层消毒处理过的纱布充分过滤;

(9)调味:过滤好的发酵溶液中按比例加入果葡糖浆、柠檬酸、盐、食用香精和苯甲酸钠,其中苯甲酸钠最后加入;

(10)酒精度测定:将调味好的饮料用酒精计进行酒精度的测定;

(11)灭菌装罐: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玻璃瓶中并封口,放入灭菌箱中78℃进行灭菌30min,得到成品,灭菌完成后将成品极速冷却至5℃。

所述的接种发酵为恒温发酵。

将调味好的饮料用酒精计进行酒精度的测定,测定结果为0。本发明经测试不含任何酒精。

本发明采用玻璃压制铝盖的包装密封方案,铝盖采用优质铝材生产,特具卫生性、不会生锈,开启方便,不需辅助工具,开启后,瓶盖有破坏性,可有效防止盗开。

铝盖具有良好的缓冲、抗震、隔热、防潮、抗化学腐蚀等优点,且无毒、不吸水、不起尘脱皮脱屑,增高,密封性能非常好。

玻璃瓶在保护功能和满足情感需求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点。与塑料瓶、利乐包相比,玻璃压制铝盖,容积率相对较大,而且这种包装形状更易于装箱、运输和存储。如果从技术角度来看,玻璃压制铝盖是由玻璃、铝盖组成的复合包装,能够有效阻隔空气和光线,而这些正是容易让牛奶和饮料变质的杀手。玻璃压制铝盖的应用可以轻松使乳酸菌饮品的保质期达到六个月以上。

本发明产品颜色是由原材料黑糯米中的天然色素形成的豆沙色,无任何色素的添加,并且颜色稳定;本发明以粮食黑糯米为原料,开拓了谷物饮料的新品种,补充了大众生活中缺失的粗粮营养和b族维生素;本发明为乳酸菌所利用的糖是粮食的水解糖,扩大了粮食的利用面,增加了粮食饮料的种类,是一款新型的、老少皆宜的乳酸菌饮料。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